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62|回复: 16

你在实施PDM展开图纸明细表时遇到哪些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4 2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人认为提取图纸上明细表和标题栏的信息是一个PDM功能设计上的技术陷阱。

如果用户图纸的明细表和标题栏不标准化,很难提取不说,也根本上丢失了“结构化”数据的保证。

如果要求按标准化要求修改用户图纸的明细表和标题栏,或者强制要求按某种标准设计的去用,丢了图纸上放置明细栏的灵活性,后患无穷,在进行结构BOM和图纸明细栏互动的时候,在大型装配图上可以问题很多。

动脑筋去读、写图纸上的明细表和标题栏的信息,得不偿失。

在这方面相信每个做过实施遇到很多很多问题,把大家的问题列出来看一看,相互分享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20: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观点:先来个高级问题

PDM 面临设计图纸明细表存在的普遍问题
1、原料和半成品混淆,或缺少必要数据例如,设计人员在图纸明细表上某一行填写:某某型号钢丝绳(或电缆)多少多少米,几根。它是原料还是半成品?多数设计人员脑子里认为它是原料。其实他们错了。这是半成品。
原因是:第一,市场上不太可能按“钢丝绳多少多少米”的要求买到这个东西。一般是成卷地买几千米或若干吨/千克。
采购部门买来钢丝绳原料后,要自己切割成要求的长度,或指定生产部门负责切割。

第二,常常要作插接绳套或用压接接头的加工才成为可以装配上产品的一根钢丝绳(或电缆)零件。因此,它们是半成品。再例如,设计人员在图纸明细表上某一行填写:某某零件用3毫米厚度Q235材质钢板300 X 800 毫米,几块。这也不是原材料,而是半成品。
市场上买不到 300 X 800 的钢板,只能买整张钢板加工成要求的 300 X 800 大小(假设它是最简单的矩形形状)。

图纸明细表上以这类方式填写的大量零件数据,尽管设计人员认为已经提供了必要的尺寸和数量,但是不可能正确建立物料表,并传递给管理方面--如 ERP 系统。
还有很多是设计人员传统分工所难以确定数量的,例如,密封垫片,无尺寸。润滑肢若干,没重量。等等。这样的东西,更不可能传递给 ERP 系统。

要想把设计人员建立的这样的零件明细表传入 PDM 系统当然是可能的,但是缺少原料数据。必须由设计人员或其他工艺人员在这个半成品零件下面再建立一个原材料物料项目,然后输入数量(尺寸、面积或重量均可,面积和重量之间要有换算系数,事先输入产品管理信息系统)。

显然这里存在一个效率很低的工作环节。设计人员很容易知道也必须进行简单计算确定某零件的粗略重量,但是这个数据却因为以“3毫米厚度Q235材质钢板300 X 800 毫米”这样的人类口头语言表达方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表示方式而难以被计算机系统直接利用。

手工操作模式的工作习惯中,从来没有在这个半成品零件下建立原料(零件)的操作。虽然设计人员对上述说明一听就懂,但是实际操作中要贯彻这个要求,却是难度很大的事情。没有一套适用的 PDM 系统,他们很难维护符合管理信息系统要求的产品数据结构。

再例如,设计人员在一根轴的图纸上标注:材料,45#钢,锻造。
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的是这根轴的半成品,和这个半成品下面的一个45#钢锻件。

设计人员规定了要用45#钢锻件加工这根轴,但是在传统的图纸和图纸明细表上,没有按“轴”--半成品--再由“45#钢锻件”--采购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建立这根轴的下级 BOM 。以上述形式,也就是文字描述方式记录的图纸明细表项目,都难以被管理信息系统直接使用。

显然,由工艺人员看了图纸再维护这个轴的下级原料--45#钢锻件,工作效率低,是重复劳动,应该由设计人员直接建立和维护这个产品结构关系,但是手工图纸上的文字标注数据,很难提取和处理。明细表上顶多是写在备注栏里,也难以处理。

2、设计图纸明细表存在的另一问题 顺序编号 1、2、3、4、5......B1、B2、B3、B4...... 1、2、3、表示自制件,B1、B2、B3、表示外购件......
问题一,实际上自制件和外购件常常搞错。
问题二,这样的编号,PDM BOM 无法接受。
问题三,一旦修改,比如增加一行,删除一行什么的,有的 PDM 会很聪明地自动修改重新排列。结果更糟:根本无法修改到 ERP BOM 里面去了。

3、在 PDM 或 ERP 中,物料主记录(物料字典)示意:
部件A 零件B 零件C 零件D 零件F
BOM 示意图:
部件A
部件A1
| | +--------------+ +--------------+ | | | |
零件B X 2
零件C X 4
零件B X 2
零件C X 3
| | +----------+ +----------+ | | | |
零件D x 3
零件F X 1
零件D x 3
零件F X 1

BOM 中出现的任何一个零件,都必须首先在物料主记录(物料字典)里建立。这是为了把任何一个 BOM 中出现的零件的数据,在系统内仅保存唯一的一份,而所有用的这个零件的 BOM,都“引用”这个零件。这不光是避免数据冗余,也是保证数据唯一性的最基本的软件数据结构设计思路。

不懂计算机,数据库和上述数据结构设计方法的人会奇怪,为什么看起来是分开的部件 A 和部件 A1 ,下面的 C 其实是同一个。
当你修改了部件 A1 下面的零件 C 下面的零件D 的数量,例如,从3件改为5件,要注意在部件A 下面的零件C 下面的零件D 的数量也等于是同时修改了。
这就是说,零件C 其实只有一个 BOM ,不论它用在什么部件之下(A 或 A1)。任何 BOM 结点引用了零件 C ,都会受到零件 C 本身接受修改的影响。
这样,当某个设计人员在修改部件A1 下的那个零件C 的结构时,他要明确地知道他是否也需要同时修改部件A 下面的零件C 的结构。如果不是,则必须首先在物料字典中建立零件C1 ,然后建立C1 的物料表:
零件C1
| +----------+ | |
零件D x 5
零件F X 1
再修改部件
A1 部件
A1
| +--------------+ | |
零件B X 2
零件C1 X 3
最后,形成这样的情况:
部件A
部件A1
| | +--------------+ +--------------+ | | | |
零件B X 2
零件C X 4
零件B X 2
零件C1 X 3
| | +----------+ +----------+ | | | |
零件D x 3
零件F X 1
零件D x 5
零件F X 1
手工绘图不可能维护这样清晰严密的产品结构关系,也必然无法解决设计修改和图纸借用。

如果无法保证维护这样的产品结构关系,就基本无法满足你管理产品数据的需要。更不可能向 ERP 传递产品结构数据。

4、PDM 必须解决设计修改和图纸借用问题
请看: 使用五个零件部件A 零件B 零件C 零件D 零件F 建立一个示意性的 BOM :
X 产品
| +-----+------------+------------+ | | |
部件A .... ....
| +--------------+ | |
零件B X 2
零件C X 4
| +----------+ | |
零件D x 3
零件F X 1
在以前曾经生产过或需要同时生产的 X 和 Y 产品,都使用了部件 A 。这就是俗称的“图纸借用”。
X 产品设计人员想把零件 C 下的零件 D 数量改成 5 件。但是 Y 产品设计人员并不想改。
于是,X 产品设计人员不能直接使用零件 C 了,因为零件 C 上的图纸明细表,写着零件 D 是 3 件。
一般手工怎么处理这个业务呢?他把零件 C 的图纸复制出来,图纸编号改成 C1 ,同时把 C1 下的零件 D 的数量改成 5 件。
于是,C 和 C1 是不同的两个零件(部件)了。
这样就完了吗?没有。把部件 A 下的零件 C 改成 C1,也就等于是改了部件 A 的结构。于是,应该照此办理,应该把零件 A 的图纸复制出来,图纸编号改成 A1 ,同时把下级零件表中的 C 改成 C1,这样才不会影响到产品 Y。
照此道理,设计人员要修改任何一个底层零件,都要层层上溯,层层考虑是否需要修改,甚至一直修改到顶层产品编号。
手工作业方式下,这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极端困难的。
这里,也看出把明细表放到图纸上传统习惯的弊端了。
你想改的是明细表---- BOM ,却不得不同时修改装配图图纸编号。

用了 PDM 能否解决上述问题?那就要看具体 PDM 软件是否按这种科学管理思路管理产品零件和零件表关系了。
在手工作业模式下,这是无解的设计修改和图纸借用难题。
在 PDM 帮助下,这很容易解决。这是 PDM 的价值所在--它能帮助你管好产品数据。

5、电气图纸--PDM的难题
电气图纸设计,一般是按系统来设计的。要分成电气原理图,箱柜布置图或板卡布线图,元器件布置图,放线表,电缆箱柜设计图等。多张图纸之间,还有严密的接线关系描述。机械装配图纸上明细表的那一套提取数据办法,行不通。而且,这整套图纸的管理,特别是元器件和电线电缆接线关系,需要专门的程序逻辑来管理维护。
 楼主| 发表于 2007/7/14 2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有的PDM底层不支持这些逻辑,一样会死的!

图纸、物料和 BOM 的基本关系 在 PDM / ERP 设计中,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物料的表中唯一识别一个物料对象的关键字段,是物料编码(编号),当然应该在数据库中设计唯一索引。
为简化讨论,先不涉及物料的表中可能联合唯一识别物料的其他字段。 BOM 中每个结点的物料,必须在物料的表中出现。
建立 BOM 的一个结点,必须首先检查和确保在物料的表中已经建立了这个结点的物料。删除某个 BOM 结点,不一定必须删除对应的物料。
删除某个物料,则必须首先删除 BOM 中所有引用这个物料的结点。

物料的表和 BOM 的表,以物料编码为关键字建立约束,它们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一个物料对象,可以用多张图纸描述。
一张图纸,可以描述多个物料对象。
他们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为什么说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因为看到有些自 93 年开发的 PDM ,至今仍然在违反这些基本规则。而且一些不同 PDM 产品还在互相抄袭、继承错误设计,将错就错,很起劲地开发着,卖着。。。
发表于 2007/7/17 1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首先要申明的是,图纸和EBOM是两个不同的管理对象,之间有关联,但是决不是对等的.
2,从现在公司的要求来看,图纸和EBOM都是研发需要提交的成果,也就是说设计人员必须除了需要创建图纸之外,还需要创建物料和BOM.
3,图号是图号,物料号是物料号.产生的时间点不同,审批流程不同,使用范围和应用地点也是不同的.需要分开管理.
4,同时还是要体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13: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化的问题

很多企业图纸标准化都有问题:
1、人员习惯方面的:
同样的零件图标题栏,明细栏不是用模板生成的,而是用绘图功能画的,导致格式不一致,一些信息填写不统一;
有的人绘图不是用布局空间,导致标题栏大小随比例缩放,都是大学没学好制图国家标准
2、规范定义
有的人标题栏,明细栏是用块做的,里面文字可能是线条,信息提取难度不一样,但有的图纸上不是块,导致提取时判断逻辑过于复杂
3、填写习惯
很多材料规格是写分子分母格式的,也不好处理
象小数数量,分数数量,还涉及到计量单位变化,在图纸上未必清晰写明
至于数量写若干的更痛苦,特别是电气图纸
很多图纸上标准件代号只写国标号,不唯一,要通过备注或材料栏合并,但填写习惯又不统一
4、序号
很多企业图纸序号是有含义的,例如序号写1-a,1-b,1-c,可能表示该零件有替换件,一张图表示几个系列,代号相当于是部件族代号,这个时候如何提取BOM就需要一一做针对性设置了
发表于 2007/7/17 16: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要好好学下了 学问大着呢
发表于 2007/7/18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图纸上的明细表只是个参考,具体材料的选择等都是要到工艺和定额确认;
明细表中的零件号只要遵循了一物一码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处理难度;
借用件的处理是PDM最基本的。
个人认为最麻烦的是图纸上装配及零件的参数表处理,不仅仅是常见的共图,而是是象起重机、挖掘机等的参数表,其种类多、关系复杂,并和BOM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等。
发表于 2007/7/19 0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roninpolo 的帖子

表格图,是用一张图纸来表达多个物料形状等特征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合理的.
如果把物料号和图号分开看待,就不存在麻烦.
不外乎就是多个物料对应同一张图而已.
发表于 2007/7/19 15: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纸上独立的参数表是很好处理的,如果你接触过挖掘机、起重机、大型电机行业的设计图纸,你就知道同一图纸多个参数表与参数表间或不同图纸多个参数表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处理起来的确是有些麻烦的。
对于图纸明细表的处理应该是最简单的,至少对我曾经实施的几十个企业而言。
发表于 2007/7/19 15: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指不同物料之间的选配关系,这个是通过配置BOM来处理的.
可参见UGS 的Engineering,Enterprise,Sap 的配置BOM模型.
在这个论坛上有一个帖子说明了配置BOM的基本方式.
地址是http://bbs.erp100.com/thread-11785-1-1.html

[ 本帖最后由 好好学习624 于 2007-7-19 16: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6: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624说得对,图纸用参数表是正确的,但很多企业把图号和物料号混为一谈,在实际操作时又遇到外行顾问,然后产品可能又缺乏复杂BOM全结构模型的支持,这样自然头痛!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7: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

我公司的CAD/PDM集成是这样做的,在PDM的BOM中新建产品结构树,然后用PDM自带的编码管理器编码,再使用一个小工具把PDM中的产品结构抓取到CAD图纸的明细表栏,这样做的话,效率不高,特别是在PDM中建产品BOM,非常麻烦,容易出错,是设计进度反而降低了。如果反过来做的话,就是把CAD图纸中的明细导入PDM中,涉及到我公司的图纸标准有所改动,在明细栏标题(序号,名称。。。。。。)中新增了"编码"一项(为了便于生产上的读图),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因为CAD软件(AUTOCAD)不能在其中编码,还是要到PDM中进行,所以这样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我想请教的是:鉴于我公司的情况,是改动软件为好,还是改动公司现行的管理形式,或者是双管齐下更好呢?又如何来改动呢?请高手赐教!
我们的编码是以零部件的形状和属性来定的,分成产品,部件,自制零件,外购的标准件等,然后在分小类,分类码根据定的规则来选用,流水码自动生成。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7: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山伯爵:

我认为首先你们公司需要做的就是标准化工作,把现有的图纸按照一定的标准处理,(有好多基于AUTOCAD14,2000的二次开发软件做到这点很容易,可以用30分钟就定制好企业专用的图框,标题栏,明细表,以及报表格式)然后再用PDM(一般PDM软件供应商也都集成市面上的二次开发CAD)来管理。
这种方法是比较普遍的,只靠公司自己的力量太弱了,最好求助一些专业的软件公司,他们有专业的软件,实现你们的目标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要花钱,不会很多,你们需要的只是图档管理。
发表于 2009/2/17 1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有好的资料参考,需要的请加我:QQ 540545195
发表于 2010/9/23 08: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谢谢。。。。。。
发表于 2011/7/4 08: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 发表于 2007/7/27 17:34
我认为首先你们公司需要做的就是标准化工作,把现有的图纸按照一定的标准处理,(有好多基于AUTOCAD14,200 ...

我公司可以参照这个方法试试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1:01 , Processed in 0.019083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