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0|回复: 16

如何考察PDM供应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8 13: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是我当年在开目时给一个客户写的:

关于公司考察我们开目认为办公楼大不大,人多不多不是关键,楼大不等于实力强,人多不等于能力够。公司实力是体现在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

因此我们建议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公司的测试部门是否存在,工作是否有序,人员是否充分。这个测试部门相当于我们企业的质检部门,这个部门工作不完善,不按产品细化,不制度化,基本上说明开发工作还是依赖几个专业人员规划编程测试一条龙作业,这样软件质量将完全靠个人能力来保障。我们开目认识到将一个企业软件质量放在几个人能力身上都是比较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们对测试工作非常抓紧。而要抓好测试工作就意味着软件规划必须和软件编程人员分离,否则测试人员也不知道测什么,怎样测,无从准备。一个专业的软件公司必须有规划、开发、测试、发行四个内部环节,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看出公司内部管理是否完善的环节。

第二个可以看看这个公司近几年获得国家省市支持力度是否足够,因为一个公司在中国要获得长远发展,人脉是重要的。而我们国内软件企业能够获得国家级资金支持往往是因为在技术上做得比较出色才有这种机会,获得这种支持本身就说明我们在技术上的一种地位,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不在北京,缺少足够关系资源的企业,能够得到国家863资金支持,发改委项目信任是很不容易的,说明我们还是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的,这个有过项目申报经历的企业恐怕都有类似的体会。

第三个可以看看这个公司接待工作是否有序,细节是否到位。接待工作都做不好的公司,不重视细节的公司,恐怕也不会培养出重视细节,认真做事的员工来服务我们企业的项目。这是我们对考察公司的一点建议。

很多用户希望在项目中看是否有和我所在企业类似的行业,是否和我们企业特点类似作为评判项目是否能实施成功的标准,我们感觉是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充分,只有供应商能力体系化了,知识不断积累下去,这种成功实施经验才有意义,否则只能证明这个公司有能力做好一些项目,至于是否具备可复制的能力,还很难说。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公司做好一个项目不能证明他能做好其它的项目,一个公司某个项目不成功也不能说明他没有能力做好项目。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dayang

相信大家都拜读了秋叶版主的”PDM客户公司考察“文章了的,在此仅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大家指正。

关于公司考察我们开目认为办公楼大不大,人多不多不是关键(尽管这个是我们目前的一个优势),楼大不等于实力强,人多不等于能力够。公司实力是体现在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的。因此我们建议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公司的测试部门是否存在,工作是否有序,人员是否充分。这个测试部门相当于我们企业的质检部门,这个部门工作不完善,不按产品细化,不制度化,基本上说明开发工作还是依赖几个专业人员规划编程测试一条龙作业,这样软件质量将完全靠个人能力来保障。我们开目认识到将一个企业软件质量放在几个人能力身上都是比较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们对测试工作非常抓紧。而要抓好测试工作就意味着软件规划必须和软件编程人员分离,否则测试人员也不知道测什么,怎样测,无从准备。一个专业的软件公司必须有规划、开发、测试、发行四个内部环节,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看出公司内部管理是否完善的环节。(经过KM公司这么严格的测试流程出来的产品应该是有保障的哦,可不明白为何KM产品在企业实施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问题呢?一个单元技术做上1年多时间都还没应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KM严格的测试流程!这样的现状不会是少数吧!)第二个可以看看这个公司近几年获得国家省市支持力度是否足够,因为一个公司在中国要获得长远发展,人脉是重要的。而我们国内软件企业能够获得国家级资金支持往往是因为在技术上做得比较出色才有这种机会,获得这种支持本身就说明我们在技术上的一种地位,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不在北京,缺少足够关系资源的企业,能够得到国家863资金支持,发改委项目信任是很不容易的,说明我们还是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的,这个有过项目申报经历的企业恐怕都有类似的体会。(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只能KM公司政府方面人缘不错、有渠道。要知道,KM公司可是华工科技控股的呢,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今天,这种现象是说明不了公司在产品方面究竟怎样怎样的!)第三个可以看看这个公司接待工作是否有序,细节是否到位。接待工作都做不好的公司,不重视细节的公司,恐怕也不会培养出重视细节,认真做事的员工来服务我们企业的项目。(KM公司是华工科技控股,接待方面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华工科技这么大的一个上市公司形象问题的,所以呢,我看不出跟KM公司产品有什么直接联系!)这是我们对考察公司的一点建议。很多用户希望在项目中看是否有和我所在企业类似的行业,是否和我们企业特点类似作为评判项目是否能实施成功的标准,我们感觉是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充分,只有供应商能力体系化了,知识不断积累下去,这种成功实施经验才有意义,否则只能证明这个公司有能力做好一些项目,至于是否具备可复制的能力,还很难说。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公司做好一个项目不能证明他能做好其它的项目,一个公司某个项目不成功也不能说明他没有能力做好项目。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奈我何

我想秋叶兄还漏掉了PDM客户公司考察中应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公司运转情况。

如果一个公司办公楼很大,人很多,拥有工作有序、人员充分的测试部门,国家省市甚至上级单位支持力度足够,也得到了国家863资金支持,接待工作有序、细节也到位...但是经济状况不佳,甚至到了要靠上级公司号召兄弟单位为它捐钱度日的程度,那么用户是否应该选择它呢?

换句话说,当一个公司在得到国家省市支持,得到国家863资金支持的条件下居然还能帐上没钱,已经到了上街募捐的地步的时候,它那引以为“优势”的诸如大大的办公楼、数不清的员工,完善的测试部门,无微不至的接待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恐怕只能说明它比只有“小小的办公场所、少少的员工、不太完善的测试部门、不太到位的接待工作”,并且没有得到国家省市支持的公司更危险,更不可靠。   

只有供应商运转正常化了,经营状况公开化了,那些表面上的“优势”才有意义,否则只能证明这个公司有能力作表面文章,至于是否真的有服务用户的能力,还很难说,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公司做好表面文章不能证明他能搞好经营,也不能证明他能为用户提供持续、到位的服务和支持,一个公司表面文章作的一般甚至不好也不能说明他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持续到位的服务和支持。

作者声明:本文部分思维逻辑及形式借鉴了秋叶在本论坛发表的文章《PDM客户公司考察》,在此表示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cwj009

有些道理,看来,还是建议我们这些企业还是慎重为妙!不过呢,如果是企业纯粹的决策人,以上三方面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工厂的决策人很少真正懂软件技术的,他们只注重软件公司形象(包括软件公司介绍的资质等)。说实在的,企业、公司的资质在中国是最容易弄到的,只要你愿意掏腰包,吹死人又不犯罪,就看大家吹嘘的本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

感谢大家的批评,如果这种批评对我们事业有帮助的话,多些也无妨。

我先发表一些我的个人观点:
用户选型我提出三个关键环节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这里面的做事思路和方法大家赞不赞同?一定要抓第三条说开目的不是我也没办法,因为论坛就是给你这个自由的地方,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批评的权利。

我个人还是希望大家客观看看我建议的方法对不对?

说到考察公司我自己体会是很多用户来考察时对技术方面东西不可能看到很多,也往往信息不对称,容易失去判断力,我建议用户应不要去判断自己不擅长不专业的东西,这些往往是花费很大力气却不容易看出名堂的。

所以观察一个公司的确应该从细节入手。象有的网友提到的应该看人员工作组织是否有序就是从细节观察的方法。DAYANG网友批评我们一个产品搞一年也没搞好,这种事情肯定会有,我们搞PDM7年了,我看离完全搞清楚还有一半的路。

但这个好象不能成为否定一个软件公司不应该有专业有序的测试组织的依据吧?你只能说我们测试工作质量不高,而且一个单元产品没有做好未必是测试的问题,很可能是公司市场策略和规划实现、需求准确获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我们经过严格测试最好的产品应该是微软的产品了,但一样有问题,但这里并不能否认微软测试的重要程度。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测试水平,加强和企业业务符合程度测试,不仅仅是功能点覆盖测试,最关键的是测试水平不能保证一个软件的可用性,只能逐步保证它的稳定性和性能,可用性,或者叫可实施性要靠充分把握需求的规划层实现,这个是我们最缺人才的瓶颈,我个人也希望有高手加盟开目,如果你对待遇要求不高,想做点事情,还喜欢武汉这个城市的话,呵呵!

至于认为开目属于华工科技就容易从国家拿项目的看法我不太解释,做过国家项目申报项目的人应该清楚这里面有关系,但更要拼技术,拼实力。
国家项目有马太效应。我们几乎所有的国内对手都和我们竞争国家项目,我们拿下一些,总体还可能是比较多的。这个一个中国公司在中国政府人脉好我觉得不是坏事,海尔的张瑞敏也是这个观点,人脉好难道是我们公司的错了?我们一定要象过去一样不从国家拿一分钱就能获得大家尊重了,我想能取得的扶植一定要取得,毕竟象有的同志批评的一样,我们的财务不见得宽松,需要国家的钱补贴。

至于认为属于华工科技就容易从国家拿项目的想法我怎么说呢?
有些事情就不说了,我们可以说的就是我们会继续努力从国家多争取一些扶植,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最大程度的支持,国家的,地方政府的,社会的,企业的帮助一起形成合力,慢慢做好我们的公司,做好我们的产品,做好我们项目。

不能象现在这样,非正式代表公司说什么话还被人骂!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选择在开目坚持就是因为我原来做的项目还不够好,我要做一些好的项目,帮助公司发展出好的产品,我们开目有一批人有这个志气,我们能否成功一般看我们努力,一半看运气吧。

接待工作不会是因为公司大就容易做得好,华工科技的接待和我们是完全分开管理的,这方面我们进步比较大,关键就是有人管理这个工作,没有低级错误了,而且还可以持续提高,我们每个部门都强调持续提高,不断改进。

的确是老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能够每天把正确的事情做对就是不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航

刚好从武汉考察回来,开目的接待比较周到,公司基本情况良好,做事还行,是个可以考虑的合作伙伴,当然我们考察也觉得有点问题,此地不宜多谈。

客户的考察就是凭感觉,象破案推理一样,结合当初演示、讲标、案例推荐考察、某场合某人说的话进行推理,结论未必正确,但对选型结果可能是决定性的,再次感谢秋叶和贵公司的接待,秋叶做项目经理绝对牛(不是吹捧),05年做CAPP我会通知你。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dayang

在秋叶的原文中提到"所以我们认为一个公司做好一个项目不能证明他能做好其它的项目,一个公司某个项目不成功也不能说明他没有能力做好项目",大家应该好好思考-某个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的成功与失败,有多方面因素.
任何一个公司,我相信都是有能力最终把企业项目做好的.但是,项目周期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了,一旦偏离了合同中的项目周期,对企业和软件公司都是不利的.
软件公司如果在好几个项目里如果都花了1-2年时间去实施效果还是不明显的话,可以考虑这样的软件公司究竟当初为何要给企业承诺"您们放心吧,您们企业任何问题,我们都能解决."!
大家可否知道-在招标的时候,某软件公司为了拿项目,销售人员陪着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企业里走了一大圈,为何?
原来是销售人员在给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解释为何我要答应企业所有需求.要知道-大多技术人员都是很实事求是的,知道哪些我能做,哪些我不能做.软件公司各方面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所以呢,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应该以企业自身为主,软件公司尽可能把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内容交给企业,让企业能真正掌握所上的这些系统,真正在自己的企业里用起来

(某个企业,从当初实施ERP到真正能见到一些效益,整整花了3-4年时间,大多是自己企业里的人员作的后续完善工作).任何一个软件系统,只能是工具,而工具在应用的时候,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的,这就需要企业慎重考虑各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cwj009

TO:dayang
老兄可否说哪个项目招标时哪个软件公司销售人员根自己的技术人员在企业里走了一大圈给解释为何我们要答应企业这些需求呢?

另外,项目经理(包括咨询公司顾问)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方面都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呢,一旦在企业遇到实际问题,他们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恐怕难度不小。

所以呢,我个人观点-客户考察应该走进用户,与用户各系统使用人员交流、了解,因为使用人员对各系统的评价是最客观的、可靠的,他们以是否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可操作性为评价标准。尽量少听企业项目负责人的介绍、软件公司自己的所谓项目经理介绍,毕竟,理论与现实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熠

各位,都是同行,何必呢?秋叶说话够客气,其他几位说话做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果有想法就把客户也拉到自己那里去转转。 另外Sempron 好像很了解张航和他的企业嘛?!其实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中国在该领域的软件开发、管理、实施、应用的水平搞上去。遗憾的是中国的这些公司不善於整合资源,唯独善于窝里斗!其实这直接影响了国内在该领域的资金使用和软件水平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客人(..*.*)

^_^。郑熠也来呢?先恭喜你了。以后有机会去东北去拜访你去。秋叶其实最喜欢的就是和别人辩论,所以呢,你以为大家的回帖好像对秋叶会有什么打击或影响,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呢,没准秋叶乐在其中了。他是坚信“辩论出真知”的。郑熠,让你猜不出来我是谁,呵呵,看你难受不难受。哈哈。也向秋叶问个好,祝你也早日实现理想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

辩论未必出真知,唯有实干。我这个人嘴巴厉害,但干活也不赖,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BigBug

鲜花多,鸡蛋少,我就来扔鸡蛋吧^_^
1、个人认为测试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产品的bug,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但这是标不是本,根源还得在开发身上找!系统设计做好了,编码人员的素质比较高,从头上尽量减少内在的隐患才是根本!km和华中科技大走的如此之近,相信他们能从源头上将产品的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想当年,我的梦想就是考取华中理工大,可惜梦想破灭:()。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和国家的分的是越来越开,如果只指望国家省市的支持,肯定不行!今年不就是出现了政府采购的系统是非本土软件的例子么(虽然最好夭折了)。当然,国内还有一些企业还沉浸在国家的支持之中,最典型的是航空航天以及军工方面的,但我想km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现在的研发团队应该来说是国内同类企业中最多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做出很好的产品!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

测试不是保证产品的质量的根本,但是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可靠手段,这点在软件工程上是很明确的,具体到规划层面,一般会发现复现实际业务并不容易,而且用户在走马观花参观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容易判断的角度。靠国家给钱不是做企业的路子,但一个企业能从国家搞钱是条现阶段合理的路子。说实话本人还就希望做沉浸在国家的支持之中,最典型的是航空航天以及军工方面的企业,因为这些用户有钱,有需求,一旦服务成功了可以做成年年服务型的。很多用户投资是一次性的,即使第一期给80万,100万我也不是很在乎,我反而希望多做几个军工企业。说实话军工企业的大钱并没有给我们国产拿着,我们还要努力,不让这些钱全被外国公司圈走了。这个国内PDM最大市场就是军工企业。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BigBug

我没有说明白,让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说产品质量的保证最根本的还得从开发抓起!首先,尽量减少编码中的错误隐患,其次,开发对测试的态度应该好一些,我就亲眼见过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测试人员不满开发的态度辞职了!
而不是说测试不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cdzm

开发系统的架构才是应用系统的灵魂.再好的建筑也得有一个过得去的地基.不然被动的修改就是永恒的,还不能有任何风吹草动.不知KM产品结构是否是如清华英泰\WINCHILL\TEAMCENTER...。是面向产品\单层BOM\灵活的项目管理结构.....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客观的,产品的修改也是客观的。但产品结构决定了迎合实际应用变化的主动与被动。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1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叶

KM产品架构还是花了很大力气做的,的确能够满足很多复杂业务的需要,而不是经常改底层。现在二次开发能力非常强大,基本上一般性需求优先用二次开发做。但这个架构还是难以满足所有用户,所以我们现在希望能够做专业行业的PDM,什么都做开目的确没这个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08: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给企业支支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6:29 , Processed in 0.016103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