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896|回复: 226

一个新手对erp的思考和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6 17: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家好,我是一个erp的新学习者,刚刚打算改行加入这一行业,原来是在一家金融企业做it系统支持和维护,偶尔参与项目开发,同时也自学过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入门之前,我想就我自己对erp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欢迎高手和前辈们指正!!谢谢!!!

  • erp的目的(功能):我觉得其实把erp称为企业信息化应该更合适。目的是节约资源(如人力资源)、提高效率(机器的存储和运算能力是人不能比的,而且不会因疏忽而出错)、规范流程和制度(机器对流程的执行是僵硬和不模糊不徇私的)、利用IT技术革命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电子商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将企业日常运行和发展的任何可以信息化的部分都信息化。信息化的好处:高效,精确,制度化,凝结人的智力(这一点最为重要)。
  • 企业信息化的范围和程度越高越好。任何一个部门,甚至具体到一个作业都可以实现信息化。但是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和范围越高越好,这是1+1>2的道理。例如财务部门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当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财务部门的信息和工作配合时,就会得到更迅速和简洁的响应,因此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自己受益,所有相关联的部门都会受益。当人力资源部接着实现信息化之后,财务部与人力部打交道时,不管是平常交流,还是提供服务或者要求服务,都会发现对方反应速度提高了,信息准确度提高了,所需要的流程或者手续也简洁多了。同样,公司其他部门都能受益。这就是1+1>2。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将财务和人力部们的2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统一运行,减少摩擦增强合作沟通,那么效率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可以推论,公司的信息化程度以及整合越高,效率就越高,就越有竞争力。
  • 企业管理和erp软件开发的关系。企业信息化是这2门科学的交叉点。2者之间不是绝对的主次关系。从某种程度上,企业管理是需求,是甲方,软件开发是实现,是乙方。1)有时甲方企业管理水平不足,乙方具有专业的更好的企业管理知识,又具有软件开发的专业知识,这时乙方应该起主导作用。不仅仅是满足甲方提出的需求了,因为甲方此时的需求就是很笼统模糊的建设erp,提高企业竞争力,投入能够产生物有所值的回报。那么乙方就应该和客户多沟通,培训和教育客户,项目需求是在双方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就是需求创新的概念,提出并满足客户不能想象到,但又确实很需要的需求。2)有时甲方企业实力很强,管理理念很先进,但是软件开发毕竟不是他们的专长,这时乙方仍然需要很高的主动性。在此强调一点,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企业原有管理理念的简单实现,it革命也会相应带来企业管理科学的革新。比如零库存,直销,互联网营销等等。在为企业提供优秀的erp软件系统的同时,erp提供商还可以通过与优秀企业的合作,学习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提高自身能力,并把其中可以凝结的部分,凝结入自己的erp通用软件系统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努力值 +1 收起 理由
flyinqq + 1 看了分享,受益颇丰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7/27 23: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新手看了前天的关于ERP的看法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学学

个人理解中的ERP
ERP是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整合。
选择一款好的ERP软件可以短时间内提升管理相对滞后企业在管理上的提高,同时对于管理上比较先进的企业但还位进行ERP部署的企业来说ERP的部署可以很好的提高公司的效率,当然这效率包括执行效率,管理效率等综合性的效率。

ERP在实施过程中
在刚刚实施ERP的企业,要在工作中不断吸收ERP软件中的管理思想来提升企业自己本身的管理水平,当然这是在相对于ERP软件在管理思水平高于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的时候,而不是盲目的吸收;同时在使用ERP的过程中要不段改进ERP流程的一些不足之处,来满足企业自身。为什么要这样?ERP本身是企业管理和软件管理的结合产物,从实质上可以说是滞后于人的管理思想的和企业环境的变化的,所以ERP的实施要符合企业本身不能盲目学习,要从吸收和改进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学习ERP中先进的管理思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7: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Erp对企业的好处

弄清楚ERP对企业来讲,好在哪里,这是最重要的,因为知道了erp可以在哪些方面增强企业竞争力,就知道了erp的重点应该是那些方面。
erp实施,可以分不同的层次:
1.  初级的信息化,作用局限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基本上是对企业原有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信息化复制实现(用软件系统来实现)。
2.  更高级的信息化,则体现在,将人的智力,不断的凝结在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中。因此,erp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简单的将其原有管理,运行流程信息化。而是要用更先进的管理知识对客户进行教育改造,改造其管理,业务运作,也就是说包含了咨询和培训服务。这时的erp提供商,要求有很高的企业管理能力,能够而且已经将这种能力和智慧凝结在了自己所提供的erp软件系统之中。Erp提供商所要做的,就是培训用户,完全理解和接受这种管理经验和技术,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erp项目实施,与其说是企业实现信息化,更好的说法应该是,企业管理观念和水平的全面革新。----erp项目的难度以及高失败率,原因就在此!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7: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erp发展展望

1)
外包式。适合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企业全部外包给erp提供商,长期合作
2)
合作式。适合管理水平较高,管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企业有自己独特、创新和先进的管理理念,erp提供商需要适应企业的要求,共同合作开发特有的erp系统。Erp提供商也可以根据此次合作学习到的经验以及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改进自己原有的erp通用服务(智慧再次积累凝结)。
3)
自主开发式。企业已经建立erp系统,但是随着企业发展,管理方式和理念,工作流程会发生变化,这时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进,但并不需要全面的革新。这种改进所需技术要求并不高,如果原erp系统提供有足够的灵活设计改进能力,企业内部也有胜任的的erp开发人才,就可以用自己内部的人员对其进行不断改进。
发表于 2007/11/26 20: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x 厉害!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7/11/26 2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要比我深多啦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7: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从最基础的概念展开谈一下

前面说过,智力的凝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看来,可以称为erp的最核心要素


智力凝结1:
对于一个企业,甚至整个社会,什么最重要?人才
为什么?有人说重要的不是人,是其他,比如制度(类似于治理一个国家的法制)。
有人说最重要的是科学和先进的制度、管理、流程、工艺、科技创新等等。那么,这些是怎么来的?是人创造的。又是怎么运作的?是人贯彻执行的。再好的管理、规范制度等,都要人去执行。所以说,没有出色的人才就没法创造和制定科学和先进的制度、管理规范等等,而没有合适的人才去执行,先进科学的管理也就是个摆设,无法发挥作用。更甚一步,有些珍贵的东西,深藏在优秀人才的大脑中的,无法将其物化为可见可读的制度、规范和工艺等,比如领导人的个人魅力,魄力,迅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深远的战略眼光,这就是任何成文的规范制度所不能代替的。而制度所能做的,就是保证具有这种才能的人能够坐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和长处。在这种优秀的制度下,无论是领导人,管理人员,还是技术、销售人员都是优秀的,都能充分发挥其优秀的能力,都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所以,总结:人和制度都很重要,制度可以保证正确的用人,但是,归根结底,制度是人所制定和执行的。二者是互动的,但是人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
跑一下题,可以引申思考一个哲学问题,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法治?人治?还是德治?治理国家和管理一个企业有多少相似处?治理国家像是在管理一个巨型企业么?西方向发展中国家极力鼓吹的全民公投直选式民主真是万能药么?那么为什么全世界的企业没有一家采用民选投票的方式来选择领导人和决定企业的重大决策呢(政治选举是按人头算票的,即所谓政治上的人人平等。股份制企业股东的投票权是按股份大小算票的,体现的是资本的平等,有时候人的才能也可看为一种资本,但这里不可能存在那种政治意义上的人人平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7 18: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前面2位朋友的支持

我是一个未入门的新手,现在的思考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想象和理解erp(个人认为广义上称为企业信息化更为合适)。虽然有旁观者清的一方面,但是毕竟是门外汉,对很多东西的认识有想当然的和很幼稚地方,但愿我的思考和整理不是没有意义的,非常希望能得到有经验的前辈的指点和探讨交流,也希望和我一样迷茫的朋友参与进来大家共同讨论提高。这也是我把这个帖子继续下去的动力,我希望能在这个帖子里把自己的日常学习和思考的结果整理记录下来,逐渐的组织起来,通过不断的交流改进,能形成一个关于erp的较为系统的,简洁且全面,基础且深刻的认识。大家能在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和提高,我想这也是论坛成立的目的吧。非常渴望大家多提的意见,谢谢!!
发表于 2007/11/27 2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新手对erp的思考和疑惑

hey,it is great.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在其他论坛的一段讨论贴过来,呵呵

问题:
对于1中的“信息化的好处:高效,精确,制度化,凝结人的智力(这一点最为重要)”,我认为凝结人的智力不是信息化的好处,是受企业文化影响的,知识库可以凝结人的智力。而体现在软件中的信息化都是滞后于人的智力(是先有优秀的管理思想才有实现这种思想的信息化技术,就算是新的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管理思想的进步,也是促进管理思想先进步了才新信息化技术才有市场),所以信息化只是一个让对的事干得更快更好的工具。
对于你的2,有点看法:信息化也不是范围和程度越高越好,需要考虑一个管理成本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进系统都有系统管理就更好了,比如:车间里的标准件,价值很低,你要对它进行信息化,要知道那个旮旯还有多少颗螺冒并专门放个人管理它并付出比它价值高得多的工资,你说这样有意义吗。所以,哪些东西很重要,需要快速反应,需要信息化是管理问题,是受企业战略、企业实际影响的


回复:
谢谢支持!!希望大家能多交流讨论,呵呵。
1,关于凝结智力,我还没有写完,刚刚开了个头,呵呵,可能我没解释清楚我所说的凝结智力的含义,后面会解释我的想法的。关于知识库,我认为它就像一个字典,人需要的时候可以去查,但它是静的,不会动。但是计算机不仅具有储存能力,还有执行指令的能力,最基本的计算机程序有数据段和代码段,数据段是静态的,但指令段是动态的。所以凝结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智能,是会动的,是可以自己完成一些事务的,甚至可以是很复杂的事务,只要你把相应的指令和逻辑赋予它。把人的一段思维和逻辑,写成软件程序的形式,计算机可以重复执行,这个就是我所说智力的物化凝结。本来人的智力和思维是精神的东西,但是写到程序中后,就变成物质的东西了,可以不再依靠人去执行,交给机器,机器可以不知疲倦的无限次的重复执行,而且比人去执行更高效,而且不会犯马虎疏忽的错误。
关于信息化是滞后人的智力的,呵呵是的。但是,这个滞后是相对于优秀的领先创意者的。信息化中智能的传递是这样一个过程:先行者创造(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理念,先进的工艺流程等等),然后物化凝结到了erp软件系统中,然后erp提供商通过为其他落后者提供erp建设服务,把这一先进的智力传播给落后者。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没有永远的绝对的落后者和先进者。但是erp软件系统起到了凝结和传播智力的作用。
2,信息化不是万能药,信息化只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手段之一。信息化有它能做的东西,也有它做不了的东西。比如信息化可以凝结智力,但非智力的东西它还不能很好的取代,如人的情商。而且有很多智力,目前是没办法凝结的,呵呵也许今后人工智能有更大发展突破的时候会有改观,这个不多深入谈了。所以,信息化要收到正确的效果,需要注意2个条件:一是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第二,不要做错事,呵呵。前面所讲的信息化范围以及整合肚越高越好,是以符合这两个约束条件为前提的。
关于车间里的标准件管理,如果量很少,价值又很低,确实不值得为其开发一个模块,而且派专人维护。反之,如果有价值,那就可以开发一个模块来管理。这就是上面的第二条,不要做错事——做正确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插一段话,只是提出供思考,没有答案,也不讨论

我认为一个有5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又有5年的软件开发行业的经验的人,在同等经验水平下,会比一个有10年erp行业经验的人做的更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要被满天乌云遮住眼睛,呵呵,不要把erp看成是erp。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力凝结2

智力凝结1说了人才最重要,接下来说人才哪里最重要
人才的什么最重要?乍一想似乎不用多解释,觉得应该有共识,就是智力。但是仔细想想,似乎并不能这么肯定。想起一个古老的争论,智商和情商哪个更重要??所谓人才,其情商的重要性应该不会低于对知识和智商的要求。不论从事任何岗位都是如此。即使是一个技术人员,要想事业成功,也是需要较高的情商的,比如信心、耐心、恒心、胸怀、魄力、交流和表达能力等等。
但是对于企业信息化,特别是在体现智力积累和凝结这一方面,与人才的情商方面可以说是关系不大的。如何提高人才的情商,应该纯粹属于企业管理科学所关注的内容(比如用人机制,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当然这也可以是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来实现的),而且情商是没办法物化凝结到软件系统中的。所以对情商就不再多讨论。
总结:人才不同于人力,人才是人,但并不是人人都是人才。人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人才在智商和情商方面,比较“有才”。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8 15: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告一下后面的思路

继智力凝结后,可能会再讨论一下一些其他基础的概念。然后展开几个实用具体的方向,现在想到的有:1)erp的难度,高失败率的原因。2)甲方企业如何实施好erp。3)Erp提供商怎样提高竞争力。4)第三方(中间方或者补缺)是否有市场?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6: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力凝结3

智力凝结是指智力的积累和物化
1997年,“更深的蓝”在6局比赛中以半分优势击败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人脑电脑孰强孰弱”成了热议话题。到底谁强谁弱呢?应该是各有所长。“更深的蓝”靠什么战胜象棋大师?一是强劲的运算能力,另一个是优秀的程序算法。这套程序,就是凝结了程序设计师的智慧结晶。它已经不再是只存在于创造者大脑中的精神的概念,而已经物化凝结成了实在的物质,可以以极其低廉的成本(一张软盘),复制到任何一台具有运算能力的计算机中运行。
十年前,“更深的蓝”的运算能力和成本是一般人不敢奢望的。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今天一台普通的个人pc的运算能力都已远远超过了它,而价格更已经平民化。对于“下好国际象棋”这一任务来说,人脑和电脑都可以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从经济方面分析,培养一个国际象棋高手的成本远远低于一台电脑+一套象棋软件的成本。电脑硬件价格已经平民化了,而软件是开发者的智力凝结,其成本怎么算呢?
软件的成本可以分2部分,一是研发成本,就是研发时投入的人的智力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很高的。第二部分是生产成本,说白点就是生产一张光盘的成本。在庞大的研发成本面前,生产成本是可以忽略看为0的。那么一套软件的总成本,实际上就等于总研发成本除以总产量。如果需求量是庞大的,那么这套软件的成本就可以摊得很低。
所以,如果“下好国际象棋”这一任务的需求量很大,用电脑来完成这一任务,其成本(软件+硬件成本)会比培养并使用人来完成要低得多。
同样,可以推理到任何一种可以用电脑完成的任务,如果其需求量足够大,用电脑去做就比用人去做经济。这样就可以解放珍稀的人才资源,把人才的智力更多的用在创新的非机械重复性的事务中去。并在合适的时候,凝结这种创新的智力成果。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力凝结4

Erp凝结的是什么?可凝结的太多太多。主要是先进、成熟、成功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工艺流程等等。
人才怎么来?1买来(外部,现成的);2培养(内部,潜在的)。
人才怎么用?好钢用在刀刃上。
怎样留住人才?提供高满意度。
人才的品德重要么?有多重要(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兼备,短期重才,长期重德。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力凝结总结

总结:智力凝结可以称为erp的最核心要素。
为什么这么说?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
1)人才最重要。
2)人才之所以成为人才,是因为在智商和情商方面,比较“有才”。
3)智力凝结是就是把人的智力,部分的物化凝结到软件系统中。
4)高价值的人的智力才能(收益),低价值的机器价值(成本),这个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太高了。
5)智力凝结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发表于 2007/12/4 1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8: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洋为中用,他为我用,克服水土不服

引用西方或者国内其他优秀企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要掌握实质而不是表象。
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句著名的口号:“把顾客当作上帝”。
但是在中国人的理念中,上帝却不知道是什么shit。中国文化中宗教影响很小。中国人不会敬上帝。因此这句口根本进入不到内心中去,引发不了共鸣。听到后会感觉认可和赞同,内心深处会想,这老外的理念,真是非常好,但是却很难直观的想到自己会怎样做。用户是上帝?我应该怎样对待上帝?上帝就上帝吧,没啥感觉,管他是god也好还是dog也好。
“尊尊、亲亲、仁民、爱物”是中华几千年传承的伦理思想。如果我们根据中国文化传统,把这句口号改成“把顾客当作亲人”,以适应中国人的“亲亲”理念,则会直入中国人的内心。很直接很温情,中国人对待自己的亲人可比对待鬼佬的上帝要热情和真诚得多。只有人情和亲情才是能触动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上帝是可以忽悠的,但是中国人是不会忽悠自己的亲人的。
“把顾客当作上帝”,“把顾客当作亲人”不是不同的理念,而是同一理念的不同表达和贯彻形式。所以我们学习引进他人先进思想的时候,要认识并抓住其核心实质,但是其具体应用形式,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进行修改。
同样,实施erp,引进其他企业(可能是外企,也可能是国内企业)先进管理思想的时候,要考虑如何适应和融合本企业的文化,抓住其内在的实质,而不是简单的原样copy。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的erp实施项目,都需要有其个性化的定制内容。
把顾客当作亲人,去爱他们。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谈企业信息化这个概念

企业信息化1:经济决策
经济学基本原理,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有成本收益分析。又称效益分析。
成本:有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长期成本,短期成本,风险也是一种成本,机会成本。
收益:同样有直接,间接,显性,隐性,长期,短期。
成本和收益的分析要都要综合考虑,而且一定要定量。有些东西的定量有相当的难度,比如公共关系影响,员工士气影响等等,但是为了有效的对决策提供支持,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定量。
是否要做一件事情?收益要大于成本。尤其是在考虑了机会成本以后,其含义就是这件事情,是目前所能考虑到所有的能做的事情中,最有利可图的。
决策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真正的决策,是对各种考虑项有所权衡的。比如当一个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考虑短期效益的权重就会远大于长期效益的权重。定位在中高端的企业,考虑产品质量、信誉(隐性的成本和收益)的权重就会大于定位比较低端的企业所认可的权重。

PS: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机会成本。
目前企业有100万的预算,有两种选择,1)投资证券,年收益10%,2)实施erp
初期成本:都是100万(假设二者风险相等或者暂不考虑风险)。
投资证券:1年后110万,2年后121万,3年后133万
投资erp项目:假设半年成功上线,第一年,收益为2万,第二年后,收益为25万,第三年收益为40万

那么对于erp项目,第一年的机会成本为10万,第二年为11万,第三年为12万。考虑机会成本后的净收益:第一年亏损8万,第二年获利14万,第三年获利28万。
发表于 2007/12/5 16: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初学者对ERP的认识

我也刚刚接触ERP,一直没有深入下去开始学习,一直看的都是别人对ERP的看法,逐渐对ERP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ERP软件还没有接触,感觉功能很强大,有很大的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吧
从管理角度看,ERP我个人认为主要针对的是管理,管理一个是实体(主要是对我们眼睛可以看到的,非常实在的东西,比如人力资源的管理,物料的进存,成品的销售和库存,生产能力),另外一个是虚拟的,在工作流程中(业务中)信息数据的变化,是将实体进行统计和计算,对信息进行分析,将现实转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可以管理的,基于一个平台或者开发平台。
企业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赢利,说的过分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管理决定着公司或者企业的兴衰,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将给企业或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是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最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21: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信息化2:信息化需求的产生

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产品产生后,都会迅速的应用到经济生产中。这是由经济学基本规律决定的。新科技的出现和应用会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采用的企业会获得竞争优势,落后者也必然会奋起直追,结果就是新技术在行业内逐渐的普及。
It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同样如此,但是it技术革命与以往任一次新技术革命所不同的是,它除了可以直接带来工作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外,还可以部分的代替和承载人的智能!我们知道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因就在于,智力的发育水平。从这一点看,it技术革命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还是用举例来说明。假如A公司为一个小服装批发商,成立之初,并无任何信息化应用,账目和管理都是由人来完成。刚开始时,由于规模较小,老板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各项会计记账和统计任务。
1)        但是随着业务扩展,老板逐渐发现账目越来越多,各种进、销、存、退货、供货商和分销商数据管理等等越来越复杂耗时,而且容易出错。一个人已经不能胜任了,只好再招人分担。这时,老板听说了有种很简单易用的软件,可以完成这些任务,就拿来试用了一下。果然方便,日常应用只需把正确的业务数据输入就可以了,各种需要的统计数据可以即时产生,而且不会出错。这样原来大量成堆的账簿不再需要了,额外的负责账务统计管理的人员也不再需要了,查找和统计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原来较高的失误出错率也大大降低了,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经过试用了解,老板产生了上这套软件系统的强烈愿望。
2)        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员工队伍不断壮大,老板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对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绩效评估?这位老板是一位管理天才,他独创了一套较为复杂但是非常有效的评估机制。但是由于较为复杂,每次计算如果由人工进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有了以前的经验,老板想,可不可以开发一套软件来体现老板所独创的这一评估机制的思想,而且又快又好的执行之呢?
根据前面的定义,需求1)体现的是提高效率,属于信息化初级阶段,需求2)体现的是凝结人的智力,属于信息化高级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3:50 , Processed in 0.034450 second(s), 2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