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实施失败率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没有用变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策划和管理ERP的实施。 ERP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的实施本身就是操作手段的变革。操作手段的变革必然要引起包括管理模式的变革、工作关系的变革和观念的变革在内的全方位变革。没有这些改革的支持和配合,这种新的操作手段就会被抵制而导致的失败。变革是一个复杂、充满矛盾斗争的痛苦过程,不可能自发地完成,需要周密的策划和细致的管理。而通常意义上的ERP实施过程不包含对变革的策划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ERP实施的成功只能是例外。 1. ERP实施与企业变革 ERP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的实施本身就是操作手段的变革。操作手段的变革必然要引起包括管理模式的变革、工作关系的变革和观念的变革在内的全方位变革。 1.1作业手段的变革 实施ERP必然导致从以纸为主的办公方式到基本无纸的办公方式的转变。在以纸作为载体办公时,人们通过手工对业务资料进行处理,所有数据都记录在纸上,很直观。但在ERP环境中工作,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屏幕,机械地往里边录入数据,对其内在的工作机理毫无了解。面对从以纸为主到基本无纸的转变,人们会有许多不适应的感觉。首先是不放心,数据输到系统去以后总担心数据会丢失,就像是把一份重要的资料交给了一个陌生人。其次是觉得不方便,很死板,手工工作无关紧要的小错在系统中绝对不能犯,稍有不慎系统就会找麻烦。再次,有些手工很容易做的修改,在系统里面改起来很麻烦。此外,一个部门的数据错误可能影响部门,一时的数据错误可能影响到很久以后的工作,初接触系统的人难理解这种因果关系,因而觉得系统莫名其妙。另一方面,人们却对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处理可能性认识不足,不知道怎样利用系统进行数据查询、汇总和分析。因此在他们看来,放弃纸张使用屏幕是没有回报的投入。 因此,如何激起员工对于向无纸办公过渡的愿望、如何预防和尽快消除因对无纸办公环境不适应所产生的消极后果,是成功ERP实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2 管理模式的变革 ERP中所包含的操作模式是基于IT技术的操作模式,与基于纸张的操作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此外所包含的模式是考虑多个企业的通用模式,与具体企业的运作模式也存在差异。只有消除这种差异才能把ERP软件成功地应用于企业。消除这种差异的办法有二:一是修改该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二是修改企业的业务流程。修改软件的代价很大,改动的余地有限,因此消除差异主要还是靠修改现有的操作模式。 提到管理模式变革,人们就自然会想到业务流程重组(BPR)。但是,业务流程重组只是管理模式变革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业务流程不是体系的全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有三个组成部分:决策权分配子系统(业务流程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绩效评定子系统(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评估程序)和利益分配子系统(激励机制,包括薪金和奖励制度)。这三个子系统就像一条小凳的三条腿,三者匹配企业管理就会有效,否则,如果三者缺一个,或虽然三者俱全但相互之间不衔接,企业的管理就要出问题。业务流程重组的本质就是通过调整组织内的权力分配来提高组织的总体运作效率,既不涉及绩效考核也不涉及激励机制。它只关注流程的有效性而不关注人的积极性。因此单凭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是不健康的管理模式,没有可操作性。道理很简单,没有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业务流程设计的再好也都很难在工作中执行。试想一下,假如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关注的是让客户满意,而员工的奖金和晋升仍然取决于他们让"老板"满意的程度,员工会去自觉地执行新的业务流程吗?又如,组织扁平化减少了中层经理的岗位,如何没有相应措施满足员工晋升的需要,企业能留住那些有上进心的员工吗? 操作模式并不等于管理模式,但它的运作离不开管理模式的支持。要按照ERP中的模式进行操作,就必须对管理模式作出相应的修改。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成功实施ERP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