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2|回复: 6

一九四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 17: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九四二
dy19421.jpg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俺娘。
dy19422.jp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纵横四海的微博
发表于 2012/12/1 2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大灾难里面就是渺小的。希望有生之年不要遇到这个啊。太痛苦\n\n 来自 阿羅傳說 的新浪微博
发表于 2012/12/1 22: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不应忘记的这段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7: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四二》:不仅仅是一场被遗忘的灾难

861ca8ff789f540a4c50f2fae208a57f.jpg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的《活着》,诚然,更准确的片名是《死了》或《死了三百万》。这不是一部典型的冯氏影片,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反冯氏作品,在这里,你终于体会到那个嬉笑怒骂的痞子外表下,深藏着一个悲观几近绝望的老文青。
  《一九四二》最花钱的地方,估计是逃荒逃难的场景——延绵不绝的长龙,渗透出无限苦难。这是我们民族无尽苦难中的一章,被世人遗忘了,又被刘震云、冯小刚用文字和影像再现了。仅凭这点,它的温故价值便值得称道。不过,文艺家不是史学家,焦点在于个体的人及人性,而不仅仅是还原历史。影片中灾民的主要形象是张国立扮演的财主。显然,他不是当年最惨的河南人,很多人比他更不幸,但他在逃荒路上的遭遇,折射出一个中国特色,即财富并非坚固的护身符,在大灾大难面前,财主跟长工逐渐走向地位的平等。他们所有人的命运都如风中芦苇,被吹得东倒西歪。
  从表面看,这场狂风是旱灾和蝗虫带来的饥荒,但跟许多自然灾害一样,真正的灾难制造者乃是人,更是超越人的机制。反映这个机制才是该片最出彩的地方,如此巧妙,透出一抹黑色幽默。杜甫式的反差是一例:灾民在挨饿,省长有鱼吃,陪都夜夜笙歌。更具深意的是,影片似乎没有出现十恶不赦的高衙内,谁都兢兢业业,连那个被枪毙的小贪官也挺节制,但1942年的官场不仅产生高度的腐败,而且有着令人震惊的对人民生命的漠视。大小官员的塑造,从蒋介石,到省长,到被枪毙的小贪官,每人的笔墨有限,但不落俗套,各有特点,并总能点到要害。
  这部群戏除了灾民和官员,还有外人的视角,分别代表了媒体和宗教,其作用大小不同,却是活生生的。最难表现的是日本侵略军对饥荒的反应,观片前我无法想象那个史实如何处理,没想到编导用了极具寓意的一场戏,用刺刀挑起的馒头,展现了日军所做的事以及背后动机,再加上蒋介石那句“阴险”的评语,真是莫大的讽刺。不过,影片中精彩的台词绝非蒋介石一个角色独有,许多对白耐人寻味。从编剧的角度,这部多线头、多视角的群戏很容易有点到为止的肤浅之嫌,再加上官员和灾民两条线之间没有直接的戏剧关联,这要求编导演均有超常发挥。所幸的是,这么多大明星,均做到了出彩而不抢戏,尤其是李雪健扮演的李培基省长和陈道明扮演的蒋介石,内敛却非常立体,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场的举止形态。
  本片的全景式刻画,无疑证实了冯小刚的观察力不限于某个阶层,他对中国社会上中下各层的精准把握,在刘震云原著的扎实支持下,取得了类似索德伯格《毒品网络》那样宏大又细致的效果。《一九四二》显然拍得很用心,叙事功底只是他的工具而已。这样的作品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它融合了创作者对国家、民族、生命、死亡、历史、制度、宗教等宏大命题的长时间思考,于是,它令人回味,逼人反思。
发表于 2012/12/4 13: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书上百团大战的时间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7: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41 年卫立煌任司令长官的第一战区黄河北岸中条山失守后,黄河防务受到威胁,卫立煌被免职,蒋鼎文被调往洛阳继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司令,指挥第一战区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但蒋鼎文耽于宴乐,准备不足,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蒋鼎文失地千里,38座城池被敌攻陷,并损兵20 多万。中原战败,全国震动,舆论哗然。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7: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蒋鼎文(1895.1.15-1974.1.2),字铭三,浙江省诸暨人。国民党“双料”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不仅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而且还被称为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早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学堂。曾参加讨伐陈炯明、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第三、第五次对中共“围剿” ,并参与过镇压福建事变。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4年,带领的部队在豫中会战中轻易被日军击败,引咎辞职。1949年3月去台湾,任东南区点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3:57 , Processed in 0.022459 second(s), 1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