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5|回复: 3

如何做好ERP实施项目的需求调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9 22: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需求调研是ERP系统实施的一个必须过程,这个阶段是与用户双向沟通的真正开始,这项工作很基础,也很重要。以前一个项目的需求调研阶段,因为甲方对乙方顾问不满意而提出更换的要求,理由是顾问问不出问题,怀疑顾问的项目经验不丰富;也有网友提出企业在实施ERP产品时,需求调研就一两天时间,顾问对企业的情况不了解,按着ERP产品的标准功能在实施项目,项目实施效果很不理想。现在许多企业在ERP实施产品前,外请顾问进行IT规划,如宁波太平鸟集团,这也可以理解为ERP系统实现的前奏,即让企业理清业务需求点和发展方向,并与ERP产品功能进行匹配。可见需求调研在ERP实施会越来越重要。
    那么,需求调研在ERP系统实施中的作用是什么?需求调研的方式有哪些?需求调研有几个误区?如何做好需求调研呢?
1、需求调研的作用

    1.1 从业务层面了解企业的概况与业务流程。通过需求调研,可以加深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了解,如企业的背景、主要生产特点(包括主要生产的产品)、组织架构、人员职责等。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企业的网站下载如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加快对企业的熟悉程度。

    1.2 对相关模块人员的岗位和职责进行了解。在调研过程中,双方沟通会加大,进而了解企业的一些潜在文化,识别企业人员对ERP系统实施的态度(是积极支持?还是无所谓?或者消极抵触等),有助于顾问在日后的沟通中,有效避免项目实施的阻力。无数项目经验告诉我们,ERP系统项目实施,有效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1.3 除了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与人员职责(人员关系)外,可以了解企业对ERP系统的期望,毕竟企业上ERP系统是需求解决或优化企业的一些问题的,所以,甲方提出的期望需求解决的问题,乙方顾问需详细记录,做在未来ERP系统设计时,重点考虑。对自己不熟悉的ERP系统解决方案,应提前进行方案熟悉与准备。

2、需求调研的方式

    从形式来讲,需求调研有问卷式、现场访谈、混合式(既包括问卷,也包括细节访谈)等。这些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企业管理的水平和人员素质进行不同方式的需求调研。

    2.1 问卷式

    一般ERP系统实施方,根据多年的实施经验,总结出来了标准的需求调研问卷。这些问题一般与ERP系统的设计有关。

    首先,乙方顾问应对每个问题不同的答案,与ERP系统的设计如何相关要特别清楚。在以前的项目实施中,发现许多顾问问的问题,与ERP系统设计根本无关,或者与ERP系统设计有关的问题,问得不深入。甚至不清楚,自己问的问题,到底与ERP系统未来的设计有什么关联。

    其次,问卷式适合企业管理水平较高,人员素质较高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则易引起甲方相关人中反感,因为这类似让甲方做试卷,很可能填写的内容不全面。这样也使得甲方与乙方缺少了很好的沟通机会。

    2.2 现场访谈式

    现场访谈式一般是不可缺少的需求调研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乙方顾问有较强的项目经验,需做好引导方式,将自己关心的问题,让甲方讲透彻,讲清楚。同时要求乙方顾问有速记的能力,将这些访谈的回答,快速准确的记录下来。记得以前大学的一位老师强调,速记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

    访谈式的缺点,问的问题可能不全面,不系统,缺失一些重要的问题;另外就是如果不引导好,回答的问题与项目无关,影响访谈效率与效果。

    2.3 混合式

    这是推荐的需求调研方式。如事前将需求调研计划进行列举,需求调研的问卷进行下发,并明确相关资料的提供,让甲方用户提前熟悉调研的内容。同时,乙方顾问应将甲方提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阅读,快速了解企业的一些情况。这样,就能保证双方都在熟悉需求调研的资料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然后,乙方顾问根据需求调研计划和需求调研问卷,进行详细访谈,将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详细记录。这是问卷式访谈的补充和完善。

3、需求调研的误区
    误区1:需求调研是形式
    作者曾经参与了一些大型SAP项目,这些SAP项目往往经历选取几家单位试点、一期推广和二期推广等实施过程。存在一些顾问没有参加试点,而直接进入推广项目。而推广项目的业务蓝图往往参照试点单位,于是这些推广项目的需求调研往往会流于形式,试想业务蓝图基本确定了,需求调研在某种意义上变更可有可无了?这样就容易认为需求调研就是走走过场。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他们企业的需求调研只有一天,就进行了项目实施的后续阶段。这些表象,都认为需求调研是不重要的,顾问负责推广ERP的标准功能就可以了。

    误区2:需求越少越好

    有些顾问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不够自信,担心用户提出比较复杂的需求。所以,在需求调研阶段,一些需求故意不去调研,甚至回避用户的一些需求。需求调研阶段,并非系统实现阶段,不需要出具详细的解决方案。此时的任务是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现状,只有充分了解了需求,识别了重要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日后设计系统方案时回避需求。

4、如何做好需求调研?

    我们谈到了需求调研的作用与方式,以及需求调研的几个误区。那么,到底如何做好这些需求调研工作呢?下面介绍一些需求调研的技巧和方法:安排好调研计划,做好调研的准备,做好调研的记录等。

    4.1 需求调研的准备工作

    4.1.1 提前熟悉企业的业务概况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了快速了解企业的现况,如企业网站,信息披露(如上市公司),售前资料(如工作说明书)等。

    4.1.2 编制需求调研计划

    以生产计划模块为例,在培训产品的标准功能时(ERP概况培训),一般会按组织架构、基础数据、计划管理、车间执行等几个部分来介绍,同样在编制需求调研计划时也可按这几部分来制订需求调研计划,保证工作思路的一致性(未来在制订业务蓝图、系统实现阶段的单元测试等均可按这几部分),需求调研计划应包括:
    A、需求调研的内容(问卷);
    B、需求调研的时间;
    C、需求调研的准备工作(要求客户方,如准备表单、记录、文件等);
    D、需求调研的参加人员。
    4.2 正式调研
    在准备好调研计划后,就进行了正式需求调研阶段。根据作者的一些调研经验,以下因素会影响调研的质量。
    4.2.1 调研的对象:应该是企业的骨干,对需求调研对应的业务范围十分熟悉。否则会影响需求调研效果。
    4.2.2 需求调研的场地:为了保证需求调研的效果,除了现场调研以外,避免在客户的办公室调研,主要是办公室环境不安静,而且办公室往往有调研对象的业务,不能做到专注,另外在办公室里有可能不能让调研对象畅所欲言。所以,调研最好在一个会议室里,小范围内进行详细讨论。

    4.2.3 需求调研的几个步骤:首先,顾问进驻调研地点后,应召开调研前的会议,双方人员的自我介绍。

    其次,顾问应说明需求调研的范围,目的与意义,引起客户的重视,并取得客户的支持。
    然后,进入需求调研,并在需求调研结束后,再次召开参与人员的会议,通报需求调研的内容与结果,目的是让双方确定需求调研内容是否完整与正确,形成当日需求调研的会议纪要。
    最后整理需求调研记录,形成最后的需求调研报告。与客户确定报告内容,是否有比较重大的遗漏,是否需要补充调研等。

5、需求调研的关键点

    以前的一个项目里,经常会遇到顾问在需求调研阶段,问的问题与项目无关,而相关的问题又问得不够深入。那么怎样的需求调研才是项目所需的,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需求调研是与未来ERP系统设计息息相关的,与下阶段的业务蓝图设计相关。而未来的系统设计,与业务蓝图大部分是基于系统的标准功能。所以,顾问要做到对系统的标准功能特别熟悉。简言之,顾问是带着"心中的系统功能"去需求调研的。
  
    也曾发现,在业务蓝图设计阶段,顾问与用户之间又在沟通本应在需求调研阶段完成的工作内容,原因就是在于需求调研没有针对性,没有透彻性。出现了为需求调研而调研的现象。这方面,顾问应该下功夫积累经验,真正掌握系统标准功能,敏感用户的特殊业务。通过需求调研,顾问应该在脑海里将客户未来的业务蓝图,未来的系统功能设计有八成以上的"心中有数"。





该贴已经同步到 A_NIU的微博
发表于 2013/8/15 1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周开始调研,刚好逮住这文章,谢谢`~
发表于 2013/9/6 0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正好可以使用。
发表于 2013/9/12 10: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需求调研,本人一直有个疑问,是应该完全了解客户需求然后再去找设计方案开发系统呢,还是应该将客户的需求引导到系统标准功能上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1:28 , Processed in 0.016741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