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2|回复: 8

金秋十月,相聚张江---后续内容(版友专题稿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0 17: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首先很感谢朋友们对此次"金秋十月,相聚张江"活动的支持,活动已经结束近半个月了,可大家的热情依然不减.通过联系,我在这里将部分版友的专题稿贴上来供大家分享,非常感谢参加此次活动的朋友对于这种形式的肯定和支持.

      文稿均来源于各热心版友,他们有的奋战在一线多达数年,有的则是资深的ERP顾问,不管怎样,他们的思想,经验都值得我们一读,请记得在浏览完大家的作品后给予一定留言哦,让我们一起进步吧```


一楼---------------游园论道                                                 梅礼明
二楼---------------珍视内部实施经验                                     刘永亮
三楼---------------ldz分销业务流程中的延迟分析                      刘永亮
四楼---------------GTD(Get Things Done)如何影响我的顾问生涯 冯超


持续更新中......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7: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园论道(梅礼明)

上海的秋天也是阳光明媚,云淡风清。在如此好的天气里出外游玩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如果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伴,那就更令人愉快了。

       我感觉整个下午的活动都是非常友好热烈的,就象那天的天气一样。

       在公园草地上坐定以后,首先就是大家的自我介绍。开头开得不错,经过蘑菇头MM和自信的新闻MM的暖场,后面的XDJM也越发地放得开了。冯超大哥的地道台湾口音和深厚古文功底,然后是SAP开发兄弟的长发,然后是来自昆山的四人组的低调,还有来自明基的BENQ兄的资深经历,几位Oracle开发人员的专业,JWM的长途劳顿,穿Lining的兄弟的风趣,黑衣的做EAM兄的沉稳,刚哥的老板气质,Jerry的辛勤的汗水~~~所有的这些特点,现在想起来还是印象深刻啊。
       经过自我介绍之后,我首先在心里做了个小小的总结:
      1)        做外部的兄弟大部分工作经验比较长一点。都是前辈啊,景仰景仰!
      2)        做开发的或者是企业应用的兄弟看起来小一些。还很年轻啊,低调低调!

       经过意犹未尽的自我介绍环节,下面就进入到了冯超大哥的专题讲座时间(具体细节可见刚哥个人主页)。他的讲座很有内容,还图文并茂的,但我没有多少深切的感受。因为内容主要是一些外部顾问的工作经验总结,很可惜,我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体会。
       工作是让谁满意?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这一本书上说是为了让顾客满意,那一本教材上讲是自我满足。但是,带着台湾腔的冯超兄大声地教导我们说:工作不是让顾客高兴,也不是让你自己满足,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你的老板满意。初一听,这似乎跟书本上说的不一样,甚至跟我第一年工作时前辈教导的不一样,但是仔细一想,这句话又很有些意思,实在让我醍醐灌顶啊!

       随后是同为外部顾问的Lining兄,EAM兄,刚哥等人说了一下个人体会。应该是各有侧重吧,相信在场的XDJM应该有所收益。

       后来我帮着应用这一块的XDJM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从内部使用者成长为外部顾问?做过外部顾问的前辈首先集体纠正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成长”,应该用“转换”。其次是外部的兄弟比较推荐的一条方式是在一个企业里面做5年,待成长为一名行业专家之后在转到外部。

       对第一个纠正我赞同,内部和外部各有千秋,不一定是所有外部的水平都高于任何一个内部的。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做内部使用者或者内部顾问都不是我感兴趣的,我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外部顾问。自己的时间由自己支配,一年能够有半年时间可以游山玩水,这样的日子,岂不美哉?对第二个回答我还是持保留意见的,成长为行业专家之后再转做外部是一条路,应该比较稳妥;我觉得另一种方式是在职业的初始阶段就尽快走上自己的目标大道。男人出名要趁早,道路选择也应该这样。

       最后是大家一起聚餐,旁边是专业人士JWM,对面是可爱的蘑菇头MM,食欲大开,一大盘事物一扫而光。带着未能与大家夜游的遗憾,我提前离开赶车了。

       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聚会,接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足的方面我也说两点:1)主题不够明确;2)没有讲解工具。比如说Oracle的使用者和SAP的使用者可能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如果说库存的话题,大家就能谈了。第二个实在是硬件所限,以后不知道能否改进下。

       不好意思,写成了Report的形式了,文采有限,见笑了!

[ 本帖最后由 FLEX_ERP.Jerry 于 2008-10-30 17:0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视内部实施经历(刘永亮)

珍视内部实施经历      

       外部实施更像顾问,收入更好、看起来更激动人心,内部实施象一个打杂的、一个服务人员。所以很多做内部实施的人员期待去做外部顾问。我当年也是这样的心情,硕士毕业以后进入一家化工企业里做ERP实施,一年后,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开始了外部实施的工作。从内部实施走向外部实施是一条很正常的路,没什么不对,但我这里想说的是应该珍视内部实施的经历。

一、内部实施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新业务的机会
       以我个人经历为例,我在做内部实施的一年内,参加了所有ERP模块的培训。主要负责采购、库存、销售、生产等模块的实施,也接触了部分财务方面的实施工作,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实际上在ERP实施过程中在企业内部,是希望有人对所有的流程都比较熟悉,这样才容易协调跨部门的业务。我在这一年中学习了很多业务方面的知识。
读硕士期间,我们很多同学都报考了注册会计师,我当时在学软件开发,就没有报。但在ERP实施期间,就变得很想学财务。原因有:1、说ERP的实施是以财务为核心也并不过分,因为我所在的公司属于流程制造类型,MRP相对简单,主要的复杂度都是在财务方面。2、在做软件实施的过程中,开始觉得财务知识比软件开发的知识更有用。3、实际的财务知识、经历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来是有机会学实际财务业务的。在项目实施期间,和财务模块的负责人,以及其他的财务人员都很熟悉了,比较经常交流。项目刚上线不久,我完全可以跟财务人员一起去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但当时我已经有新的工作机会,于是我就到了软件公司。在软件实施过程中,我有时间也会学学财务方面的知识。但一般中、大型ERP软件基本是一个人只负责一个业务模块,在这种模式下,我很难再有机会参与财务模块的实施。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遗憾。

二、内部实施比外部顾问更贴近终端业务
        以我们的项目为例,在ERP实施一年期间,一个外部顾问过来的实施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而我们作内部实施的人,几乎全部时间都在这个项目上。2个月VS12个月,当然是内部实施的人更清楚项目细节。在我们的项目上线后两个月,我已经认为外部顾问已经不清楚我们公司的很多实际情况,因为有很多业务细节上的调整,这些细节调整不可能都让外部顾问来做实施。

       我做外部顾问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外部顾问跟实际业务有距离。我们跟客户讨论业务,制定标准操作流程,但实际业务人员究竟在怎么做我们却不清楚。很多时候,当我真实看到业务操作过程,会惊奇的发现它们跟制定的标准操作流程不一样。比如曾遇到一个很令我奇怪的事情,上了系统一个月以后,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一个终端用户还保留着在EXEL中记录的行为。我很奇怪的问,不是说不需要在EXEL中记录了吗,只要你把业务输入系统,所有的数据都可以从系统中查到呀?他告诉我,有些情况下,参数不能确定,所以只好在EXEL中先记录了,实际就变成所有的情况都在EXEL中先记录。他有他的道理,他自己给意外情况制定了处理办法,但在实施的时候,他并没有将这种情况反映上来,我们也就没有谈论过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外部顾问跟这种情况是脱节的,但内部的实施人员整天在公司,有很多机会跟终端客户交流,终端用户反映问题也是先跟内部的实施人员,内部的实施人员会更清楚类似的这种情况。

        再举一个业务细节,为了节约用纸(是那种多联形式的),有些人在一张纸上打印一张单据后,再上下反过来打印一张,然后再裁开。只有清楚这个细节,你才清楚报表格式如何设置。

        我做过一年的内部实施,后来三年的外部实施,反而是最初的一年对一个公司实际业务把握的最为清楚。

三、内部实施目标更关注项目效益
       ERP项目成功失败的标准是ERP项目带来的效益。但对一个外部顾问而言,ERP实施的效益也是他工作的主要目标吗?如果一个对客户很有益的功能,客户自己没有提出来,但实现这个功能会使实施期限延长一个月,外部顾问应该去做吗?所以对外部顾问来说,让客户对实施工作满意,让项目能够在期限内顺利验收才是首要目标。而内部实施人员就可以将项目实施效益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是我现在认为内部实施比外部实施最大的优势。我也认为内部的实施人员对ERP的成功实施负有更重要的责任,也可以发挥比外部顾问更大的作用。附上《ldz分销业务流程中的延迟分析.doc》文件,说明有些事情适合内部实施人员去做,而外部顾问却不会去做的。

       对于有些人想从内部跳到外部,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从内部实施中学到了新的知识、积累了经验,就不要急着跳。如果哪天你发现自己很清闲了,那就准备换个工作吧。

[ 本帖最后由 FLEX_ERP.Jerry 于 2008-10-30 17: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7: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ldz分销业务流程中的延迟分析

因为内容较多所以作为附件形式上传.


LDZ分销业务流程中的延迟分析
1前言
2延迟带来的问题

2.1
业务流程不通畅,办事效率低

2.2
不利于降低成本

2.3
不利于管理控制

2.4
对客户需求反映迟钝
3延迟类型分析
4具体流程中的延迟分析

4.1
常规业务流程中的延迟
4.1.1采购
4.1.2采购接收
4.1.3材料领用

4.1.3.1
材料申请

4.1.3.2
移库单
4.1.4生产入库
4.1.5销售
4.1.6 Elaspan流程

4.2
特殊业务流程中的延迟
4.2.1采购订单没有及时建立的情况
4.2.2销售退货
4.2.3销售换货

4.3
新增基础数据带来的延迟
5对消除延迟的一些思考

5.1
管理层的重视

5.2
业务人员想法的转变

5.3
明确的程序规范

5.4
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

[ 本帖最后由 FLEX_ERP.Jerry 于 2008-10-30 17:13 编辑 ]

ldz分销业务流程中的延迟分析.doc

107.5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积分: 努力值 -5 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7: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GTD给我顾问生涯的影响

GTD给我顾问生涯的影响

      各位ERP100的朋友,大家好!
      感谢ERP100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只占用各位半小时的时间,谢谢!
      我想从这幅图开始(最近比较喜欢看图说故事--也许是受我女儿的熏陶,哈哈!)
34525_1224398070itLn.gif
       记得我进公司,第一件工作就是接接电话、收发传真/邮件、做做小跟班、帮助师傅整理文件打打报告什么的,像所有新人一样--总感觉在打杂,没有技术含量!
       通常这些工作短则几分钟,多则几个小时;但这些小事可以让我们感到充实和小小的成就感。
       在这张图上称之为下一步,也是我们常讲的TODO List、Next Action。我建议大家把未完工作、经常性事项、有价值事项记录下来—然后把它们从脑子里清空!
       因为,你不希望下班后还一直想着工作、工作、工作,而没有自己的时间吧?
       而且,即使以后升级做了更高职位,也离不开这些基本技能。
       但是,若一个上百人企业的老板也像打杂一样,则要好好来听听我的课了!
       大约一段时间后,会在这些记录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学到些你感兴趣的东西!
       我发觉有能力做简单的自定义报表,能连线解决些简单的设置或操作问题,能给用户上基本操作的课程。这时候,其实我被委派了一个任务(或者讲参与了某个项目的一个部分);任务是一系列有序 Action 的集合。
       项目比任务更大些啦!比如你要辅导一个客户上线,你会把这个项目细分为基本资料准备、人员基本操作培训、期初资料录入、编写SOP;然后,把它排成一个计划表,注明里程碑、协作人员、需要用到的资源。做到这一层面,会对ERP的每个技术细节了如指掌。
       技术在项目中非常重要,但作为项目主管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沟通、决定关键技术和需求的取舍。与项目组成员沟通、项目进度跟催和调整、危机处理、内训(带徒弟),是这阶段的主要工作。
       具体要思考的有:
       1、在项目执行前:前期准备充分吗?人员和资源都落实了吗?哪项是关键任务?哪项是里程碑?
       2、在项目执行时:哪项任务的困难被过低(或过高)估计了?用户的执行力够强吗?Bug报告、新需求评估?
       3、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是否达到客户(老板)的预期“目标”(希望)?
       那老板的目标是什么呢?你有装修过房子吗?其实那是一回事!若是你用10万请装潢公司装修房子,他说你给我50年,我把它变成皇帝的行宫—你会笑他是疯子!
       在ERP项目中,老板的目标通常是:
       1、库存准确率,达到95%
       2、产成品单位成本可控--做为报价依据、不高于销货成本
       3、采购进货、业务销货准时率达到80%
       4、客诉率低于3%
       5、产成品不良率低于1.5%
       6、其它—有人讲是面子工程,我认为不好量化,所以不建议。
       其实,若你能在限定的期限,用公司可以接受的成本达到客户的目的,我认为已经是个称职的顾问了!
       最上面的两个层面,我讲不好,因为我也正在寻找答案 -- 那就是为什么要做顾问、人生理想是什么?谢谢大家!
推荐大家看看 GTDLIFE (http://www.gtdlife.cn/),有助于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 本帖最后由 FLEX_ERP.Jerry 于 2008-10-30 17:12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2 1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FLEX_ERP.Jerry 的帖子

低调的昆山四人组,听起来很有意思,不好意思,我和其他几个兄弟太低调了。
不过你说的几个缺点我还蛮同意的,如果和我们聊库存,可能话题会更多一些因为我们做制造和分销的。这一方面会比较关注。关于内外部顾问转换之类,以前我是比较关注,不过现在观点有写变化。这次聚会很多感受和你差不多,很多网络上的符号都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认识了很多朋友很开心。
发表于 2008/11/5 15: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11111
发表于 2008/11/6 12: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ERP的若干理性思考

我写在自己的blog上了, 现在贴过来:http://www.xiaobaicai.com/text/10Article1/254/tips-thingking-about-erp

周末,参与了ERP100论坛举办的上海线下活动. 与来自众多ERP领域的朋友交流沟通. 个人认为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 这里没有商业上面的硝烟弥漫,也没有工作上的压力和责任. 在这里是放飞大家思绪的地方, 相聚在张江艺术园里头, 有所谓的老鸟,也有所谓的牛犊, 有做了N多年财务,又走上了SAP路子并且开发的人, 有在企业里头在负责, 有在乙方实施公司里头的, 有自己开公司的, 有丰富人生阅历的, 但是不管是啥,大家在这里头沟通是开心和快乐的, 这里头的沟通,只有一个名字: ERP. 当然, 这些人的观点, 也可以说是当前中国ERP产业的理解.
我主要分如下几个点概括此次活动的内容:
        1, 关于ERP产业,中国的ERP为什么顶不过国外.
ERP 重视的业务流程和经验积累, 但是技术就是辅助手段, 大家要认真去积累自己所负责的部分, 中国的ERP软件并不比外国人差, 但是, 人家卖软件的时候, 那个名字叫做 咨询, 叫做方案, 我们就叫做软件. 这个就是产生价格差异的重要因素.
        2,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到底是在甲方,还是在乙方.
这个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认同的: 在甲方 跟 乙方 的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区别. 关于 身价是否会降低, 也是个未必的问题, 重要的是树立自己的信心,在自己所管辖的领域, 所处的行业, 一定要做到专家(想起了我跟小欣说的一句, 牛不是吹出来的, 牛是吃草吃出来的).
        3, 现在ERP是否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是否还应该在这个行业.
中国当前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 ERP 关注的是供应商到客户的管理,  是的, 当前,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关于经济危机, 的确, 有些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4, ERP的走向.
有个人大胆断言, WEB 方式的ERP 会在未来占有很大的市场, 开源也是来势汹汹, 是的. 我完全同意如上观点.
        5, 给还未走上社会的人大学同学做几点建议.
如下是我说的: 首先, 重视的应该是机会, 别人给你机会, 你要把握住. 其次, ERP 行业很累, 但是要记住: 因为专注, 所以专业. 这个是我对华东理工的一个同学建议.
        6, 关于乙方, 甲方, 在负责项目管理上面的理解.
乙方的人, 做项目的人负责的是乙方的领导, 并不是甲方企业, 为了生存, 并不是甲方要什么,就是去实施, 去做什么, 这个是有尺度的.
甲方的人, 做项目负责的是项目, 针对的项目本身, 因此, 汇报的是甲方的头,以及甲方的业务流程, 因此, 所有的项目, 都需要有优秀的甲方负责人, 并且, 业务部门必须相信这个人, 但是也不要信任这个人.
所有的项目过程中, 有个人非常关键, 需要有个人, 把IT语言跟业务语言关联. 这样才不会被乙方牵着鼻子走, 也不会被业务部门的需求整迷糊.
        7, 关于ERP上线完毕, ERP项目组的组建方式.
我沟通了好几个企业, 有有名的互联网公司, 有电视网购公司, 有电子行业, 有金融行业, 我的观点是: 如果你是企业主,你必须非常重视这群搞ERP的人, 需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以及赋予足够的权限, 这群人可以看到整个的企业现状. 当企业在失落的时候,他们的观点是最直观的. 一般而言, 项目维护团队是如此: 1个DBA + (固定的开发人员, 有个大概的区分模组, 比较大的话,需要有个技术的lead) + 1个ERP的manager 这个也是给所有的企业进行建议. 并且需要保持这个项目组的稳定.
发表于 2008/11/6 2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举开源ERP旗帜----compiere/ADempiere!

打败SAP在中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民族企业讨个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2:23 , Processed in 0.016245 second(s), 1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