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50|回复: 2

有利ERP软件的多组织应用架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1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速以及网络化和信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研究中国企业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企业高速成长与扩张,产生了多个分公司、工厂;有些企业,为了及时响应细分市场的需求,快速从其他业务单元抽取资源,形成专门的业务组织或事业部;还有的企业,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与降低成本,合并相似的部门职能为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有些企业,为了专注于核心业务,将一些职能进行外包;还有些企业,把部分闲置资源租赁给其他公司,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并提供专业的管理与服务。
  从以上几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众多企业的组织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都发生了分拆、聚合、合并、分离、租赁等变化。这些新的企业组织方式即为多组织企业,亦称为动态网络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组织管理中的权变理论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组织模式。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应当根据当时的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也正是这样,多组织方式因为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场的竞争,促使企业选择更有效率、更加节约成本等组织方式进行经营。跟以往的企业业务架构相比,多组织企业很显然具有业务专业化分工、实现资源的集中与共享、实现核算与评价的多纬度和精细化、快速响应市场、提高了经营效率等优势。
  然而,作为当今世界先进企业的常见形式,多组织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上也体现了较高的难度。例如:组织间业务往来的实时反映与财务记账;多个法人核算与虚拟企业核算并存;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工作流分离的管理模式;财务、计划与预算、生产的跨组织协同;评价与考核的多元化与精细化等。
  由此可见,企业多组织方式的优势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作支持,显然是难以成形的。
作为信息化的代名词,ERP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认知率最高的管理软件,上海有利软件公司的ERP系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企业在选择ERP时,除了要对ERP软件性能、价格等常规参数进行考量外,还要用发展的眼光考虑所选ERP产品的应用架构是否适合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多组织应用。
  对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潮流和必然趋势的多组织企业实践来说,软件供应商们也开始积极探索开发新的管理工具,比如有利软件公司的ERP系统,企业升级与商业创新平台就是在中国企业多组织业务的实践发展开发的一套企业管理软件系统。有利软件公司的ERP系统就是基于企业升级与商业创新平台基于SOA的设计思想,从而实现了多组织的应用架构,并能够完美支持多组织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应用。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在应用架构设计上,实现了业务属性与行政属性的无关性,是真正以业务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从而完美支持了多组织企业的管理行为。
  不仅如此,从设计思想上看,可以任意把某几个业务单元设置成虚拟企业来进行核算和考评。当某个业务单元被赋予采购组织属性时,它就具有开展采购业务的功能。当一个业务单元是销售组织,另一个业务单元是库存组织的时候,他们就能够自动建立多种业务往来关系。这种应用架构极大提升了软件的灵活性,从而能够彻底支持企业业务组件化应用与企业多组织方式的管理。
由此可见,有利 ERP产品不仅直观性能参数合适,而且其产品的应用架构也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毕竟,有了好的信息化支撑系统,才能够让企业多组织方式的价值得以体现,进而升华。
发表于 2009/8/16 1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1:54 , Processed in 0.014994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