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87|回复: 1

有利ERP系统如何最大限度理清成本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0 10: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产品成本及收益关乎于制造企业生存,成本的降低是制造企业管理者的永远目标,这也是有利客户实施有利ERP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
要降低生产成本,首先要能够清楚的计算出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在准确的成本数据前提下,才可以准确的对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寻找可改善点。在没有ERP系统的企业中,以手工方式计算生产成本面临着各种困难,首先必须创建出一套正确的成本项目搜集、成本计算制度,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结构;再者,在搜集计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所牵扯的信息项目繁多,而计算公式与步骤又非常复杂,要耗费众多人力及时间,而且准确性较差,尤其是在产品阶层数较多的情况下,这些工作是人力所无法胜任的。
对于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投入生产的机械加工行业,人为计算成本就根本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不同产品的成本无法严格界定和归集。比如“在制、无形资产”等,这些“共用”的价值,怎么分摊?按什么标准分摊?再比如投入的材料相互套用,如何区分?一切的答案可能是:谁使用,谁分摊。但是,这些属于价值转移的分摊在理论上可能是成熟的,在操作实务上却是难以操作,很难把握尺度的。不同的核算方法、不同的人核算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成本计算的目的即在提供一套十分精确合理的生产成本计算制度,同时以最简单的使用程序来自动计算每一张工单的成本,并能逐阶算出每一阶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使用有利ERP系统的制造企业,就能更好地解决这个一向令人头痛的成本计算问题。在上海有利软件公司的ERP系统中,对于成本核算,是以BOM和物料信息为归集标准,以实际发生数量为计算结果,使用多少,领用多少,为哪个订单领用,为哪个订单周转,为哪个订单存货,从订单一开工就开始立项归集,真正做到了谁使用,谁分摊。
在有利软件公司的ERP系统中,成本的计算逻辑是非常严密的,只要企业使用的有利ERP系统能够达到数据“共享”,不存在信息孤岛,产品成本就会随着工艺路线和BOM的结构累加计算,阶段性的所谓半成品成本就会有准确的结果,最终产品的成本轮廓也会逐渐清晰,直至得出一个精确的值。这样,无论库存、无论在制,从逻辑上都属于某个订单。按BOM定额核算,在制按约当量核算分摊,只要基础数据准确,就能简便而快捷地核算出某一工单的成本及某一阶产品完工的成本。
关于成本有标准成本计算方式和月加权成本计算方式,对于成本的称谓有计划成本(有的叫定额成本)和实际成本。两种成本方式的存在也是符合成本控制逻辑和发展历程的,手工操作的背景下由于数据核算量大,人们很自然的做法是工单或产品生产前,预先确定一个目标成本,然后再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出所谓的差异,对差异进行分析、分摊,至于分摊的正确与否,只有成本核算者心里清楚,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确实也是无奈之举。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计划成本从实际中来,又去指导实际,计划成本是产品上一轮生产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也可以理解为预算成本,修改的频率越高就越接近实际成本,真正意义上的实际成本是很难计算出来的。企业的成本核算员可能最有体会,如果要从产品的研发、制作、储存、销售等各环节把费用都搞清楚,都归集结束并非易事,好在企业的生产是连续的,账务调整给操作者许多挽回的机会,现实中,肉烂在锅里恐怕是最好的安慰,只不过是大锅与小锅的区别罢了。有利ERP系统给客户提供了成本归集核算的平台,至于如何操作,就看客户成本管理者的“发挥”了。当然,有利ERP系统只是一个工具,成本控制水平仍然决定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ERP系统的存在只是为计算准确的产品成本提供了可能。
有利软件公司的ERP系统能最大限度理清成本的来源,反而这时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往往不是成本如何如何精确到几位小数点的问题,而是怎样尽企业管理能力之所及,降低管理成本的问题,也就是要讲究成本控制与控制成本的问题了。成本控制也有成本,有利ERP系统提供成本核算的科学性,还要结合使用者的管理水平,如果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不高,就要最大限度地量力而行,不要弄巧成拙,成本控制也要追求控制成本最小化,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适可而止,更何况成本的控制水平就是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一些企业,走向极端,发誓要把每一个批次的产品、每一个工单的实际成本都搞清楚,也是不现实的,是出力不讨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在产品的生产计划确定时就形成了产品的计划成本,实际生产过程完成后,产品的实际成本也形成了,确定产品实际成本的难度问题,不仅表现在不能穷尽成本项目的搜集上,还表现在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上。举一个例子,因为价格的原因,造成同一种材料两个时间点价格不一致,如果使用这种材料的产品已经入库或销售,今后又不再生产,你是如何也做不到向该产品分摊价格差异的,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客观存在。
成本中的三大部分,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材料费用是三种概念,三种费用并不是独立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之所以有所谓的公共费用,是因为没有找到划归的项目。操作时,尽量地把所谓的费用分摊,最后把没有办法归结到产品材料费用中的费用划归为制造费用,这也是有利客户的经常做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4:32 , Processed in 0.012513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