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8/5 15: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云子 于 2009/9/8 16:07 编辑
ERP选型一般有如下几个阶段:IT现状流程梳理-IT规划-IT未来蓝图设计-系统选型 。其中IT现状流程的梳理是基础中的基础,更是企业在系统选型会上的底牌底线。
重要的是了解企业管理现状. 调研信息化需求,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一份框架式的规划,并针对某些具体管理问题给予信息化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
1、IT现状流程图梳理:
1)企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顾问公司一起做,比如用文字或Visio把现状流程图(比如管理流程、业务流程)描述、画出来。
很多公司在系统选型中后期出现双茫然(企业不知顾问公司说的是否实际OK,更不知顾问的解决方案是否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 能否最终帮他们上线成功;顾问公司茫然的是 企业的现状流程图,企业自己说不出来,也画不清楚,彼此纠缠比较多)。
这个时候顾问公司和企业都要先做好彼此的沟通工作,顾问公司要多细致耐心客观点的宣讲自己的产品,加大培训力度让企业深入了解。两者到了一个共同点才好更好的沟通。企业这个时候也要相信顾问公司,让他们先做,然后再看效果。有的企业可能还会很担心,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把自己的底牌拿出来了(自己画的整理的粗的IT现状流程图)来对照看了

2)再探讨 判断这个现状流程图到底是不是企业的?
2、 IT规划是主要把企业未来和之后企业想规划什么 想要达到个怎样的效果(未来),通过IT规划这个环节把它整出来,一般这个环节,企业和顾问公司会一起来做,也可以是顾问公司先去企业了解清楚,然后提高给企业
IT规划的两个原则:
1)IT规划要与经营战略规划相结合的原则,与经营管理重点相结合。信息系统不但要支持现有管理的需求,还要支持企业发展的需求。
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IT规划一般是三至五年的规划,要根据各阶段的业务来应用和实施不同的IT系统。
3、IT未来蓝图设计---其实就是未来的优化和更新后的蓝图设计阶段
选ERP最重要的还是在选择软件之前做好之前说的IT流程现状梳理,一般知名的ERP也不是吃素的,一般问题都是能解决和处理的。,毕竟很多知名ERP,比如JDE SAP EBS 很多模块里面的管理思想都是从一些世界知名比较成熟和成功的大公司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
让软件套公司的业务流程,让业务流程套软件,其实都是不科学的。不是让ERP被动的适应管理,而是将管理和ERP的功能相融合,两者互相促进共发展。只有在BPR优化之后,再选择适合和紧贴自己业务特点的ERP,才可以减少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和成本。
现在有很多企业为了省事或者被有些不良顾问公司误导或者赶工期.... 在上软件之前不怎么做或者不重视做好流程梳理和优化的基础工作,自以为上了一套贼NB的ERP就万事大吉。把ERP当作解决企业管理困惑的金钥匙...........结果ERP上线之后,这些水土不服 问题繁多 ,该解决还是没解决的问题频发....
甚至有的企业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个ERP并不能满足我们企业的需求,有些最主要的问题他们是解决不了的。这个时候有的顾问公司就会跟企业说,没事,我能帮你们搞定,同时他们不会区引导企业找管理的问题(因找辙方面问题阻碍太大、风险太高),而是在原有的软件上,大量的搞所谓的新功能的拓展(比如没完没了的插件等接口软件),开发的结果,或反复用变通的手段,改变了原有软件的代码,在软件需要升级的时候,原有的代码发生了变化,给软件升级也造成了障碍,导致一些新的功能不能在现有的软件上运行,兼容性不好,甚至无法有效升级....
IT规划——IT需求分析——IT选型——IT监理——IT评估与持续改进——IT治理,这是相对比较完整的IT相关咨询产品 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