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論美中日德世界四強的新排列 就上述議論,盼利用這個機會,倒想試為論述一下,筆者在這方面的看法:去年一聲不響地,卻突然而又屬必然地,美國一直以來所倚賴,並大力所推動。他們所尊崇,幾乎毫無,做出應有的有效監管;自由放任;又沒有宏觀調控機制,所謂西方國家。所一直標榜和崇尚,自以為傲的「自由經濟」主義和經濟放任政策。他們的所謂自由經濟主義,其核心思想,就是任意讓美國,本土國民,過度超前化費;過度借貸;任意先使未來錢。還自誇:美國人民,大家日日都要,過神仙般的好日子。無度地超前消費,誇張地張揚、標榜及刻意地,鼓動和發展其所謂「虛擬經濟」(Virtual Economy ) 。而無視實質而十分重要的《實體經濟》(Factual Economy)的重要性和基本性。 最不應該的是:美國一切,日常國民消耗用品,都幾乎依賴進口。尤其從中國及香港進口居多。這樣便造成,美國的經濟,成為結構性,經濟上,甚為巨大的潛在危機。同時美國,國内及國外的國債,便高築達,十多萬億美元之多。光是利息,就得每年要付,超過美國政府,全年財政,總收入的17%以上。因而促使美國,遲早總會發生,於最近所爆發。程度達致,不可收拾地步的金融海嘯。而引發今次,國際極爲重大,金融海嘯旳全球性,金融危機。而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所謂超級大國的美國! 其實在這場,國際金融大海嘯之中,西歐諸多強國。如: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也好不到那裡去。例如德國的國債,就高築達2萬多億美元;法國的國債高築,達1.6萬多億美元;英國的國債,高築達1.2萬多億美元。而亞洲的日本,其國內外的國債,也債台高築。而且於十多年前,美國因怕當時的日本。經濟那麼快速的發展及高速增長。可能威脅到美國,在國際上超強的影響力和經濟地位。便強力,逼使日元,大幅度升值。因日元升值,所導致日本經濟變差。卻一直都未見好轉,現又遭到這場,國際金融大海嘯的打擊,其經濟就更苦不堪言!尤其這些所謂西方列強,大都面臨人口老化;稅收卻日抑減少。為了減少政府財赤的壓力,唯有多印鈔票應急。越多印鈔票,就越會引起,本國通貨膨脹,經濟就越劇烈惡化。國債,就更高築。跟着就會造成,經濟上惡性循環。用句經濟學的術語來說,這就是屬:「結構性的經濟困局」。 依筆者的粗淺愚見,不見得因奧巴馬,當選了美國總統,甚或由美國牽頭,其他西方列強,附和美國而於去年底。在美國紐約,所召開的G20世界高峰會。而上述「困局」,就會得到,基本解決或緩解。本來世界高峰會,原只有G7的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七個強國所組成。後來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才加上俄羅斯,為準成員國。而硬要湊成為G8,八個成員國。為試圖解決,上述金融大海嘯的發生,就不得不,在現實面前低頭。把中國為首,等他國家包括在内,被硬湊成,G20世界高峰會成員之中。而在會上,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和聚焦在中國。認爲中國將會,為這場國際金融大海嘯。唯一的大救星!因中國於去年(2009),就坐擁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已佔了全球各國的外匯儲備,總量的30%。相當於原G7成員國的1.93倍。 於前不久,世界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把日本的信貸評級,由原來展望為《平穩》,被下調為:「負面」。日本在2009年度,負債額度,突破900.14萬億日元。相當於人均負債率為:706萬日元。遠超過人均產值的356萬日元。至本年底,日本政府負債,將高達:973.16萬億日元。日本政府的總債務,接近該國GDP的兩倍。比英美兩國,更爲嚴重和差勁!剛過去不久,世界銀行亦公佈:中國在2009年底的GDP,以絕對購買值計算,實際已超過日本。但根據表面的統計數字計算,還差小許。預計會成爲,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更不幸的是:這幾天,日本的豐田及本田,兩家頂尖汽車厰宣佈:因質量問題,光是豐田,在全世界就要回收,高達950多萬輛汽車。這數字,還沒有把本田要回收的車,被計算在内。同一期間,又被發覺:日本廠家所產的飛機所用的座椅,質檢報告造假!對日本來説,這些都是,十分可悲的事件!國際專家認爲:日本的「Made in Japan」優質神話,就此徹底地破滅!日本將會繼續,沉淪下去,永無翻身之日! 不過照筆者所理解:造成日本,在經濟上,今次可能永不超生,難以解脫的困局。皆因日本人,大都沉不住氣。才有豐田當局,求勝心切。務求要在短期内,使他們的汽車,產銷量均要,超越美國的通用福特汽車厰所致。而日本朝野,亦均普遍抱著,儘早要打破目前經濟上,不前的困局,所造成短視,存在求勝、求成的心態。所以才有,上述質檢報告造假。包括日本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所以許多產品和部件,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加工或生産。造成很多,日本品牌的名牌產品,在質量上,頻頻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從這幾個方面,就可以得到頗大的啓示:究竟一個,所謂多黨派,經「民主」選舉所選出,不穩定又屬非強勢,無能的政府。又如何可以解決,屬長期性,深層次的巨大,政治和經濟上的困局和問題?其實,美國和歐洲諸國,何嘗都不是一樣?無論如何,日本人,那種因國家,主導性的重視。由社會、學校、企業及家庭,長期性的教育和影響,所續漸潛移物化,累積而成:與生俱來,拼命均要,追求卓越與完美(Chasing Excellence and Perfectness)的性格。確實值得,要超越日本和及後的美國。那麽咱們國人,則要真心誠意的認同和學習! 中國的GDP,早已超過德國。而德國一直引以自豪的出口量,一直以來,總是被排於世界第一。世界銀行剛宣佈:因上月德國的出口量,減少了18.4%,為8.5萬億港元。而中國二月份的出口量,卻恰好增加21%,達9萬多億港元。成爲世界第一!又是這幾天,屬歐盟的希臘、意大利、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被發現經濟發生,極大的危機。看來歐盟的情勢,好不到哪裏去!而提出金磚4國(4 Golden BRICs),這名詞的Jim O'Neil,他也是國際評級機構:高盛的首席經濟師預測:中國在不到17年之内,GDP將會超過美國無疑! 而另一方面,則需要特別指出的便是:於42年前,日本的GDP總量,就已經,超過德國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站在世界第二位置,此佳績,一直保持至今。爲此佳績,使日本人,均引以爲傲為榮。現在GDP總量,不止落後於中國,跌落於第三位置。而且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FM)公告:雖然日本去年(2009),錄得的GDP總量,為5,085萬億美元。但實質卻跌了6%那麽多。而中國卻有8.7%以上的增長。估計今年,中國將有11%至11.4%的增長。IFM同時作出説明: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即購買絕對值來計算。日本去年的GDP,實際只有4.2萬億美元而已。而中國就有8.7萬億美元之多,是日本的兩倍有多。美國去年的GDP總量,則為14.46萬億。假如用購買力平價來計算,美國去年實際的GDP總量,則遠低於14.46萬億,這一數目。所以筆者覺得:很多外國,所謂的經濟專家預測:中國需17年後,GDP的總量,才會超過美國。而預估於50年之後,中國的GDP總量,將會超過美國兩倍有多。純以統計學派的理論計算,筆者就算,不以模擬經濟(Virtual Economy)與實體經濟(Factual Economy)的實質相比較,作為其中的計算因素。純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計算。中國不需八年之内,GDP的總量,就會超過美國無疑。那麽GDP的總量,要超過美國兩倍,就何須50年之多?按照筆者,非樂觀的看法,而是以科學的態度去考量,只需三個五年計劃,就遠為足矣! 就美、中、日、德,世界四強,最新排列的位置,真的需要17年之久,名次才能得以被改變為:中、美、日、德,這樣的排列嗎?而依筆者,按以上筆者,所列示的愚見,所需的時間,就絕非這樣了。若佔國土總統面積七成,共為十二省的西部大開發計劃。因中央最近,加大力度投入。預計其成效,將會更大,亦可能超時超額完成無疑。而中國的國企改革,又能更為深化和優化;農村改革計劃,即計劃要把農村城市化。農村生産及產業,企業化的進程和進度,進展亦比較快。符合原計劃的設想,甚或提前實現。而成效,又比較顯著。農村改革,最後按計劃,能得以超額及超時實現的話。屆時中國,大西北的人民和近九億的農民,收入將不止倍增。而且全國,國民人均收入和購買力。肯定會飛躍與遞增至,極為巨大的數字。那麼屆時的内需,就相應地,跟着急劇增加。有理由相信,中國將不多於兩個五年計劃之内。應沒什麼問題和困難,在GDP和綜合國力等方面,一定會遠超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無疑!還沒有計算:美國,日本和歐盟本身,在這期間之内,有何政治和經濟方面,動蕩、退縮、損害性或破壞性的因素出現;甚而有其他,不可預計,任何閃失的話。能肯定的一件事,便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於不久之前,他在國會,宣讀他的第一份,國家財政預算案時,慷慨激昂地表示:美國將永不會,成為世界第二的豪言壯語。筆者有理由肯定:他這一番,豪言壯語,將一定會變成落空,亦屬笑話一樁! 不過在這關鍵時刻,咱們得要一致保持,自我相對清醒的理智和頭腦。並要堅決地下定決心,落實和實現不少,必須配套和相應的工作。例如:從現在開始,就得要不失時,緊緊地對國民教育的普及,高等學府的提升,得要抓緊,務必使全國,國民的質素和公民意識,普遍得以提高;對各相關的政府,行政部門。其高層領導和實際執行工作的幹部,進行嚴厲的監督,再作在職的輪班培訓,輔導和提升。務必令這些執行政府政策和指令的執行官、前綫面對群衆的幹部,均具備相應的高質素和能力。爲人面服務的心態,以配合咱們中國將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超級強國,具備能隨機,相應的配合。 對政府各相關部門、各大專院校、各大型國企和民營大企業的創新、發明和科研工作,大力培植、支持,抓住不放。加緊對國内,各方面的情況,多作深入的調研;大規模和細緻地,進行對世界各地的科技、政情和商情,情報的搜集、分析和作出分類的總結;相配套而屬不同方面,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智囊團、智庫、資訊和數據庫,儘早和充分地,要被建立起來。務求讓國家的政策,決策機制,能更準確、更接近民意、更符合實際的需要;鼓勵各大、中型國企和民營,中、大型企業。鼓勵其走出去,變成國際化,中大型的跨國大型企業群組。目的可在國際上,發揮影響。亦要在國外重要的地方,設點與上市。尤其是,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以便受到,當地的銀(金融)監署。包括證(證券)監署,嚴厲的監管和督導。其實,這樣一來,也順便可對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更為加強和穩固。為國家在金融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輔助的作用。當然要把人民幣,大力地推動,使其首先成為國際,離岸而屬區域化的貨幣。然後達致,國際化的貨幣之一。等必需配合的相應措施,一定要加緊進行和落實無誤。 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一面。首先一定,要考慮和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就是:務必要把咱們國家,比較薄弱的環節。而在主要西方國家,卻被引以爲傲為榮,以計算機為主要輔導的《管理》(Management)、《行政》(Administration)、《質管》(Quality Control)、《求知》(Desire for Knowledge)、《探索》(Exploration)、《研究》(Study and Research)、《團隊》(Team Work)、《營銷》(In Business and Marketing)八方面的精神。切要加大力度,採取徹底和實際的行動。通過派遣專家組,甚或指示,有關國家,當地的大使館或領事館,所屬的科技和商務參贊,進行實地的考察、了解、學習、借鏡。把符合中國國情,所需的精華。作出科學的分類、分析、過濾、提取和總結以後,按實際的需要,被轉化成為: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管理》、《行政》、《質管》、《求知》、《探索》、《研究》、《團隊》、《營銷》的理念,為己所用,進行長期性的推廣。就這方面的推廣活動,要對所有國内外的相關政府部門、國企和民營企業,作出政策性和任務性的廣泛而深入的推動、學習、改良和提升。目的要配合,咱們中國,將要成為世界,第二或第一的真正大國時所需和相匹配。 要達到以上的目的,其實可考慮:一直由美國人所倡議和施行的理念:就是最佳的人才,採取拿來主義的方式(Money Can Buy Best Brains,意譯就是:錢能弄到最佳的天才。差不多等於,我們一句老話:「錢能使得鬼推磨!」),以加強其本身,還不具備的頂尖人才。無論在學術、科研、發明、創意等方面的軟實力。是美國的知識經濟,能一直遠遠領先。至關重要,主要的因素。 日本在七十年代,中期起,除了採取“派出去”;也積極採取“引進來”的政策。亦步美國的後塵,效法美國這樣做。而成績,確實不錯。要不然,日本後期的產品,款式和外形,不會那麽新穎悅目;綫條不會那麽優美;不會那麼時尚;那麽有吸引力;那麼適合,外國人的口味;包裝不會弄得,如斯精美;產品改良的周期,如此神速;科研,做得那麽先進;宣傳不會做得,那麽到位和那麼有效等等。就這方面,咱們中央政府。包括各大企業當局,該好好的琢磨和考量。該如何有效地,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要是以上所提及,有中國自己特色的《管理》、《行政》、《質管》、《求知》、《探索》、《研究》、《團隊》、《營銷》八方面的理念,基本被大部分國人,尤其是相關的企業和國家領導人,深刻地認知和接受,成為一種,全民的社會意識,優良的風氣。那麽加速工業架構和生産形式轉型,升級的計劃,屆時就能,有效地被實現;就能使原來,本來利潤,那麽微薄的來料加工、代工、來樣加工、依設計、指示和按要求生産,甚而國產的產品出口的活與產品。屆時大部分將被,有自己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代替出口。那麽現時,仍屬比較粗劣和低檔,利潤又低的生産及產品結構,一躍而變成,有自己響亮的國際名牌(Big Brand Name);信得過(Trust Worth);價格合理(Cost and Effective)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產品,無疑將大量地,被遍銷全世界,每一角落。亦會受到當地廣大用戶,不再為原來,因價格低廉,才購買的國產產品。而變成衷心而樂意地,接受和歡迎! 上述材料,由A-A智庫提供。吳江編撰於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 《以上專文,乃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