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3|回复: 4

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1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文/王吉鹏
企业为什么要做大?如果不赢利,做大有什么用?是应该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这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有些人认为,企业要先做大,有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够谈做强的问题。而有些人认为,只有把企业的内功练好,有了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健康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可靠的持续的增长率,企业才能走的远,最后才能做大。另外有些人则认为,大和强是辩证统一的,两者能够有效结合,统一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理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看做大和做强的概念是什么。企业做大,意味着企业投入大,在资产、规模、营业额或销售收入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排名在前;而企业做强,意味着绩效表现和成长能力具有竞争力,主要通过总资产利润率、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成长指标,来体现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运转效率等经营管理的能力。[1]
简而言之,企业做大主要针对的是规模,而做强则是针对企业的竞争能力。那么对于中国的企业,到底应该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呢?我的观点是,作为企业而言,终极目的是实现利润或价值最大化,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使命,在战略上也应有不同的导向。
一、在企业的初级发展阶段,规模要做大
企业不大,就不会强。世界上任何一家强悍的企业,都是有其规模做基础的。宗庆后说:“在大众消费品领域,只有做行业前三位才有钱赚,要冲进三甲,规模大小就是第一道坎,没有规模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没有规模空间的产业是一个很难放大的产业。”的确,没有规模就没有发言权。你想要有话语权,必须自己先有一定的规模,强大的第一步就是规模,要拥有规模优势。
这就要谈到我们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了,应该怎么来定义这个初步发展阶段呢?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第一是行业,如果就一般的行业而言,其最大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没有超过10%,那么此时可以说这个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第二是企业自身,如果还没有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那么无容置疑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此时,作为一家企业,怎么可能去谈做强的问题呢?此时毫不犹豫的就是需要市场占有率,需要规模,有了规模然后才能去谈强与不强的问题。
乐百氏在与娃哈哈的竞争过程中,导致乐百氏失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规模比娃哈哈要小。乐百氏原总裁在总结受挫原因时,就提到了规模和资本扩张的问题:“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搞得早,合资后他们手里有了钱,拓展业务自然游刃有余,而乐百氏却在许多年以后才走上这条路”。娃哈哈在规模、在引进资本壮大自身方面,都走在了乐百氏的前面,所以超越了乐百氏。
当然,有些行业会有特殊,譬如把推出完美产品如宗教般虔诚的Apple等公司,他们的表现会有些不同。但从一般意义而言,在一个企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应该以做大为主。
二、在有了一定的规模后,应该以做强为导向
有些企业做到了一定的规模,盈利能够支撑企业较好的生存下去,那么此时企业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企业是不是够强,是不是有竞争力,是不是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下去。大而不强是虚胖,虚胖的企业难以做强、做久。对此,中国已有太多迅速膨胀,然后又迅速崩溃的例子。从早期的“三株”、“巨人”、“亚细亚”,到今天的“江龙控股”与“飞跃缝纫机”,这些企业的规模都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都不强,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身任务的转变,还是一味的追求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于是由于根基不稳,最终导致了失败。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并且改变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能够良好的贯彻执行,那么企业就一定能够稳健的持续发展。万科的发展历程正说明了这一点。
1991年,万科在深交所上市时,当时除了销售仪器,还有零售、代理等各类毫无联系的业务,房地产也是其中之一。在经过做大与做强的博弈后,1992年,王石决定全面转型,砍掉一些不相干的项目,一心只做房地产,并提出了“万科超过25%的利润不做”的说法。2002年,万科总经理郁亮也谈到:未来十年万科的中长期发展是“有质量的增长”,持续领跑房地产行业。万科在自身规模与盈利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清醒的意识到企业应该转向做强的轨道,于是勇敢的砍掉了其他业务模块,专心致志做地产,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获得成功。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实达”,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在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仍旧将战略目标定位为“做大”,最后落得连年亏损。实达的主要问题在于,前期做的很好,但在需要转变发展轨道的时候,仍旧将规模放在首位,而没有注重企业竞争力和内部管理能力的提高,结果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三、最终实现做大与做强的有机统一
企业做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战略转变,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就是说,此时企业在资本储备、知识储备、人才储备、市场经验储备等各方面都非常充足的时候,就可以兼顾“大”和“强”了。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开始多元化发展的时机。
商场如战场,企业在发展的很多阶段都会有资源缺乏的感觉,就如同战场上指挥官很多时候都觉得兵力不够用一样,所以在这些时期只能把资源放在最重要的最急需的位置上,这其实就是战略。
但确实有一些时期,企业能够做到各项资源都很充分,于是就有能力来把企业做大,同时又把企业做强。
比如通用电器(GE),产品涉及了从小电器到飞机发动机、从娱乐到金融、从塑胶原料到军用传感器的众多范围。通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了,而是企业帝国,她是怎么做到既大又强的呢?就如同罗马不是一天铸造的一样,通用也同样走过先把规模做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把企业做强的阶段。最后在各项资源和竞争能力都特别优异的情况下,开始了“大”与“强”兼而有之的发展历程。
做大和做强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一方面,做大为做强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一些社会资源也会向大企业倾斜,如研发资金。并且一般来说,企业做大会相对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短期内,当做大的机遇到来时,企业应抓住机遇扩张规模,可以有效消灭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说,只有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做大,否则,在做大的过程中,就会被累跨。做大和做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于企业发展全过程之中。


[1] 杨平.《做强比做大更重要》.南方日报.2004.12.8


发表于 2011/2/25 16: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发展 就不能考虑做大做强了  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讨论做大做强的时间 还不如把精力都用在产品的发展上呢
发表于 2011/3/23 09: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强,做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1:39 , Processed in 0.012453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