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3 23: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今天由舒畅小姐,在我诚意邀请之下。再次编写成:《这是我对吴先生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更深层次的体会》为题,列示如上的一篇专文。从字行间里,可见她确化了,不少心力与宝贵时间,才能撰写成以上,简约、撮要、精练的一文。确实不易。水平之高,出乎我意料之外!这样抑使我对推动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成为现实,更有信心!兹回应舒畅小姐,在以上一文,有些疑窦及所产生的误区,试释疑如下:
01,我多年前,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确实与现时坊间所流传的概念,有颇大的区分与距离。
02,舒畅小姐您阐述及总结得对,我所倡议的理念之中,就是想建立一个:属国家级,甚而在国际来说,也属空前庞大,整体性的超级智能化系统。这个系统,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实时运算模式。基于优选与经过无数次实践后,被证明份属可行的管理模式,要对所能想到的任何问题、主题、创意等。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监控、警示、解疑及提供智囊作用等功能”。当然需要相辅相成的硬件及软件条件。包括运算系统;网络无缝的连通;辅助讯息链的具备;甚至包括超级无线发射和接收的先进装置(比如说物联网)等等。
03,犹如Cisy您在文中,所举出地震灾害,为一例。其他的“天灾、人祸”,如旱灾、暴雨、水灾、火灾、矿场事故;泥石流灾难、海上事故;陆地及海上油田漏油事故;人为犯错所导致的各种灾难、犯罪及冤案等等。都是多到数不清的其中一例,将受到未来国家所设的《管控一体化》监管平台,所提供全方位的监管、示警、通报及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04,相对地有理由赞同您所提出,实施步骤:A、起哄继而造势的初级阶段,ERP100网确实是块适合的土壤。作为缔造管控一体化,面世的平台。犹有进者,没有ERP100网的两位主管:胡万军先生及他的同事,Bob,魏博先生二人。在我发动管控一体化的推动工作伊始,能洞触先机,给予专区板块,做出无限的支持。包括如Cisy您等同道。推动工作,不能想象可以推动到这可人的一步。Cisy,我有理由相信,中央已在关注此事。只是仍未到成熟插手阶段而已;B、同意您所提出,要适时地,成立起码的临时推进小组。首先有条理地,厘清管控一体化核心的内涵与目的;所涵盖的领域;所需解决问题的范围;同一时间,小组成员及各同道,应各自分头发动相熟,所需的专才参与;加上Bob所提出,要在适当的地方,举行无数不同的研讨及推广会等;C、寻求中央政府的直接参与及支持,这是非常必要的一步。这一步的来临,估计要待临时推动小组,被正式成立,并相应地,开展了实际工作之后。届时,才会随时发生。
05,Cisy,您文内所显示出,您对我所历次,展述有关我多年前,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理解,很对!较全面,同时概括得很好!
06,您提及这个系统项目,所涵盖的范围如此之广,而ERP100网,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管理以及和企业管理相关的系统技术。也难怪大家在初期,都会仅仅把管控一体化的理解,局限在“企业生产管理”,这较为合窄的范畴。所以Cisy您认为,如果我想要形成一定的波澜,仅仅局限在这个专业网站是不够的。还需得到更多人参与的一些网站,更多专业领域的网站上,去宣传和呼吁。同时,要吸引更多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进入将来,已具雏形的《推进小组》。您的构想,是相当有道理的。像您以上所述,得在初步的临时推动小组,被形成并召开,第一次临时的小组会议时,大家才能定出更可行,如您在上面所描述的下一步步骤。
07,Cisy您对我提出,把您算入未来临时推进小组成员的提议,非对您的抬爱。经过您郑重地考虑,觉得无论在学识还是时间方面,自己可能都有些免为其难。但您答应会持续关注并支持,并且只要我认为必要,而您又有时间的话,有什么事情需要您具体去做,我都会尽力而为无误。Cisy,其实未来的历史推动小组,是个相当松散非实体的组织。相信我已找到,以两个中坚而积极的同道,会处理具体的工作。我需要您Smart Brain及阅历。而且小组内,确需要以两位女同道。
08,上述临时推动小组,相信大部分的成员,会来自国内,来自香港及台湾的成员也有。不过,我还计划要吸收,澳门方面的成员与资源。组成一个中国圈的临时推动小组。
09,我把ERP100网,这个平台,作为我首选发动的地方,作为发动我于多年前,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主要就是如Cisy您,所描述一样。《ERP100网》,这个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管理以及和企业管理相关的系统技术。而恰恰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核心作用就是《e-管理软技术》。因此,ERP人该是我们要争取,成为同道的对象,其中一部分。只是我进入ERP100网,时间不久,亦属孤掌难鸣。今后还得靠大家,进点力去发动。
10,反正待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将被推动成功。届时,不止对国家、国人、相关单位、相关专家、尤其是是始创进行推动,人数不多的同道。皆会蒙其利。特别那些始创者!
吴江(Kong)谨跟帖于2010年,10月14日,凌晨0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