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5|回复: 0

[动态文库] 禅、艺术、生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7 15: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夏丐尊在《子恺漫画序》中说:"艺术的生活是观照吃苦的生涯,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有统一的归趋.凡为实例或偏见所约束,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都有.能把它捕获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做诗,不会作画,也不村紧,只有对生活有观照玩味的才能,无论如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是为诗人画家,还是俗物."夏丐尊的这一段谈论,有着浓厚的禅味.真正修禅的人是酷爱生活的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修禅之人,在生活中体验证悟到佛性的存在:而艺术家则在生活中体验掌握事物的美.修禅之人从万物皆有佛性去观照万物,就会发明万物都存在灵性:艺术家从美的角度去体察万物,就会发现万物都有着美.因而,修禅之人和艺术家在生活之中是享乐不尽的.
林清玄在《禅的平凡与不平常mm序蔡志忠的〈曹溪的佛唱mm六祖坛经〉》一文中说:"禅对中国人有一种特殊 亲热的力气,它在某个层次上超越了宗教的.""咱们甚至能够说:所有事物到达了发明力的顶峰,多少都表示了禅意.当然这些还不是禅的实在,却已是令人动容惊叹了."人被美的风物所极度吸引之时,都有物我俱忘的休会.古今中外,例子良多,这里略举一二:
其一:苏东坡在一首谈文与可画竹的诗中写道:"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其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限出清爽.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其二:南宋罗大经说:"曾云巢无疑,工绘草虫,年老愈精.余尝问:其有所传乎?无疑笑曰:是其有法可传哉!某少年取草虫笼而视之,穷日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夏就草地之间视之,于是乎得其本性;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为草虫耶,草虫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械盖无以异,五金行业ERP,岂有可传之法哉."
其三:国画巨匠贺天健,在他的《学画山水进程自述》一书中谈到:"有一天我坐在凳上看石笋峰,-----这时我确实凝了神,物我俱忘了,在这时我下想那山石的美,它怎么这样回味无穷啊!就这样联想到造化的神秘了.我豁然开朗,我今蠢才和造化接触到啊!这是我与造化接触到的第一次.
有一次,我在江阴的峨嵋嘴那里,坐在一块小石头上向东看去,沓远而窈冥,但觉浩浩瀚瀚不得其象,洪洪滚滚,大江横在我前,其势漫衍,我看呆了,这时只觉得天地间不我在,我太微小了,但我的胸中认为无比豁达,十分空阔,什么都没有,是不是我已变成了海了?是不是我已经变成江了?江啊海啊,贺天健啊,这时我真难分难解.此我和造化接触之二.
有一次我在山河县进入福建的路上,猛然仰头看见三片大石,摩天荡日地矗立在云烟之中,我不禁大叫起来,天地间有这种奇峰啊!我呆住了------我卧在地上看,这时也忘却了我,只感到我要画它仍是它要画我,我又难解难分了.这是三.
"隔了多少天我又在金山上塔里碰到大风雨,看见浩浩大荡的乌云,结成了一个大阵,从西南的江天之间奔跑而来,那时候的暴风大雨也从那边吹过来,江里的波涛汹涌也随之而起,------登时也不晓得我在那里,真不知道我是怎么一件货色了!这是我跟造化接触到的第四次."
修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都呈现"物我两忘"的的现象,因此李泽厚说:"禅宗强调感性即超越,瞬刻可永恒,因之更重视就在这个动的广泛景象中领悟,去达到那永恒不动的静的本体,从而奔腾地进入佛我同一、物我两忘、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种异样巧妙、俏丽、愉快、神秘的精力境界.这,也就是所谓l禅意r."所以"一切事物达到了创造力的高峰,多少都表现了l禅意r."进入物我两忘、宇宙与心灵融会为一体的时候,也正是人超越了自我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时光和空间的差别都已消逝;在这个时候也是得大美感、大快活的时候.李泽厚说的"感性即超越"的"感性",必需达到这种境界时才算超越,不然就不是超越.大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最能把人引入这样的境界.艺术家在追求美好而脱俗的意境时,便可以直达这样的境界.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大自然和艺术在进入"禅意"的作用.我们再看看王维的诗:
被称为诗佛的王维,他的很多诗都充斥了禅意."王维诗就作风意蕴称之为佛;以三国鼎峙观,乃占吴国风度,得天时田园之美;以三才观照则布满人道的超出;以真善美鉴析,则是美的化身."此论非常确实,香港ERP,也只有真正理解王维其人、其诗的人,才干出此论.清人王渔洋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而其《辛夷鸣》被奉为入禅之作;"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纭开且落."
李泽厚说:"苏轼说王维的诗是l诗是有画r,王维的画是l画中有诗r.前者恰是这种凝冻,即所谓l凝神于景r,l心入于境r,心灵与自然合为一体,在自然中得到了停歇,心好像消散了,只有大自然的纷烂漂亮,景色如画.后者则是这种超越,即所谓l超然心悟r,l象外之象r,纷纷流走的天然风景展现的,却是永恒不朽的本体存在,即那充满着情绪又仿佛没有任何感情的本体的诗.而这,也就是l无心r、l无念r而与自然合为一的l禅意r.假如剥去这l禅意r的宗教信奉因素,它本质上不正长短理知思辩、非狂热信奉的审雅观照,即我称之为l悦神r档次的美感高兴么?它是理性的,并停留、彷徨在感性之中,然而同时却又超越了感性."
不独王维对"禅意"有所寻求,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柳泉居士〈蒲松龄〉等,都对禅有浓重的兴致,他们把追求到的l禅意r都融于他们的作品之中,而这些有l禅意r的作品,也大都是借大做作之美来表白的,可见大天然之美,是直接与禅意相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2:13 , Processed in 0.011135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