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文提出了ERP编码的原则,介绍了常见的四种编码方法:顺序码、分类码、结构码和组合码,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编码系统中各模块的设计。 0 引言 用IT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改造企业,是当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它将企业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对企业流程进行重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基石。ERP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现代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但是,ERP应用效果的好坏取决很多因素,包括软件产品、实施、企业管理等,其中编码系统设计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编码系统是ERP的基础,从初期系统设计到软件开发设计,从基础数据的整理到项目的真正实施,直至后期的维护,都离不开编码,编码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ERP的应用效果。编码系统如果烦琐,唯一性不好,不直观,在企业实施推广会很难,那样不但无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所以,编码系统的设计是企业ERP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 编码原则 根据ERP系统对编码的要求,确定ERP系统的编码原则: a)一致性原则:企业内采用统一标准(尽量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统一规范有利于保证信息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编码的唯一性,有利于信息共享与交流; b)实用性原则:尽量采用企业原有编码和方便记忆的编码,采用尽量短的编码,这样有利于编码推广使用,有利于ERP系统实施推进; c)高效性原则:在尽可能少数据冗余的基础上包含有尽可能多的信息,能方便的根据编码进行分类查找、统计分析; d)扩展性原则:在合理的编码长度内为今后新的编码加入留有余地,以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需要。 2 常见的编码方法 在企业信息化领域中编码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跟企业的生产管理有关的信息都有编码需要,编码范围一般包括产品、零部件、物料、部门、人员、供应商、客户、文件等。编码可分为无含义编码和有含义编码。常见的无含义编码有顺序码、无序码等;常见的有含义编码有助忆码、分类码、特征组合码、组合码等,另外,对于要求比较高的编码,还有加密码和校验码,但是常用的编码主要有:顺序码、分类码、结构码、复合码等,实际使用中,常常是几种方法兼取并用。一般有以下编码方法: a)顺序码指由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来标识编码对象的代码。 顺序码的优点是代码同编码对象没有逻辑关系,因此适应性强,能充分利用代码空间,在给定编码对象的情况下,码长最短,利用率高,其缺点是无法体现编码对象的特征,因而不易辨别和控制,一般用于机构、人员的编码等。 b)分类码。分类码指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集合在一起进行编码。 分类码的优点是易辨认、易检索、易控制;缺点是分类的边界往往难以确定,代码空间有浪费,利用率低。在作分类码时,一定要注意按自然属性分类,如分为标准件、自制件和外购买件等。由于分类码的边界往往难以确定,分类一般不宜过细。 c)结构码。又称特征码,它是以编码对象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组成的代码。 结构码的优点是便于计划,易检索,易控制;缺点是利用率低,范围受限制,覆盖面小,缺乏柔性。在借用关系复杂的企业,结构码所表示的从属层次关系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意义,比较适用于从属层次关系明确、借用关系简单的企业。 d)组合码。在实际的编码体系中,很少直接采用以上某一种编码方法,往往是以上几种编码的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