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重新再细谈我对管控一体化理念新的理解——Joseph
《序》
在重谈管控一体化理念之前,先说说我写这些东西的原因和目的。从认识吴江先生,到与吴江先生及同道、朋友谋面,我觉得这个过程可谓是因缘际会,直至见到吴江先生都觉得还有些不真实。因为这一切来得有点快,有些超乎我的意料。但一切恰恰就是这样开始的,拉开了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序幕。与同道在广州几天的交流,由于自己和一些同道准备不是很充分,起初对会议能否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我是心存疑虑的。但是在吴江先生及大家的努力下,会议开得有声有色。现在细细品来,会议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成果的。我的感触和收获也颇多。近期又再次研读了吴江先生《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Kong,吴江》这篇大作后,在知识和情感上,让我再次折服了。在《我对Kong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初探——Amy,姜丽》专文与同道的互动中,提到了管控一体化理念中的一些问题和重点。林林总总过往的积淀让我对管控一体化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我现在把这些属我个人的观点和见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以求为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Idea of Manatrol)出些力。
《正文》
首先我想说说什么是《管控一体化理念》(Idea of Manatrol),它不是单纯的概念炒作,亦不是在百度搜索输入“管控一体化”所看到的关于EMS 的粗糙定义。我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是在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管理和技术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型。大胆设想应该覆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主要运营单位,并按具体行业特点,经济数据堆集的需要,分别确立各自行业的基础数据模型及相关性。为经济分析、企业管理、市场预测、部门监管等管理诉求提供直观的基础数据支撑。好的基础数据的支撑,是进行宏观的数据分析及演算的基础,并形成根状数据链。我们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就是要让这些数据与管理诉求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相互结合起来。是对管理、信息、控制过程的梳理和整合。所以吴江先生提到我们可以拿来主义,将外面好的东西和好的技术为我所用的想法也正是基于以上的一种考虑。再此提到,算是向先生的求证吧。
其次,我想说说关于在《我对Kong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初探——Amy,姜丽》中吴江先生谈到的“对一切范围、领域、应用等必须的有针对性地可贴身应对所需的实际可行,卓越管理模式的配对选用;有关“互联通讯”之间与不同用途的软件之间,关于互相无缝连接以及彼此作无缝兼容的融合为一体化的命题,确乎是至关重要的三个,”这段文字的内容,对管控一体化理念而言,吴江先生说的是非常的明确、直指要害的。用我的语言解读一下,就是三点:第一,管理需求与软硬件的配型与最优问题;第二,信息数据网络层面的信息交互问题;第三,关于无缝连接与无缝兼容信息数据传输与保障问题。
于我的经验分析,第二、第三两个问题涉及到大范围的软件标准和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诸多技术问题,我无法在目前的情况下过多的讨论。毕竟技术知识能力有限,不敢妄言。我只想在管理需求和软硬件的配型和最优问题上,说说我的看法。这是我们提出管控一体化的一个起点,也是《管控一体化理念》的一个最重要核心。同时恰好是大家最感兴趣、最头痛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焦点。企业管理离不开对设备的使用、对人的管理、以及对物资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管理数据作支撑,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统计计算。我们很多企业,在上完企业商务管理软件之后,会觉得业务上缺乏了灵活性,增加了工作量,在管理上降低了效率。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多人会把责任归咎于软件不好用。而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的软件产品与管理需要及企业特点不匹配,生搬硬套造成的。我们的目前的管理软件很多,自国外的ORACLE、SAP到国内的金蝶、用友等等,我们应用的管理软件虽然是基于国内的市场需要,但是架构基础,在理念和模式上,我们都是在沿袭国外的思路和理念,而缺乏中国特色。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回过头来整理下思路,分析下我们中国的企业管理诉求特点和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管理软件进行优化应用及信息数据分析,进而形成我们自己东西呢?ORACLE的成长和发展是在SAP的基础上壮大、成熟起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同样的能在国外的产品基础上,形成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呢?如果有这种可能,这个东西会不会是管控一体化呢?我不敢枉下结论,我却对于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这种诉求是来自内在的需要,而非炒作,如果是另外的结果,我只能说,那是我们努力的不够。
《结后语》
对于管控一体化理念,我是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和交流的。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而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完善。如果大家都抱着自己的东西,放到密码箱里,对自己本身就是种损失。所以希望大家,能在我写的这些东西里有所收获,并给予意见和看法。感谢同道们的支持,吴江先生的鞭策与鼓励。
座右铭:积极互动、互求进步、互通有无,知识交流。
乾沣完稿于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晚;
电邮地址:qianfengfeet@yahoo.com.cn;
在ERP100网个人空间: http://kp98.erp100.com。
《乾沣个人简历》
中文名字:乾沣 英文名:Joseph;男,汉族;
1980年生于辽宁锦州,现在沈阳居住及工作;
于2004年本科毕业,自动化专业学士;
就职于:装备制造业,ERP内部实施顾问;
使用的是ORACLE公司的EBS商务套件产品;
在工作六年中,掌握了ERP管理与实施经验;
作为推动《管控一体化》(Idea of Manatrol)的同道及推动团队中的积极分子,贡献一己之力。经已被团队的众多同道,推举为团队中,技术专家组的成员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