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sj200317 于 2013/9/16 09:47 编辑
五、数据导入。整理数据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旧系统的好多字段不同,很难取舍。导入前先熟悉K/3系统的各个字段,看看哪些字段可以启用的,哪些的叫法和原先的系统叫法不太一样但又是同一个意思的。可以说K/3系统的人事信息是很全面的,有很多独立的档案,而且很全面,这是我们旧的系统所没有的。虽然有那么多,但不是每个都能用得上,还得看公司的实际需求,要是都启用了,那整理数据起来还真是个大问题,很多数据是没有现成的,还要挨个收集。人事信息相关的主要档案有:基本信息、任职信息、学历及学位、党员信息、员工家庭关系、员工合同表、项目经验表、任职历史、奖惩记录、员工技能信息等。实施初期阶段主要还是导入员工基本信息,后续的再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信息的整理情况逐个导入。员工基本信息在系统中存在于两个表中,分别是【员工基本信息】和【员工基本信息附表】。有些想用的信息在系统中没有对应的字段的可以通过自定义字段实现,可利用客户端精益版来进行自定义,在【基础数据管理】->【数据字典】中定义,自定义的字段只能在【员工基本信息附表】中增加,【员工基本信息】表是不能修改的。自定义字段还是比较灵活的,可以定义无数个字段,而且各种类型的都可以,还可以关联到系统的其它表,实现下拉选择。字段的设计还是要慎之又慎,不要设置冗余的字段,经人事部经理批准后才能增加,确保增加每个字段都用得上。我们开始处理得不好,随意的增加,旧系统有的新系统没有的就补上去了,最后意义不大,还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有的是和新系统相近甚至意思相同但叫法不同的字段,甚至到后来用新增的字段做了不少报表,结果发现K/3系统自带的比新增的好用多,回过头来又得重新修改报表。最典型的一个是“离职日期”,旧系统的叫法是“离职时间”,因为要导入系统上线前所有离职的员工信息,但在【在职管理】看不到这个字段,当时没考虑到在做离职管理的时候有个“离职时间”,这个也是因为对系统的不熟导致的。在数据导入前先使用管理员账号登陆系统设置系统参数中的【职员管理】,对各个基础参数进行设置,我们这里大都使用系统的默认值。基础数据的导入还是使用客户端精益版来进行。在【数据交换管理】->【基础数据导入】这支程序中进行。关于表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基础数据导出】导出模板。管理已经离职人员的数据的导入问题,我们是年初开始实施的,凡是实施这年之前离职的,离职人员的管理部门不再挂靠在原来离职的部门下面,而是新建一个特殊的离职部门,把所有的离职人员都导入到这个部门中。所有的人事信息规格档案都可以从这里导入。在系统实施之初有点小插曲,开始接手的乙方顾问对系统视乎不是很熟悉,进展缓慢有时连着几天没有任何进展,来了就研究系统。折腾了一个多月,人事基础信息都还没搞明白。恰逢过年,年后换了个新的顾问,也加派了两个下手,一看就是新人,来学习的,好在还能帮着干点活。年后组织架构又开始大调整了,职位和职位分类属性也重新调整了。因为公司各个事业部都是独立招聘员工的,虽然公司有规范的职位名称叫法,但到了事业部就没那么严格的执行了,导致同一种工作性质在不同的事业部有不同的叫法。这次调整严格控制职位名称,全部归到公司总部来确定,严格控制职位的增加。这次建立了正式帐套,在测试库各项基础数据的设立没有问题后,就转到正式帐套。这次还对在职管理的界面做了大的调整,重新编排了各个字段的顺序。在【员工详细信息】这个页面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系统固定的,不能调整的;第二部门是【员工基本信息表】的内容,第三部门是【员工基本信息附表】的内容,各个字段的显示顺序可以调整,在“客户端精益版”的数据字典中调整,调整顺序号就行,这里有个小建议,在调顺序的时候多留几个空,以便后续有新增的字段要插入的好处理,必须需要编为1、3、7、9……。【在职管理】下面的各个明细档的链接顺序也是可以调整的,同样是在“客户端精益版”的数据字典中调整,调整各个文档的顺序就行。每天都有员工入离职,所有的这些操作就直接在正式库处理了。在新的系统没有正式上线之前,旧系统还在继续维护,增加工作量是在所难免的。新系统使用之初抱怨也不少,毕竟和旧系统区别太大,旧系统简单,维护量少,而且操作员比较熟悉。好在实施初期阶段新系统只有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来使用,尽管有些怨言,但想到新系统强大的功能,以及系统信息完善后的各种期待,他们表现还是比较积极的,很是配合,天天都加班,热情还是很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