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郭 于 2013/7/28 09:29 编辑
1.1 VC(VariantConfiguration)
因为项目的原因,很幸运,第一次就接触到了VC,当然,也是因为VC,在2003年自己去咨询公司很快上项目的原因。也是因为VC,那家公司的SAP系统后来不用了。VC应该说时SAP ERP在方案层面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被咨询顾问津津乐道,不断show的好功能,技术难点。
VC的原理很简单,个人认为就好比一个饭馆的菜单,只要做出来一个饭馆的全部菜系,菜单,客户来就餐的时候直接点菜就可以上菜享用了,就这么简单。
VC的实施很难,因为一个大勺可以做的菜很多,客人很挑剔,有些人喜欢吃西红柿鸡蛋,有些人喜欢西红柿鸡蛋+白糖;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经营方式,不同的配料,不同工艺,都导致方案的复杂性,系统实现的难度。
很多装配行业都是可以使用VC的,但是是否使用VC还要因企业的具体管理情况和数据情况而定。标准化程度搞,作业规范,数据基础好的企业是可以考虑使用VC的。VC要求技术部门相对权威和强势,而不是完全的以市场导向的。VC使用的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快信息的传递,缩短产品的交期。
VC的系统实现需要一个对于产品很了解的人,“老法师”。可以基于此来进行产品的定义和超级BOM、超级工艺的搭建。
VC功能中可能会涉及到超级BOM、订单BOM、配置后BOM;
VC方案会考验PP、SD和CO三个顾问的能力,PP在于VC的全局方案,到底如何使用,使用哪种策略都是要考虑细致的,SD主要是一个销售定价相关的设置,销售定价已经有点绕了,再加上个VC,还真的会晕的。CO会涉及到销售订单的计划成本EK02,生产订单的计划成本,以及相应的实际成本的取值,差异等
下图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系统中VC实现的逻辑:
在系统中主要会有如下几个操作:创建特性:CT04,这个事物代码用处很大,其实在SAP系统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特性,最常见的如:物料分类,采购审批,QM检验等,都是同一概念;对于特性本身也是可以进行属性和相关性的设置的,这个也是一个亮点; 创建分类:CL02,只是将特性汇总,分配给类,而后类分配给配置文件; 创建可配置的成品:MM01,只是一个物料主数据,要基于主数据中进行配置的相关设置。在此,大家一定要明白可配置物料和配置变式物料不是一个概念。 创建配置文件:CU41,配置文件是VC中最为灵活的功能,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一些VC实现的逻辑和约束,如:定价的变化,层级的变化,订单BOM的选择等等,一个真正能研究懂CU42的顾问才是懂的VC的顾问。当然,要想真正的测试通过,还要有很多细微的设置。 建立SUPERBOM:CS01,这个是最为纠结的地方,什么是超级BOM,就是大杂烩,把一切可能都放入进来。而且还要写一些相关语句,的确很难。但我的第一个项目在写语句的只有一个人,在搭建BOM的也只有这一个人,一个上海女人,现在退休了,但那个时候她做的真的很好。所以,啥事关键是看做与不做,而不是看难还是简单。语句中的方法也很多,其中有一种是使用200的类来替代语句,可以减少语句的数量。 配置模拟:CU50,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一个查看结果的界面,但SAP把它做的有点复杂,就是在模拟的时候也是和设置相关的,可以基于此进行一些页签的设置,习惯的设置,所以小的功能还是要摸索的; 建立相关性:可以理解为简单的程序语句,有局部的,也有全局的,还有更为复杂的网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