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阶段:
分析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现行的业务环境
– 现行的业务运作分析
– 现行的客户分析 (基于客户的体念和期望)
– 现行的应用系统和工具分析
– 现行的科技与应用系统结构的分析
– 现行的客户接触流程分析
– 现行的渠道和媒介分析
– 现行的人员、组织、和文化分析
– 现行的信息和报表分析 (基于客户信息的应用)
– 现行的数据分析
本阶段的可能工作成果如下:
– 包括下列方面的现行业务详细分析:
• 业务流程
• 组织结构
– 确认的目标远景及转换规划
分析阶段主要里程碑包括:
– “当前” 分析结果已由项目核心人员及指导委员会确认
– 目标远景和所需的调整和优化策略已被确认
2、转变阶段:
在转变阶段,项目小组实施变革来达到目标业务和应用系统环境,在变革过程中需要在企业的下列三方面整合及同步的实施变革:
– 人员
• 制订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计划
• 人员、组织、文化转变
– 业务流程
• 运作管理流程转变
– 科技转变、建立、实施、和测试
• 应用系统
• 界面
• 数据
• 网络环境
• 设备
• IT 运作管理
• IT 环境
• 系统测试
• 接受测试
• 系统实施
整个转变阶段根据进程划分为三各子阶段:
– 设计/建立
– 集成
– 实施
转变阶段主要里程碑
– 详细原形测试已完成
– 系统开发需求已确定
– 系统开发已完成
– 用户操作指南已编制完毕
– 最终用户培训已完成
– 用户集成测试已通过
– 系统硬件/软件环境准备完毕
– 系统数据转换已完成
系统成功上线
2.1、建立/设计:
设计/建立的工作重点
– 根据数据转换策略分析、设计、编制数据转换程序,对需进行手工转换的数据确定其转化需求及内容。
– 通过详细的原型测试协调用户一起进行交互式设计和测试以确认目标应用系统的设置、业务流程、集成的正确性。
– 设计和建立系统解决方案,包括:
• 规划及设计所需开发的功能扩展程序
• 与其他系统集成程序(如果有)
• 业务流程详细设计和编制
– 设计应用产品的安全体系,同时确保该安全体系满足企业保密、审计、企业标准的需要。
主要项目交付成果
– 应用系统参数设置
– 应用系统测试脚本
– 详细原型测试
– 程序接口说明
– 报表和程序功能设计方案
– 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设计方案
– 系统安全政策定义及设置
– 业务操作指南/用户培训手册
2.2、集成:
集成的工作重点
– 确保系统可以稳定转移到正式环境
– 根据业务操作指南及用户手册进行最终用户培训
– 进行系统功能最终用户测试、包括跨部门集成测试
– 确认最终流程设计和系统功能已完成和得到批准
– 正式环境的优化和部分数据转化将在此阶段进行
主要项目交付成果
– 最终用户培训
– 集成测试脚本
– 集成测试
2.3、实施:
实施的工作重点
– 验证所有的转换前的工作都已完成且已准备就绪
• 系统转换的责任都已指定
• 系统维护的任务都已落实
• 正式环境已准备就绪
– 全面实施数据转换
– 确保系统首次期末结算成功完成。
– 对于由于系统转换所带来的变化作进一步的变革管理,对系统运行的绩效作进一步优化。
主要项目交付成果
– 已转换的数据
– 应急方案
– 实施支持策略
– 切换前的最后批准
– 确认已转换的数据
– 同意并关闭旧系统(如果有)
– 继续支持计划
当所有实施系统切换后,开始应用新系统运作正常的业务处理,旧系统停止使用(或一段时间的平行使用)。如为多地点实施,开始系统推广应用工作。
3、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目的为:
– 实施后的项目检讨
– 评估实施结果的效益(应在系统上线至少3个月后进行)
– 计划、制订、启动、和管理企业的分析、反馈、及学习这样的持续改进流程
– 确保所有项目的经验和文档得到整理和归档
– 确保 IBM 服务合同的所有条款已得到履行并得到客户的确认
– 按IBM 的项目管理方法完成项目结束手续
结束阶段中应确保客户已提供合同条款完成的书面确认,并且所有的项目付款已完成。
主要里程碑
– 当分析、反馈、及学习这样的ERP持续改进流程已提出并由项目指定委员会批准
– 当客户已签署了书面的合同条款完成确认。
以上内容摘自项目文档中,《IBM蓝色方法论》,这里以附件的形式再上传一下,由于上传的文档还要剔除一些敏感字眼,这里传的是网上可以搜索到的版本。O(∩_∩)O~~~~
本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