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2|回复: 19

转载:三年三任CIO 企业信息化成了试验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9 0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午时分,CIO老胡刚走出办公室,就在大开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刘兵——3年前离开公司的技术骨干。
当时,他辞职时,老胡并没有过多地挽留,因为觉得他碰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那时,刘兵的恩师朱教授出任一家着名大型民企的CIO,力邀爱徒鼎力相助。
事隔3年,刘兵干得可出色?老胡请刘兵共进午餐,边吃边聊。
刘兵告诉老胡,到新公司的第一天,朱教授慷慨激昂地宣讲自己的理想,说自己并非纯粹钻研技术的学究派,而是要把他的技术理想在企业信息化舞台上施展一番。一席话令年轻的刘兵热血沸腾。
果然,朱教授带着刘兵他们直奔业务一线,与最基层的业务人员一起摸爬滚打,熟悉每个业务细节、了解每个岗位的信息化需求。每个人都说这样的教授才叫脚踏实地、没有架子。半年之后,应用需求摸清楚了,系统架构也搭起来了。刘兵挑头负责开发,他在朱教授的指导下,采用业界领先的技术和开发理念,昼夜兼程,干得热火朝天。
老胡插话道:“势头很好呀。以你的能力,不应该出岔子。”刘兵说:“你想都想不到,岔子偏偏出在朱老师身上。”此时,朱教授任职的学校到处流言蜚语,说他在外面下海捞钱,不安心教学科研。其实,朱教授从未耽误过学校的事情,他相信搞科研是他的职业,在企业兼任CIO是为研究服务的,是实践自己理论的“实验室”。与此同时,企业这边的怨言也日渐增多,老板时常质问时间和经费都花了不少,怎么系统还不见上马。于是,老板三番五次要求他们加快进度、减少投入。最后的压力来自一个电话——学校以组织名义致电老板,要求“释放人质”。
“就这样,朱老师做了小一年,不得不回到学校。”刘兵有些痛惜地说
老胡关注的角度和刘兵不同,他说:“朱老师个人并没有多大损失,他照样当他的教授。你们公司却充当了他的实验室,实验只开花不结果,投入全打了水漂。”

没多久,刘兵的老板痛下决心,高薪聘请美国归来的杨MBA出任CIO。“喝过洋墨水的人对我们‘小米加步枪’干出来的东西不屑一顾,他要一切从头开始。”刘兵说。
杨MBA相信流程就是一切,所以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流程重组。作为“预热”,他上任第三天就在信息部门裁员1/3;然后,他飞来飞去、南来北往,国内国外地调研,最后决定斥巨资购买全球知名的ERP产品。
“我研究了人家的产品,真是复杂而完美。我心服口服,可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到我们公司啊。我们公司年销售收入几十亿元,产品品种有1千多种,一个产品就需要调整几百、上千个参数,参数之间又相互影响。”刘兵边说边摇头。
于是,刘兵带领手下和ERP厂商的工程师一起奋斗了七八个月,系统仍未能上线。没想到就在此时,杨MBA却辞职了。他炒老板的理由居然是,他是学MBA的,信息化只是他的试验田,哪能身陷烂泥巴?!
老胡评论道:“好嘛!朱教授把你们当作实验室,这位又当你们是试验田。他们各取所需,你们公司成了小白鼠了。”
刘兵的老板真有魄力,他发誓不把信息化管理搞成功决不罢休。他又请来了曾担任某大公司CIO的牛博士。这位牛博士喜欢别人称呼他Steve,说话慢条斯理,却不大容易听懂,因为他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喜欢用英文代替汉语。
Steve上任之后,经常不在办公室。他说,国外如今流行CIO+CTO双轨制,任命刘兵为CTO。他又把IT人员分散派到业务部门。这样以来,刘兵的手下成了散兵游勇,零零星星地分布在各个部门,他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维护一下电脑。
咬牙坚持了几个月,刘兵决定向老板辞职。老板没有批准,倒把Steve炒了。走时,Steve并不失落,反而笑嘻嘻地对刘兵说:“没关系,小case。要不是这个offer的salary高,我才不在这儿try来test去的呢。”
老胡禁不住笑起来:“你们公司3年换了3任CIO,做了三次大试验,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随后,他不住地摇头想:“企业为了实施信息化,不惜重金请来各路神明,他们却各怀心思,做出业绩时企业是他的跳板,遇到困难时则逃之夭夭。这样的怎么可能与企业同甘共苦,他们的‘名利试验’又怎么可能成功!”
刘兵长叹一声,说:“我受够了,还是回来跟你干吧。”
老胡坚定地说:“我觉得你现在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去找你的老板,自荐担任CIO。你痛苦磨炼了3年,你赚了。”
发表于 2009/4/21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是摸索出来的
发表于 2009/4/22 15: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国情呀,很多企业都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体现其形象的筹码,但是真心想做的很难呀,所以说业务流如果规范了,什么都比较好解决,不管企业信息群如果庞大,均可能够实现最终的信息数据集成,挺佩服公司老总的决心,同时觉得刘兵应该可以认该公司的CIO,基本上经过了信息化的3中模式了,可以折中一下了,找出适合公司的却是需要呀
发表于 2009/5/26 15: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感触
发表于 2009/6/6 10: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是靠你走出来的
发表于 2009/8/9 08: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积累经验
发表于 2009/8/17 2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ERP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积累经验,但不要滑头。
发表于 2009/10/5 13: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非常有道理
发表于 2009/10/10 15: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特色的CIO之路。
发表于 2009/12/8 15: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化过程中来自各方的阻力,很难保证项目的正常上线
发表于 2009/12/26 16: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成熟的行业,还是选用成熟的产品比较好
信息化初期,有高水平的人带领自然成功几率较高,但是还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操作者
很多的企业是摸索成功的
发表于 2010/1/15 13: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信息化必须由内而外,这才是成功之道啊……
发表于 2010/1/17 0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反应出了普遍问题,就是人的问题!!
每到关键,都是人~~
上ERP本来是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用规范了的流程来避免人员更迭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但是在正式上线前参与ERP的初始人员中任何一个人的离开都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更何况是更换的带头人~~
三次实验而回到解放前了,该反思的老板,他选人的策略出了问题!
发表于 2010/1/20 09: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对
发表于 2010/1/30 15: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之路
欢迎各位斧正

下面的文字分六部分:
1\自我介绍。
2\企业信息化心得。
3\企业信息化通病与理论研究。
4\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实施现状剖析。
5\对中国企业公司的一点建议。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一下,主要讲一下工作经历吧,1999年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过4年机房管理员,积累了服务器管理及网络管理、应用软件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期间,我于2003年通过自考信息管理专业(也就是为了这个才做了四年机房管理的工作)。毕业后又管理了一年机房。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留给我的经验是IT是需要管理的(但是我的主管没有做IT服务管理)。IT服务如何管理当时我还没有搞清楚。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做一家企业的信息中心主管,也是四年,四年中我做过了几乎所有的岗位,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管理,软件维护与开发,项目管理,运维管理等,我处处留心与IT管理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并进行了总结与实践。
二、企业信息化心得。
我是对中国的企业信息化有深深的热情的,我想我10年的一点心得呈现给大家,以为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尽一份力。
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制造业信息化的文章,不实之词很多,看了很多之后才明白都是软件公司的说客写的推销广告,谁也不肯把最实际的内容拿出来晒一晒:“企业信息化应该如何做,甲方应该怎么当,甲方应该做什么”。
三、企业信息化通病与理论研究。
中国的企业信息化的通病是:
投资居高不下,收效不大。
IT资产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乱
人员越来越多,管理效率越来越低。
软件越上越多,花瓶越来越多,信息孤岛越来越多。
下面的一段话是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现代IT服务管理——基于ITIL的最佳实践》一书中的一段原文: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在信息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方面,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例如银行业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就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企业现有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在企业内部,一方面是管理层对IT部门提出了量化的IT投资回报的要求,无论是企业内部的IT部门,还是企业外部的IT服务提供商,整日忙忙碌碌、疲于应付却依然感到很难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而业务部门则总是要求提供更多的IT服务,并要求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希望尽量降低管理的复杂度、IT的成本、风险与投资。
       解决根本性问题,一切尽在ITIL,也就是企业信息化要以ITIL理论为最高指导原则,以为企业利益服务为最高宗旨,企业一定要明白“甲方应该怎么当,甲方应该做什么”之后再搞信息化。
四、当前中国企业信息化实施现状剖析。
企业信息化之路漫长而艰苦,上完ERP(企业资源管理)后,再上PDM(产品数据管理),HR(人力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接踵而上,EIP(企业信息门户),www(企业网站),EMAIL(邮件系统),内网安全管理,VOIP(IT语音通信),Videomeeting视频会议,搞了很多个项目之后,让软件商牵着鼻子折磨,然后挖软件公司高手到企业里来,在绕了一大圈后,然后才发现最先应该上的是企业信息化运营控制系统ITIL,哎,终于明白了,IT是管理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搞IT与创建一个新公司一样麻烦。
据我所了解,中国的软件企业大多不太做项目管理与IT运营管理,软件实施就是对甲方业务人员和IT人员的折磨, 无穷尽的加班,不停地返工,然后美其名曰软件实施就是这样。
五、对中国企业公司的一点建议。
说了这么多:我想对于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来讲有以下几点是最重要的
以ITIL为最高准则
1、建立企业信息化委员会(包括各部门一把手)及信息化执行机构。
2、实施需求管理。
3、建立运维流程,形成管理秩序。
4、加强IT团队建设,形成有效内部控制。
5、推行IT项目管理,积累项目经验。
提示:在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下,原工业部与信息化部合并后对企业信息化都有一定的支持,如能寻求信息产业局给与一些资金上的支持岂不是更好。
发表于 2010/4/21 16: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了解,中国的软件企业大多不太做项目管理与IT运营管理,软件实施就是对甲方业务人员和IT人员的折磨, 无穷尽的加班,不停地返工,然后美其名曰软件实施就是这样。=======================呵呵,这种现象在有的ERP实施是有的
发表于 2010/6/29 15: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胡坚定地说:“我觉得你现在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去找你的老板,自荐担任CIO。你痛苦磨炼了3年,你赚了。”
这句说得很中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5:33 , Processed in 0.019055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