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5|回复: 0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8 13: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
上海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吴福根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在经过多年规模扩张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纺织工业将更加强化以质量和创新为主题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企业的创新能力要具有对多元化市场的洞察力,要善于预测,还要体现在生产管理效率、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技术,将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加强横向部门沟通,以及纵向上下游供应链的整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何作用和意义呢?
    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三个方面
    一、管理体系是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体现的呢?
    第一: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创业阶段,往往会忽略内部的一些管理,包括执行制度的建立、运作流程的规范、企业文化的建设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企业陷入一种理不清的混乱状态。
    ERP管理系统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IT技术的完美结合。企业在进行ERP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不仅仅是引进一套电脑软件,而是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一个捷径。一套优秀的专业ERP管理软件,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以及众多同行企业的应用。本身已经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这些好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可以借鉴过来应用。因此,企业可以借助ERP信息化建设的力量,理顺管理问题,借助ERP信息化功能的应用,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流程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当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由于企业的战略和商业模式不稳定,此时人比流程显得更重要,流程管理的需求显得并不迫切。而一旦企业规模变大,就会出现许多管理困境。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以业务管理为导向,对企业各类业务处理流程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并制定每类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处理流程,将管理平台逐渐从依靠领导或高手的个人能力转移到依靠体系进行管理,建立企业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实现业务过程的控制管理和优化管理。
    目前我国纺织业全面应用信息化的企业还不多,真正做到流程管理的企业并不多,一般处于经验管理级别,依靠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来管理。做得稍好一点的企业是处于职能管理级别,每个部门根据职能负责编制自己部门的流程,所以流程只是部门内的流程,跨部门的流程描述并不清楚,执行情况也不好,基本上没有人对整个流程负责,存在流程执行意识淡薄现象,往往会出现流程规范文件是一套、而执行是另外一套的现象。
    通过信息化过程,实施流程管理,要求员工把自己的每项工作按照流程的要求规范地纳入系统中,详细记录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这样,每个订单的执行情况都可以清楚地表现在系统中,一目了然。

    第二:解决企业ISO管理规范中硬指标与软执行制度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都面临着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我们的硬件环境接轨速度较快,大部分企业的硬件建设水平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平,有的企业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国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在我们企业里面都能够找到。
    但是,我们的软件环境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却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停留在“人盯人”的管理水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往往出现制度要求是一套,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套的现象。制度写在纸上,制度挂在墙上,但是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却很少有人严格按照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业务处理,个人的随意性太大,对人的依赖太大。
    硬件方面提升,相对容易些,企业只要花钱投资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很快就可以做到硬件的接轨工作。但是,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不等于就具备了国际水平,不等于就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还需要我们软件环境的配合,因为再好的设备还是需要工人去操作,还需要我们管理的配合。而软件环境的提升,却不是今天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它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管理规范,以及工人的操作规范等素质的提升,是对人的思维模式的培养。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但可以理顺、规范企业的管理流程,同时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企业整体应用水平,借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每个业务的处理环节都是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进行,系统平台在处理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是按照预先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要求设置好的。这样,员工在利用信息化系统处理业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按照制度的要求在进行规范化操作,再也不会出现,你今天这样做,我明天那样做的人工随意化现象。张三来处理业务时是按找这套规则进行业务处理,李四处理业务也同样是按照相同的业务逻辑进行业务处理。不管是谁来进行业务处理,都是按照相同的规范要求进行,从而彻底解决了企业ISO管理规范中硬指标与软执行制度的问题。

    第三:建立企业“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解决信息滞后带来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反映速度
    通过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原先单个点的离散式管理,提升成链的管理,面的管理,加强部门之间,企业上下级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使企业处于“内协外争”的最佳竞争状态。所谓的内协外争,也就是内部大家协调一致,共同对外参与市场竞争。
    一方面,管理者的想法,管理指令,能够通过数字神经网络系统,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另一方面,各部门的生产状况,工作情况也能迅速反馈到管理层,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作出经营决策。
    二、生产体系是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体现的呢?
    第一:提高生产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内部统计数据滞后,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反映,重复统计工作烦琐,数据出处不唯一,甚至误导决策者等现象;其根本原因还是内部信息没有共享。
    那我们一起看看相对成熟的SRC管理模式
    SRC管理模式首先是及时掌握企业运行的真实状况,然后根据实际营运状况信息,洞察问题,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根据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这套管理体系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及时获取真实的信息?只有获取了真实的信息,才能够分析问题,找到原因,从而进行改进。
    在我们传统模式下面能够实现SRC管理模式的要求吗?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信息吗?我们获取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吗?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吗?
    举例说明:
    1、生产回修现象:发生回修,并不会如实报告给企业领导,而是车间内部自己安排回修工作,这样导致,生产一直很忙,但东西却不能能及时出来。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情况很差?
    2、我们企业老板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都是通过看报表而获取信息。关键是这些报表都是人工统计出来的,缺乏对数据真实性的检测,缺乏上下游数据的约束与制约,又有谁能够保证这些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如果连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都不能保证的时候,我们看报表的作用还有多大?
    3、同样是回修的问题:如果一旦发生了回修现象,是工艺原因?是设备原因?还是人为因素?我们能够了解到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吗?往往是发生问题,大家相互扯皮,推委责任。找不到根本原因,就拿不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问题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同样的问题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关键是:第一时间、真实数据;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管理就会滞后;不能得到真实数据信息,可能回导致错误决策。所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信息,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进行设备接口集成,减少人为因素干预
    企业的制造车间,是物流与信息流的交汇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就是在车间中转化生成。在产能一定的前提下,如何以最短的市场响应时间,及最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最高质量的产品,是每个企业的核心命题。
    通过对设备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产品品质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备集成,实时获取设备生产数据信息。

    第三:通过信息化,建立健全企业工艺资料库
工艺档案资料是企业组织生产的核心数据信息,通过建立企业工艺档案资料库,一方面可以做到通过工艺资料,核算物料需求,控制生产成本;通过工艺资料组织生产调度安排,实现工艺指导生产;另一方面,也方便翻单生产时历史工艺档案的查找和引用工作。
    传统手工模式下,要查找一份历史工艺档案,相对来说很难,一般的速度估计需要30-40分钟时间才能找到你所需要的那份工艺档案,而且纸质的东西不方便保存太长时间。而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以前什么时候做过类似的品种,当时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质量、工艺成本等信息。

    第四: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精细化计划调度;
计划调度是生产组织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层计划模式,逐层分解,灵活处理订单的各种生产情况,提高计划的可执行性,提高产能。

    第五:条码技术的全面应用
    过条码技术应用,一方面降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难度,工人只要扫描条形码,就可以跟踪订单的生产进度情况;另一方面,利用条码技术进行仓库管理,可以避免出错料的情况,而且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库存的真实信息。
    三、服务体系是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体现的呢?
    第一: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企业异常管控中心
    通过异常管控中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所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集中收集、跟踪异常的处理情况。企业管理者透过异常管控中心,就可以全面了解企业所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同时,异常管控中心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发送手机短信,通知管理者,这样,管理者不在现场,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企业所发生的异常情况。

    第二: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领导移动办公平台
利用移动办公平台,领导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驻外办事处也可以通过移动办公平台,了解订单生产情况和品种库存情况。

    第三:建立企业决策支持中心
利用决策支持中心,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分析报表。

    第四:建立客户服务平台,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通过客户服务平台,客户经过授权以后,了解订单在企业的生产进度情况,解决时差和地域差异的问题,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环思国际集团专注于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纺织科技工业园,现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100多人,大部分技术骨干都具有丰富的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

    环思国际集团软件产品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从纺、织、染整、服装、分销贸易,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已有相当一部分纺织行业企业应用环思管理软件,成为环思的长期合作伙伴。

    环思国际集团将继续专注于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愿为更多的纺织行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8 23:04 , Processed in 0.011197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