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1|回复: 9

职场经典第三式:铲除异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08: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无论你是人民分母,还是最终取得胜利的领导者分子,如果没有斗争的意识和意志,那么在起跑线上你就输了,恐怕连当分母的资格都没有。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喜欢斗争并善于斗争的人。跨国企业需要你为自己、为公司去争取每个机会和每寸利益,这里不需要凄楚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不为自己利益努力的人,也没人相信他会为企业的利益而尽力。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自认英雄的人,开练吧!

职场经典第三式:铲除异己
中国人的观点:持不同意见者永远会让你的工作事倍功半,只有步调一致才能获得胜利。

西方人的观点: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接受企业的文化,并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但是可以证明这个企业并不适合你,所以为了你的长远职业规划,你应该考虑转到一家适合你的企业去工作,否则对你或对企业都不公平。

高手点评:有关人权的讨论在中西方的外交嘴仗中已经打了N多年了。虽然欧美都有焚烧异教徒的历史,但还是认为中国人“铲除异己”的方式太过赤裸裸,没有人权。其实究其根本,无非就是“我本位”和“你本位”的差别。同样是要求大家保持一致的观点和目标,中国人对于不同意见者采取的是“我本位”主义,凡是跟“我”意见不一致的、不一条心的人,一律铲除别废话,再能干也要灭了你;而西方人则采取“你本位”主义,首先肯定“你”的能力,继而“劝说”你为自己着想,不要为一个不适合你的企业浪费生命,如果你自己不能醒悟,今后就不要怪“我”无情。关于“异己”,是铲除也罢,是劝退也罢,总之是断乎不能留下的。试想,一个有雄心奋发向上的人,怎能让一个“异己”牵扯去许多精力而影响发展的速度呢!所以不论你采用“我本位”还是“你本位”的手段,打江山和坐江山的第一步都是要先清理门户,确保没有“异己”,才好甩开膀子大干快上。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痛打落水狗,凡是养虎为患的人都难以取得最终胜利。项羽没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最后只好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千古遗训,不可不引以为戒。
适用人群表征:出身卑微或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雄心勃勃,做事果敢且目的性强;此类人群或深藏不露或咄咄逼人,通常决策果断,喜欢站在斗争前沿,不喜欢别人与之争论

企业总攻略:“多年媳妇熬成婆”,凡是熬出来的人心里都刻有累累的伤痕,想要表现得不变态恐怕都不容易。有些人因为在奋斗历程中心灵不断被扭曲,使得他们一旦获得高位反而患得患失。这种心态使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敏感好斗,甚至会未雨绸缪地挑起争斗,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威信。有时候囿于时事紧迫,他们出招往往既凶又狠,甚至还会反人性而治,铲除了异己又不落痕迹。与其碰到这样的人,不如自己做这样的人,时刻保有忧患意识,才能催人不断进取。

“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但绝不姑息不同的立场,只有建立自己的团队才是统一商业品质的保障。如果有人企图挑战你的权威,那么不要给他或她机会,哪怕他们成功一次,就可能毁掉你的整个职业生涯。 此外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学会扬长避短,确保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别人学不到手的“一招鲜”,在关键场合出其不意地显示出你的特殊战略眼光。从而将妄图取代你的星星之火,扼杀在摇篮之中。

警告

心不够狠、手不够辣的半吊子慎用此招。如果你有幸是个无情人,那么你一定要将这种无情坚持下去,否则因你手段冷酷树敌太多,一旦偶尔心软,就会死得很惨。如果你自认没有绝情到底的勇气,又不幸碰到一位辣手上司,那奉劝你还是赶紧自认倒霉另谋他就,不然逼上司出手,只能是自断后路,搞不好今后难以在同行业立足。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2: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第四式:滴水不漏

中国人的观点: 滴水不漏地做人,把喜怒哀乐都藏起来,故作高深让人猜不透你真实的想法,才能不暴露自己的软肋,才有可能被奉为高人。

西方人的观点:滴水不漏地做事,尽可能堵住所有漏洞,哪怕因此和人发生争执,也要坚持最完善的方案,不做亏心事就没有致命的弱点。

高手点评: 在中国企业成事的人和在跨国企业成事的人,明显是两类十分不同的人群。前者多半内敛、世故,后者多半具有张扬的个性和行动力。须知阶级斗争年年有月月有时时有处处有,你不犯人,人也要犯你,建功立业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滴水不漏地做人做事,不给暗处的敌人发起攻击的机会,才能保住胜利的果实,坐稳常青树的交椅。

任何时候任何企业,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智的态度,都是完胜江湖的独门秘笈。职场江湖多险恶,他人就是你的地狱。中国自古喜欢感情用事替人出头,或帮人扛事的人,都无端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敌人,难成大事;即使在欧美,理智和冷静也同样是获胜的要素,法庭辩论的时候,明明有理的一方一旦情绪失控、言辞过于激烈,也难以获得陪审团的支持。

适用人群表征:成功的常青树,在国企和外企虽然有不同的性格表象,但归根结底他们是一群目标明确、内心极有主见的人。此类人群无论是性格内敛还是张扬,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不会为短暂的不得志而怨天尤人,懂得坚持就是胜利。

企业总攻略:混国企,讲究大智若愚、于无声处听惊雷,凡事多看多分析,少说少评价,在不露声色中去达成自己的心愿。想做常青树,可以内敛腹黑,也可以忠厚勤恳,但绝不可以木讷、被动;

混外企,讲究观点鲜明,具有表现力和表现欲,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目标前进,凡事要会说会做,多参与多表现;可以不择手段、积极争取机会,但切记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也给别人留点共富贵的空间;也可以任劳任怨拼业绩,但绝不可以等着天上掉馅饼,或者仙人来给你指路。

警告:

无论是个性内敛还是张扬,凡事都要讲究度,掌握好度就掌握了“滴水不漏”的法门。过于内敛而没有适当的表现,即使没有丝毫破绽也难以常青,因为,毫无杀伤力的人也将毫无建树!只能永远坐在替补队员的冷板凳上,寂寞地看着场上对峙的热闹。太过张扬也是硬伤,即使功勋卓著也难逃将来被卸磨杀驴的命运,在敌人闻风丧胆的同时,等着暗算你的战友也在滋长。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2: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式

中国人的观点:今天忍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扁你。为了一个坚韧的目标,我们可以忍辱负重,甚至暂时放弃尊严;一旦赢得胜利,也势必会加倍清算利息。我们只能上升,下降就是一种侮辱,侮辱我们的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西方人的观点:凡事都有自己的曲线规律,今天事业触底被贬,也许只是运气不好,不代表我们的能力一定有问题,说不定低谷正是建仓的好机会,可以调整状态,准备迎接下一轮的上扬。没有经过挫折历练的成功,是靠不住的、不持久的。

高手点评:我们经常看到外电的报道,某国遭遇经济危机,高薪失业者变卖跑车、花园洋房走上街头开出租挣钱,却很少看到国内某些企业高管下岗后摆摊卖早点之类的报道,可见在崇尚“宁折不弯”的中国,千百年来都只能拿“卧薪尝胆”当作励志教育,因为勇于实践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在职场,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豪情万丈的青年,做了一些自以为高明的事,别人稍有微辞,就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愤懑,给自己贴上看破红尘的标签,从此沉沦,拒绝进步。

其实能上能下,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人,才有可能最先找到通向成功之路。没有人甘于久居人下,但是失意的时候如果只想着将来如何变本加厉地报复,只能逞一时之快,并不能让你笑到最后。当年伍子胥为替父兄报仇,将楚平王从坟墓里刨出来鞭尸的时候,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悲惨地死去?

适用人群表征:将此招用至最高境界的人,通常拥有一颗善于感知、感恩的心,他们较容易将挫折和失败的惰性分子转化成活跃的经验分子积累起来,以备机会降临的时候,为他们集中供应向成功进军的能量。

但也有部分寻求捷径的练功者,忽略了感恩的心法口诀,较容易将挫折和失败的惰性分子转化成仇恨分子积累起来,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一举发作,其能力惊人,副作用更大,很容易在达到目的后,因走火入魔导致玩火自焚。

企业总攻略: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失意的时候,心怀仇恨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与其怨声载道地自甘消沉,不如早一点进入新角色,把挫折当历练,在新的位置上重新站起来。

一个资深的从业者,应该学会控制好性格中的不稳定因素,克服自身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学会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当企业最需要他/她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积极地献计献策,并身体力行地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不可辜负企业的期望和俸禄,古今中外,尽同此理!

警告:

如果遇到不能释怀的挫折,请考虑换一个地方东山再起。切忌暗藏杀机地继续屈就,试图寻机报复。没有一个企业愿意雇一个来掘墓的人,也没有一个老板愿意用一个古勾践式的员工。做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新勾践,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会迎来灿烂的职场前景,否则,世上没有第二个吴王夫差会给你半点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2: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式

出奇制胜:神兵天降

中国人的观点: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要看你念的是不是我的这套经。自带经书去投庙,和自带酒水进餐馆一样,早晚让主家赶出来。学会进哪家门,念哪家的经才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经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演绎是见仁见智的,就算天竺取来了真经,怎么念、怎么解释经文,也要看当时和尚的水平和心情。

西方人的观点:自家的经要念,别人家的经也得拿来瞧瞧;招别家的和尚来念经,纯属陪太子读书,好让自家从小养大的小和尚,在外来套路的冲击下,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和外来和尚的战事拉练,提高自身作战能力,替企业成就大业。


高手点评:如狼似虎的空降部队PK忠于职守的资深员工,成功的概率只有一半。

在国企如念经太过认真用功,容易沦落成企业对付员工的枪,一旦走火,枪膛也随之崩毁。

在外企,如念经太过积极主动,一旦肚里存货全部售光,就难以逃脱“三年之痒”的悲哀,命中注定每3-5年就要被逐出庙门,到另一个新庙从头玩起,成为在外企间飞来飞去的“专职空降兵”。

适用人群表征:不喜欢固守一份职业干到老,希望每3-5年可以尝试不同类型企业和工作的人;喜欢走曲线升职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高比例薪资涨幅的人。

企业总攻略:想做一个成功的“空降兵”,需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成功则成仁,毕竟在一个企业干三年就走,是十分不划算的买卖,须知进一个新公司,第一年种树、第二年发芽抽条,第三年才开花结果,开始有回报,谁也不想在回报期就走,让其他人去摘现成的桃子。

空降伊始,无论国企外企,都会遭遇已有旧势力的强烈排斥,与旧势力作斗争,除了要争取中间势力的支持,还要善于“团结他们、并分裂他们,要给他们利益,这样他们才能拥护新政权”。

空降兵最宜组成3-5人的小分队,由其中一人先开辟一块新的战场,待生根发芽,就振臂一呼,将整个空降小分队物理平移,悉数植入广袤的新领地。可以队长打先锋把手下干掉,再植入队员;也可以队员打先锋,把老板恶心走,再植入队长。两种方式的成功案例都不鲜见。

警告: 通常企业为适应市场上的竞争,请外来的和尚都希望能听到高深的经文,倘设空降和尚自认腹中经纶不够高深,不如趁早立志做个“专职空降兵”,做好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准备,能把“空降兵”的职业进行到底,也算是一门绝活。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2: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式本人不喜欢,忘本,本人觉得这种人不值得交住,什么时候被他/她卖了,不厚道.

第六式:欺师灭祖

中国人的观点:“一日为师,终身是父”。虽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一不留神,修到可以另立门户的份上,就是欺师灭祖、罪莫大焉,人人得而诛之了。不是师傅抬举而出道的,是大逆不道;没有传承的创新,是非法的维新。

西方人的观点:“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巨人可能是愚蠢的,伟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自己总是最棒的。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没有超越标杆的创新精神,就不要出来混!

高手点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多数国内企业,想上位的人悄悄藏好野心,再三否认自己有超越上司的能力,低调做事、低调做人,并想方设法把功劳归于领导有方,从而得到信任、得到各种晋升的先机。

而在多数跨国企业,低调做事做人却适得其反,因为对企业没有突出贡献,只会为自己赚到一个“缺乏进取精神”的差评,还要带累上司吃“不能迅速帮助员工成长”的罚单,只有高调做事、做人,扬名立万地做一个“好兵”,才有机会踩到巨人肩膀上当将军。

适用人群表征:适用于具有不甘于平庸,富有创新精神的艺高人胆大者,玩的就是心跳。

企业总攻略:古今中外,最后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欺师灭祖”的潜质。不同的是,欧美企业多半鼓励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暗示你可以超越任何人,但你想超越的时候却撞到了玻璃天花板;国企最排斥的是野心勃勃的人,却往往发现小猫爬到树顶后变成了老虎。

如果朝中有人、师有传承,在国企很容易进入重点培养圈,有相当自由的空间可以发挥,在领路人的默许下,也不乏大胆的创新之举。但是切忌一朝权在手就忘乎所以,六亲可以不认,师傅却是不可忤逆的,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泰坦尼克头等舱跌入冰冷刺骨的海水里,那滋味可不太好受。

不过,一旦交椅坐热,师者却不知收敛,成为徒弟继续前进的绊脚石,能够翻脸无情、快刀斩乱麻的人,才是最后的王者。在国企痛下杀手的结果,必有一方死得很惨,从此不能往生。

如果朝中无人、师无传承,在外企也是可以被重点培养的,前提是有能力、认同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新生儿要洗礼,新员工要洗脑。可以踩巨人的肩膀,也可以超越伟人,不过先要学会抱住他们的粗腿,以工作配合和积极响应来麻痹他们,一旦找到命门,就在方便的时候一把掐住,使出吸星大法,把他们的能量迅速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才能出其不意踩到他们的肩上展翅飞翔。

成功上位了,就是令狐冲,反出师门也是“英雄”;不幸被伟人甩到地下,就是任我行,再侠骨柔肠也是“邪教主”。不过邪教主也没关系,一般还有条活路,出了这家大门,还可以去那家尝试当令狐冲,搞不好当上武林盟主,还看不上当初令狐冲的区区名分了。

警告:该招虽狠,却有限制级别,无论在国企还是外企,都需用“低头服小”来做敲门砖,虽然低头的形式不同,效果却十分近似,总能为将来的“反水”打下坚厚的基础。不过风险度极大,成者王败者寇的,反差太大,不喜欢玩心跳者慎用。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第八式:“承”上“启”下

中国人的观点:老板是“衣食父母”,领导是“父母官”,甚至“有奶便是娘”,岂敢不“承欢膝下”?但凡能在职业生涯中起到“父母”作用的,一律视为“上人”。对上的哲学很浅显,功劳要多承让,风险和责任要多承担,奉承是必须的,承诺是一定要兑现的。至于“下人”,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西方人的观点:昨天的“下人”可能明天就成为“上人”,今天的“上人”后天也可能沦为“下人”,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或者everything is possible(什么都是可能的)。企业文化要承袭,“上人“的决策要应承,“下人”也不可怠慢,只有管理好“下人”,善于“启发”集体的创新能动力,启用对的人、做对的事,才能尽快成为真正的“上人”。

高手点评:有人靠“承上欺下”打天下,晋升的周期短见效快,但是缺乏持久性,很容易被下面的积怨淹死在唾沫的汪洋大海里。为了“上意”而冷酷牺牲下面人利益的,终究是小家子气,难成大业。不要试图将“上人”和“下人”的利益对立起来,其实在外面混,大家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出人头地!

能“承上启下”,兼顾到上下级的利益,把上下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为我所用的人,才是最大的职场赢家。

适用人群表征:性格不急躁,心中有丘壑,做事稳扎稳打、不急功近利者。

企业总攻略:世界上没有不喜欢听好话的人,也没有真正厌恶奉承的老板,关键是看你奉承的路数对不对,投其所好才是真正的奉承。无论脾气秉性差异有多大,所有的老板都最喜欢“业绩”这一件事情,帮企业排忧解难或帮老板“成事儿”,才是对他们的最好奉承,其他所有招数都是花拳绣腿。

世界上没有不喜欢被肯定的人,也没有不想听到鼓励的员工,有钱的用钱鼓励,没钱的用语言和文字鼓励,哪一种都能让载你的水迅速膨胀起来,将你越抬越高,送向目标中的彼岸;切忌以石击水,激起千层浪,也勿狂风大作,招来波涛汹涌,大海里翻船。小人物可以不奉承,却绝不可以得罪!

警告:如果“上人”的旨意真的和“下人”的利益发生冲突,不要立刻将双方对立起来。矛盾激化的结果,只能是中间的那个被夹得很疼。要尽量去了解他们心中真实的诉求,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将双方的利益都兼顾一些。切忌为了 “承上启下”讨好双方,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失去存在的价值,最终被踢出局。

耐得住煎熬,才能作成就大业的姜子牙。年轻时的风光算不得真正的风光,能沉得住气看到夕阳红的,才是笑得最好的职场常青树。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招:以弱凌强

人在职场,有的先天强势有的先天羸弱,有的寸短有的尺长,一般短期内强的压着弱的,长的盖住了短的是很常见的事,然而假以时日,短寸也能截断尺长,弱兵也能欺倒强将,关键看你怎么做。

大体企业都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人,喜欢“砍柴”的强将和善于“磨刀”的弱兵。

“砍柴者”基本身在企业的强势部门,因其战略地位而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常常能和企业高层结成利益联盟,强行传播自己的意志,凡不同意见者统统手起刀落斩于马下,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磨刀者”基本是企业的弱势部门,因为业务或本人不受企业重视而心有所虚,总是委曲求全、试图团结每个有话语权者来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通常情况下,占企业大多数的“磨刀者”很窝囊,而绝对少数的“砍柴者”很风光,但事无绝对,如果讲究策略,“磨刀者”未必不能主导“砍柴者”达到双赢,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容易,会不会沟通事大。

常见案例:

某例会,由四五个“磨刀的”和两个“砍柴的”组成,这是两种群体最常见的比例,能使会议上的矛盾最为激烈化。除非运气特别不好,很难碰上一屋子都是“磨刀的” ,或者一屋子都是“砍柴”的。

议题:关于某新产品上市后在中国四个大区的市场推广工作

砍柴者:北区、东区的大区销售总监两名,在全国业绩突出导致目空一切的惯性强势,因为销售业绩相近,将对方视为“内部的竞争对手”,经常跳出来为自己的区域争取最大的利益。本次为了争取新产品首轮巡展在自己的辖区覆盖最多的城市,争得不可开交。

磨刀者:南区、西区销售总监、市场总监、技术支持经理、渠道经理等4-5名,南区和西区因为业绩不如人显然底气不足,却又不甘再次被北区和东区抢占推广先机和公司资源,只能脚下暗自使绊;市场、技术和渠道等部门由于市场经费、演示设备和技术部的人员有限,希望按照各大区的市场潜力来排定推广城市的先后顺序,好达到投入产出率最大化,写报告的时候数字好看。

磨刀者中的最后赢家:市场部,该部门并非公司的挣钱部门,所以注定只能做磨刀者,原则上不希望得罪任何一个大区,却希望事情按照市场部的计划进行。

赢家策略:

虽然会议上市场部极力表现出想要平衡各区需求的姿态,其实早就内部策划好了各区产品推广的波段。但市场总监不急于把自己的想法抛出来,因为在中国,“排座次”自古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牵扯到公众对一个人、一个地域的评价定位。不争馒头争口气,中国人一旦碰到“排座次”问题,势必会打个头破血流。

北区和南区的大区总监都很强势,如果上来就听到一个方案,肯定是不会轻易认可的。于是市场部上来先谈经费和人员配置问题,表明如果可能,市场部愿意同时支持四个大区的推广工作,但是经费和人员实在有限,请各大区表决,到底从哪个区开始大家都能认可。

待到北区和南区的大区总监跳了起来,开始为各自的区域利益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市场部再适时地根据他们的论点抛出四个选择,当然,这些选择都是市场部事先设计好的,优劣很明显,很容易就能让砍柴者从中选出市场部最想要的结果,而且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英明决择,成功达到双赢结果。

结论:工作以能达到商业目的为重,处于弱势的“磨刀者”不要为了一逞口舌之快,和“砍柴者”进行无谓的硬碰硬较量,变成一把被砍烂的废柴,只要策略妥当,照样玩转强势的“砍柴者”。
发表于 2009/9/24 11: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可是太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IT做这个ERP没有多大前途,用这个的大多是小公司,大家自已把握住机会
发表于 2010/1/13 17: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厚黑学里的观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8 23:39 , Processed in 0.013787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