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45|回复: 14

谈谈不良品(成品/半成品)的单位成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1 2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客户提出一个问题:

成品(或半成品)若在完工后,发现不良(且不可修复)--即成品报废;成本该如何处理?

比如,下达生产工单 产成品 A 500,领用了 原料 B 500 的(A:B = 1:1);工单实际完工:良品 440,不良品 60

那 A 的单位成本应该是多少(若 B 的单位成本是 1)?

1、500÷500 = 1

2、500÷440 = 1.136 即不良品没有成本

请发表下您的看法,以上哪个答案比较合理?为什么?

http://hi.erp100.com/space-34525-do-blog-id-6762599.html
发表于 2008/8/6 1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你所说的成本是指系统内的标准成本还是实际中的成本?如果是系统内的成本和报废没有任何关系,卷积就好了,如果是实际生产中所说的成本 个人认为第二种,因为成本的意义是为了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收入和支出的比例,所以个人认为第二种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13: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QIAOWEINIHAO@16: 不知道你所说的成本是指系统内的标准成本还是实际中的成本?如果是系统内的成本和报废没有任何关系,卷积就好了,如果是实际生产中所说的成本 个人认为第二种,
实际成本。
发表于 2008/8/28 2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的说法!第二种算法比较合理!
有个问题顺便问下楼主,像您说的这种情况,如果生产部需要补齐这500个工单的成品(生管比较懒,不想重新下单),如何通过系统再继续领料?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09: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buming: 同意1#的说法!第二种算法比较合理!
有个问题顺便问下楼主,像您说的这种情况,如果生产部需要补齐这500个工单的成品(生管比较懒,不想重新下单),如何通过系
现在很多ERP都是依照工单核算产成品成本。
若发生不良品,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
1、将原工单结案,追加工单
2、在原工单上超领

若生产工人会选择第2种--因为方便嘛
若成本会计会选择第1种--原料可以依工单分开,月底核算“在制余料”会比较容易
发表于 2008/11/18 19: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原工单上超领,我司就是用的第二種方法.這個問題很有趣,相對客戶來講,他不管你報廢了多少,我下多少單給你,你就交多少貨給我.而公司的會計計算單位成本也於報廢沒有關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良品是什么?
是风险、是麻烦、是病毒!
是不是应该分析处理?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应该要依订单别查看:
1、产品标准成本
2、产品实际成本
3、因设计变更造成的差异成本——客户(或研发)原因
4、因材料不良造成的成本差异——厂商原因
5、因制造不良造成的成本差异——生产(设备或人员)原因
以便决策!
发表于 2009/2/6 08: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我想追问一下,如果采用第二种,那么那些不良品再次利用如何处理呢?因为如果采用第二种地话,不良品的成本就为0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08: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缪仕松: 我们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我想追问一下,如果采用第二种,那么那些不良品再次利用如何处理呢?因为如果采用第二种地话,不良品的成本就为0了
不良品再要利用不是问题,甚至当废品卖也是可以的。
具体如何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
发表于 2009/2/6 0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展开谈谈,学习中...先谢
发表于 2009/5/15 14: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选择第二种的厂超领,但对于那些不良品我在用调整凭单改裁进去在利用可以吗?可是我觉得这样成本是算了两次的噢!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0: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卜铭: 同意1#的说法!第二种算法比较合理!
有个问题顺便问下楼主,像您说的这种情况,如果生产部需要补齐这500个工单的成品(生管比较懒,不想重新下单),如何通过系
一、若不良品还可以重工,那么就创建60个的重工工单。
二、若不可重工,则:
1、若允许超领,可以用超领单处理。
2、若不允许超领,则只好重新开工单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4: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这里应该有几个成本概念: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销售成本

440 个 A(良品) 的直接成本等于 (1.00*440 = 440)
60个 A(不良品) 可以看做是生产 440 个 A 而产生的“间接成本”,那么就可以将它分摊到那 440 个 A(良品) 中,从而得出 440 个 A(良品)“销售成本”等于 500.00 [注: 这里由于成本小数位数影响,可能会产生计算误差]

当然,若你觉得这里 60 个不良品虽然不能生产 A,但是可以用于 B,那么 A 的销售成本依然等于 1.00;而 60 个不良品被作为 B 的间接成本,从而使 B 的销售成本抬高了。
发表于 2009/7/15 08: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的问题哦,呵呵,我这边有一个处理报废品思路,将报废品重新拆分成半成品或原材料
发表于 2009/7/18 2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计划这么些个,然后由于废品不足,首先应该考虑的是BOM不准确!是否是品质不稳定,还是报废率没有考虑到BOM中?
      如果计算成本是按完工数量/领料套数得出来的,然后报废品不管是销售还是拆分,就应该算成其他入库了吧!别再跟工单挂钩了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2:42 , Processed in 0.019372 second(s), 1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