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纵横四海 于 2010/5/8 17:55 编辑
對于產品損耗率的建立在我腦海中兩種不同的觀念,現在一直在徘徊,請大家幫我看看,哪種的處理方式較好?如有更好的方式不防一起分享:
1、現在有很多企業都會對在制造過程中有制損的物料設置損耗率,這樣就能滿足出貨需求。但問題是損耗率并非是固定的一定比率的損耗,使用此方法容易造成多生產成呆料或產線多料的情況。
某五金廠沖壓一個成品A,需要用0.1KG的原材料B,在系統中設置了原材料分量損耗:1000以下1%,1000~5000 0.8%,5000以上0.6%,現需出貨10000PCS成品A,通過需求計算得出需原材料B=10000*0.1+(10000*0.1*0.6%)=1006KG,材料已購入,且生產也領料沖壓,沖壓過程中并未有如此多的損耗,生產處理方式分為兩種:1)1006KG原材料已沖出10005PCS產品A,導致多生產5PCS產品A,但客戶后續已無訂單需求,5PCS產品A成為永遠的呆滯;2)生產沖出10000PCS產品A后,將多出的5KG原材料自己放在生產現場小倉庫中,也未做退庫動作,導致此部份原材料未在庫存控制范圍內。
2、所有的物料都不建立損耗率,如生產過程中未能滿足生管的制令數量時,通過超領單的方式領料,但問題是有些損耗是不能避免的,月底計算成本時,會顯示生產的超領成本會很高。
某五金廠沖壓一個成品A,需要用0.1KG的原材料B,未設置任何損耗率,現需出貨10000PCS成品A,通過需求計算得出需原材料B=10000*0.1=1000KG,材料已購入,且生產也領料沖壓,沖壓過程中有損耗掉5KG原材料(用于架模試沖),生產處理方式分為:開出超領單再領5KG原材料,至到沖出10000PCS良品成品出貨。超領單對應的會計科目會計入部門超領成本中。月底成本計算時,會顯示生產部門有超領5KG原材料(實際這種損耗是難避免的)
產品損耗率: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正常的残次和损耗情况在核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和总耗料量后所确定,损耗的一定比率。
损耗率=(损耗量/总用量)×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