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32|回复: 0

质 量 手 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11: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件编号
YS-M-001
B/0
实施日期

惠州市耀升服装配料制品有限公司
(HZ)YIUSING APPAREL ACCESSORIES MFG,CO.LED



编写:
审核:
批准:
      :
(以红色受控印章显示)
非授权禁止复印本程序或其任何一部分。
0.1质量手册修改页
序号
修改后版次
修改人
修改内容
修改日期
备注
1
A/0
刘青青
新版发行
2006/6/16
2
B/0
欧阳卫
ISO90012000标准升级为2008版标准涉及之修改
2010/5/20
0.2目录
章节号

1.0

2.0

3.0

4.0

4.1

4.2

4.2.1

4.2.2

4.2.3

4.2.4

5.0

5.1

5.2

5.3

5.4


5.4.1

5.4.2

5.5

5.5.1

5.5.2

5.5.3

5.6
6.0

6.1

6.2

6.3
6.4

7.0
章节号
7.1

7.2

7.2.1

7.2.2

7.2.3

7.3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4

7.4.1


7.4.2
7.4.3
7.5
7.5.1
7.5.2
7.5.3
7.5.4
7.5.5
7.6
8.0
8.1
8.2
8.2.1
8.2.2
章节号
8.2.3
8.2.4
8.3
8.4
8.5
8.5.1
8.5.2
题目内容
范围
参考标准
发放及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
总要求
文件要求
概述
质量手册
文件控制
记录的控制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
质量方针
策划
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代表
内部沟通
管理评审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
工作环境
产品实现
题目内容
产品实现的策划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顾客沟通
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采购
采购过程
采购信息
采购产品的验证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标识和可追溯性
顾客财产
产品防护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测量、分析、和改进
总则
监视和测量
顾客满意
内部审核
题目内容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不合格品控制
数据分析
改进
持续性改善
纠正和预防措施
附件1:程序文件清单
附件2:组织架构图
附件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手册页数
6
7
8
9
9
9
9
9
9
10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2
13
13
13
13
13
14
手册页数
14
14
14
14
14
14
14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6
16
16
16
16
16
17
18
18
18
18
18
手册页数
18
19
19
19
19
19
20
1.0
范围
1.1

概述

1.1.1

公司简介

惠州市耀升服装配料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初,主要从事服装配料(钮扣)系列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拥有耀升金属钮扣厂,雅柏(天然)真壳钮扣厂和两间销售(上海,香港)公司。现有员工近200人,主要设备约160台(套),年销售产值约2000万元。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服装配料(钮扣)制造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类(椰壳、贝壳)钮扣,金属类(铜钮、铁钮)钮扣,塑胶(树脂)类钮扣等三大类产品。成为中国真维斯,澳洲真维斯,日本樱桃小丸子,欧洲“SICKONINETEEN”,美国“TOMMY BAHAMA”,“JOEBOXER”,“CHICCO”等著名品牌的优质供应商。本公司是惠州地区比较有规模的服装配料(钮扣)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规格品种繁多,产品价格合理实惠,售后服务周到细致,在惠州地区、上海地区及欧美地区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顾客群日渐扩展。

1.1.2

公司的经营理念和质量方针


本公司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服务是企业生存的保证”为经营理念, “精诚团结、全员参与;精益求精、诚实待客;精心钻研,持续改进”为质量方针,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并以完善的产销服务和质量保证体系,竭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1.1.3

公司充分考虑市场和相关方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状况。按照GB/T19001-2008版标准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GB/T19001的应用,可以达到以下两点。
1.1.3.1 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

1.1.3.2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用,包括持续改善,使顾客满意。
1.1.4
对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与顾客和相关方进行沟通,以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感受,让顾客感受到公司在不断地积极寻求改善机会,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2

应用
1.2.1
手册适用于本公司天然类(椰壳、贝壳)钮扣,金属类(铜钮、铁钮)钮扣,塑胶(树脂)类钮扣三大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全过程之质量管理。
1.2.2
本公司依据客户提供的图纸和样板制样和生产,不存在设计和开发过程,故,删减ISO9001之7.3设计和开发章节。若以后有设计开发再纳入管控。
1.2.3
惠州市耀升服装配料制品有限公司[简称“耀升”]的所有从业人员皆有义务遵守本质量手册以及与此相关基准的规定。
2.0
参考标准

2.1
GB/T19001-2008/ISO9001
: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2
GB/T19000-2005/ISO9000
: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0 发放控制
3.1
目的

明确质量手册的编制、审批、批准、发放及控制
3.2
职责
3.2.1

质量手册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和修订、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
3.2.2
质量手册由文件控制中心归档管理。
3.3
版本
3.3.1
质量手册版本由英文大写字母A开始编号,与程序文件版本编号相同。
3.3.2
组织内部门有较大变动需改订时,质量手册予以重新改版发放。
3.4
发放及控制
3.4.1
按管理者代表批准的发放清单,文件中心统一编号、登记、发放(发放清单附后)
3.4.2
质量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类:
3.4.2.1 “受控”文本发放时在封面加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并在发放记录上予以登记;
3.4.2.2
“非受控”文本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发放需要的有关人员,发放时不在封面加任何印章予以标识,不进行编号,文本改订时不再通知持有者。
3.4.3
质量手册是组织机密文件。手册持有者不得私自外借、涂改,应妥善保管,当调离组织时应将手册交还发放部门,由发放人在原发放单中注销。
3.5
改订
3.5.1
由各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具体的书面改订意见,报管理者代表组织改订,并将改订履历登记在“改订记录”页中。
3.5.2
改订仅限于“受控”文本,由文控中心按原手册发放清单收回原章节,发放改订后的新章节。作废文件回收后加盖“作废文件”章,并保存一份以便追溯。

3.6
本手册的解释权:管理者代表。(如有其他语言版本以中文版为准)
4.0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1.1
组织按GB/T 19001-2008版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予以持续改善。组织按标准的要求管理以下过程。
4.1.1.1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4.1.1.2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用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4.1.1.3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
4.1.1.4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控。
4.1.1.5
测量、监控和分析这些过程,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善。
4.1.1.6
经本司识别,外包过程有电镀、喷涂、镭射、组装。本司编制“采购控制程序”管控之。
4.1.1.7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之基本理论思想。以下为过程方法模式图。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管理职责
测量、分析和改进
资源管理
产品实现
顾客
顾客
满意
要求
输出
输入
产品

4.2
文件要求
4.2.1
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4.2.1.1
内部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文件(如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材料规格书、图纸等)、质量记录等。
4.2.1.2
外来文件包括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客户、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样办等。
4.2.2
质量手册
4.2.2.1
质量手册制定了质量方针、目标、明确了组织机构、规定了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描述了标准要求的体系要素和要求及相互间的作用。
4.2.2.2
程序文件、标准文件、质量记录等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体描述了全面实施质量体系活动的程序及控制。
4.2.2.3
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所有质量体系记录将作为达到规定要求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证据。
4.2.3
文件控制
公司编制并实施《文件控制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发放前均应明确发放范围,以确保需要文件的场所都能及时得到有效文件;

C
编制的文件必要时将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改订将由原责任部门进行;
D
文控中心应编制相应的有效文件清单,并注明其版本及修订状态,以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E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管理,并作好标识,以保持文件的清晰和易于识别;
F
规定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管理;
G
文件作废时,文控中心统一回收销毁或作出明确标识;为保持文件的连续性,需保留文件原件。
4.2.4
记录的控制

公司编制并实施《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
组织内质量体系文件所引出的表单、表格形成的结果均属质量记录,应对其予以标识、贮存和保护,以实现其连续性,便于追溯(并注明保存期限及到期时的处置方法);
B
明确查阅方法以及应履行的相关手续;
C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对质量记录予以管理;
D
明确质量记录的要求;
E
组织至少应形成的质量记录见《质量记录表格目录检索表》。
4.3
引出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0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总经理将通过以下活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有效性运作与并持续改进的承诺提供证据。

5.1.1
收集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向组织传达满足客户和规范要求的重要性。
5.1.2
制定适合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确保各职能部门不同层次的质量目标。
5.1.3
定期召开并主持管理评审工作。
5.1.4
确保过程与活动实施的必须资源。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总经理应实现高度满足客户为目标,确保客户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第七章、第八章)。
5.3
质量方针
总经理应针对组织的特点,制定适合组织的质量方针,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反映客户的期望和需求。通过不断的质量意识培训,保证所有从业人员理解并执行。(见1.0章)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总经理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需求,并予以量化,以便于及时检讨和改进,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本司质量目标详见《质量目标一览表》。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总经理应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在策划改订时确保质量体系的完整性。(见本手册的描述内容)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确定组织机构、部门关系及构成,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限。
组织架构图 请见附件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请见附件3
组织机构质量管理图、标准与部门职能分配、各部门岗位职责和权限见相应标准文件。
5.5.2
管理者代表
A 代表总经理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组织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工作;
C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不定期进行内审、向总经理汇报质量体系运行的结果;
D 负责质量体系的内、外联络;
E 负责外来文件的收集、控制其分发范围;
5.5.3
内部沟通
组织以会议、通知、报告等形式进行内部联络沟通,各部门视情况将结果予以保存。
5.6
管理评审
组织制定并实施《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总经理应定期召开并主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 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策划,并制定“评审计划”;
B 确定评审的输入;
C 评审结果的输出,应形成报告;
D 管理评审应形成记录,并予以保存。
5.7
引出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0
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并得到持续改进,以实现客户满意的目标,总经理负责配置各类所需的资源。
6.2
人力资源
6.2.1
组织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确保所有从业人员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
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
6.2.2.1
识别不同岗位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人员的能力需求
6.2.2.2
提供培训,达到需求并予以考核和跟踪
6.2.2.3
确保员工的意识以及如何为达成质量目标而努力
6.2.2.4
保存相关培训、考核记录。
6.3
基础设施
6.3.1
组织识别并提供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并予以定期点检、维护和保养。

具体见《设备管理程序》。
6.4
工作环境
组织从事钮扣(金属、塑料、天然)的制造,对工作现场环境进行管理,具体见《安全生产制度》,并确保人身安全和产品服务的要求。
6.5
相关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7.0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组织为“满足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体系和产品的实现进行策划,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
7.1.1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及章节要求。
7.1.2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确定以下方面内容:
a.根据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产品应达到的要求;
b.确定产品实现所需要的过程和设备,配备必要的资源和设施,以保证产品实现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控制;
c.确定产品实现所需要的文件、标准和相应的接收准则,确定产品实现过程需实施的检验、评审、验证、确认及监视和测量活动;
d.确定产品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所需保持的记录。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制定并实施《订单评审管理程序》,识别并确定客户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的活动要求),包括明确或隐含的要求,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以及组织本身确定的其它要求。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组织制定并实施《订单评审管理程序》,正确识别、评审客户要求,以确保

A
要求得到明确规定

B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

C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以解决

D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记录予以保存。
7.2.3
顾客沟通
组织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客户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纳期、服务等问题,由相关部门积极并认真处理。必要时,组织可根据不同情况由相关部门主动与客户联络,以取得良好沟通,利于有效预防与改进。
7.3
设计和开发

本司删减设计和开发,具体请见1.2.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组织制定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及采购、外包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外包过程提供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7.4.2
采购信息
组织下达的“采购订单”应表述需采购的产品,并且通过技术图纸、样办、验收标准等资料使供方能明确识别组织对产品的要求,“采购订单”经批准后实施,并跟踪确认。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4.3.1
为确保所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组织需按制定的验收标准实施验证。
7.4.3.2
当采购物料需要在供方验证时,应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7.4.3.3
当客户提出对原材料供方进行验证时,应配合实施验证,但客户的验证不代表组织的验证。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树立组织良好信誉,令客户满意。
7.5.1.1
组织通过文字、样办、图样或以上形式的结合来表述产品的特征信息,作为生产、检验、判断的依据。
7.5.1.2.
对与质量有关的各类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以达到上岗操作要求,并对其能力、意识等进行考核、跟踪。
7.5.1.3
对生产所需的设备、模具进行识别、点检、维护和保养,并保存所形成的记录。
7.5.1.4
领用投入生产的物料应有验证,并具有合格或可以使用的标识。
7.5.1.5
获得和使用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并予以监控。
7.5.1.6
明确产品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任何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实施确认。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对特殊过程进行识别,本公司无特殊过程,若有特殊过程将按下列要求执行;
特殊过程都应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设备,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具体执行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对这些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
对设备性能和人员资格进行鉴定、认可,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符合特殊过程要求;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确认其内容,并将结果予以记录。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组织制定并实施《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7.5.3.1
标识可用标签、标识牌、印章、文字、颜色等形式表示,可视具体情况加以区分并确定。
7.5.3.2
为防止产品的混淆、误用,组织从采购、仓存、领料、交付等阶段对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标识,实现可追溯性。
7.5.4
顾客财产

顾客提供的财产由相关对接部门进行管理,当顾客财产发生损坏、丢失等情况时,需向客户报告,并保持纪录。
7.5.5
产品防护

组织制定并实施《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过程中不被损坏或变质。
7.5.5.1
从材料入库到配料的搬运、防护,成品的出库到交付前的搬运、防护,组织需按规定要求实施管理(如选择适宜的搬运工具、按产品不同特性和要求进行环境控制等)。
7.5.5.2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要求,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包装。
7.5.5.3
产品在搬运、贮存和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尘等引起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措施。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组织制定并实施《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
7.6.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包括点检、验证、校验、维护、保养。
7.6.2
组织需对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状态予以标识,对报废的予以隔离,并得到识别。
7.6.3
对所有操作以上设备的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以确保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7.6.4
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未处于标准状态时,需对已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必要措施。
7.6.5
对校验、验证的结果形成记录并予以保存。
7.7
引出文件

《订单评审管理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设备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8.0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1.1
组织对有关测量和监控活动进行策划,包括客户满意、内部质量审核、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以及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等,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和产品的符合性。
8.1.2
组织编制必要的文件对上述活动进行控制,在确定控制项目、测量点、目标准则和方法时应考虑其必要性和适宜性,应采用统计方法。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测量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8.2.1.1
明确并识别客户范围。
8.2.1.2
规定责任部门,明确测量的方式、方法。分析、评价调查的结果,并利用满意与不满意的
准则获得结果。
8.2.1.3
对客户的投诉,执行《客户投诉处理规定》。
8.2.1.4
应形成记录保存,必要时提交管理评审。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制定并实施《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以验证组织规定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安排和标准
的要求,并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与保持。
8.2.2.1
管理者代表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按标准要求制定年度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的准则、范围、
频次和方法),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8.2.2.2
管理者代表制定具体的审核计划及日程安排,并确定审核组和审核组长。
8.2.2.3
组织内部的质量审核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由总经理任命。内审员不得审
核本部门工作,在审核过程中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
8.2.2.4
与审核有关的过程活动和审核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形成记录,交内审组或文控发至相关部门。
8.2.2.5
对审核列出的不合格项报告,责任部门应予以原因分析,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者代
表和/或审核组长负责跟踪效果验证,并予以记录。
8.2.2.6
审核所形成的有关记录由文控中心归档保存,并提交管理评审。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可采用适宜的统计方法对人员、设备、监控设备、采购、客户要求等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过程监控和调整,确保持续的符合性。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符合性,提供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8.2.4.1
为了验证产品的符合性,必须对采购物料、半成品、成品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
8.2.4.2
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实施。
8.2.4.4
检验和试验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8.2.4.4.1 应有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者签名或盖章。
8.2.4.4.2 如实填写、字迹清楚,并表明合格与否。
8.2.4.4.3 由责任部门归档保存。
8.3
不合格品控制
组织制定并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确保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其在处置前流转或非预期使用。
8.3.1
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予以标识并隔离放置,可视其具体情况予以处置,如需让步使用,按《特采管理规定》执行。
8.3.2
若要使用不合格物料或交付不合格产品时,由副总经理批准特采或向客户提出让步申请,说明具体不符合事项,待客户批准后方可放行。
8.3.3
所有不合格品引起的记录,包括批准的让步申请由相关部门予以保存。
8.4
数据分析
组织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供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并得到可以实施的改进。
8.4.1
识别收集数据的来源,应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4.1.1
数据项目:
A
体系与过程趋势:内、外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目标、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等;
B
产品方面:供方的质量记录、检验报告、客户满意与投诉等。
8.4.1.2
确定收集的方法和频率
8.4.1.3
分析数据予以改进,必要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记录由相关部门予以保存。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组织通过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促进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8.5.2
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以消除存在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已发生的不合格再次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发生,实现组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8.5.2.1
当已识别发生的或潜在的不合格时,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包括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其结果。
8.5.2.2
管理者代表落实责任,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验证。验证有效的可予以巩固,验证不理想的应重新采取措施并验证其结果。
8.5.2.3
采取措施的结果形成记录,由归档保存。
8.6
引出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2:17 , Processed in 0.029209 second(s), 1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