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21|回复: 105

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Kong,吴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6 07: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Kong,吴江

《前言》

为了使本专文,显得有点特别;更有吸引力;更有忍受性。便少有地采用第二身的写法入文。并以真人真事,作为真实的事例而组成本文。从而无可置疑地认识到,以下所列举有关美国普洛公司(P-L),就他们从上世界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页期间,当时所能采用的最先进,高科技与最卓越的管理模式,去架构及建立起他们,后来著名于世的全自动化,“无纸管理”企业、全自动化属最先进、充分实现和彰显了JIT精粹、全自动化而属高效益的生产设施、高效而接近实时运作的经营模式。所发生的有记录可循的真正成功实例,用以反证及说明我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事属可行。而且从技术层面上去考量,也是同属可行无疑。这除了主要感到与文中第二身份之人,有些奇缘偶遇原因之外。当然也为了更有效地把《管控一体化理念》,这一伟大议题被推动好。所以没有前例可援之下,自愿化了近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用尽心力而细致地写毕本专文。谨盼除了对当事人,有所裨益之外。也希望对我所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热心参与及关心的众多同道、未来的同道。能通过细阅长达29页本文后,亦有所得着和获益。这是我如此用心良苦,用尽心力撰述本文的真正用意。

《从阁下父女三人访港谈起》

为何经阁下好友:Mary,卢女士的介绍,跟阁下只是在香港第一次谋面。便冒昧地谈到我于多年前,有那么一股傻乎乎的股冲劲,萌生《管控一体化》这一为国惠民的“理念”。当时还不知好歹,环境与现实,是否允许。只凭一股蛮劲就打算去推动这一“理念”。只因当时从美国为国家,引进划时代的STD技术暨标准,得到空前的成功。而导致这股冲动的加温。亦确曾得到当时,一起引进上述技术与标准的国家众多有关领导的认同。但可惜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现实条件,还不大具备。故打算由政府支持的有关计划,便被暂时搁下来。但推动工作,我本人则一直没有断过。直至到去年初,偶尔发觉ERP100网,是个适合的平台。又得该网的两位主要主管,大力支持和协助。才重拾较大规模的公开推动工作。究竟当时那股冲劲又源自何方?又有何原因才促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这一为国惠民的“理念”?那是因为知道阁下,乃江苏省府之相关单位,就建设信息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故此就请容把上述议题,给阁下逐一仔细道来:

首先以阁下的好友,Mary,卢女士于前周四(08-04-2011)早于阁下等人一步抵港前。并于当日下午,单独在香港国际机场候机大厅,正等待接阁下及阁下两位千金的飞机时,偶抬头仰望航班告示牌板时,马上就引来了一位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像是位机场大堂礼宾大使之类的小姐,趋前非常热情而体贴地询问Mary,可有任何地方能帮到她。当时就令Nary,感到十分温暖、感动、舒服和受到亲切的眷顾。竟然在有关公共场所,对信息的指引,已展示得极好的香港,竟然感到只采用告示形式,对大众提供的各种清晰和专业的指示而著名于世的香港。却仍嫌提供的服务不够,还从宏观的管理角度上作更深层次的考量,额外配备相应而动态的“礼宾服务大使”,对需要的人提供现场专业协助的服务。而且在香港各重要的公众场合,都会感受到相同的现象及这特意由政府或不同私人企业所特意安排。让访港的人感到颇有亲和力的贴身服务。而这种优异的管理和服务,亦已成为香港社会一般的常态服务和文化。这亦可称之为——香港的特有精神!

其实阁下于以前,为公务曾多次访港,无论在拜访各个政府机构、半官方机构、机场、火车站、银行、为游客而设的各式各样的玩耍与娱乐场所、各大商场、大型商铺、餐厅等等,所得到的感受,并无与阁下好友Mary,有太大的差别。而且更感受得到,香港的大部分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无论是一般的服务人员还是主管。服务时不止表现得很专注、很专业、颇得体。且相当敬业、乐业。并不觉得伺候和服务别人,会感到低人一等,怕给别人看扁蒙羞。反观国内,稍为掌握一丁点儿权力或控制空间的人,就会盛气凌人,总想给别人出气!给别人服务时,好像给别人施恩似的。尤其于前周四(08-04-2011),未进晚餐之前,大家在九龙的超越星级的半岛酒店,稍用些茶点之时,阁下、阁下两位千金、Mary、詹工程师及我六人。就更为分外感受到,香港式的卓越管理与至高无上的服务,真是超越与凌驾于世界水平。

在稍进茶点当中,Mary还特别再提到她于稍早的下午,在香港国际机场所遭遇到的一番感受之时,我立即向阁下提议:若然阁下考虑,在贵方江苏省各处,已设置了 “办税服务厅公共管理系统”的大堂,再增添一到两名,犹如上述Mary于稍早之前,在香港国际机场所碰到的大堂礼宾大使之类的小姐,不是在服务质量的效果上,会增添更大,在动态方面的效益;更加得分而相得益彰?阁下当时的反应,相当正面。而且马上表示,有关提议非常值得考虑和参考。

就是因为阁下,作为单位的高层领导,竟然能对新事物、对国家与民众有好处和有裨益的事情,感触会那么敏锐,那么上心、那么深入、那么留意。在国内的官场上,弥漫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没错的不正之风。阁下竟然有此为官正气专业的特质,使我自然而然打从心底里,就觉得阁下是个,不可多得的政务高级公务员,令我敬佩不已。故此,当阁下的好友Mary,提出要化一整天的时间,由我这个对香港异常熟识的识途老马,于前周六(08-06-2011),一大早引领阁下、阁下两位千金,加上詹工程师,一行共五人。从港岛的最西面——坚尼地城,这老城区总站乘坐非常古老,世界上仅存的双层电车,沿路经古老的西区,这海味集中地的西营盘、香港的政治、金融和商业中心的中环、繁华也属较旧的老城区,湾仔。然后坐到高级住宅区的跑马地总站。再转乘另一趟电车,经过购物集中地的铜锣湾,较多福建人、上海人和日本人居住的北角、古老的西湾河而最后抵达港岛最东面,原来是鱼港的筲箕湾。午餐后转到港岛后面,华洋杂处,极具异国风情的赤柱。另在太平山顶,化了超过两小时,绕了山顶一圈。亦等于小规模地,绕了香港岛一周。前后可于白天,俯览维多利亚海港及两岸的独一无二景色;晚上又俯览了万家灯火的维多利亚海港及两岸,世上仅有的璀璨无比的灯火和夜景美色。令阁下感受到兴奋及更大感触的,非以上所述的香港美景、美食或购物。而是感到香港在公共管理等方面,在许多方面确实值得国内借镜和学习的地方不少。当送阁下四人回到九龙的都会酒店时,已是晚上的十时许了。

在连续两次乘坐电车上层,近两个小时的车上游览港岛市区,整条超过百年的电车路的行程中,分几次曾向阁下,提及并解说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由于途中还需沿路为阁下等人,做些景点或历史典故的介绍。虽觉阁下对相关“理念”深感兴趣,因时间所限,却无法给阁下就有关《管控一体化理念》,作出更有条理、更为深入和较详细的说明。无论如何,阁下却再三表达,对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华理念》,深感兴趣,想深入研究。有见及此,便答应阁下,将会尽早通过电邮,把较详细的资料,直接发给,阁下参阅及存档无误。这就是我为何,特备这篇专文作为附件,目的主要给阁下,作细致的参阅及备案的主因。

为何我那么唠唠叨叨;要把阁下等人以上的部分旅港过程,扼要地摘录如上。其主要的目的要说明,久经考验,实际可行的“卓越管理模式”,对一切与“人”扯上关系的活动与几乎一切事物,至关重要。而在这方面,香港本身就可非常突出地,可显现出来而无遗。

就拿今天将代替温家宝为国家总理的李克强副总理,带领人民银行行长、财政部部长、经贸部部长等重量级高层领导的庞大团队访港三天。今天参加在港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论坛”的第二天。今早所发表的主题演说,其中就提到国家正要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国国债发行中心;人民币金融业务离岸中心。同时为了确保,香港能维持国际三大金融中心(其余是纽约与伦敦,故有“纽伦港”之称)的领先地位,立即开放港人可直接用人民币购买国内股票业务。国内人民亦可通过银行基金的组合机制,购买港股等等。表达了中央坚决挺、撑及支持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

惟对我及本文相关联的意义来说,李克强副总理还透露出异常重要而可能被忽视的讯息,那就是:国家将利用香港拥有国际高端人才、卓越管理及优越营销的独特优势,联合国内的大型或较大型的国营或私营企业,透过香港一起,共同走出去,在国外共同投资、共同投标、共同打造高端品牌、共同拓展国际营销网络等。另一方面,亦同时会利用香港极为丰富,属国际级的卓越管理经验。并被国际所认可的律师行、会计师楼、顾问服务、医院、质检等被准入国内开业。以便能带动国内的同行,在符合国际水平的管理上和国际准则等方面,得以尽快地被提升。亦认证香港合格的质检检测所,立即具有CCC的认证资格。使港产品可尽快进入国内市场。又鼓励国内的厂家,利用香港得到国际认可的质检检测所,检测产品以利于打破国际贸易壁垒,使国内产品能顺利地出口。与此同时,更鼓励富有超越国际管理水平的香港地铁,除了已与北京地铁和深圳地铁,合作提供相关管理服务之外,应尽快被扩展到上海、广州、等其他国内有地铁服务的城市去。

李副总理还特别指出,中国在差不多相等的发展中国家,如与印度、巴西、甚而泰国等国相比。就服务行业,所占国家产值的比例,都比中国为高。而中国的比例,只占国民产值的43%,中国便显得相当滞后。而香港与管理相关的服务行业,占总产值的92%以上,属国际的最高水平行列。故此国家有意识地积极从香港引进,与管理相关的服务到国内,以便加速促使国内的服务业,将于五年之内,可被提升至47%的三个增值百分点。不要少看这3个百分点,其产值的增长额就达16万亿人民币的产值。数字可不少。这样不止令香港,可以大大地增加其竞争力。同时也令国内,也一样得到竞争力的提升。李副总理以一句:「共创机遇;共享繁荣」。为他专题演讲的结束语。亦为上述专题演讲的题目。

自改革开放伊始,咱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老自知全国全民,最急切需要改进的国民意识,就是“管理”这一项,且要全国上下,必须真正理解其重要性。到他老人家离开我们之前,他老人家还一再在不同场合,都强调“管理”对咱们国家与国民的重要性。并要全国干部和人民,都要牢牢地谨记!观乎李克强副总理,今次香港之行,展示了中央有极为强烈的意图,就是要坚决贯彻邓老原日,对“管理理念”,十分重视的遗愿。

要数香港大型跨国企业的骄人而卓越管理模式的例子,就数之不尽。全世界管理及经营得最好的十大超星级酒店,四间就在香港。例如半岛酒店,就是其中一间;全世界管理及服务最佳的航空公司,就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国泰航空公司;全世界管理得最佳的机场,就是香港国际机场;拥有超过全世界60%货柜码头的经营权,李嘉诚先生的和记黄埔,号称对货柜码头,管理得最好的一间跨国企业;现在转而以香港为基地的汇丰银行,属全世界最大的一间,非公营的私人银行,其以管理得最好而著名的上市银行;首先以创造物流链著名,亦是全世界最大的物流跨国企业,属上市的利丰集团。他们就有十个最成功的管理范例,被美国哈佛大学,采用为MBA专用教材;世界最大的一间上市地产公司:新鸿基集团,属下的启胜物业管理公司,经常被选为全世界或全亚洲,最佳的物业管理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在管理学科,是亚洲区的大哥与二哥学府,亦是世界十大之内的两间大学等等。真的数不胜数。而我对管理也相当注重,沿起于二十多年前,早已创立了《A-A管理法》,及后继而被演进为《A-A管理暨经营法》至今。故对管理方面,多少都有一定的认知。

香港能在卓越管理上及法治方面,都能取得如此辉煌,蜚声国际的成就,当然得益自一直在管理与法治上,属始创者和作为国际领导前列的大英帝国,经受其超过150多年的殖民统治,给香港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沿革。不能不说的还有另外的重要原因,就是香港一直都是个亚洲以至国际的重要商阜与枢纽。香港没归还给祖国之前,大学的学位,一直都不大足够。故很多稍有点钱和有供养能力的港人,都派遣他们的孩子,到海外不同的先进国家,主要学习工商管理课程。这也是大大地促进,香港人在管理上的重视和普及,并且早已植根在许多港人的脑袋之中,生根、发芽、崛长。自1997年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之后,在这方面更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无论在宏观,以人为本或人性化的管治、管理、理顺民情等方面来评价。香港不止做得很好、很周到。更重要的,还变成一种公众上下良性的习惯。反观国内,虽然老在提倡以人为本及和谐社会。也正大力提倡社会管理意识。惟为官者或有点权力的管治者,却往往总带点封建色彩而属家长式或属长官意志的管治,非以顺应民意,以人为本的管理。脑筋上就压根儿,非以服务性质的观念,去进行理顺矛盾的管理。而老是以皇帝老子的家长式或长官意志的压制治理方式,进行统制、管治而代替以理顺及俯伏的服务方式,进行以人性化的管理。观念上,毫不带上丝毫服务的爱护心态。观念上的差异,就是老出问题的根源。因此才引致社会上,出现许多对抗、多宗维权等反常的事例发生。这就是为何贵州等地,接二连三发生因城管队的粗暴管治而引起多次暴动对抗发生,等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是什么?在那里?不再说,心里都明白。

若然要评价咱们中国,有什么“管理观念”的话,倒不如说是“管治”与“监管”,并总带点封建色彩而属家长式的管治而非管理,来得更贴切些。当然最正统的管理,世界已有共识,就是沿自传统的英式管理。一直都推行得较好,较正统。继承者则是美国式,带点标准与模式化。具有多些创意空间的管理系统。德日嘛,是机械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其创意与灵活空间,略嫌较少。我个人倒偏向于,现时香港的《超凡管理模式》。因其既融合了西方各国的不同卓越管理模式的优点。却又不失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道德观念、中庸之道、明白物极必反、要取得综合性平衡的道理、和谐社会所需的一点点儿人情味。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些;比较多些弹性的融合性真知。

关于“管理”这方面的议题,我可以跟阁下谈上不少的时日。虽然“管理”在组成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所有基本元素之中,属最重要及核心的元素而非本专文的主要议题。因此需首先较详细地阐述清楚,这一至关重要的核心元素的必要。到此也确实在这方面,已被谈得够多了。故有关“管理”这一议题,被集中谈到至此为止,便该收笔了。那么就请容我开始谈谈:《什么因由才导致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为什么要把这些不同领域的基本元素,有必要被无缝整合成“一体化”;其将会为咱们国家及人民,带来些什么好处和裨益等等。

《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与美国普洛公司有何关系》

正如于本专文一展开赘述的第个一段落,已开宗明义地作出说明,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无需付出专利费用,为国家从美国发明STD总线及相关开放式技术的“普洛公司”(Pro-Log),引进相关的总线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成为我国的技术标准期间。由于有较多的时间和次数,逗留在颇多美国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具备了以“企管”、“创意”、“设计”、“营销、“高超技术”、“高端生产科技”。特别在“无纸管理”(Paper-Less Management)、“综合性企业理念”(Concept of Integrated EntERPrises) 和“Just in Time”(JIT)等这几方面的“普洛公司”。而“JIT”就是代表当时产业界,一直要追求及梦寐以求,生产上的最高境界。而“JIT”的特点就是:“及时齐料、及时生产、及时出货而绝无存料及存货”。就是因为美国Pro-Log(P-L)公司,具备了以上所述的独特条件而著名于全世界的高科技界,独步于全球的电子厂家业界。更膺获利用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电脑,被应用在全企业整体自动化方面;排除人为的错误;保证工作及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上,取得水平最高及成效最大,环宇的最高声誉。而这家P-L公司的产品与系统,实属军品亦被用作,极可靠的工业自控产品。被应用在飞机等的黑盒上、美国太空穿梭机上、核能发电厂内;日本子弹火车;新加坡地铁、香港地铁、香港天文台、香港马会。甚而咱们的大庆油田、首钢、鞍钢、宝钢、原首都机场、绵阳属全世界最大风洞,需32个关节的监控系统、深圳水厂、台湾飞利浦、台湾“台塑集团”、台钢、台湾化学等等,应用例子多到数不胜数。

虽然当时,还没互联网、浏览器、伺服器、也没有移动通讯技术、亦没RFID技术、更没有云端计算技术、没有那么多的辅助或组态软技术,如现在常见,与ERP有关的SAP、Oracle、Sage、金蝶、用友、神州数码、天心、天思、正航等,就更没有。当时较流行的套装组态软件有:Wonder-Ware、Paragon、Open-control等。皆因美国普洛公司(P-L)总裁Ed Lee(白人)乃一位,超凡而卓越的管理专家;其副总裁兼STD发明人Matt Biewer及其总工John Orr、网络专家Jeff Munk。包括Ed Lee本人,都是电脑软硬件的奇才和天才。电脑软硬件及生产暨制造专家Dale Christensen等旗下顶尖的高级工程师如云。当时发明并开发了,可能世上唯一的第一台,自用而属非卖品的超级【CASE】,即“Computer Aided System Engineering”(电脑辅助设计与开发系统),作为他们自己企业内使用,进行最优化而极速,可完成设计、开发任何软硬件之用的超前软工具。

举一例,可说明其行事先进性的全豹。普洛(P-L)竟然以他们难得的真知灼见,决心采取当时被认为罕见而属最先进、最科学化和最可行的综合性顾问方式。有策略而有步骤地,逐步进行他们在筹设、规划、设计、建造、设置他们整个企业、研发部门和厂房之前。由他们大股东兼总裁为主导,再加上其他较大股东及董事局主要成员,以总裁为项目经理,加上他们本身高质素的有关专家所掌握的超凡而卓越的管理理念与他们的超凡技术背景。再向外聘请一位,属综合性的高级顾问,组成一个建立其企业、研发部门及厂房的项目小组。作出仔细的多番数据搜集、调研、分析、评估,总结,才拟制出一个经过他们公司的精英团队,再经过各部门的主管,充分而反复辩证与论证。最后才修订出组建他们P-L,跨国企业的初步方案。而最后的方案,必须再经过他们的项目小组的不同专责人员,与相关的建筑师、设备供应商、银行及相应的政府部门。经过慎密的仔细咨询和探讨后,把获得的数据与资讯,通过他们的自我研发的电脑作出筛选,总结、分析而得出的信息(Information)。再被提升为智能化的知识(Smart Knowledge)。基于这些“知识”,才定订出他们最后付诸实施行动的最佳方案。

创建P-L他们整个企业方案的定位:一,以最高规格,要构建为一属国际级的尖端高科技一流企业;二,要组成以综合性理念模式营运的企业(按他们的构想,所谓“综合性企业”,英文叫做:Integrated EntERPrises。就是把用户、企业、供应商的三方利益,捆绑为共赢互利的共同利益,像一家人的经营模式),作为经营的宗旨;三,为了配合企业的产品属最高质量,同时要达到最大限度,能维系优秀员工的稳定性与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所以整个企业被开设在美国风景最优美、气候最舒适、生活最写意。当然,生活质素和指数,属全美最高的旅游及度假胜地:加州,硅谷稍南一点的“蒙纳利尔市”;四,在全球各主要国家,建立直接关系的分销网络(我是他们的大中华区及泰国的独家分销,并代表他们掌管日本及星加坡业务);五,除原材料及运输,由被优选过的供应商供应及运输公司处理之外,其余企业的所有行政、会计、市场拓展、宣传、产品技术资料的编制、产品或系统的市场定位、设计、研发、研制、试产、量产、销售、推广、产品的保用与维护。包括经常所需,相关的数据及资讯的搜集,储存和”资料库”(Data Base)暨“电子档案系统”(e-File System)等设施的建立、操作与维护。包括一切自用的应用、驱动等软件程序,通讯用的协议集,均出自本身工程人员之手。同时为了实现全企业整体化和系统化,所有这些系统的建立及互联,则均由企业自己内部一手包办,决不假手于外人;六,当时虽然P-L并不如美国的G.E.、IBM、HP等巨型企业的规模那么大。但在企业投资与产出比的效益、名声等方面,却曾赢得,不单单只是美国,还属全球人均产值最高的公司;亦曾赢得全球人均技术和质素含量最高声誉的企业,还赢得人员质素最高的美誉。

国内,以航天部、电子部、机械部等。包括台湾、泰国、日本。分十多批,人数超过两百多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由我安排并带队到过P-L,进行最少两周的培训。起码在国内,有超过170多人,可引证以上,对P-L大部分的描述和评价,是真确无讹。他们亦可同时引证,我跟P-L的高层关系的密切。起码我仍然跟P-L的总裁及他们的市场总监,保持彼此紧密而频繁的长期联系。

P-L使我印象最深刻,最能触动我神经,令我十分震撼的还是他们超前的管理与经营思维、创意、设想、处理一切事物的不一样、不拘一格的方式。这不仅让我学到和体验得很多,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和物。并进而引导我深刻地醒觉,究竟我怎样才可从P-L或美国其他属高科技的企业,可借镜或醒悟到什么,转而可以实际与具体的行动对国家,可作出任何特殊的贡献和裨益?首先吸引我的便是他们整个P-L上上下下,几乎全体成员,都极为折服而非遵守,他们企业所定下的高规格管理制度和人性化的运作系统。并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虽然咱们国人,均认定美国人的特性,大都份属个人主义,崇尚自我的自由。却发觉他们普洛人,在P-L一开始便已形成的非常独特及优良的企业文化,极大程度的熏陶之下。竟然发觉他们比日本人,更富浓厚的团队精神。在意识上,更有共性。对所工作的P-L,相当有归属感,人员流动程度极少。这种发现,不止令我出乎意料之外,更让我深深地惊叹不已!就是因为P-L所显示以上,与国内企业状况,反差很大而令我十分关注的异常现象,便极大程度上。更驱使我越对这些现象感兴趣,就更为关注和有冲动去仔细观察、了解和深究P-L,各种深层次的起因!

由于我当时经常要带队去P-L作培训。加上我本人是P-L在大中华区的唯一分销,又是他们在日本及星加坡的业务代表。故每年必须,到P-L起码一两次,作较长时间的刷新培训(Refresh Training)。所以一年总有好几趟到P-L。从而明白P-L人,无论在设想抑或处事,都有他们独特的一套,与别不同的想法和见解。

事例一:

利用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电脑,所提供无可比拟的功能,P-L开始动手构建他们企业总部,有关决策、行政、运作、人事、财务、市场、监管、保安、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有关办公室自动化之前,他们首先就要从企业整体(犹如我所倡议的“一体化理念”无异)“管理系统”切入的概念入手,进行每一环节的全盘考量。并不如一般企业,尤其是国内大部分企业一样,只孤立地只去考虑「办公室自动化」,这单一的环节作规划。而不大会去考虑,其余相关的事宜。

首先P-L要切实关顾和确保,要建立至关重要,存储基本历史材料与各种档案的“电子档案系统”(e-File System)。犹如企业大脑的 “中央数据库”或称“中央资料库”(Data Base Center)的整合工作、便是利用常用的各种“串行或并行接口”(serial、and parallel Ports)、“以太网”(Ethernet)及“工业现场网”(Arc-net)这两种网络制式,作为相结合的网络系统。而Arc-net主要被用在生产现场的一种可靠性极高的网络系统,构建成有P-L自己非常有特色的网络(Net-Work)系统、电脑机房监控自动化、总部大厦及厂房自动化、研发部门自动化、技术与商情情报部门自动化、多栋厂房的连线多条,统属柔性(Flexible)及联动生产线自动化、保安部门自动化、对内及对外联网通讯等,一起互相作无缝相连结(Seamless Interconnectivities)。全都被纳入整个企业的总体管理体制、架构和系统,作全盘考量及统一评估。因此,首先必须涉及大量前端现场的数据采集及反馈;经过筛选、分析,再被上传到企业的“电子档案系统”或“中央数据库”作妥善储存及被下载;对全企业的总部大楼内部活动、研发部门、厂房、全部生产线、保安与检察部门等。包括排除黑客的入侵、本国及国际各主要分销的通讯往来,均得到及时的收悉与回应。银行款项的自动交收,得到不失时的关注及处理、运输公司的及时出货发运、材料供应商的及时供货及所需的不同服务公司,自动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所有这些,都确保按时得到万无一失,无所遗漏的自动跟注与跟办。有关以上全部事项,都要全部要进行全天候,无错漏地被记录在案和无闪失的实时监控与自动跟注无误;

事例二:

为了要达致全企业,基本可实现“无纸管理”的目标,那当然须每个工位,配备人手一台,联网由P-L自己研制的桌面电脑(该时还没有手提电脑)。除了上位主机,采用IBM大型系统之外。其他工作站、终端都就地采用P-L自己研制的STD工业级的系统。为了贯彻P-L自创的“综合性企业理念”,在经营中所发挥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也为了达致最高水平、最有效率、最有效益的“及时生产制”或称为“准时生产制”(JIT System)的成效。多次通过他们的各地分销,用事实一再向用户证明:他们从P-L得到的售前及售后的服务。包括技术支援最优良、产品质量最好、性能价格比(Cost and Effective)最合理、保用期最长。同时又派遣了专责的专员,化了不少时间与心力,与经过多番优选过而终被选中的货运公司及零部件供应商、各种所需的服务公司,于事先做了不少互动和磨合工作,使他们彻底地充分明白,P-L宁愿多化比他们从另外的顾客,取得额外百分之十的较高代价的收入,目的一定要得上述各类公司和供应商,要确保他们的服务,属无懈可击的优质、快捷、准时的收货及快捷发运,给P-L预先指定用户的服务和经过预先,百分之一百的质量检测,属零失效的军用级或工业级、最可靠的零部件,及时无误的得到准时供应。做成用户、P-L、对P-L提供所需服务公司、运输及供应商三方面,像三位一体地结缘,犹如一家人一样似的共赢结局。

另外,让经过严谨筛选才被雇用的货运公司和被选取的零部件供应商,为了能于预先准确知道有什么订已被P-L落实、定了什么型号的产品、产品所需的又是什么零部件、有多少种、数量总共有多少、何时生产、何时收货及发运给属那些地址的用户等信息。为此,P-L与所用的运输及供应商,装设了直接连线的快速网络通讯。让有关的货运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获得授权的权限,自行登入P-L的资料库,随时进行查询及存档。其他向P-L提供所需服务的公司,也莫不如此。此外,P-L还与他们指定的银行,也装设了直接连线的快速网络通讯。每当经常向P-L提供需付费服务的公司、货运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等,完成了任何一宗交易之时,P-L的电脑系统,便会实时地自动把有关的数据,通过网络分别传送到所指定的银行、P-L的行政及财会部门,也同时自动接收到有关数据与信息作存档。而所指定的银行,会在每个月底的最后一日,自动会转帐,把向P-L提供需付费服务的公司、货运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等的款项,自动存入上述有关公司的帐上无误。而P-L会计部也会自动收到同样的信息。此外P-L的会计部门,不用经过人手。而电脑中的相关软件程式,也会把每月的财务报表,自动把帐理好。而准时地显示到每位有关人员的屏幕上。当高层及行政管理人员,可随时一开电脑时,就会第一时间可看到有关显示。直至有关人员,知会系统并表示:他或她已收到有关信息及表示已知情及已被存档后。上述的显示,才会被自动终止。否则,上述信息,会自动无间断地被重复显示。这样的安排,从中央资料库的记录中,便可查知有关一切的记录无遗。

事例三:

由于P-L的两位主要大股东兼正副总裁,都崇尚“Small Is Beautiful”(小是最美)的理念,故他们所发明的STD技术与标准,也莫不如是。故此,他们的STD产品的特点,为了达到最可靠性和要达到工业级,甚而属军品的标准。故被设计为属小板而功能单一的结构。而STD系统,靠背板式的机笼内设总线,把独立的电源及不少的功能单一,好几块甚而最多32块卡,互相连成系统。从组成STD系统的就有:不同功率的开关电源、不同数量插槽的机笼、属单一功能,小板的CPU卡、Memory卡、串口卡、网络卡、数字量及模拟量I/0卡等不同应用的卡。故此不同种类的产品及不同型号的产品,为数近两百多种。由于要符合,P-L所定下必须达到JIT,最高标准与水平。同时亦要达到P-L本身所定下,每个订单被确认的当时开始,必须要在三个工日内出货,且还包括24小时,质量保证的老化过程。所以其生产线,一定要采取高度柔性的生产方式。非量产而是依照每一订单内所列,按不同类型的产品,逐一排列地作连续性的自动生产、自动打印发货文件、自动包装、自动出货。可见要达到这样目的的话。光是生产每个订单的货,需换的夹具,就不少!为此便必须通过企业原先所规划的整体,系统化的连贯管理,所预设的生产流程而无须人手,全由电脑的程式自我驱动,按既定程序要即时自动备料、即时自动生产、及时打印发货文件、自动包装、及时自动出货。而无须由任何人为的手段涉及在内,便可真正贯彻及实现JIT所预设,在功效与效益上,所要达致的最高理想。可见这些不得了的惊人效果,终能出现。其根源,皆拜P-L自己的卓越而属整体的连贯管理系统所赐。

事例四:

P-L的整个生产过程,在不同岗位上,都配备了专用而属联动的无数机械人(Robots),从自动选材、自动把料被配上线,从电子芯片及零件的自动插件、表面安装焊接到封装、进行百分之一百自动监测、老化及质量保证、然后到完成产品,再自动加上发运文件、被自动包装到自动从生产线,被自动直接输送到卡车上发运。几乎都属无人值守而全程被电脑作百分之一百监控,全自动化而属联动的柔性生产(FMS)机制。只配备了坐在空调办公室内,舒服地作监视的不多工程师。而没有工人,甚而没有技师。而那几位值班,共坐一室的工程师,除了要经常用视觉,观察屏幕上有无显示预警或警号、微型喇叭或无线电话,有否会传来预警或警号外。由于P-L所设置的一切与企业运作有关的设施,都属世界上,最可靠而质量最好的设备。事故发生的频率,少之又少。所以那几位坐班的工程师,得试图思考、研究、互相经常讨论,就生产的过程,有那些地方,需要改善或有任何善法,可把生产成本降低、质量仍然得到保证而不影响生产效率。甚而可增加产值,质量更佳。每次这种讨论,都必须记录在案,然后每周都要向总工程师,作一次文字上的汇报。有关“点子”(Idea)或建议(Proposal),一经被采纳之后,会有相应的报酬。一经被证明确实有关改动,为企业带来利益。将根据所产生的利益高低,会获得另一次正式的酬劳。这种极有创意,可充分利用剩余时间,产出额外效益的卓越管理模式,竟然可发挥自我积极性兼更大能动性的“工作小组”。其当时所产生的效益及回响,却那么大。一经被传开后,许多美国、西欧、日本等,追求卓越管理模式的企业,都竞相效尤,并被传为佳话。

此外P-L整个企业园区,由五栋楼房、一间小楼房及颇大的园地所组成。所以总部、研发部、市场推广部、工业级产品生产厂房、军用级产品生产厂房,各占一栋。还有一间保安室楼房。共五栋楼宇,连同空旷的花园区,所组成的整个企业园区。显示出需要小区智能化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内外联网自动化通讯系统;安全、监控、报警自动化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数据与资讯搜集及筛选系统、高度智能化资料库;财务自我自动生成系统;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软硬件自动开发系统;自动追踪新技术暨自动模拟未来市场走向系统等。并包括其24小时,全天候对整个企业园区的安全监控及实时,通过固网或无线,对有关电话的持有者做出不间断,需确认受到报警讯息后,才会停止报警呼叫的安全系统。而安全系统会对有关呼叫,有记录在案的机制。在三十多年前的安全报警概念来说就有这样的超前想法,堪称一个极有创意的理念。而且当时还没有移动通讯,手机的出现。从以上所罗列的每个系统,在一般人眼里,都是个独立而互相无关的单独系统。但在P-L人看来,却是互相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整体系统体系组成部分中,所包含各个单元系统。这恰恰与我心目中的一体化,基本无异!

事例五:

P-L要彻底达成全企业,以JIT所设定,最高水平和最理想的理念,属世界上最前沿的全面自动化而最有效率与成效的企业。并要把人为的错误及情绪上所造成,不可控的偏差弊端,被减至最低的最有效运作。P-L最高当局,尤其是其大股东、董事长、首席执行长兼总裁,心里相当明白,P-L得不惜任何代价,首先要利用本身已掌握,久经实践考验、科学、实际、可行、属最智慧型的卓越“管理”模式,作为基础的奠基条件,所为主导。充分无缝地结合和应用好,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电脑”的最大功能以及最超前的“高科技”,例如:电子档案系统、高度智能化及可自我完善的“资料库”技术;最先进及最智能化的“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网络”联网技术;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条文马”技术为首及其他相关的感應器(Sensor) 、傳感器(Transducer) 、偵察器(Detector) 、探測器(Probe) 、監測器(Scanner) 、闭环监控器(Close loop controller)、计数器(Counter)、報警器(Alarm device)、条纹马解读器(Bar Code Reader)、校正器(Calibration Device) 、數據採集器(Data acquisition device) 、 數據鎖存器(Data logging device)、傳送器(TRANSMITTER) 、校正器(CALBRATOR) 、數據鎖存器(DATA LOGGER) 、指示器(INDICATOR) 、执行器(Executor)、紀錄儀(RECORDER) 、訊號調節器(SIGNAL CODITIONER) 、無線傳送器(WIRELESS TRANSMITTER) 、調節器(REGULATOR)等,属前端现场,智能化器件;当然还需包括至关重要而能涵盖所需一切应用的辅助“软件”技术。才可达至P-L所设想,属他们预期的全世界,最宏伟和属最高端技术含量的企业。

事例六:

至此,大家会马上可想象得到,要把以上所提及并被多次描述过的各种,与自动化有关的高科技、不同的接口的互相连接、网络通讯、各个独立的不同系统等,要被个别无缝而畅顺地,被整合、连结及融合为无缝而能一体操作的整体系统。在操作与连接技术上,那实在谈何容易之事!请试想想:光是要把外间个别厂家,按不同的接口与联网技术标准、不一样的协议( Protocol)标准,所研制的众多软硬件,被适配于互相衔接之间的通讯,进行紧密而无缝握手(Shake Hand)的连接。又从市场上可选购到,当时较流行的多种套装组态软件,例如:Wonder-Ware、Paragon、Open-control等,对所有需要的应用软件及驱动程序,进行组态。大概可以整体连结而被结合为一体化系统的互相无间操作。会较为容易,对P-L作为技术含量年那么高的企业,更不会有何难度。但考虑到首先必须要解决,整个企业的总体管理及监控系统等,可作无缝而顺畅契合的高要求。包括其他众多系统,所需相当多的不同连接协议、应用软件及驱动程序等,将来要进行提升与维护时。而这些那么多的接口连接不少异样的通讯协议、非标准化的应用软件及驱动程序。又可是否那么常容易地,可作无缝而又能互相极为顺畅地连结成一个整体,有P-L自己标准和特色的庞大系统?那肯定就非P-L以自己一直标榜,P-L乃一技术含量最高的企业,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故此便特安排了P-L发明STD技术及其标准的软件天才,也是P-L的副总裁:Matt Biewer先生,为此特别成立了一个开发小组。由他领导进行开发,利用他们独自研发的非卖品:极为先进的“CASE”软件辅助开发工具,完全开发出与外间不尽相同。而属他们P-L自己独创而属自己所订定的统一标准,完全可作互相无缝连结的P-L独创标准,所有众多相关的232、422、485、RJ45等接口的连结、网络通讯协议、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等软技术。他们P-L对此,就绝对无须外求,就可关起门来,完全由自己解决。可见P-L这家非常独特的企业,其技术有多独特和高超!

事例七:

由P-L的Matt Biewer先生,于1972年发明了举世惊人的STD技术。他们聪明的是,P-L竟然并不把这发明,据为己有为专利。而是推出世界为一“开放式”(Open Architecture)的技术。并联合了IBM、HP等上200多家一流的英、美与电脑有关的电子厂家。把STD的技术,推动为世界作为工业与军用专用的标准。STD的产品总销量,一度曾远超过当时的PC-AT。加上P-L的STD产品,公认为世界最可靠,唯一可提供5年全保用期的电子产品。包括P-L在实施JIT理论,所产生的效益和被应用的范围,属最佳、最广。那当然令P-L在高科技界声名大噪!影响力巨大!故此。当时英、日、美的行家,络绎不绝地探访P-L,进行多方面的观摩与学习。令不太大企业的P=L,却在环宇的声誉变得大大无比!

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代初,通过我美国顾问联号:N&A而与P-L有所接触。从作为其亚太区市场推动项目,提供顾问服务。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成为他们的大中华区和泰国的独家分销与他们在日本及新加坡的业务代表。期间曾去过P-L十多次作深入的培训,每次都会进行,最少一星期到十天的个人单独培训。且由P-L的安排,要化不少时间,不止要对他们的技术、产品、管理及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作深度的认识。更要我与他们每个部门的主管,有彼此较深的认知。目的要我犹如他们高层其中一个要员一样。这才让我有可能,回顾30年至最近的10多年前,一如以上所述,与P-L相关较全面之事,记忆犹新。我当然亦觉得,能曾作为P-L其中一员,深感骄傲和自豪。

想不到的是,当P-L鉴于STD总线,开始被设计为8位元的总线。后被改进为复位为16位元的总线。由于商用32位元的PCI总线的出现。P-L不得不因应市场的需要,于1994年初开始,试图研发把PCI总线,开发成为工业级与军用的总线。故又于1995年间,以P-L为首联合其他两家,STD产品及较大厂家:Ziatec及Winsystem,一起把32位元,复位为64位元,工业级与军用的CompactPCI总线,推动为美国及国际标准。一面世就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欢迎和回响。使采用Motorola自己专利的VME总线标准生产,原来差不多独霸高端而属可靠电脑市场的相类似产品,在整个市场上受到极大的冲击。不知Motorola运用什么高招、手段、策略或特意把收购价炒高。竟然于1889年,一举把P-L收购成功。为的全是P-L的独特技术、全体高质素的员工,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和手上拥有研制CompactPCI总线产品的高超技术。照后来P-L的大股东及高层解释,他们原以为Motorola会继续以P-L的名字,一切如旧地在原地扩大经营。后来才证实,事实却并非如此。可叹堪称一代在世界享有盛名的典范企业——P-L,竟然落得如此,非战之罪的出人意外下场。故P-L的两大创办人暨负责人及其几位,从一开始就直接参与的高层,耿耿于怀;后悔莫及不已!实在对他们可惜!对我也非常可惜!虽然事后我因此而仍获得,成为“Motorola电脑集团”(MCG)的代理。但在感情上总觉得很失落。认为P-L像受骗似的落得如此,非如P-L高层主管万万所预料不到,原来所期望及预料的那样。虽然手上多了想象不到,那么多钱。但糊里糊涂的空余恨的下场。那只有唏嘘频频叹息一番、又一番而无奈!

《试图模拟P-L日常运作特显其超前性暨综合性的企业文化》

从以上对P-L所作出细致的描述,估计阁下已得出一个较为清晰而鲜明的印象:就是P-L意图要为自己定位为一间全球性,崇尚超前高科技、超高效益产出、优质工作环境、坚持“小是最美”的精神、不计成本务求拥有属最高质素的特有员工、目的要具备最具创意及领先而属超前技术的团队、并要把企业被办成世上唯一以最“卓越的管理模式”为主导、基于以超级电脑操作为基础,辅以全企业实施全面自动化,互相无缝沟通的管理体系、达致超智能化、可自我监管、自我驱动而积极工作,全属高薪而优质精简的优秀人员、达到无纸操作、实现“全面JIT所概括的最高效能”的运作、达到人均最大产值的独一无二,相关的“核心技术”不假外求,国际上极为少见的“超级企业”运作模式。

P-L以他们所独创的“自动编程器”起家,通过他们所发明属开放式总线的“STD产品”而壮大。因创造直至目前为止,也是最先进的CompactPCI技术与总线。因而非自觉又非自愿结束的厄运。市场遍及全世界,每个角落。以产品最可靠、技术含量最高、保用期最长、价格不便宜,却性能价格比合理而著称。却因为首先推出CompactPCI高端产品,却竟然威胁到Motorola,在国际市场上作为被应用于工业及军事使用的高可靠,最高性能的计算机,最顶尖”一哥”的位置。而终于遭到Motorola的处心积虑,暗藏敌意收购的厄运。而则于不幸而一下子殁落。我想,这实在对全世界的高科技界来说,是非常可惜、悲痛和不幸的重大事件。据后来的了解,原本所达成的收购意向协议,Motorola确有强调过:P-L被收购后,在Motorola控股集团的名下,除了两位主要大股东不愿跟随之外。整个P-L企业团队,将完全保持不变。仍在原来所在,加州的“蒙纳利尔市”(Monterey)继续经营。情况维持有一年有多的时间,可能因新推出的CompactPCI高端产品,极受当时市场的欢迎而恐怕因维持P-L之名而事实影响到,原来“Motorola电脑集团”(MCG)几十年来,在高端电脑市场,所一直赢得的至高无上的威名、独霸市场的一哥地位。便不得不把原以P-L为名的企业,统而收归MCG之下。而P-L之名则被束诸高阁。最后让人,最少我个人怀念不已而只能成为历史佳名!但原来P-L的大将:John Orr为MCG 科研部的主管、Jeff Munk为MCG 的总工、Joe Pavlat为MCG的市场部总监兼任美国暨国际“PICMG”的主席。所有P-L的原来所有雇员,仍然留任在MCG不变。则是不幸中之大幸!

01,先谈谈P-L他们,如何非常精明、巧妙而绝顶聪明地充分利用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属超智能化、无人为错误、不受情绪、贪念、欲念、亲情、裙带及私人关系、动气的诸多影响、亦不会讨饭吃、更不会偷懒、也不会撒谎、永不言倦、高效电脑的功能及所衍生而相配合的电子档案系统、资料库等相关的软工具,掌握所需足够而准确的历史数据与信息。经他们专家科学的分析与评估,掌握了整个而确切的现状实情之后,才有谋略地制定他们初步的市场预测、拓展、策略和部署大计。才按步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展开和贯彻他们符合实情与可行的销售计划。绝不会在不知就里,贸然就在无依据的人为的情况下而去作无基础、更无把握而属空中楼阁,空想的销售及计划。再加上他们最新的数据与讯息,得自他们分布于全世界,每个重要城市的分销,每周按P-L指定要制作的详细业务报告(后来逐渐改而采用,我所自创的“A-A管理法”中,称为“简约底层一手信息源”——即比较实际的“A-A工作纪录”,作为代替他们一直沿用多年的所谓“报告”);他们自己的本地及国际市场,多位主管的每月紧密地亲临当地市场自作频密市场巡回的实地考察。由于我作分销的市场,是P-L最大营业额的区域。故他们更经常会出动主要高层:由其是主导企业的总裁:Ed Lee(李毅,白人)、总管市场的副总裁:Mike Campo(金宝)两人。经常往各地,作实地的考察。且来我所分销及管辖的中国圈、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作研讨会、市场推动及考察,特别多。与总要用户,见见面、寒暄、寒暄一下。更可对市场亲自能掌握第一手讯息及资料。由于当时还没有可作搜索取料的互联网网站,如Yahoo或Google等的存在。只好通过他们美国的专业顾问公司,从全部位于美国,约达200个联网,要付费的不同专业,巨型的资料库。从与全球商情有关的资料库中,有偿地套取而获得有关所需的数据与讯息,再经所聘用的顾问公司,作出专业的筛选、评估、归纳,总结后而得的应有尽有,属无价之宝的有用数据、讯息和顾问所提供的评估报告后。才订定出他们极具科学、甚有逻辑性、可行、胜算高而不会落败的最后销售策略及市场计划。

实情美国从国家、各种机构、企业以至个人,都无不对数据与信息的关注。要不然怎会有那么多的情报机关:CIA、FBI等各种内部及外围间谍、商业间谍。包括木马程式等的出现。可以说关注数据与讯息,就变成西方国家、俄罗斯及日本等的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传统精神。只是P-L与他们相比之下,比他们为更甚而已。但从P-L高层的考量,除了数据与信息,显得重要之外,其他相配套,以电脑为基础,所延伸的软及硬手段,缺一都不可少。尤以高效能的“卓越管理模式”与“超前创意”。对P-L来说,就抑显得更为重!

02,P-L从不把他们的产品,直接销售给他们的最终用户。一定要通过他们认可的分销,才会把产品卖给用户。因他们确信,只有接近用户而合格的分销,用户才会得到最贴身、最快捷和最佳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所以P-L要求他们的分销主要人员,必须每年在P-L接受,有足够的深度培训,对P-L的运作与企业文化,必须要有充分的认知和认受性。对最新的技术动向和新产品,非常熟识。无论谁,每次接受P-L培训时,必须经过测试合格,才能过关。而每个分销的公司,本身的管理系统和企业文化,也要得到P-L的认可。才有资格被接受成为P-L的分销。我个人觉得,P-l这样严格去选取他们遍布其本国及全世界的众多分销,有其十分的必要性。别的分销怎样,我不大清楚。我作为P-L的分销当中,每年的销售额为最高的一个。而给我的信用额,相信也是最高。为每三个月,才通过银行电汇,把欠帐自动一次过结算和清缴给P-L。其中曾有一个月的总销售额,超过一千万美元之多。可见三个月所累积的应付未付款额,数额可想象得到真不少。当然其中有由我们的用户,用L/C直接付款给P-L的银行。而货自然就会相应地被直接,安排送交给客户,这种交易方式。而应得的利润,则按既定的自动化软程序,由P-L的银行,按既定的程序所自动显示的指示,直接转帐而被汇到我公司帐上无误。以上的运作,均完全在自动化的过程中,畅顺而无错漏地被自动地处理得非常妥当与完满。以上的交易过程,都依循P-L的无纸管理,属超前、卓越的整体和系统化的经营与理念模式,彻底而无缝地通过电脑的超凡与高度智能化技术,被渗透到他们日常运作的每一角落之中,才得以实现。而彰显得相当明显而随处可见,卓有成效和异常的成功,是绝对无可置疑的。

于此不得不提的便是任何厂家若采用STD标准,生产其STD产品的话,可与其他厂家的STD产品作互换使用。P-L的STD产品其价格比美国本土同类产品,贵上38%至60%左右,比国产的STD产品,更贵上十倍之多。仍然,P-L产品的销售总额,在国内仍属份额最高!这不是又一次可证明P-L的销售理念,就是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最好、最可靠、价格贵一点没事。但属物有所值。产品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有竞争性、更有持续性的理念是对的!

03,P-L为了切实贯彻JIT的最高要求和精神,P-L订有非常明确及清晰的规定。就是确认订单与发货,在时间上订有非常严格的规限:就是每当任何订单,一经被落实后。规定必须在七(7)个工作天之内,无论订单的品种多少、数量多少,那怕该订单所订的货,数量只有一件。一定要在七个工作天之内发货。绝没有因数量太少,甚而只有一件,会把该订单的货,会被延后等待其他订单,有相类似的产品要生产时,才被加在一起生产。在P-L的营运及企业守则字典里,绝对没有这一条。????

由于P-L的产品,价格都相当高昂。故连被认为已相当快捷的“空运”都不被采用,全部采用“户对户”(Door to Door),如DHL或Federal等当日就到达的“特快专递服务”。为了要保证每个订单,必须要在七个工作天之内,要准时或提前可发货。亦为了避免,绝对没有任何材料、零配件或产品,会被滞留或积存在厂里至隔日。故P-L就根本,没有建立任何仓库。当有任何订单被落实时,P-L的电脑系统,便会实时自动发出讯息,分别给联网的电子零件供应商——Schweber、印刷电路板供应厂商——Techtronic。当然还包括金属零部件供应厂商、速递运输公司、保险公司及银行、提供相关服务的商号。连同本身的财务部及相关部门等。而这些供应商、保险公司、银行等与P-L有业务往来的商号。反正获得P-L的授权,亦可凭P-L所授权的密码权限,随时作有限度地登入P-L的“电脑系统”、“资料库”甚或可登入与其相关部门的“电子档案”,被授权登入的部分。便可详细查阅与其本份范围有关的细节,作出万无一失的查核。甚而可把相关的数据与资讯,上载(Up-Load)而无碍。从这可见P-L属相对开放的企业,无惧任何所谓「私隐」或有何不法的资讯被涉漏或曝光。最少我作为知之较深,我有这个感觉!

04,由于P-L几乎全企业,都处于高度自动化运作系统的环境之中。故自动门禁和自动保安系统,当然对P-L的整个企业园地,会进行严密的监控。无论进入或离开,必须凭授权的智能卡、密码及视像识别的三重手续才可进出。任何访客则必须有预先在软程序上,作了预设的安排。再由P-L专人持卡带进及被再被带出才成。任何供料或取货卡车,当时还没有“RFID射频识别”手段的出现。司机便须持有授权智能卡、P-L电脑系统存有头像的记录及密码,才可进出P-L园地。才可自动开启两个厂房的进料窗口及发货窗口。所以载料而属标准尺寸的卡通箱,六面都贴有独一而专用的同一识别条文码。卡通箱的任何一面,通过进料窗口。便可顺利地被智能化的条文码解读器,识别到吻合的数据。讯号便自动被立即分别传送到厂房的电脑工作站。而工作站就会实时指令自动输送带开动,并把卡通箱送到分料上线的机械人那里。箱便被自动打开,料会自动被分到所需的生产线去。自动进行插件、自动表面焊接封装、自动作24小时老化、制成产品、每种产品的详细技术说明书及自动打印出来的“货物装箱单”,全自动被一并装入尺寸标准的卡通箱内后,再被自动封箱。需要的话,会连同载有开关电源、机笼或机箱的所有属同一订单货的全数卡通箱,加上被自动打印出来,并被装在一透明塑料袋的“发票”与“发货单”,被全载入一个五面(向上的一面,是空的),在固定的地方,亦都被自动贴上条文码,作为输送用途的容器内,由输送带会自动经过也装有智能化条文码解读器的发货窗口,给正候在窗外等待收货,已被识认的司机,把货取走,直接快递给用户。出货窗口的智能化条文码解读器,解读了货品卡通箱上的条文码信息后,会实时地发讯号给厂的电脑工作站。有关的资讯也会实时被传送给企业总部的电子档案系统、资料库及财务部、银行及相关的商号。市场部的秘书,得到终端电脑屏幕上的自动指示,当然就会马上用“传真”(Fax),即“电传”(Telex)通知客户发货信息无误。因当时还没有互联网(Internet)出现,也就当然没有电邮(E-Mail)的存在。

参阅至此,大家一定会好奇地猜想,在P-L两百多位员工之中,P-L两间厂房达十(10)多条互相联动的高度自动化生产线而产值又那么高,按以上所描述情况看来,估算用人不会太多。但起码,也最少得有几十人。实情加上要作24小时监管“通电老化室”三班制的员工,除了该两位主管及其两名秘书不算之外。加起来,才16名全属工程师级的员工。用得员工最多的部门,却是他们的研发部;次之是资料拓展部;依次是市场销售部;行政总部;安全保安部、财务部、杂务部等部门。而产出的直接与间接的效益,却比类似规模的美国,雇有上千名员工的其他公司,高出不止一倍!

可见P-L因他们于一开始构想他们目标一致的共同事业之前,就锐意瞄准的企业模式,就基于当时美国因邻近史丹福大学,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硅谷”,正在计划筹建。故他们预测高端而属有创意、高科技产品的市场趋向,肯定是由美国所带动的世界市场的未来主流走向。坚决要要研发及产出,有关业界最顶级的技术与超前高科技产品。相伴而来的可被肯定的是,必须立志要循较艰难,前辈还没走过之路——以符合本身具有特色的理念及上述超前设想的要求,基于本身所已具备的特殊及极有创意的条件,针对既定的目标,首先去寻求最佳而相配合的“卓越管理模式”为奠基石,通过利用几乎无所不能的电脑及其延伸的技术——工业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辅助软件技术、电子档案系统、智能化资料库、网络通讯技术、前端现场智能化器件,如条文码技术等。锐意要打造以整体化而属系统化的概念,无缝地去整合全企业,整体高度智能化运,作为要实现的目标,作为企业的坚定不移,连贯性的发展路向。虽然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警惕不断需改进与演进进程的危机感。但企业既定的路向,则绝对维持不变。这才导致以上所述的超乎想象的惊人,贯彻“企业能全盘一体化”,高效益的卓越成果。

05,P-L有强烈的意欲,在技术上会无时无刻,不止领先美国业界,更要领先全世界的业界。因应逝要把企业被办成“少而最美”、“无纸管理”、“全JIT生产”、人员属“最高质素”、“效益最大”的少有而独特的企业。公司虽不太大,其研发部门,实力确非常强;水平极高。分有三个独立的研发小组。通由John Orr统领。而小组都有其组长与副组长之设。他们有一非常独特的做法,就是每当任何一个小组,研发出一项新技术或一种新产品时,作评估和审定的最后工作,非部门的领导,也非企业的管理高层。而是由另外两个小组的组员,分别进行再一次,仔细和更深度的评估和审定,才给出最后评语与建议。最后定案也由该三个小组,以民主的方式,议决作出。

他们P-L还特别设有“企业营运、运作、未来发展路向的改进小组”。成员包括所有部门的主管,再加上三位副总裁。由总裁亲自领导。每周最少举行检讨于审议会议一次。且规定每位参加成员,届时必须要提出有建设性或逆耳忠言的批评或提意,参与人员绝不能坐在那里,默默无言扮好人!有关提议、意见及任何结论,都会全被记录在案,变成电子文档。作为企业不断积累的历史数据和讯息依据,不漏都全被储存在企业的“电子档案系统”及企业的“中央资料库”中备用。而另外还设有员工大会,组成人员,来自中下层的所有成员。代表人数约为十名左右,全以民主的方式,被选拔出来,设有一位常务秘书。每周开会一次,主要讨论与公司及他们员工,切身的任何问题。每位参与人员,也得必须发言,发言内容亦全被纪录在案,成为电子文档作存档。若内容有涉及,那一主管或企业上层时,有关文档会被自动显示于该位人员的屏幕上。只有在该位相关人员,对问题通过电子文件,作了回应或解释之后,有关显示会自动消失。而有关电子文件及反应,会自动被归档到相关的“电子档案系统”及“中央资料库”内,备作查阅。

这可见P-L高层,应用他们高度的智慧及开明,相当精明地充分利用了所有成员,能挤出剩余时间的宝贵空隙,采用中国的古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言而无忌;尽吐真言”从上述的会议中,可获取“众多同事的集体智慧精华与民主表达的真知灼见”。除了让员工,可有机会发泄对企业偶有的不满情绪之外。亦能事实求是可收集到,引发员工可发发牢骚当中,得知如何进行应对与改善劳资双方所存在不足与矛盾,增加和谐的工作气氛环境。

06,关于现在仍被炒得相当火热,又在议论纷纷的所谓:“制造执行系统”(MES)、“管理信息系统”(MIS)、“柔性生产系统”(FMS)、“通讯网络系统”(CNS)等系统 ,究竟如何上马。统一而标准地可作无缝互相联结的“通讯协议集”(Set of Protocols for Communication),是否还是梦想之际。从以上更前一点的说明,便可以清晰地看得到:P-L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演进至七十年代中叶这段时间,就完全凭自己超前的管理理想与高超的技术力量,无须外求,就得到一一地被彻底得到解决和被不断演进及完善。从而可无缝地互相连结成为本企业,整体联动而属柔性运作一体化的先进体系。

国内近来有不少的争论,究竟“制度化管理”(Systemized Management),是否应融入“人性化管理”(Human Naturalized Management)?目的看互相如何取得协调、平衡及融合。路向是否该这样?我不想去参与这类无谓及无意义的议论,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大都早就认为:“人权”重于一切。他们又认为:人性化只是人权的其中一部分,是人类天性,无需强调而已被纳在其中。假如咱们所谓的「人性化」,就是国人老在讲的“只手指有长短;所以事要有三七分;要留有余地;需取得各方平衡”。若然这就是咱们国人,所谓人性本质的话。那就跟“制度化管理”,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属两码事了。因为真正要把优越管理,被落实到制度化实处的话。明知良好“制度”的本身,就是有不少非常“严肃与严谨的规限”,应留有“灰色空间极少”。而“卓越的管理模式”,也有不少明确的指引、导向、规管、监督、行为典范措施、实施规范等,强调任何灰色地带,必须被免除的指示。步步就是清晰的“规限”。P-L人都信这个!他们不会搞些什么虚假的人情、私下关系、廉价的笼络性的那虚假的一套。而是实实在在,按公平、公正、合理地实事实办,公平地让所有员工,都享受到市场平均最高薪、最佳福利、对企业作出贡献的人,一定会论功行赏,获得应有的满意报酬与表扬无疑。不弄清楚和厘清这种思维,就不好理解,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

“企业资源计划”(ERP)本就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未来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而这个类似的概念,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已由P-L以行动与成功的结果,在他们企业整体运作之中,做出效果出色的体现。

最近才在国内较为被人注意,正开始流行的“知识型企业”(Knowledge-Based Management),新事物。其实P-L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页就表现无遗,显得在这方面,乃属表表者!有关P-L值得被人称颂、认知、学习、借镜的地方不少。因已化了不少篇幅赘述有点多了。因以上内容,引用的全都是真人真事而越说越收不住手,确实说得有点多了。故到此,不得不打住了。

《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的主因暨结语》

从以上,对阁下与两位千金今次访港之行。包括对P-L以上的详细忆述。反观我于二十几年前,成功把STD技术与总线。包括于几年后,我再成功地把现在仍属最先进的CompactPCI技术和总线,亦同时成功被引进到咱们国内来。当时我国大部分高层政府官员或国企人员、机构和企业等人员,仍对『“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掌握经过科学、先进的卓越管理模式的观点,进行过筛选及逻辑评估的可用“讯息”,所孕育出极具智慧的“知识”。又怎可凭此智慧的“知识”,做出英明、可行,合符逻辑的“裁决”和准确的“反馈”。』这金科玉律的金句,早在西方国家及香港的国际级顾问界及相关跨国机构,具有普世价值的崇高理念,当时仍然而甚或现在也差不多依然都处于无知和不大懂之际,咱们的“讯息化产业”,究竟能明显地浮现在那里?咱们如何可促使国人,对“卓越的管理模式”的重视?又怎可说服他们信服?而竟然到了进入21世纪年代,“十二五规划”之时,咱们究竟为何,仍须化那么大的气力去大张旗鼓去推动“讯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道理何在?就我对P-L那么熟识来说,又是番什么样的滋味?

当时除了P-L的产品之外,为了让我自己的公司,起码能在亚太区中,成为少有在高端自动化,高科技产品行业里,竖立为可作“一揽子供应”而特出的超群形象。故我当时还代理了德、英、日,尤其是美国为最多,超过40家有关自动化行业,属最高质量和最高水平,应用覆盖面,几乎达到可对任何类型的自动化应用项目,可提供一揽子,有关自动化高科技产品供货的本事。为了培训除了P-L去得次数最多之外,美国的Opto 22、Nematron、Intercolor、Wonder-Ware等几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包括产品质量最高的日本安川集团,去得次数也不算少。不过这些个别公司,不是只有其生产线最先进、只有其管理不错或只有其产品可靠性还可以之外。但能像P-L那样,可系统性地统合为整体具备,全方位而属高端的企业营运、行政管理、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生产线流程的监控、企业楼宇与厂房智能化管理、安全监控及报警等系统,能被无缝地被整合在一体,属“一体化”而属高水平的综合性系统。并让所有员工,既有归属和自豪感的团队之外。更孕育了有P-L特色的企业文化与高端水平的卓越管模式。能符合以上所列,全部条件的。与我稍后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相接近的。在我心里想的只有P-L属唯一的一家。属如此表表者,绝无仅有单独一间企业。表述至此阁下应猜到,促动和驱使我于二十多年前,就具有强烈的冲动和意愿,倡议我的《管理一体化理念》的源头和推动力,就是全因当年P-L的存在所引致!

此外,阁下也应已充分地意识到,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其预计可起到极其宏大的作用;覆盖的应用范围,如此之广。实非仅仅从“百度”所搜索到的内容:『管控一体化是ERP与现场控制层的中间层,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控制等信息的处理、分析、优化、整合、存储、发布,运用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建立覆盖企业生产管理与基础自动化的综合系统。』所列述得那么单薄、范围又如此阖窄和如此简单化。

为此再从“百度”所搜索到有关“信息化”(Informationalization)的两则,所谓“定义”的内容和说法:『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可获得性趋同。也被理解为与此相伴随的社会组织之形式及其属性』。以及另一则的不同说法:『 现在各种信息化定义,林林总总,但还没有一个让人完全信服的说法。我们今天给信息化下定义的难处,在对现代化的理解上。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现在所有的信息化定义,几乎都在躲闪一个问题——信息化与工业化到底是一次现代化还是两次现代化?不对这个根本的问题进行回答,我们的任何信息化定义,可能无法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当然,不是说不能用各种临时性的定义,来解决阶段性的问题。但把握阶段性与把握实质,是并不矛盾的两件事。』与我对信息化在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中,所起到的作用;所占的份额;所处的位置;好像显得有点大相径庭。非完全一个调!我仍然认为:“数据”与“信息”,对“管”与“控”相当重要而非占主导地位。但是属建基,核心的元素。而主导地位,则非久经考验而属可行的“卓越管理模式”莫属。

从美国多届总统,都一次又一次地强调他们之所以那么文明、先进与强大。实在完全得益于他们掌握了“久经考验与经过多番实践的卓越管理模式”之赐;前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亦曾说过:「大英帝国,能在横跨十八世界末、十九到二十世纪初,称霸世界。靠的完全是优越的管理与良好的法治。而美国却仅仅继承英国传统的法治与管理理念,才变得那么强大,那么一时无两」。照我个人肤浅的见解,认为以大英帝国为首的欧洲列强,自十八世界初页,所开始及展开的工业革命,因此而导致他们,尤其是大英帝国,同时所展开他们的世界性殖民统治,不得不形成他们,尤其是英国那一套,相当有效的管治、管理与法治的体系和精神。后继者,便是美国。因而引领了大部份的西方国家、香港、新加坡及日本。都相继效尤与非常注重“管理与法治”的精神和传统。一众国家与地区,才显得那么文明、法治、先进、发达和经济如此蓬勃,人民大部分可以富足安居。

其实咱们不禁要自问,若然咱们基本都认同:报国、齐家,才能平天下,这一古训有其一定道理和逻辑性的话。要处理和办好好国家大事;理顺社会的一切难题及茅盾;一切组织、机构、企业、研究所、大专院校都合理而畅顺地,能正常而有效地正常运作;有个温暖、欢乐而丰足的家庭;每人生活将会得到基本保障,亦都可生活得感到安乐、自由、愉快、幸福、写意与正常。而这一切,我有理由相信,与良好和适应国情的无数,相对应的卓越“管理”与“管治:系统与模式,是分不开,与此亦息息相关!显得异常重要与关键。

要是若然真是如此的话,把精选过的“卓越管理模式”,作为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之中,被提升到主导地位,阁下与众多同道对此,应没有太大异议和争议了吧?实情我于多年前,受到我所深知“P-L企业精神”的启发与感召,就开始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其核心内涵实质主要针对多样化,久经验证及优化后。又被确实、被证明为可行而属有实效,符合不同应用与场合的《卓越管理模式》典范,完全基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超智能化电脑的功能,对一切与“自动化控制”有关的机制。包括所需“软件开发”技术、“讯息产业”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可作实时而无缝互连的“协议集”、前端现场甚而可作闭环监控的“智能化器件”,如条文码技术与RFID技术的现场总线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云端计算”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互相实现无缝地被连结与整合一起的结合体。属前沿最先进的“辅助然技术及工具”。进行并行式几管齐下,同时具备整体系统性而有效的管理、控制、监控、释疑、解决方案、讯息提供、顾问及智囊襄助等功能。使不同超级功能被一并无缝地连结而融入一体化,属系统化的架构之中。属史无前例;没前人曾尝试过;属空前巨大;世界首创的整体性,属开放式的架构,极为庞大的体系及国家的标准。同时利用超大型,以无数多站点并行式运算,计算机群的功能与机制。进行瞬间而有效化运作的模式。其模式有些与前不久,才由微软前主席:盖茨先生,所创意的分布式《云端理论》(Cloud Theory) 理论,有点相似而并不尽相同的模式,所整合而成的一个功能,在现今世上所无,却属超级不牟利而主要面对咱们国家的国民,提供不同层次的无偿及有偿服务“平台”。以上所提及咱们中国自己特色的无缝组合式,超前的“一体化”辅助软技术及工具,有朝一日亦将会成为咱们国家的“标准”。

其实质的“涵义”暨“终极的目标”就是,基于以上所提及的无缝组合式,超前的一体化“软技术”的出现。会必然衍生出,绝对可综合性而广泛地覆盖并能解决:范围极广;诸多数不之不尽的领域、不同行业、各种层次、任何一方面、无限的应用、满足无数的要求、提供不同而属无可估量的功能、能实时地回应数之不尽的诉求、应对及解决任何人为的设想、设计、计划与无穷的方案。并能处理比海量更多的数据而被转化而为有用的信息、实时可破解不可预见的无数难题、疑案。并可就任何天灾、人祸、灾难、意外等等重大事故。可预早作出提示、警示、报警。并实时提供可供选择的不同解决方案。属综合性而极为前沿、超前、有咱们中国自己特色。同时可贮存无限属海量数据与信息;转眼一瞬间就能实时处理,比海量还多的数据、信息、优选方案、最佳答案等等,属多站点、且属并行式运算的分区多站点,进行实时协作的【中央网络数据库及运算中心】,作为整体的后台。与此同时亦会延伸并孪生出,包括不同地域,多站式的异地无缝互连的群体而属无缝契合的一体化联网,比现时只作为搜索及社交平台,算是目前能量最强的网站:Yahoo或Google等的能量,强大不只多上几十倍至百倍那么大,按服务层次的不同,提供分有偿与无偿服务,极具高度智能化而能量无比的【中央数据、信息、资讯、释疑、咨询、智库、方案解决暨服务平台】。

藉此有再解释一下的必要,就是当时受到“P-L超前与卓越企业精神”的打动、启发与感召,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其涵盖的主要元素,基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超能电脑为基础,拼合垂手可从外国,尤其是从美国随时可得的“卓越管理模式”、所需高超的“软件开发技术”、“讯息产业”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无缝互连的总体“协议集”、前端现场,甚而可作闭环监控的“智能化器件”,如“条文码技术”与“RFID”技术等的现场总线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云端计算”技术等,通过无缝连结与被合一为整体化的结合体。都是现成、存在、成熟的尖端技术。因已非创意性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守密的技术,只属已现存于世的既有技术。只要有前瞻性视野的规划、足够的巨额资助,具备属各行各业的庞大专家组,把拿来就可以利用的现有技术,再被优选及引进。先作评估、第二次开发、需补充些相对应的创新、发明、优化、提升。而可被无缝地整合为系统化的《管控一体化》,超前无比的辅软软技术与软工具。故此我以上的“倡议”,仅属我个人一个,基本由P-L所启迪的“理念”而已。非一种“思想”,更非一套“理论”。皆因有关“理念”所需的所有基本元素,都基本全部引进自美国现有而无需支付专利费用的现已存在的成熟科技。而咱们只作第二次开发、增加附加值及加上不太难的一些,较小规模的创新、发明、提升、优化与整合的附加值的工作。再按情被无缝整合成“一体化”、“标准化”等类似增加附加值的加工式,作出进一步,属深层次的开发与整合工作而已。

为何国外或美国方面没人如我一样,萌生有关意念,逝要在他们个别国家,分别把“管”与“控”,被打造或推动为“一体化”的需要呢。原因在他们传统的思维之中,早就有这种属潜意识中,就埋有“一体化意识”的思维存在。这皆因“管理”的概念,亦都早已深深地植根在他们每个人的脑子里,牢不可分,属他们常态的精神。所以当他们去设想或规划任何与“管控”有关的项目或事和物时,均会自动循着整体化、统一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思路去作考虑。恰恰相反,在咱们国人的脑子里,就压根儿就没有这种“总体思维”,曾有生根发芽在咱们国土发生过。想的都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单一的老套悬念!

阁下到此当可充分地明白到:光是只谋求仅仅孤立的“信息化”,要来干吗?成吗?没有数据,信息从那里来?没卓越管理模式、计算机技术、办公室暨工业自动化技术、前端现场智能化器件群组、相应的辅助软件技术、各种接口、网络、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电子档案系统、资料库、云端计算技术等相应的相配套。被有机而无缝地统合而为“一体化”的超前技术。如何可自动取得所需的数据或资讯,才可被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如何被妥善地被储存起来?如何可利用超能电脑而因管理所起到卓越效能的关系,把数据或信息所获得的最佳结果所予于的使命?而这些使命,又怎能被自动被制成而能完成?等等数之不尽,所被忽略而属间接因管理上的效应所致!因这一切的一切,都须通过卓越的管理的一体化,属无暇及无漏的处理与驱动,才能得出预想的成效。所以把“管理”被被放在至关重要的首位位置上的话,有用的数据与信息,才被派得上真正的用场!

况且若没有现场的电脑驱动的自动化,再加上前端智能化器件作数据采集、上传、下载、执行。数据从何而来;信息又从何而得?生产线又如何可进行自动操作、生产、监控、报警?要是没有网络通讯、移动通讯。上层的管理层,如何可从电脑的屏幕,看到生产现场等远端的现况?直接做出自动指示?发生事故的远方,怎可自动向远离现场的有关人员,通过有线、无线或移动通讯,使他的电脑或手机发出警号、取得资讯、从而可作出即时指示及往上报警?相反,没有移动通讯的便利,主管或相关人员,又怎可对现场人员发出指示、信息或临危时,给予适当的指引?若然没有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所涵盖以上列述的综合性、相配合的互相依赖的条件与功能,作为组成有关“理念”的基本元素。光谈「信息化」;上「ERP项目」,不顾及其他环节,是否实际可行?结论是:以我的愚见,光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否乃一完整、可行。符合现实需要而属一体化理念的整体性,妥善的最佳“倡议”?

照我原来的愿景和设想,由于我已届耆英之年,再无复当年引进及推动STD暨CompactPCI技术及标准之勇矣。要是我能在众多同道,鼎力协助之下,能把现在已属于咱们推动团队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Concept of MANATROL),被推动到有一定的声势和知名度,实在在鞠躬尽瘁之余已无憾矣。

有关“理念”又在众多同道之间,对其认知并将达致大家一个“共识”。并能让任何初接触者,马上就可以容易获得,对咱们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一清晰无误的认知和较深的印象。明白其是为何所用;对国家与人民将获得何种裨益等。并可从P-L的雄辩性成功实例之中,知道在事实应用上或技术上,亦均属可行。我本人的任务至此也差不多算功德完满矣。将来实际有必要的话,顶多只能担当一个挂名,微不足道的倡议人兼小小顾问,仅此而已。后继及参与者,应有不少会继续秉承我志愿的众多中坚同道,共赴这一伟举。附注:“MANATOL”是我暂时所杜撰的英文译名。事至这一阶段,其实从事各种办公室与工业自动化行业、IT行业、网络、软件开发行业、生产行业、制造行业、技术或管理顾问、工程人员或业界等,只要大家能深入充分掌握了以上所述“理念”的核心精粹、核心精神所概括的涵义的话。将在未来的工作或进行业务当中,起码具备更高的思维、智慧和相应属更高层次的铺排与创意潜力无疑,亦应可从中,获益良多!

阁下参阅至此,当会十分明白。要继续把以上所描述的超前辅助软技术和软工具所属的“理念”。要被打造及演进为有咱们国家自己特色的“超前技术”与“标准”。所需动用到的庞大人力、物力、财力和有关不同而属跨行业的无数高级专家与专才,所需数量之巨实在惊人。还得有些来自不同行业又懂行,强而有力的领导专才,作为不同相关项目的经理。将被有效地按情分组而被充分组织起来才能成事;才能竟其全功。请阁下试想象一下,要是没有中央政府,强而有力的调动、协调与支持,有关“超前技术”与“标准”。包括以上所提及的前后台的“中心”与“平台”,将能被成功地打造起来吗?

以上提及按咱们团队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基本的框架与模式,将被演进而成为咱们国家的《管控一体化》超前“技术”与国家“标准”的同时,会衍生而挛生出的【中央网络数据库及运算中心】“后台”。与此同时,一齐延伸并共生出“前台”的极具高度智能化而能量无比的【中央数据、信息、资讯、释疑、咨询、智库、方案解决暨服务平台】。正如在跨国大机构,从事最高层IT部的主管,亦是阁下的南京同乡和咱们的资深同道:John曾对此评价过:比世界最大的IT界巨人:Google及Yahoo,其整体能量还大上几十倍上百倍。以上所描述孪生而出的【中心】与【平台】,该项目所需费用,非几百亿上千亿美元,拿不下来!那就表示,没有中央政府的直接参与与支持,成吗?能竟其全功吗?

纵观以上所述,阁下作为一位关键而与信息化部门有关的领导,该已明白:光是靠关注“信息化”一角,便犹如一些人一样,纯只考虑ERP单方面,就以为可完并可全解决上层管理的全部问题一样。此乃绝非站在,一较高点而去统观全局一样。便有失诸偏颇之嫌。就抓不到全局属一体化的重点、中心点与能通观全局。所必须关联一体,其他同等重要而息息相关的其他基本元素,尤其是重中之重,属最重要的《卓越管理模式》。其余便是:计算机技术、及其所衍生的其余:办公室暨工业自动化技术、前端现场智能化器件、相应的辅助软件技术、各种接口、网络、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电子档案系统、资料库、云端计算技术等相应被无缝地统合而融为“一体化”的互相关联的一体化软技术。

为何今次,我有如此那么强烈的决心和意愿,特为阁下、众多同道及未来更多的同道。坚决化出差不多,近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多、本专文被编写得如此之长;付出的心力那么多;返查及考证相关资料作为印证,次数也最多、最频密的一次。最后的校对及再次核对,亦化了不少时间。也是我阐述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起码至今为止,算是最清晰、概括性最强、最有说服力、最有条理和最有可读性的一篇相关的专文。并且从P-L于30几年前,就已实行与我所倡议的“理念”相接近的空前成功实例,从而雄辩地可印证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在实际应用与技术两方面,都是实在可行。而特意以《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为本专文的标题。而被最少是我本人视为,如此重要的一篇专文。皆因是我有理由相信:阁下、咱们推动团队的众多同道以及未来的更多同道参阅完本专文之后,肯定会对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的框架、结构和要达到的目的,更为清晰、更能完整的理解、更容易接受。更明白其将对咱们国家与所有国民的价值和裨益所在。

其实我所设想的后台:【中央网络数据库及运算中心】暨前台的【中央数据、信息、资讯、释疑、咨询、智库、方案解决暨服务平台】,并非被设计为一正式官方机构。只想犹如像香港属非牟利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贸易促进局”、“香港旅游发展局”等一样,属半官方机构。不足之经营经费,全由政府支助或民间的赞助。一个通过被分作“有偿”与“无偿”服务。通过无偿服务的,会员将获得一般具权威性,与本国政府与国际其他国家有关,并可作公开查阅的一切资讯和资料的免费服务;要获得有偿的专业性及权威性的贴身资讯、咨询、释疑、解决方案与顾问等,个别项目的专业非官方的服务。首先要经审核并登记为不同等级的会员,才获核准使用。等次将分为一般无偿会员;专业人士有偿会员如:建筑师、会计师、律师、专业顾问等有偿会员;民营企业有偿会员、国企有偿会员、高校及科研所有偿会员;高危企业有偿会员、政府机构有偿会员等。所有这一系列的会员,取得个案式的贴身专业服务或以云端计算技术,加上移动通讯技术的个别专有预警及报警而取得的特殊服务。将会按情以个案形式、按时或以合约个案,以短、中、长期式的收费服务。故上述平台,非一个政府编制的正式官方组织,亦非由政府发出指令性,让单位、企业、专业人士、人民必须获得,不一定需要的服务而属所谓官方式的服务。需不需要这平台的服务,皆完全取决于用户自己的自由意愿和决定,除了一切高危企业及与政府有关的单位,必须为会员以外。其余将按本身意愿,做出自由的选择。但一般高危企业,被规定必须要从以上平台,取得所提供的云端计算功能的专线及以移动通讯所提供的无线专号,获得预警及报警的必要服务,作为有关高危企业的额外辅助支援。才可获得正式的营运牌照。最少这是我目前对以上平台,所设想较为粗浅的“理念”。

要是我没猜错的话,誰一接触我到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初始,大部人都会认为我是个傻子或疯癫人物。甚而是名妙想天开,不切实际的狂人。但一经深入细阅,我一系列的有关专文之后。当会逐渐感到,若能循序渐进,发动有关不同专业的同道,从点,到线而到面。一步步扎实地走下去,并非不切实、属不可行的“倡议”。起码能先通过。完全没有官方色彩,自我形成的推动团队机制。转而由一核心的精英组,在后面的支撑和推动,首先把咱们团队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从文字上,能把有关理念的核心而精要的蓝图,能被简略及扼要文字,展现和被描述清楚。并具备充分而有说服力的理据,从实际条件与技术上,能说明其可行性、实现性和可操作性。让初次接触的人,能马上明白和理解,《管控一体化理念》,究竟是什么东西;涵盖些什么;将要做到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未来的效果与效益,又将如何体现等等。届时便是咱们的推动团队,要达到的理想和基本任务,届时算是达到一阶段性的胜利了。自后之更多续后余事,那当然就需要中央政府的直接插手和支持,作出统一的规划与安排才成。

我为什么从没提过,要成立什么“协会”之类的组织。且照我个人的资历,找政府参与,并非难事。而一直没找亦未主张及强调要成立有关“协会”等事。只组成咱们的“推动团队”及“精英组”。为的只是不想在政府参与之前,盼咱们团队的所有同道及精英组的成员,可以自由地把咱们团队现时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先由团队的成员,把“理念”的义被清晰和彻底地被界定清楚。预先能竖立起一幅属咱们推动团队,所描绘的蓝图。且证明无论在实际应用抑或技术层面上,均属可行!而不想在这一还未有被定性的阶段,因政府的介入,派些什么权威专家、教授、技术官僚等来时,随便就把咱们所倡导的“理念”,被搞到偏离另一方向去。团队的精英分子,会被边缘化。同时也说不定,我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将会因上述的所谓权威专家、教授、技术官等,在这一阶段内参与的话。有理由相信,有关“理念”可能会被导向一个,非我原来所愿,另一『概念』去。那是我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和结果。

观乎这一阵子,经过众多同道对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作出多番的论述及各抒己见的补充。应已有一大家所认同,在“基本蓝图框架”的共识,也正被逐渐形成而将会被定调。故此咱们正持开放的求同存异的态度。虚怀若谷地等待有关方面或中央政府的参与。届时盼众多芸芸有识之士,以国家与国民为重。能集思广益,提出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作为对有关“理念”的补充或修正。这是咱们推动团队和精英组,所热切的期望!

除了以上,也就是于下面,所列如第二篇专文的内容之外,阁下欲想加深对咱们推动团队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更深入的认知。不妨通过登入ERP100網的网址:http://hi.ERP100.com 。点击所显示在页面的“导航栏”中的《管控一体化》这导航标志,便可浏览ERP100网内,《管控一体化》这独立专区板块。从中便可阅览到以下所列的全部相关专文作参考无误。当然,内中也有不少我及其他同道所撰述,不少有关专文。若阁下不嫌废时失事的话,也可参阅:

01,我对海之大网络(ERP100)的期许——吴江;
02,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吴江
03,探讨管控一体化成为国家标准的论证——王幼成暨吴江合写;
04,我国有条件把管控一体化推动到超前技术与国家标准——吴江;
05,阐明国家与民间组织在管控一体化项目中所担当不同的角色——吴江;
06,有同道好意盼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要改另一名称——吴江;
07,现时显示我国把管控一体化推动到超前技术与国家标准更具条件——吴江;
08,管控一体化被推动成功之时亦是国家真正强盛之日——吴江;
09,为落实召开推动管控一体化团队第一次会议前的筹备会议的安排——吴江;
10,参与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团队首次筹备暨研讨会感言之一  ---Joseph。

当阁下参阅完本文,若然仍觉不够深入的话。便可继续逐一参阅以上所列的其余各专文内容。我个人认为,为了能细阅或精阅,甚而可让同袍分享。最好莫如把有关专文,被打印出来后,才作参阅较好。届时若对咱们团队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加深了一定的了解而导致阁下对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更感兴趣的话。在行动上,阁下可作几方面,如下的考虑:

一,阁下纯粹以自己为本位,为咱们的“理念”,撰写有关专文而成为咱们的同道之一,并共同把咱们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一起进行进一步的推动。并把推动范围扩大;

二,运用阁下对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深度理解和吸收,把这“理念”被运用及贯彻到,阁下所管辖与“信息化”相关项目中,使有关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出色和结果更有成效;

三,正如我在香港的电车上,曾向阁下所表达过一样:上述有关“理念”, 最后被推动成功时,将会一如我所构想与倡议的“涵义”基本相差不大。并将成为国家的“超前辅助软技术”与“标准”。与此同时所衍生以上所述,作为后台的“中心”及“前台,一并孪生的“平台”。届时重点参与的核心人员,每人肯定不止获得荣宠,且受益匪浅;相关的推动机构或组织。也会蒙其利,影响极大!这大可预期得到的结局,将毫无疑问。

阁下本人可先行细心琢磨一下:由于初步投资极为有限,假若由贵江苏省或阁下所处的南京市,甚或贵单位抢先一步,早着先鞭考虑:首先牵头赶快成立临时以《管控一体化促进协会》的方式为名。便因贵省或贵市,能及时瞄准此难得的好机遇而即时垂手就可得“福”。即时就可主导大局,即时就可跨上另一新台阶,进行较大规模;更积极而较正规的推动工作。请设想;就算退一万步作考虑,尽管中央政府可能一时三刻,暂未直接参与。但贵省或贵市便连上与以上所描述的新潮而属超前高科技的盛大威名矣!不过我还是建议阁下,无须立即作出上述举措。慎重点,该先行与知心而懂行的密切友人,商议一下是否可行,步骤又该如何走。谋静而动,方为上策。

另一更大的目标,就是当中央参与时,贵方当然希望要把上述“理念”,将被打造为最超前技术及国家标准的中心基地,落户在江苏省或南京市;更盼望未来的【中央网络数据库及运算中心】“后台”或作为多个前台,最主要的一个前台:【中央数据、信息、资讯、释疑、咨询、智库、方案解决暨服务平台】,被设在江苏省或南京市。不管阁下将作何设想,都将会得到我、咱们团队及精英组的众多核心通道,大力支持无误!

衷心地谨盼以上一文,对任谁对咱们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感兴趣的同道及未来的同道,细心参阅完以上一文后,皆蒙受其利!

吴江编写于2011年,8月,17日,并完稿于当日晚上;
电邮地址:aangkong@netvigator.com
在ERP!00网的个人空间:http://hi.ERP100.com/?175566

*本份材料由A-A智库提供属版权所有*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0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亲爱的战友、众多同道暨未来同道:         以上一篇与咱们团队正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Conceptof MANATROL)有关的专文,是我自去年初,在本社区开始推动我于20多年前所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以来,算是最重要、较清晰、有概括与总结性的不可多得一篇相关专文,对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阐述得蛮有条理、可读性还可以,颇长的一篇专文。虽长了点,相信参阅起来,会有冲动想继续阅读下去的感觉。由于有29页那么长。谨盼对咱们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深感兴趣的同道,最好莫如把专文,被打印出来才开始参阅。亦可便于作传阅之用。以收推广之效。
以上一文,乃全以真人、真事、实例入文,化了近一个多月的大部分时间和心力而写就。有理由相信,所举的成功实例,可明证咱们现在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于30多年前,就有有证可凭的非常成功实例曾发生过。足以说明咱们所正推动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是有必要性,是实际应用及从技术层面上,均属可行。请各位亲爱的同道,多跟帖留言与笔者或与同道之间互动及抒发一己之见。感谢大家的对本专文的关注!谢谢!
Kong/09-06-2011/08:20。
发表于 2011/9/6 0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发表了,先支持一下,再拜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9/6 09:24
终于发表了,先支持一下,再拜读!

同道Kevin,     非常感谢阁下,份属首位同道,对我以上一篇新专文,做出响应和撑场。难怪阁下作为咱们推动团队,辖下推动小组的常务干事,一点都不为过。我强烈提议阁下不妨把本篇专文,被打印出来。先自行参阅后,看是否觉得,应转交给阁下的主管,甚而阁下的总裁及老板参阅?估计这篇专文所述,对贵司最近打算要上马的一个新项目,非常有参考价值。阁下觉得我的提议,怎样?
Kong/09-06-2011/11:06。
发表于 2011/9/6 11: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打印并装订成册了!恩,老师的建议非常好,我准备转交给我们老总学习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9/6 11:42
已经打印并装订成册了!恩,老师的建议非常好,我准备转交给我们老总学习一下!

Kevin,     照我个人的看法,要是阁下能透彻地从以上一文,充分对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所述及和涉及的每一方方面面,以统一和系统化的观念去做出全盘的理解和掌握,令自己在这方面,逐渐成为一个权威、专家。不止对阁下未来的业途,甚而有一天,自己的事业。一定会有所作为,肯定会有所裨益及可为自己加分。当然对咱们推动团队,就如虎添翼,增添一名猛将,将属无疑。要是阁下对文内所述及任何事项,有需要作进一步了解时,请不用犹豫。以跟帖的方式要告诉我,我一定会给阁下,解释清楚无误。
Kong/09-06-2011/13: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8: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2088于Kong另一专文之后,发表于09-01-2011/19:20的帖子及Kong(A-A)如下的回应,让各位参考:
    
原来吴先生就是当年STD总线的推广者啊,记得90年代初,中央台还播出过STD工业控制总线的电视教程,还曾听过几节课。
去年第一次听到“管控一体化”的词,还以为是集团性公司对下属分、子公司的管控~看了先生的文章,才知道:【管控一体化】(Integrated Management  with OA/IA或译为:Integration Between Management with  OA/IA,是ERP与工厂控制系统,如DCS等的中间层,这样了解是否正确?
John,跟着所列述的,应该是从百度搜索回来,有关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误导版本:『管控一体化ERP与现场控制层的中间层,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控制等信息的处理、分析、优化、整合、存储、发布,运用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建立覆盖企业生产管理与基础自动化的综合系统。』,其所说的,只是我于二十多年前,成功地把美国的STD总线技术与标准。联合航天部的502所、电子工业部的六所等单位一起推动,也成为咱们中国的标准后的不久。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涵义。只断章取义,择取其中一小部分。而非我的全豹!待阁下通过我的电邮地址:aangkong@netvigator.com,发通电邮给我后,我自会把更清晰的全部资料与素材,提供给阁下参阅。阁下届时就自会明白了。
阁下竟然会于90年代,就听中央台的STD课。可见阁下非时下的小青年了。现在的CompactPCI技术与标准,也是我当时引进的。敬候速复。谢谢!
吴江(Kong)/09-01-2011/2335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3: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的专文,大家参阅后会感到美国Pro-Log(P-L)公司,实在是卧藏龙之地。
我为何跟我新的一篇专文中,提过好几次的美国Pto-Log(P-L)公司的老板、创办人、总裁兼执行长:Edwin Lee(白人)先生,他还是当年美国列根总统的六位高科技智囊团的团长,也是美国MIT大学的教授,手上获有23项发明专利。我就通过他,安排当时刚从电子工业部作为部长退休不久,当国务委员的李铁映先生,在美国与美国的电子协会(AEA)发生关系。并让李委员在AEA的周年大会上发言。有关照片,我手上都有。
另一位P-L的副总裁兼市场部的总监。后来是Motorola国际市场部的总裁:MikeCampo先生。关系会那么好。皆因我们彼此,有不少共同言语(非指英文)。他们二人还经常与我通过电邮沟通及有时在美国或香港见见面。这非金钱可维系的非一般的友谊。我喜欢这种属精神上的富足。
Kong/09-06-2011/23:49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B to B"或"BIZ to BIZ",即是"Business to Business"。或者"M to M",即是"Machine to Machine",又或者是“Machine to Man”等,都是些本世纪初,利用电脑与互联网或流动通讯网络,加上相关的软程式,所搭成新型的电子交易及交配模式。其实大家细心参阅完以上一文,便发觉普洛(P-L),早在七十年代中,便实现上述的先进的概念。
Kong/09-07-2011/00:29。
发表于 2011/9/7 1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P-L的企业超前的管理模式与自动化投资确实让人佩服又是羡慕。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9/7 10:30
P-L的企业超前的管理模式与自动化投资确实让人佩服又是羡慕。

Kevin,     我毕生有幸,当时能有机会,作为P-L最主要的分销。不只是我的福气,更是国家之福。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十年初起,刚刚邓老提倡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候。有幸当时仍属军品的STD技术与标准,得P-L的大力帮助和我跟我美国的顾问联号:N&A的无私协助之下,成功引进到中国来,事实对咱们的工业现代化与军事电子高科技自动化,贡献了无可言喻的功勋。当时STD的技术与产品,能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成气候。当时不止航天部的金穗、电子部的六所、新潮、浪潮、中国计算机服务总公司及他们几十个分公司等等超过一百多个研究所,都在研制STD产品。而且所有重点地大专院校,都以STD的技术与标准,为电子自动化系作教材。而P-L还免费把他们较初期的STD产品的图纸及实物,通过派去P-L培训的电子部、机械部和航天部,上20几名的工程师,由六所的温所长带队,带回咱们中国。事后P-L还特别派遣了他们总工:John Orr、生产技术专家;Dale Chrisenten、市场部总监:Mike Campo等共六人,到北京给咱们工程人员,提供各方面。包括销售技巧的再培训和对咱们模仿及研制他们P-L STD产品,在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鉴定等。可见P-L人对咱们中国怎样。P-L原总裁及他们的市场部总监,仍对咱们中国的发展状况,颇为关心。并表示:若咱们团队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需要到他们的地方。他们将义不容辞,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协助!
Kong/09-07-2011/11:38。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5: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核心的积极同道,   为何以上只见Kevin一个人,来本文之后,多番跟帖留言,与我互动而没见Victor、AdamJ、Joseph等同道,踊跃来跟帖留言,发表一己之见?
Kong/09-07-2011/15:33。
发表于 2011/9/7 2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做支持,明天再细细学习老师之大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23: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kobe310431 发表于 2011/9/7 22:23
先做支持,明天再细细学习老师之大作!

Victor,    感谢阁下特来,先作捧场。谢谢!以上一文因较长,请打印出来,才仔细慢慢看。才可琢磨其真义。
Kong/09-07-2011/23:59。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1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A-A 发表于 2011/9/7 23:27
Victor,    感谢阁下特来,先作捧场。谢谢!以上一文因较长,请打印出来,才仔细慢慢看。才可琢磨其真义。 ...

发明STD技术与总线及始创CompactPCI技术与总线的美国普洛公司(Pro-Log,即简写为P-L)的总裁:Edwin Lee(白人)所倡议的"Mind Bus"(共识总线),对当时美国业界对外拓展其理念与产品,影响极大。尤其对IBM当时推出其“PC”微机时,就可见一斑了。因为当时IBM为了保证其所需的8088CPU芯片,一定能从Intel得到供货,便入股Intel30%的股份。并专意委托当时还没有微软的盖茨(Bill Gate),编写其PC DOS。其实IBM大可把其推出的PC微机,作为专利技术。但IBM并没有这样做,却任由其他厂家仿制。做成更大的市场而IBM的PC微机,那肯定会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这就是“共识总线”的利害和威力。P-L把他们旧的STD产品图纸,无偿给了咱们中国的同行,生产STD产品,在中国开拓了STD产品市场的同时,也给P-L的STD产品,创造了更大的商机。
Kong/09-09-2011/11:43。
发表于 2011/9/9 2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阁下这篇专文我想是费了相当大的心血的,我一定会打印出来,仔细研读,若有可能,也会推荐给我的同事及好友阅读!Adam/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2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cp3154 发表于 2011/9/9 21:49
Kong,阁下这篇专文我想是费了相当大的心血的,我一定会打印出来,仔细研读,若有可能,也会推荐给我的同事 ...

Adam,    若然阁下对自己有信心,对我也有信心的话。以上一文,被打印出来后。不止给阁下的同事或朋友参阅。更应该阅读上文的,该是阁下的主管及老板。请相信我,这一定对阁下,将有莫大的好处无疑!
Kong/09-09-2011/23: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y(纵横四海),      非常感谢,作为本社区:ERP100网的最大股东,又是最高层的主管。特意把我所编撰的以上一篇,与咱们推动团队,众多积极同道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Concept of MANATROL),共有29页那么长,名为:《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Kong,吴江》的专文。在全文页首的右上角处,授予特殊红色的“优秀印章”。以表嘉奖和奖励,谢谢!
对这些荣誉,非不想。而是我更关心的,究竟阁下有否仔细地阅览过全文。若然阁下真的有这样做过的话。才感到阁下要作出以上表扬的必要。那我亦将会当仁不让,欣然接受。抑且我确实认为上文,把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已很清晰及概括地,说明得颇全面,也巨细无遗。亦以真人、实事、实例为例证,说明我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哪怕从实际应用上及技术层面上,均属切实可行。那实属毫无疑问!再次感谢阁下的鼓励。谢谢!
Kong/09-10-2011/13:15。
发表于 2011/9/10 16: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Kong吴老师,所有同道:中秋节快乐!合家共团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3: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9/10 16:13
祝Kong吴老师,所有同道:中秋节快乐!合家共团圆!

Kevin,     阁下代表咱们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团队,所有同道及辖下的推动小组,所有成员,当此中秋佳节将届之际。对所有同道及其他网友,做出最好的节日祝愿。故此就省了由我出头的祝愿,于此表示感谢。其实这种工作,该由秘书组的常务秘书,作出下周一中秋佳节的预先祝愿,是恰当的。不过阁下既然又是秘书组的秘书,由阁下代为及时作出节日祝愿,又未尝不可。谢谢!
Kong/09-10-2011/23: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4:18 , Processed in 0.027168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