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特为以上所示的标题所需,兹搜集了一共二十二则相关,却分别由Adam、Amy及David等人,互相就上述议题所交换的帖子。因其内容觉得颇有参阅的价值,故将有关帖子被组织起来,集合成示如下,很值得一读的以下二十二则帖子:
Adam发表于 2011/8/1 19:39:47的帖子:
Kong,最近家里事情比较多,工作倒是没什么,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家里,这也正是我选择在家里的原因,不好意思,最近来的次数比较少!Adam。
01*——————
Adam, 看来阁下的父母,应该年纪不算大。难道他们俩,都体弱多病?需要阁下化不少时间,照顾他们?他们退休了吗?Kong/08-01-2011/22:58。
02*——————
Adam发表于 2011/8/4 08:32:07,作为回应Kong的帖子:|
Kong,多谢你的关心。我父亲还好,不过也经常头痛,母亲则是腰椎间盘突出,无法继续家里的生意,父亲时常还需到外地进货,所以母亲一个人就显得艰难了。我也只能是下班后早点回家,能帮就帮一点吧,身为人子,当尽孝道。Adam。
03*——————
Adam, 按阁下所描述阁下双亲的身体状况,有理由相信,我正在一直锻炼的二十八式的《盈尺元功》,会对阁下双亲,所患上中国常见的老人病,会有所帮助。前几天在广州,咱们推动团队的常务秘书:Victor,就曾亲眼见证我对一位有腰病的广州,杰出的精英人士,提供辅导她练功的情况。Victor正要入门,作为我的徒弟,我正准备全盘,把这功法及练气法,一并传授给他。下次阁下来广州时,我也会传授给阁下无误。我觉得“练功”,也得同时要进行“修心、养性”的修为。并要俯伏自身的“心魔”。这才能让自己,具有良好及平衡的心态和坚强的体魄。阁下现有家族的生意,应随遇而安。不应太计较其得与失。说到底,阁下的未来,才是阁下双亲心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愚忠与愚孝,都该好好地做出平衡的处理和对待。未知我说的,对否?
Kong/08-09-2011/11:42。
04*——————
Adam(cp3154)发表于 2011/8/13 11:07的帖子:
欢迎各位留言,批评指正!以解我之困惑!谢谢!
05*——————
Adam, 就阁下个人与双亲及家里事,外人所知有限,实在无法给阁下,提供真正良策与准确的可行建议。只有阁下自己,才理解和晓得,冷暖点滴在心头,有苦自家知的家事。更谈不上和更不该,说三道四去乱批评和指证。我只是以一过来人,给点经验上的感受而以。在这件事上,如何取得平衡,得以阁下自己的智慧,才能作出明智的取决。不过有关问题,能越早解决和被摆平,对阁下、对阁下的双亲,都是件好事!最后,请容我再多嘴说一句,阁下双亲,无论如何定当以阁下的大好前程,为最大的考量,那是绝对可以肯定的。
Kong/08-12-2011/14:11。
06*——————
Adam于08-12-2011/12:32,所发表作为回应Kong的帖子:
Kong,非常感谢你对我父母身体的关心。同时,我也会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以提升个人修养,从而避免落入愚忠愚孝之列!谢谢!Adam。
07*——————
Adam, 恕我老实地说句中肯的话,看阁下现在对家里、对父母的心态,真有点无法摆脱阁下自己内心的心魔,对阁下所施加的作祟而影响到阁下清醒的思绪。真的有点愚忠愚孝的表现。未能做到平衡自己心态而能保持真我。
Kong/08-12-2011/14:49。
08*——————
Adam,发表于08-14-2011/20:45,作为回应Kong的帖子:
Kong,你的话当真如迎头棒喝,我一定会好好思考个人的发展方向。至于父母来说,一直一来也还算理解我的决定,百善孝为先,暂且过了这段时间吧,还好目前的工作我也还算满意,希望能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在此,我要多谢你的关心与指正!Adam。
09*———————
Adam, 我个人总觉得,《管控一体化》,这个独立的专区板块,主要被用为一个平台,进行推动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唯一议题较妥。有时跟帖之中谈到些别的,恰有相关连的偶发事情,顺便提及,未尝不可。太多了,便跟主题偏离,就不大好了。是不是?依我看,有关再谈阁下与父母之间的家事,是否该到此为止?而且我正有意把阁下与父母之间,通过互相跟帖留言互动的事。再加上Amy与她父母之间,也曾有过跟帖留言互动之事。相关的帖子,将被整合为一名为:《天下父母心暨传统的孝道》专文,将被发布在我的《A-A智库》专栏上。届时大家可多在该文之后,多留言互动。不是更好?更对题?
不过最后,我倒想再说几句。华夏传统文化几千年以来,能迄立不倒而没什么太大的变异,主要靠的是咱们的人伦,也就是伦理,所起到的支撑作用。因真能体现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最大价值观。父慈子孝;无私奉献的母爱。这就是人伦的真谛。Adam,我不是曾对阁下说过吗?阁下父母对阁下所做的一切,心中想的都是要阁下好。盼总有一天,阁下能出人头地;能光宗耀祖。相信他们不一定要阁下,将来对他们有所什么图报,且这也非他们所想。只想阁下为自己,创出一个新天地而已。阁下将来的成功,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酬!阁下认为对否?
Kong/08-15-2011/00:41。
10*———————
Amy, 为何您的双亲,老是恨铁不成钢,老是一再鞭策您,要推您上位呢?天意嘛!人生的轨迹,并非如本人的心意所想,心意所系。往往由环境所左右。正如马克思在他的辩证唯物论中,有一关键的名句:人在还没有决定他自己的前路之前,环境就往往已为其导向一切。所以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谓也!皆因您从小所形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将属多面手。这就是您未来的路向。也就是说,不管我如何器重您。然而咱们现在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华理念》,将是您的不归路,信乎?
Kong/08-05-2011/19:51。
11*———————
Amy发表于08-08-2011,作为回应Kong以上的帖子:
Kong ,在这儿我可要说句,先生,您错了!我的双亲从来没有管教过我,他们呆在我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他们没有恨铁不成钢的那种感觉,若说有怨,也只在我的性别。这么多年,走什么路,读什么书,上哪儿读等等一系列关系着我人生的事物,都是 我自己下的决定。我的双亲只接受我所下的结果,从来不给我什么建议,也不插手我任何的事物!
是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环境也有其影响力,但依然三思而行。无论哪一条是我的不归路,我都会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和我所追求的目标!
12*———————
Amy(J1015q)于2011/8/8 14:37回应A-A给Amy的帖子:「说跟想是两码事,父母不说,并不表示他们没有想或没有期望,没有对您牵肠挂肚的思念,那么洒脱!含蓄不说,是很痛苦的。这点或许您还年轻,没有理和体会 ...」,作出如此的反应:『恩,好』!
13*————————
Amy, 我对您于上面,以『恩,好』!对我的跟帖留言,与您互动所做出的反应。我不好再说什么,也不想跟您争论和辩解。我只想用我今天近中午,在互相留言互动之中,再给就有关事项,所作的示如下回应留言,以表明我内心的心意:
『Amy, “说”跟“想”是两码事,父母不说,并不表示他们心里没有“想”或没有“期望”。同样地没在面上做出明显的表示,宁不等于他们俩没有对您老在牵肠挂肚的思念,那么像您所见到,表面所显示的“洒脱”!难道您忘了吗?国人乃属于,非常含蓄的民族。而含蓄而不说,是重很痛苦的长期煎熬。这点或许您还年轻,没有理解和体会您双亲牵肠挂肚的的关心与挂怀!请尽早到我的A-A平台,看看您新的一文,被发布后所产生,很有意思的现象和反响。Kong/08-08-2011/11:57』。
14*————————
David发表于09-21-2011/15:20的帖子:
09年7月份来到云南,2年多没有回老家安徽看望父母,是我的不孝!最近一段时间特别觉得父母亲情的重要,尤为想念,会经常打电话报平安聊些工作生活学习的事情,慰问二老安好。听闻弟弟说,老人日渐衰老,心中疼痛 ,不孝!在此,遥祝父母安康快乐!各位同道,一切顺利!
15*————————
David,吴玉卫宗弟, 请不要看完了我以上,所整理了与父慈子孝有关图文并茂的专文之后,就伤感起来。便自我悲伤地感到,自己为不孝子。对自己高堂的孝道,非要一定要像传统愚孝般,伺奉双亲在侧。而忘却自己,大好前程!就举前人为例,难道科举将到之时,却不让十载寒窗的亲儿,不去赴考?却躲在家里,盲目地伺奉双亲?
我认为阁下:既然阁下还有别人,可以照顾自己双亲。先以学业和事业前程为重,乃一英明的抉择。有理由相信,阁下的双亲,也期盼阁下这样做。同意否?
Kong/09-21-2011/19:54。
16*————————
David发表于09-22-2011/09:25 的帖子:
Kong老师,谢谢开导!
17*————————
David, 照我的看法,最大的孝道,就是在父母亲的大爱,关怀与呵护之下,正常又自觉地长大到唸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硕士、甚或博士。双亲当然付出许多、许多代价!虽然辛苦之余却从看着孩子,茁壮而正常地成长而到如阁下,杰出的硕士生。然后到社会谋得份好差事。双亲心理之乐,是无穷而得以延伸到极乐!有理由相信,他们所盼望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而并非要留阁下在家,成为母亲裙下的乖儿。对不?男儿志在四方,能做个挺天立地的好男儿,为己、为家、为社会、为国家。能做出哪怕一丁点儿正面的贡献。而非对成为社会属累赘而负面的废人。那阁下父母,就不失为一对模范而称职的父母了。只要阁下能给予他们适足的生活资助,经常能嘘寒问暖。远离在外,那又何关系?这就是我认为,最大的双向的孝道了。不是吗?
Kong/09-22-2011/11:16。
18*————————
David发表于09-22-2011/12:31的帖子:
kong,您说的对,每次与父母交流时,他们也是这样说,并劝我眼界开阔点,去大城市锻炼,不要局限于云南。其实今年三月份一位朋友想介绍我去深圳质量监督局,但由于明年才能毕业,未能去成。人的眼光确实要远大一点,看看远处,想想未来,哪怕每天多开阔1mm,每天都能进步,诚如纵横四海兄推崇的专注,每天进步一点点。在这里真的学到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谢谢大家!
19*————————
David, 每个胸怀大志,有为的人。都非在出生处发迹而起家,因有句俗语云:“本地姜不辣”!蛟龙也不能在浅水而得心应手,肆意而游。必须到大江大海去兴风作浪,才可鼓起巨潮!照我看,阁下父母,很有见地,一切为阁下前途着想,显露无遗!难得、难得!阁下未来的出处,必须靠近香港的深、穗两地。不过还是稍为等待一下,待阁下完成学业才去未为晚,是应有之举!耐心点准备一下,迎接新的战斗吧,年轻人!反正在港、深、穗三地,都有咱们的精英同道无数。
Kong/09-22-2011/15:17。
20*————————
David发表于09-22-2011/16:23的帖子:
kong,其实从上大学开始,父母就放手让我自己去闯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本身的想法是好的,但怪我自己习惯听命于别人,在人生和职业规划上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心想在求学路上走的更远。我深知就算读到博士还是要进入社会接受考验的,现在考博的念头慢慢在淡化,虽然有信心去拼搏,但还是想先在社会奋斗下,坚定人生的目标,在社会这所大学学习更多人生的道理。活到老学到老,人是要不断进步才行!向大家学习!
21*————————
David, 依我看,上学纯为自己打好学术的基础。当然有能力者,多唸点书还是必要的,还是应该争取的。唸到硕士这一等级,离最好也差不多矣!照阁下的情况,一经明年中旬毕业后。不管先留在云南工作一段时间,抑或来深穗其中一地工作,都可作考虑。要嘛,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就近到香港,全亚洲最佳学府,尤其是他们的“EMBA”学科,排名在世界前列的科技大学,唸“EMBA”好了。怎样?以上的议题,谈到此为止,好吗?Kong/09-22-2011/19:55。
22*————————
《陈兴佩个人简历》
陈兴佩,英文名为:Adam;男性;汉族;22岁;籍贯:河南省,邓州市;
2004-2007年,河南省邓州市一高中毕业;
2007-2011年,河南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毕业;
2011年,4月,7日至今,担任湖北省襄阳市中航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维护的职务;
自与吴江先生神交及接触了ERP100网上,有关《管控一体化》之后,便参与了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团队,成为同道中算是一个,较为积极分子。往后还被任命为推动团队,临时秘书小组的组员之一。盼能今后在推动《管控一体化》的活动中,能发挥一点积极的作用。
电邮地址:cp315@163.com;
在ERP网的个人空:http://hi.ERP100.com/?198177。
《姜丽简历》
姓名:姜丽,英文名字:Amy;性别:女,汉族;未婚;出生日期:1991年2月6日;出生地点:江苏省,苏州,现居地:南京;
2009年,9 月至2011年10月,南京交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应届毕业生;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南京艾瑞进行软件深造;
谨盼以上一文,作为我其中一篇阶段性的论文看待,若能被发布在《管控一体化》,这专区板块上,算是对我就参与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团队的推动工作,一种肯定。而且愿意继续跟随其他资深的同道为其中一位新加入的同道之一。对继续推动咱们团队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推动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电邮地址:jiangl1015@126.com;
在ERP网的个人空间网址:http://hi.ERP100.com/?207848。
《吴玉卫简历》
姓名:吴玉卫,英文名字:David;男;生日:1986年,3月,9日;
出生地: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工作及居住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
学历:硕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兼中共党史;
2005-2009年,毕业于安徽省铜陵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09-2012年,进修于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党史专业;
2007年12月,考获英语六级证书;
2009年7月,考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12年7月,将考获法学硕士;
2009年3月至同年6月,任职于安徽省铜陵市天空之城网络工作室;
2011年5月至当年7月,任职于云南,德宏州智威科技有限公司用友软件实施;
2011年8月至今,任职于云南,德宏州芒市财富中心信息技术员;
期望积极参与由Kong所带动的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团队为成员。
电邮地址:393595153@qq.com;
在ERP100网的个人空间:http://blog.ERP100.com/?2097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