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94|回复: 46

深入了解管控一体化理念所需参考的重要资讯——吴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7 08: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家所能认知或了解到的所谓「管控一体化」(MCI),一般也就是可从“百度网站”,所能搜索到的相关,属一般性资料及简单的说明:『ERP与现场控制层的中间层,它以生产过程控制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控制等信息的处理、分析、优化、整合、存储、发布,运用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建立覆盖企业生产管理与基础自动化的综合系统』。其实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其涵盖的方向、范围、应用面等等,又何止如此简单化!

若然当大家细心地参阅完以下所提供,由本人专意从咱们被设于ERP1002网的《管控一体化》,这独立板块上,已被发布的多篇专文中,围绕着以上的议题,所搜集和随便拣选到相关,由同道及我本人所跟帖的多则帖子的内容中,便知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Idea of Manatrol)与以上所说明的「管控一体化」(MCI),不管从涵盖面的广度上、应用面上和内涵等方面,是大相径庭,大不一样。而且我本人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Idea of Manatrol),是早于二十多年前,当我成功地把STD总线技术和标准,被引进到祖国来而成为咱们国家标准的时候不久。有关“理念”,就已开始由我,一直倡议至今,从未有中断过。只是于去年初,才开始正式在ERP100网的网上,重拾有关推动工作和较为,加大了推动力度而已。

一直以来,只是上述“理念”,经历了不断演变至今天。例如其中因应时代的步伐的发展,续步配合而添加更多组成“理念”整体所需新的基本元素,例如:RFID、云端计算技术等。使其核心的涵义变得更为完善与清晰、更有概括性的指引性的蓝图。无论从实际应用方面,抑或从技术实施等方面,都已被逐渐被论证而成为:更为现实性、更有可操作性、更属可行性和更有实施性的宏伟“理念”。

要指出,我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原来、现和可见的未来的目的,并非要以图标奇立异,故意要自命清高。更没有自命不凡的立意。而所倡议的“理念”,是完全按实际可行,基于对每个人,都非常熟识。以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及其所连串所衍生的各种[智能自动化的“管”与“控”功能技术]、[串口及网络通讯技术]、[前端智能化器件群组技术]、[电子档案系统技术]、[资料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浏览及伺服器技术]、[云端计算技术]、所需各种[驱动、应用及系统软件技术]、[无缝连结技术]。特别包括各种符合实际要求的[卓越管理模式]。无缝地被整合而融合为“一体化”的体系。而这一“理念”可适用于任何不同领域及范围、无数类型的应用、可排解一切的难题、并能回应一切的诉求。所以我所倡仪的“理念”,其涵义就与坊间所认知的几乎不一样了。未来有关这方面的“高端技术”和“国家标准”,以及因应其孪生所同时衍生的超级《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中心》。而这个平台,那就非我个人,所能掌控得了。而需要看中央对这方面的态度、所具的急迫感如何及参与的力度而定了。Kong/10-04-02011/10:44。

各位同道, 正如我多次曾强调过:要把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Idea of MANATROL,这一英译词,乃我所暂时杜撰而来),被打造成为国家的标准。并且将会同时衍生为,对咱们国家及人民可提供超大功效的《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中心》。这样的一个超级平台,确实需时颇长,应属没错。但实际需时多长,则只看中央的看法和紧逼性而定。要嘛,时间便不一定很长。其实,多少事,从来急。一千年太久,只争朝夕而已!相信他们,自有他们官方的定论和看法。
咱们推动团队,要达成自己可操控的本身有实效的目标,就是只谋求把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只要能把咱们的“理念”。可非常清晰地给出一个,被界定得很清楚的概貌和蓝图。并说明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那就算光是让些积极同道,深得有关“理念”的精粹与全豹,算是这个“理念”的一个小小权威,衷心地能认同这个“理念”,其成就非凡了!取得的成绩就已经不得了!假如取得的效果,是这样的话。就已经对参与的所有同道及相关的人和咱们国家和人民。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应获益匪浅了。这就说明我为何,要化上那么多的时间与心力,去完成我的近作:《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的主因。未知众同道能理解否? Kong/09-22-2011/20:07。

Demon, 以前在国民党时代的教育体系中,参杂有灌输文言文的国学教育。其实中国的传统国学,在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开始学点国学,是很有必要。香港国学一直都相当流行,尤其是近这几年尤烈。他们认为孩子学了点国学,不容易变坏。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
我特别标榜,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而不单单只用“管控一体化”这一串字,目的要与百度及坊间所界定的“管控一体化”意念,有所区别。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的人民,管控一体化这概念,本来就深藏在他们的思想之中,就已是一体。不用人为地使其一体化。要是用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gration(MCI)为英译词,显然就表示,属人为使其一体化。而我所杜撰而采用“MANATROL”这一专用英文新字,是把要把Management与Control两个英文字,很自然就融合为一新的单一英文字,非词。Kong/10-27-2011/11:35。

Demon, 阁下好像对国学有点情有独钟的样子?一种文化,能维持几千年而不变,仍能不断发出它的耀眼光芒,肯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真意。我只是懂得国学一点皮毛,不曾做过深入的研究。所以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仅仅人云亦云而已。确实,要维系国人几千年的传统道德和伦理的习惯和观念,靠的就是咱们的传统文化和国学、伦理思想。当然,每种文化与学问,肯定有其糟粕成份在内,问题是多抑或少;主流还是旁支而已。非常可惜的是,经过文革一役,所大力提倡的破除迷信、破除封建思想、破四旧运动。咱们中国原有,极为宝贵的传统文化,被摧残得也差不多矣。
另外,我想要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纯粹针对咱们人类,自电脑被发明之后,利用电脑超乎人的想象的功能而能达至的极度智能化功能,进行辅助管理模式,达到全自动化的境界,变得无人为的错误、更为卓越与完善。阐明“管控”本来就是一体化。而非像国内现在许多所谓有识之士、所谓专家、工程界人员。大家还在喋喋不休,彼此还老在标榜或争论,“管”与“控”,那属优先。那才重要而无视通过电脑辅助而达至最现代化的“管控”,本是一家,已自动被融合为“一体”。而成为《管控一体化》。我要提出和倡议,就是这个最重要的“理念”(Idea)。仅此而已。Kong/10-28-2011/11:59。

Demon,其实阁下所提到的管理思维,绝非只属高高在上,智者或学者的专有物。而应属全国,每个国民普及教育的重要意识。应让每个人都清楚明白,有针对性而属好的“管理”对他们日常生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均会为重视管理的人、单位、机构、企业。带来不少的各种,想不到的好处而亦能排除人为的错误。这就是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最重要的目的。
不管何时,与《管控一体化理念》相关,延续而出现的超前软技术和标准,何时将会被打造成为国家标准。甚或全能的超级《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何时将会被建立起来。光是每人都能把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能把其“理念”的精义和其要旨,能全然理解和掌握透,就已经是获益无穷了!只有国家、国民都掌握了有针对性、优良及卓越的管治系统、官制系统、管控系统和管理系统。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矛盾尽失。谦让之风、礼义之邦就会重新回到中国人间来。国民质素就得以上去。这才是咱们期待的泱泱大国——这样能傲视世界的中国出现!Kong/10-29-2011/11:40。

Demon, 因以上帖子的相关内容较长,不好全被抒发在一则意帖子上。故请容再作继续把相关的内容,再被补充如下:
一直以来都发觉,国内极大部分的人,当一提到管理,首先就感到怕怕。继之就感到颇神秘。究竟管理是什么东西?是西方专有之物?上了管理之后,便什么自由、空间、灵活度都没有?自己说不定会被卡住的种种误解。其实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他们的国民从一出生就已开始,从父母、社会、学校、政府。受到良好管理制度的熏陶和影响。自他们在懂事开始,就早已习染了背负着管理的精神。从小父母就要他们的小孩,以不同的管理模式,独立要处理好他们每日身边的不同事项。因此他们去做任事项;要筹划任何事情;计划实施任何方案。都自然而然与管理分不开。所以他们认为管理对他们来说,不用思索,是天经地义,极为自然想到之事,无需挂齿要再作考虑的事宜。这样就无形中,让西方国家的人民,基于管理的自我促动,让他们衍生有更多探索和创意的精神。
反观咱们国人,一提到管理,就好像煞有介事,不得了一样。为此,我曾说过和解释过多次,这种情况的出现,无需觉得奇怪。主因咱们炎黄子孙,经过那么多代的封建皇朝,极度单向及高压的统治,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只有听命皇朝的管治及管制的份儿。与理顺民情、听取民意、施展符合人民需要,惠民而达到有效的法治管理的政策,根本不可能有存在的土壤和空间。封建皇朝被推翻后的民国,到今天的人民政府。以上的局面,究竟有多少改变?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为此之故,我试图通过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其主要的目的,意图通过绝非革命或变革式的一途。盼望以优良和卓越的管理模式的理念作为主导,通过计算机及其衍生物的超能量,达到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能基本可以疏解和舒缓,目前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阴暗面、矛盾等败坏的风气,等等问题。其作用就当然,远远比这里提到的为多得多。
其实有针对性,优良与卓越的管理模式,绝对不难找到,多得不得了的范例及浩瀚如海的文献。例如随便通过百度网(www.baidu,com),键入关键词:“卓越及优良的管理模式来源”,就会找到相当不少,有关资料与大量文献;通过设在香港为后台的香港歌谷网(www.google.com.hk),只要能键入关键词:“Source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也会搜索到不少其他相关的网站与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同样通过香港雅虎网(hk.yahoo.com),键入关键词:“香港优良与卓越管理模式”,亦会找到不少与香港有关,非常成功的管理模式及文献。虽然找到大概接近需要和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却不一定会实际、可行、管用。除非用者自己,是位管理专家或高手。否则,需要管理顾问协助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我不大知道国内的管理顾问,大部分的水平如何。在香港就可以向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或香港管理协会(HKMA)等机构或国际知名,极有公信力的顾问公司,寻求协助。他们都可以,通过工作坊的方式,提供很实际的度身设计的协助。而所需化的费用,也不算太多,应属物有所值。Kong/10-30-2011/00:08。

各位同道,俗语有云:水不动而会静止;水静不流而会变臭!若然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没人随着我,逐渐成为新生一代的主导,如我去积极推动,傻乎乎地去做推手,一切事便会静止不前;支撑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推动工作;便没人管也就会逐渐被投闲备置而归于被人淡忘,再不会引起大众记得和被关注。尽管我一直为大家,打造了“好事情一幢”,若没人跟随我主动去关注、行动、实现。就等于找到宝山而空手而回,枉然一场。幸亏我一直苦苦地已寻觅到一大群,相当有潜力和魄力的大靠山,就是——众多志同道合而积极的同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缘,谁碰上并能抓住这个大好机会,谁就有条飞往人生高峰之捷径。只要众位同道,能赶紧团结相关热心的众多同道,为一组紧密战友,像个大家庭一样,无分彼此。相信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成功就不远,只在望得见,很近的彼岸。Kong/07-06-2011/14:06。

其实我已备有许多,与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关题材,早已被草拟好的专文在手。何况我的思潮,仍不断如泉涌。只是要让更多同道及潜在的同道有机会,能循我所倡议的“理念”轨迹、空间和核心范围,依照其本人各自的立场及出处、不同观点、相异的角度。自由地各抒己见。可造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而开放的良性局面。最终使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更符合大众俄观点、更概念化;更易明白;令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更为普及化。令咱们所描绘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宏伟蓝图,能穿透神州大地,在祖国遍地开花结果。这样的成果,则需群策群力,奔向一共同的金光大道而开出丰硕的结果。而非仅仅书一言堂,便能达致。绝不想如“物联网”一样,因在一开始时,就有国家的插手,经历了十多年的推动,如今仍未订立正式的国家标准。仍在那里议论纷纷而议而不决,不能作最后定案。这非我推动我所创意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初衷。 我下一篇新专文,大概属刚发布的新专文:《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作为补充美国普洛(Pro-Log)公司,所遗漏而未提及,却又相当重要,需作补充的缺少那部份内容,一篇又以实例为证的新专文。Kong/09-26-2011/23:24。

由于《管控一体化》这独立板块,我跟Bob二人,都是版主。但我是唯一的审稿人,目的要维持和特出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专一性和纯正性。所有一切被发布在这板块的专文,主要能围绕这个主题发挥,都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任何一位作者,其专文的立论,要与上述的主旨相一致。而立论,一定要完全符合与咱们团队,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一样,才核准被发布。要把任何已发布的新文,代替旧文。由于我非ERP100网,有关版面的管理员。故我无法参与他们后台的工作,亦没被授权这样做。发布没插图的专文,还可以。连专文有插图及彩图的专文,我也发布不了。更谈不上要对已发布后的专文,进行任何修改或删除。这工作,只能由另一位版主,亦是ERP100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Bob去做才成。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有为的年青人,不能太实际、短视和太懦弱、思想太保守、更不能有时会放纵自己,胡作非为和任意妄为。不能太依附和依赖于别人,却不负责任地争取属于别人的既定利益。一定要有点承担、理想和独立思维的性格、要具闯荡江湖的冲劲和创新的精神。更要具有追求新知和探索精神。并要具有艰苦、历练的精神。这些,对年青人的未来,太重要了。要是还那么年轻,就偷懒而去墨守成规,试想一下就知道,下场将会怎么样了! 有一点更要提醒年青人的地方,便是任何发出的邮件,连抬头人和下款具名都没有,这样显得不止没礼貌,没教养。更让收电邮的对方感到,一切良好的形象和分数都统统没有。

Kevin, 阁下不要忘记,我是本版块的版主之一,又是主要的审编人。当然就要把本专区版块,被打造及维持为一个有一定能水平而亦有学术地位,更属严肃的版块。所有任何与《管控一体化理念》无关,尤其是那些灌水广告,一定要被删除。故阁下要重视自己为有分量的推动团队,积极分子的同道之一的身份。千万不要;胡乱挺些无谓的灌水广告为要。谢谢!Kong/07-04-2011/16:26。

各位同道、准同道及网友, 若大家意欲想彻底地了解,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全部涵义和其精粹。务必把所列示的四篇专文,全被打印出来,仔细地参阅及研究:较早的一篇重要专文:《我国有条件把管控一体化推动到超前技术与国家标准——吴江》(原名:对我多年前所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总结),再加上另外两篇新专文:《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进展中的重要点滴——Kong》,共为由Kong所编写的三篇专文。最后,最好还要加上:《试论ERP从业员对管控一体化理念的误解——Victor 》。这另一关键性专文,较妥。吴江(Kong)/10-12-2011/14:48。

资深同道,Joseph(feet112), 有关阁下以上的跟帖所述,列示如下的内容及结论:『( 管控一体化理念 【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任何事物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我们的管控一体化也不例外,《MANARTOL》的“理念”核心本身就是非常包容和客观的,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去将其理念更加具体化、明确化。ERP的好坏我不想妄加评论。作为工具,正确的有效使用才是体现其价值所在的关键;成败、优劣真的很难归咎于软件本身。MANARTOL的理念欲将管理的精华思想融入工具当中,软硬结合变成一个百宝箱似的东西,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该这样作呢?』,阁下以上的评述,基本述说得没错,不过阁下若然真的有好好地研读完,我最近才化了不小事件及心力,才撰述与编写完。并已发布的两篇,作为总结系列篇专文中,先发布的两篇专文:《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吴江》、《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进展中的重要点滴——Kong》的话,阁下就断不会有「【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这样较为轻率的说法。因为我已在以上所述的两篇专文中,有较为深入地阐述,有关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已有较清晰、概括性、轮廓性的细致描述。其基本蓝图,亦已有一大纲性的展示。若有深入研读该两篇专文,有关“理念”却绝非只处于「非常雏形化的理念」阶段,连还处于「雏形化的理念」,也不是。而有关“理念”已属相当清晰化、具轮廓化、概念化。且已具有方向性和蓝图化了的体现。
一如既往,我一贯都认为,ERP这种属于办公室自动化所用的套装辅助软工具。对实现管理层利用计算机进行,排除人为错误的自动化管理,确实是个良好的软工具。其未来的更大效益及出路,要进入《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思维体系,才显得更有效益,更会如虎添翼地显现其特性和实效性!
要把上述理念,变成“一个百宝箱似的东西”,则要待有关“理念”,将被打造而成为有咱们中国特色的超前、最先进软技术及“国家标准”。并从而一起孪生所衍生的《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这个能量极为浩大的超级平台出现。那才是个天下无敌的“百宝箱”平台无疑!还处于“理念性”的思维阶段,百宝箱的功能,仍无法实现。Kong/10-18-2011/19:50。

Victor, 我经常跟身边,我认为值得对他们指点的人,曾无数次地强调过:其实一个有点本事,并掌握其中一项专业或懂得赚钱窍门而命格不错的人来说。两顿饭、养好一头家、过优悠的生活。并非难事。更有本事一点的人,只要凭自己的智慧,能把持为人处世,一些正道的原则。发点小财,进而发更大的财富。假如本身命格亦可相配合的话,哪有何难之事?何必做金钱的奴隶?以上的事实指出:钱乃身外物,有本事就不愁钱难被弄到手。故无需把钱放在第一位!因为有了事业,钱就肯定跟着来。故此就有持才傲物,就必然视财如粪土;眼中就没钱这个字,也就当钱为臭钱矣!人到达这一境界,就能洁身自爱,不沾污尘无疑。从以上就可说明,若有点本事、又带点勤奋、还加上命格的配合、并能巧妙地可摆平自己心魔的作祟。钱就会滚滚不绝而来。愁啥?。
从以上所述,有志气和具本事的人,首位针对的并非钱。而是何是自己未来对社会对己都有益的事业,目标和方向应被放在更高一点的层次。
以我个人的经历而论:唯一别人不一定,能做得到的便是,若要赢得自己心中的巨大无尚的财富。这种看不见而感得到的骄人财富来源,首先便是让自己能做个无愧于心,对国、对家、对社会,三者均能兼顾。而特别对国家和社会,都努力争取做出一定贡献的堂堂正正之人!也就是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的正人君子。胸怀巨大财富的崇高智者!阁下与Kevin二人,愿做这样的人,还是平凡而低俗,渴望追逐金钱的人?这是上,人生的第二课。Kong/10-28-2011/23:59。

Victor, 阁下作为推动团队辖下秘书组的常任秘书,亦是推动小组的常务干事,对资深的同道关心,是应有之举。我觉得阁下若稍有点时间的话,由于阁下所住的地方,很近Benson工作的地方。干吗阁下不主动打个电话给他。若时间适合和允许的话,大家何不见个面聊聊。不是更好?我不是讲过,咱们的推动团队,就犹如一个大家庭一样吗?互相关心和支持,是应该的,也是应有之举。谈后的结果如何,请告知。谢谢!Kong/10-29-2011/22:44。

Kevin, 素知阁下一直以来,嫉恶如仇、对社会不平事、恶行、不公之事等等负面新闻,特别敏感和愤愤不平,老感到心有不甘。具公义之心的人,也必然有此心态上的反应,乃人之常情。我与阁下,没什么不同。只是我采取另一较正面及积极的角度,去面对和思量这些问题。常自问自己,我究竟有没有,做好本身作为一个良好国民的本份?我能否就这些负面的事,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尽可能改善以上负面局面的事。而非老在抱怨、愤愤不平,却老在袖手旁观。尽发泄些,没有什么建设性的牢骚。哪又有何用?
多年前,还未作半退休之前。代理了美国Pro-Log(P-L)公司的高可靠工控系统产品。当时,卖了许多P-L产品给国内铁道部。而当时成都西南交大的高铁研发及实验中心,亦用了不少P-L产品。日本新干线的子弹火车、香港地铁和新加坡地铁等,也有用P-L的产品。故经常与我公司的姚博士和张高工,为以上的机构的人员培训和做技术上的支援。故对他们的运作,有一定的了解。便知道当时所有与高速火车有关的国内机构,就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pacing),应有的知识和技术,都耳熟能详,知之甚深。且有关技术,已非常成熟而属开放式的技术。绝对没有理由,我国的铁道部,连这非常基本的技术和危机意识都没有。最近不到两个月。连续发生的温州高铁列车追撞严重事件和今次上海地铁,也是列车追撞事件。与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的技术问题,应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关键在于整体管理不善;人为的失误;风险管理不足;危机意识不够;对“危机”的“管理”更不够科学、保证绝对安全的三维多备份操作系统,没做好;没利用移动通讯,作为另一备份紧急通讯。更重要一点便是铁道部,本身就是监管单位。没利用独立的第三方,作为监管单位。估计这些因素,才导致咱们的火车与地铁系统,意外发生那么频繁的主因。
要是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在这方面所订立的国家标准,以及其所衍生而面世的超级《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中心》,而这一平台,已起作用的话。有理由相信,这些重大严重意外和事故,不一定会发生。我认为会这样!Kong/09-29-01:04。

Kevin, 作为咱们是一群正在搞,前沿而属超前的综合性高科技,为己任的带头人。任何一己的发言,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所富的触觉,也就当然该比常人较敏锐和应更善于分析与体会。问题在当自己发言时,就不能率性任意妄为而胡乱发言。得有充分的考虑、有分寸、更要有立场。因阁下与Victor二人。不止乃我的首批门徒,阁下还是师兄。更在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推动团队之中,已被任命为担当较重要的要务。所以便得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和身份而要自重。这是作为为师的一番苦心的肺腑之言。听不听则由阁下二人自决。Kong/09-29-2011/14:26。

Victor, 阁下在以上所作的跟帖留言,提出咱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为何在顺应民意的“管理”上那么滞后,那么不济。问题提得很好!阁下可从咱们的悠长历史当中,综观一下整个过程的发展,从来离不开皇权及封建思想,独一主宰天下,独揽一家的思维。那几千年来的高压熏陶、积习、沉淀及定性。从没机会有萌生任何与管理思想的土壤而只有,一言堂的独裁管治、管制、监控、治人的思维份儿。这种思维和潜意识,到今天仍然继续着,没有太大的改变。正如我曾说过多次,因应当时十八世纪初叶,由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而自发衍生而出的制度、管理、法治等,以当时的水平来说,属极为先进的新思维。真正管理思想,才自那时萌芽、发展、改进而直到美国的兴起,由于他们大量移民的涌入。各路思想的汇合而融为一民主、自由、思想与言论开放的国土。而且美国人民的工作岗位,流动性很大,也很频密。所以思想与知识的交流和演进,相当频密、广泛和快速。这样就促成他们的管理思想,就更为发扬光大与先进。
谈及“管”与“控”之间的议题, 没有管理,那有控制的出现?就是因为管理的思潮出现 ,要使管理更形有成效,才发展到如何控制得更好的机制。及后才利用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计算机为基础。而衍生的相关产物,进行最优化的自动化控制管理的机制。使以新的姿态出现的卓越管理模式,造成更大效益的显现。这才引导我锐意,要在咱们的国土上,推动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让其被大幅度地发动起来。相信我以上所述,能把阁下以上所提出的疑题,可作释疑了吧?Kong/10-06-2011/11:27。

Victor, 阁下若能在管理的认知上,有所追求;痛下苦功;好好地深入了解、钻研、细心总结一下。肯定将对阁下自己的未来、《管控一体化理念》、G-K以及阁下自己的未来事业,将有莫大的裨益而将会无往而不利!信乎?Kong/10-06-2011/14:35。

Victor, 首先知道阁下,对管理感兴趣且曾在一间,以英国教育模式施教的大学修读。很好!因这样的话,阁下对我所提倡的卓越管理模式,更易接受。
阁下表示:「对国内的管理现状,虽然也抱有理解的心态,但仍认为距离是十分的大,相比于国外的管理模式的话。所以,也一直在学习中;以后也会多向我请教。」国内在管理上,非只是距离大或滞后的问题。关键在于”五四“时,胡适所特别曾指出的“差不多先生文化”、“十只手指有长短文化”、“无所谓文化”及“大概就可以等和稀泥的相类似文化”,可见对一切事物都毫不严谨、没有制约性制度存在。而『管理』二字,纯属口头上的门面话,这样的环境下及咱们的传统文化中,充满属糟粕的成分:只深具自上而下,家长式的管教、训斥、专制、必须听话、不孝。而上面封建式的专制统治、管治、管制、监管、训示、听训、遵从、接受等非人性化的管治及监督的不良成分。那与现代、科学、有效、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同日而语,可等同评价。
前不久才发生的温州及上海的高铁与地铁,卡车追撞事件。其实在国际上,如何保持适当距离的车距、前车停止前进,跟随的车,必须立即停止驶动,以策安全的理念、知识、技术和危机管理,都非常成熟。为了这些项目,国家曾在上世界,九十年代化了好几百亿美元,从日本、法国和德国所引进的相关最好和最先进技术和诀窍。亦经咱们好几个相关的研究所,吸收、消化、总结而能开发出,有自己特色,并具知识产权的技术,属毫不稀奇。上述事件的发生,跟技术问题有关不大。我有理由相信:问题全出在管理制度上,管理上的特大问题!这应该可以被肯定之事。这就可说明,我为何把《管控一体化理念》的”管“,被放置在首要位置之上的道理。Kong/10-08-2011/11:35。

Victor, 阁下于以上,提及要撰写一篇新的专文之外,千万不能放弃,需与Kevin或与其他同道,共同所合著的一篇,关与如何研发及整合为一“兼容及界面软件巨集”(Huge compatible & interfacing software package),令各类软件可极为容易地互相,可进行即时无缝兼容及界面.进而可以互相无缝融合互连,有关议题的专文为要,亦可考虑撰写另一篇,与一切串口通讯协议和各类网络通讯协议,如何可研发及整合为一“协议巨集”(Huge Package of shake-hand protocols),令各类不同协议之间,可作即时无缝相连结。因这两方面,将会成为其他组成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将成为最超前的软技术和国家的标准,所需的其他可随时从外国,尤其是主要从美国。即时就可采取拿来手段而垂手而得,与电脑直接相关的各种技术元素。最重要而亟需要解决的两个,须由咱们国家不少专家,所共同研发而一定要克服,才能使“管控”被无缝融合为“一体化”的重大而属关键的技术突破口。谢谢!Kong/10-08-2011/15:05。

Benson, 依我看,国内许多企业老在忙,觉得大部分是在瞎忙。盲无目的在忙,只是许多老板,他的心态就纯粹不甘心,化了他认为多的薪水给雇员而雇员不忙,就不该,心里就不平衡。他们都不懂一个真理,Win Win situation is the best situation。其实老板与雇员的关系,是鱼儿得水,户型扶持的互惠关系,两相依靠而互利双赢。所以劳资的关系,永远都是矛盾的关系而摆不平,道理就在此。政府与国民的关系,也莫不如此,真能做到爱民如子。那就天下太平矣。所谓“仁政”也就如此谓也。懂得与雇员相处,犹如国家知道如何,善对子民,其理是一样。谈到这就涉及管理、管治的大问题。也涉及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最核心理念的“卓越管理模式”的主要涵义。Kong/11-11-2011/11:58。

第二节:以下的帖子,全都是引自《管控一体化理念能否疏解现存社会的阴暗面与矛盾——魏南等合著》,该篇专文的文后跟帖中,所选取的其中部分帖子。兹引述如下,谨供大家参考:

Joseph, 一件前人从没想过而属伟大的事物发生、演变以至成功,其必然要走的道路,绝非坦途一条;也绝非那么风调雨顺;更不一定按人的意志所决定和被那么容易落实。故此,像我是个不要名、不图利、又没什么大志的人。明知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终极要达到的是,要使有关“理念”,成为咱们超前的“辅助软技术”、“国家的标准”。与此同时将会衍生而带出,国家级的超级《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这个至高无上的平台。其所影响、所产生的效应、发挥的效益,所涉及的面,就无限了。作为我本人来说,理想是一件事,现实有时属另一件事。故我以较现实的态度,作了筹划,便是首先就要把有关“理念”所产生的思维,被做到让很多人能清楚明白,了解究竟是怎一回事。实在是件可行和可被实施之事。马上就可启发许多人,从有关“理念”的思维中,获得启发而得益。哪怕一点点的益处。起码可为未来宏伟的软技术、标准、相关平台,奠下一个基础和方向。
无疑,我像个点火人,阁下、Adam、Amy、Benson、Cisy、Demon、Gordon、Henry、Keven、Kevin、Simon、Victor、Winnie等积极同道。一定会继续举起无数“理念的火把”,燃亮和照遍全中国,每个角落。阁下作为资深的老大哥同道。阁下愿意首先举起,这第一个火把吗?相信Kevin及Victor等人,绝对会相继随后,步着阁下的步伐,支撑阁下继续往前进无疑。Kong/10-31-2011/23:47。

Demon, 阁下对现存于咱们国家的社会上,诸多急需要待解决的问题,非怪异的现象。是什么社会、什么管治的措施,就因应而产生的必然,相对应的现象和结果。不用大惊小怪!我在阁下以上一文中,所多次表达的因由,与事实距离实属不远。邓他老人家,曾在最后的南巡,在深圳内部会议上,说过这样的话。未来,中国能成,苏俄未必能成。中国未来会充满希望,带领世界,走进21世纪的中叶,未必美国或欧盟有这样的机遇与条件。皆因咱们中国,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这五种不同的政制模式。互相促进、观摩、学习、支持。今天不是开始,应验了邓的话,很大部分了吗?!我可以大声疾呼地说,21世纪,是咱们中华民族的!Kong/11-02-2011/00:58。

Winnie, 其实我早已当您为咱们推动团队的准同道了。只是您还没有任何专文,曾被发布在本版块之上而已。因此,您写就的专文,便成为当急之务了。以我的看法,您是个上海软件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分量却不轻。究竟怎样写好有关专文,文该有多长、该从哪一角度去写。以我个人认为,只要从自己熟识的事物,以本身的角度去抒发、去写。只要其内容,与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议题,能相对应。那么相关的专文,均属咱们欢迎之列。在这方面,我对您均有莫大的信心!毫不怀疑!只是想问,何时可交稿及一起提交您的简历,这才是我所最关注的事。Kong/11-02-2011/13:17。

Demon, 所谓小志,非小看自己而是相比其他人的冲天志气,自己的就小得多,实际得多而以。我是个喜欢干实事,万事从小做起的人,不喜欢吹嘘。那么就请让咱们,众志成城而成大事吧!Kong/11-02-2011/13:45。

Winnie, 您要为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撰写篇专文,是个较为严肃而要为社会,做出点贡献的事宜。是个为推动惠国惠民“理念”之事。并非您的大文,只写500字属多少字数的问题。要是您所写只有500字或字数更少的专文,很有功力、很有说服力、很能引起注意、很精彩。少于500字,那又有何妨?Kong/11-03-2011/09:10。

Joseph, 我十分同意阁下的观点,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而所积极推动的“理念”,本身就绝非一种革命性而要推翻现状和现存事物的“理念”及“举措”。而是按咱们社会所存在的不良事物,通过一种超前而属最现代化、最科学化、最可行、国家和任何国民,都乐意接受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循序渐进,按事情进行改革的步骤。通过如软技术的手段,使整个社会、国民、官僚、能自我不断促进、革新和改进。达到自我规范、自我制约而最后可以通向大同、有序可循而属和谐的社会。绝非要闹场激烈的革命!绝非如此!且亦非我的所愿!Kong/11-03-2011/09:28。

Winnie, 怎能我说了,您就无话可说呢?咱们这个板块,并非要被办成一个,纯属一言堂的言论板块(请恕我不敢,用“论坛”二字)。而是能围绕着我所倡议及提出《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共识和理念的核心价值,内容不要太出位。就可以各抒己见。各自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论点和新的建议。我主要盼望各位撰稿者,都能集中咱们所倡导的“理念”为任何专文的主体,发表不同意见与看法,均被欢迎。仅此而已。谢谢!Kong/11-03-2011/09:42。

Demon, 阁下终于明白,大志与小志,是相对而言而已,只要有志气就好。我跟美国普洛(Pro-Log)公司的老板:Edwin Lee等,都是崇尚“小是最美”(Small is beautiful)和“简单是最美”(Simplicity is the beauty)的观点。若是能把每个小的单元,能被打造及组织为最无错漏、尽可能接近无暇、最有动力、最有战斗力、团队精神最佳、最有能动性,并能自我智能化地独立运作。然后把所有这些相关的小单元,纳入并组成一个规模强大的组织、机构、企业。请试想想,这些规模强大的组织、机构、企业,可有多强、多有能量及效能?!Kong/11-03-2011/11:48。

Winnie, 我被发布在《管控一体化》,该本版块中的专文,内容通常比较长。主因我是个《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倡议者。总希望能把想到,属所倡议“理念”有关的细节,都希望可让别人,都通通能清楚、明白和掌握。若是为文较短,便往往会挂一漏万或需要被分成很多篇专文了。因您们的专文,大多是阐述一个或几个观点,文就不一定需很长。Kong/11-03-2011/11:48。

Demon, 这所谓“集腋成裘”、“见微知著”、“从小到大”的好写照。但我所指的“腋”、“微”跟“小”,这些基本的元素。都得首先,要精心和有计划地被打造及被形成为坚实与接近无暇的“小个体的单元”。由无数这些最优秀的小个体的元素而组成,规模较大的有机“整体”。才是最卓越而属整体性,无可比拟、最富竞争力、最具永续发展性的强大组织、机构、企业或团队。这也是我一直主张,“小是最美”的来由。这也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核心之中,最重要的精要所在!Kong/11-07-2011/11:47。

Demon, 好几次我曾想提醒阁下,由于咱们都是同道,在推动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团队之中,所有同道的地位,完全平等一样。故请阁下从今以后,不要再称我为先生,请简单地称呼我为:Kong,犹如我叫阁下为:Demon一样,不是更好?Kong/11-07-2011/19:58。

Demon, 非常感谢阁下对我的抬举,目我为长辈及老师。谢谢!我认为现在已属所有同道,所倡导当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而这个“理念”所衍生的“平台”,既然这个平台,亦已属所有积极推动这个“理念”的所有同道的。故每个同道之间,该平等对待,应无分彼此。这才可构成一个互相踊跃而可自由发言,言无不尽而舒畅。而非属一言堂的板块。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罗集所有精英的智慧而成为非常厉害的一团火!带领咱们共同往前进!由于我是首位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的第一人,当然在开始推动的阶段。少不了要做些引导、督导、方向性等方面的角色。最少,要办成一个属同道大家,可畅所欲言的“平台”,这是我最终的心愿,确实是如此。并感谢阁下响应我以上的号召,开始称呼我为Kong。谢谢!最后想跟阁下,透露一个小小的秘密,就是我所称谓为“同道”的名称,其含义亦即等同于称呼为“同志”,有差不多的意义。Kong/11-08-2011/11:56。

Demon, 阁下必须要明白,就算现时西方各国,所定义的所谓自由,按照他们的法律观点,也属有条件及有限度的自由,并非属百分之一百,完全放任的自由。其关键所称的自由,首先就需符合当地的法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因某人要行使自己的自由而会妨碍或影响别人的自由。这是他们西方国家,所定下自由的基本尺度和标准。
阁下觉得:我还是应该站在更高的一个位置上。因需要进行统筹、整理、修正及审核大家所发表的意见。其目的,基本能使专文的理念所产生的思维,有一统一性而非划一性。而这样子,也算言论自由呀。且又可令本版块所发布的专文,不会杂乱无章而毫无原则。总之就如我所说的,就应该站在一个。审核、监督和指导的位置上。当然了,同时阁下也盼望我,需经常跟同道互相讨论问题,也是必须的。感谢阁下,所提出的良好一间,谢谢!
虽然阁下之意,还是有点抬举我之意。反正仍需我在版块中,把把关仍属需要的。是吗?Kong/11-08-2011/2017。

Demon, 首先非常感谢阁下,理解我于去年初,当时在ERP100网的主管之一,亦是本《管控一体化》板块的版主之一:Bob及ERP100网的另一位主管之一及大老板:Jacky(即:纵横四海),两位主要主管的积极支持之下。从没干涉我这个属编外人的运作,让我有充分的自由度,自行处理本板块上的版面设定、声明、包括就任何稿件的选定、及发布的自主权等。从而让我能有足够的空间,维护本板块,唯一只被用作,作为推动和宣扬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平台。
为了要维护我开设本板块的原意及原则的坚持,逝要把本板块被办成是个专向而唯一,只发布与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内容相关的专文。假如有任何专文,精彩到不得了,抑或该文是由非常著名作家或名教授,所撰述的大作。要是其内容与咱们的“理念”,牛马不相登。没有一点提及咱们的“理念”的话。该文也得被割爱。连被发布只是那么仅仅一篇,也都嫌多!
我反而不太计较,任何与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关的专文,出自何人之手,哪怕作者只是位在学而接近毕业的大学生、初出道而毫无经验,正在谋生的黄毛小子。或者是位工程师、专业顾问、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硕士、博士、教授,公仆、高官等等。不管属自动请缨也好,由我邀请也好,所撰述的专文都可以被发布。都会敞开大门,欢迎他们能各抒己见,把他们的专文,被发布在本板块之上。只要其专文,要附加上他们个人的简历,以示作者负文责。只要他们的专文主题与内容,均能围绕着咱们所推动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这一“理念”而发挥,就绝对欢迎之至。尽管其立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不要紧。是批评还是赞许,亦都可以。反正本板块,这个平台。现在已属于,咱们共同推动相关“理念”,所有准同道抑或已属资深还是刚刚才加入的新同道,所共同拥有的一个开放式的公众平台,早已非属我个人的私有平台。只是目前暂时,仍由我一人所支撑、管辖及维护和主导而已。Kong/11-20-2011/14:41。

Kong,是的,正如您所说,这里是一个大家就咱们所倡导中,《管控一体化理念》,互相共同讨论有关“理念”的一个平台。而我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发表的专文或评论,有优秀的,有正确的,也会有错误的,不正当的,因此需要先生带领,大家共同作出讨论,优秀的为什优秀,正确的为什么正确,错误的不正当的又是为什么是错误的不正当的,哪里错误了不正当了,等等,最后使大家对“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深刻。Demon/11-10-2011/16:27。
Demon,相信阁下所知甚为清楚,我反而在与作者在跟帖互动当中,才作出文字上适当的回应甚或提出我的个人看法。而对任何将被发布专文的内容,主要能符合我以上所提出的标准和原则的话。作为本版块的唯一审稿者。通常任何专文,都会被发布。亦不大会对有关专文的内容,有什么指手画脚的评论。因为我最少,也需要保持版主之一兼唯一的审稿人的身份和中立性。阁下同意吗?Kong/11-20-2-11/19:46。

Kong,是的,先生这样的做法我很同意,这样保留了原文的思想和个人意见,然后先生再在跟帖中,做出评论云云,继而诸位同道也能更好的进行认识学习与评论与讨论。从而达到了一个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的目的~。Demon/11-11-2011/11:35。
Demon, 我虽然是本[管控一体化]版块,正在大张旗鼓地宣扬的主题:《管控一体化理念》的首位倡议人,亦是本版块的唯一把关与审稿人。偶有对些专文的作者,他因对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还没有深入认知的专文,其文意差不多没有涉及咱们的“理念”时,会适当地给该文,添加写些与理念有关的附加内容,目的好让该文,与咱们的“理念”拉上关系。但不会改动其本人文意分毫。都会保持其原有文意的全部内容。目的让每篇专文,都与咱们所推动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关,仅此而已。这完全与咱们要保持本版块所有的专文,都是为了《管控一体化理念》,这唯一的主题而撰述的专文纯正性。这也是每篇专文被发布之前,都需我审阅的主要原因。Kong/11-11-2011/11:31。

相信大家打算要好好地详细了解,我所倡仪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较详细的原来真面貌。依照我诚意的指引和推荐,依照次序仔细参阅完我提议大家,首先要把以下所列的五篇专文,被打印出来,然后一一细阅。循这样的阅读方式,肯定阅后的效果和成效,会远远大不相同。印象应会更鲜明和深刻得多。最后才参阅以上,被整合而成的专文。同时影印本,亦可作为传递给其他也愿意,了解这“理念”的同事或朋友参阅。讯息将会被传播得更广。受益的人将为更多。参阅时,请依排列次序参阅。有关次第需要参阅的专文,兹列示如下:

一,我国有条件把管控一体化推动到超前技术与国家标准——吴江;
二,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Kong,吴江;
三,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进展中的重要点滴——Kong;
四,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进展中的重要点滴——Kong;
五,深入了解管控一体化理念所需参考的重要资讯——吴江;

以上所列示,需要阅读的五篇专文,最后的一篇,也就是以上一文。从阅读以上一文当中,有否发觉咱们所发布后的专文,文体本身固然必要参阅。其实每篇被发布后的专文,随文后都有不少读者与作者的积极跟帖留言互动。而这些帖子所显示互动的内容,往往比主体专文,有时更为精彩而立论独到,亦有丰富的补充性,请千万不容放过,同时也要阅读有关帖子为要。

另外特别要向大家指出的一重点,就是咱们所正在倡导和推动当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其“理念”的着重点要标榜的是:符合实际、可行、卓越而近乎完美无瑕的管理模式。而“管理”却又确实不能脱离“信息”。而信息又偏偏不能不,依靠大量而充分的准确“数据”。要进一步作出说明的话,则要取得对管理所需要,有用的大量信息与数据,若没有好而有针对性的“管理理念”的指引及铺排,恰为所需、准确无讹、充分而不遗漏的信息与数据。适当的渠道和可靠的来源在那里?又有何善法可引导有关信息和数据,如何能恰如其分地被取得?难道优良而有效的工业自动化,能缺少了有针对性,适如其份的卓越管理模式,成吗?这样一来,大家会非常清晰地了解到,要搞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首先便须步上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之路不可!这是我个人在这方面的理解,对此“理念”将属我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信念!

吴江挑选暨编写于2011年,11月,15日晚上;
电邮地址:aangkong@netvigator.com
在ERP!00网的个人空间:http://hi.ERP100.com/?17556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0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刚被整合为一,与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相关的一篇专文。对要深入了解有关“理念”的众多同道、准同道以及网友,是篇资料性和可读性很强的一篇专文,值得各位参考。
吴江(Kong)/11-17-2011/09:05。
发表于 2011/11/17 09: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精华文章的整理体系?
发表于 2011/11/17 10: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阁下以上的评述,基本述说得没错,不过阁下若然真的有好好地研读完,我最近才化了不小事件及心力,才撰述与编写完。并已发布的两篇,作为总结系列篇专文中,先发布的两篇专文:《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吴江》、《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进展中的重要点滴——Kong》的话,阁下就断不会有「【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这样较为轻率的说法。

关于提到“【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的定义说法,我觉得确实是存在表达和认定上的失误,但亦非没有考虑的随便讲话,先生的东西我都是认真的学习和通读多遍的,失误在于我要表达的想法不够准确,这种概念性和雏形化的说法其实完全来自于我个人的一种意识判定,也就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固有思维,我们还没拿出一个像样的产品,但是放在【Idea of MANATROL】前面去说,的确是个大大的失误,因为这已经与事实产生了差异。
先生说:“ 而有关“理念”已属相当清晰化、具轮廓化、概念化。且已具有方向性和蓝图化了的体现。”我是赞同的,【Idea of MANATROL】要让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是还需要些时间的,更需要我们同道的共同努力,我们算是一个起步阶段吧,我想这是我要表达的一个意思。对于表达和判定上的失误,深表歉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albertross 发表于 2011/11/17 09:19
有没有精华文章的整理体系?

albertross ,     阁下在以上跟帖留言,问及究竟有没有整理文件及资料的先进系统。我的答复就是,有的,是我所首创的A-A管理暨经营法中,有关如何设定档案系统。我就凭这系统,整理有关文件、资料及专文。
吴江(Kong)/11-17-2011/11:29。
发表于 2011/11/17 1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vin3209 于 2011/11/17 13:24 编辑

Kong,辛苦了,竟然又把管控一体化点滴整理出来,这样更便于新的同道熟悉与了解!谢谢!!
发表于 2011/11/17 1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vin3209 于 2011/11/17 13:24 编辑

Kong,辛苦了,竟然又把管控一体化点滴整理出来,这样更便于新的同道熟悉与了解!谢谢!!
发表于 2011/11/17 14: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Kong,抱歉最近项目有些忙碌,有几日没来版块活动了,先生甚是心思缜密,专门花时间将这些琐碎整理出来,呈献给诸位同道,先生实在用心良苦,为了使同道们更快捷方便地了解咱《管控一体化》理念,先生辛苦了。

Demon
发表于 2011/11/17 2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11/17 13:16
Kong,辛苦了,竟然又把管控一体化点滴整理出来,这样更便于新的同道熟悉与了解!谢谢!!

师兄,老师整理整个版块的资料出来,是根据老师所创办的"A-A“管理法作为指引,我们要好好学习为是,不知师兄目前公司的信息化进度情况如何,请邮件告知及抄送给老师,谢谢!
Victor/11-17-2011/20:12

发表于 2011/11/17 20: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feet112 发表于 2011/11/17 10:37
关于提到“【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的定义说法,我觉得确 ...

Joseph,管控一体化目前的确是仍处于初期阶段,仍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方可把此理念推广至全国。谢谢!
Victor/11-17-2011/20: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2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feet112 发表于 2011/11/17 10:37
关于提到“【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的定义说法,我觉得确 ...

Joseph,       作为阁下在以上跟帖留言,请容我以刚才发给Geonny(Professor Ming Jing-Guo )的电邮,部分示如下的内容,作为回应:首先得声明一下,为了与百度网站所界定的「管控一体化」(MCI)在含义上,有差异及更有很大的不同。故在开始推动有关“理念”的稍后时段,才改而被称为《管控一体化理念》(Idea of Manatrol,此“Manatrol”乃我专意杜撰,作为暂时英文译名),以资识别。同时我原来构想中的《管控一体化》,所组成的多样基本元素。包括相关的“概念”(Concept),基本是源自美国。以拿来主义,垂手而可得。且早已存在美国他们国度的电脑衍生事和物,如工业及办公室自动化、互联网等等。而当时启发我倡仪(绝非创意)《管控一体化》这个“理念”,亦来自美国。也就等于我在提倡人类,在进行或实施任何事物的一种“优良、逻辑、可行、高效的一体化而属整体性的高层次思维”。而绝非什么,思想或理论
未知阁下若能不以满脑子工程理论、公式、定义、产品的想法,试图脱下阁下任何预定的人为框框,以正常的眼光,去审视以上我的说法去理解有关“理念”时,得出的结论是否与原来的不一样?
Kong/11-17-2011/20: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2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11/17 13:16
Kong,辛苦了,竟然又把管控一体化点滴整理出来,这样更便于新的同道熟悉与了解!谢谢!!

kevin,    阁下这一阵子,忙完了吗?可以正式归队来板块活动?
以上把重要的帖子整合,加上相关的说明。不止对原有的同道,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准或新的同道,会更易对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更加加速了解,是件好事!
Kong/11-17-2011/23:59。
发表于 2011/11/18 01: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A-A 发表于 2011/11/17 20:22
Joseph,       作为阁下在以上跟帖留言,请容我以刚才发给Geonny(Professor Ming Jing-Guo )的电邮,部分 ...

我读完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内容,我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这个失误是先入为主的意识造成的,所以才有回复的那段话。
先生自然不必再费力解释,管控一体化理念及先生的规划我当然是了解的,在判定、考量上产生了差异,我想也是正常的范围之内。 至少现在是达成共识的。
您说呢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3: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wndemon 发表于 2011/11/17 14:06
Kong,抱歉最近项目有些忙碌,有几日没来版块活动了,先生甚是心思缜密,专门花时间将这些琐碎整理出来,呈 ...

Demon,      在我于二十多年前,萌生了有关《管控一体化》之“理念”。继而开始作出推动之时,就早已打算孤身上路。在伊始阶段,不想政府或任何权威大师的插手参与,目的想在前期,得以保持我原有“理念”的【原意】。而且明知山有虎,却偏向山中行。艰苦是预料中之事,何惧之有!
由于阁下参与在自己以及同道的专文之后,积极跟帖留言,与作者、其他同道或网友互动,较为积极的一人。深知其可带来,有关专文,原来还没有论及的相关内容。更可为该专文,造造势。因而可做出补充相关内容的目的,且让跟帖者与回应者,互相可作交流、相互学习。像咱们跟帖与回应帖子的举动与结果,与本网及其他网上的同类专栏或板块上,鲜有被发现的举动。是值得咱们分外高兴和骄傲之事。就这方面的作为,请大家共同继续努力。以便打造出,更佳的成绩,谢谢!
Kong/11-17-2011/13: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3: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kobe310431 发表于 2011/11/17 20:04
师兄,老师整理整个版块的资料出来,是根据老师所创办的"A-A“管理法作为指引,我们要好好学习为是,不知 ...

Victor,     提起我于多年前,所创立的《A-A管理暨经营法》系统,是为师第一件法宝,要传授给阁下以及Kevin二人,属第一件要务。可惜阁下二人,连我很早以前,要阁下二人,首先到A-A平台专栏,仔细参阅相关的四篇专文,并在该四篇专文之后,分别以跟帖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意见,以示阁下二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时隔已许久了,还未见阁下二人,对此有何举动。我觉得为人处事,万事该从基础做起,方为上策。世间没有不劳而获,更没有免费午餐之理。走捷径嘛,不是没有,而我更偏向于,为人要堂堂正正,走正路为佳。请阁下二人,首先要深思及明白这番道理为要。这也是为师,所授的第三课。谢谢!
Kong/11-17-2011/14: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4: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kobe310431 发表于 2011/11/17 20:06
Joseph,管控一体化目前的确是仍处于初期阶段,仍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方可把此理念推广至全国。谢谢 ...

Victor,      阁下老忘记,咱们所倡导的非只是「管控一体化」。而是《管控一体化理念》,请以后且要注意用词。谢谢!我同意阁下所说的,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推动工作,还停留在初期而属急步往前进中的阶段。而不大认同Joseph这位资深同道,老大哥的说法,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在现阶段,还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理念”。所谓「雏形」者,就表示还没成型之谓也。难道咱们正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给人理解的印象,还属模糊不清,被描述得不清不楚吗?对我个人而言,实在非常怀疑这种说法!
Kong/11[17-2011/14:4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eet112 发表于 2011/11/18 01:07
我读完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内容,我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这个失误是先入为主的意识造成的,所以才有回复的那 ...

Joseph,    要是阁下,真有雅量可容任何事,应通过不带任何预设的框框,仔细聆听越辩越明的互动真言。现已就有关“理念”,达彼此个共识。那就不愧我一直认为阁下,乃我所信任得过的一位资深同道。谢谢!
阁下是否该经常多到,阁下自己的新发布的专文的文后,跟帖留言与我及其他同道和网友互动?
Kong/11-17-2011/20: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2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3209 发表于 2011/11/17 13:16
Kong,辛苦了,竟然又把管控一体化点滴整理出来,这样更便于新的同道熟悉与了解!谢谢!!

Kevin,   阁下在以上,把一则帖子,分两次发帖。是什么原因?乃一时错手之失?
Kong/11-17-2011/23: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Amy,   您过了这几天,便可经常,活跃于本版块之上吗?Kong/11-19-2011/14:01。
发表于 2011/11/19 15: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A-A 发表于 2011/11/18 14:45
Victor,      阁下老忘记,咱们所倡导的非只是「管控一体化」。而是《管控一体化理念》,请以后且要注意 ...

真如Kong所说,我们所提倡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所涵盖的内容、主题(包含核心技术)都已经非常明确的确定了。详细可以通过Kong几篇文章继续深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5:28 , Processed in 0.025886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