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回复: 0

北大口腔医院张刚:十年磨剑实现医疗流程信息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0 11: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壹佰卫生医疗 于 2012/11/20 11:48 编辑

导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金卫”工程的深入展开,我国的医疗信息化进程也得到了提高。北大口腔医院十年磨一剑,基本上实现了整个医疗流程的信息化,并将进一步深化建立一个整合各种信息系统沟通的平台。

宋永乐: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CIO访谈栏目,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北大口腔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刚教授。

张刚:各位网友大家好!

宋永乐:口腔医院在北京是很专业的医院,首先有请张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口腔医院基本情况和口腔医院信息化基本情况,让大家对我们医院有个基本的了解。

张刚:大家好,北大口腔医院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医院,它建院已经80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这家医院也出了很多专家教授,到目前为止我们医院医务人员在800多人左右,每天门诊量是2000多病人,这个门诊量可以说是世界上口腔专科医院里面的第一,这个第一已经保持好几年了。这家医院目前科研、教学和临床方面在全国还是有一定影响。这家医院在口腔医学很多专科学组里面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家知道中华口腔医学会常驻的机构就是在口腔医院,原本是在北大口腔医院里面,现在在医院附近。
我们医院进行正规的信息化建设是从1998年开始,1998年做的第一步是从先从门诊收费网络化开始,然后逐步按照网络化、高效化、可靠性方面发展。经过十年的建设,从最开始的几个仅仅收费的计算机,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内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300多台电脑,都入网了,用于教学的也有400多台电脑。
到目前为止,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一个核心的系统,就像供电系统一样,不能有片刻的中断,所以院长对信息系统要求越来越高,各个科室里面的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宋永乐:担任世界上最大的口腔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挑战也是很大的。

张刚:对。

宋永乐:大家也可以通过医院的网站去了解更多的信息。

张刚:现在有很多网站去冒名。

宋永乐:说明你们的影响力有很大了。

张刚:还有冒名挂号的。

宋永乐:我们医院看病第一步和病人最相关的就是怎么排队,怎么挂号的问题。很多网友都有一大早起床挂号的经历,然后看完病还要排队买药,你们信息系统是怎么应用的?

张刚:我们实现了从挂号到收费,到检验,到药房,涵盖了整个医疗流程的信息化过程。这个过程最开始就是挂号系统,网上挂号系统曾经开展过,后来没有强力的去推,去宣传。因为遇到一个瓶颈,门口每天早上有很多病人挂号,因为号非常有限,如果从网上把号挂给别人,门口的人很愤怒,我们排队这么长时间,你们都走了后门。其实我们不是走后门,就是在网上挂号了。所以我们在网上挂号限制到非常小的范围,比如说70岁以上的,号源有一定的控制。
挂号本身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的过程,让病人的基本信息在你第一次看病的时候就输入进去,以后再来看病,只要输入病号,你的基本信息又调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宋永乐:我们还是期望在网上放的号源更多一些,这样网友看病就方便多了。

张刚:我们扩大门诊量,但是还是供不应求。

宋永乐:所以号是稀缺资源。如果大家都选择网上挂号对于你们医院也可以降低成本。

张刚:对。

宋永乐:到医院看病又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说放射科的信息,检验科的信息,把这些信息集成起来,这也是网友看病比较头疼的问题。

张刚:真正看病的时候涉及到很多IT的产品,实际上我们挂号条上就写上你在几层楼哪个科室,找哪个大夫去看病,这样就方便了。另外病人找到医生,等待看病的过程中,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候诊叫号系统,大屏幕上随时显示,哪个病人到哪个门诊去,还有电视节目让大家看,大家就比较安心了。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不是所有人都等到门口,医生看病也不踏实。真正医生调病人基本信息,开始看病,必然要涉及到放射、照相的过程,需要有一些检查和化验检查,一般情况下各家医院的检查系统和化验系统,这个过程中会常常遇到信息系统的问题。

宋永乐:我们还遇到不同厂商的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的问题。

张刚:这个事在前些年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去年我们意识到了,所以去年我们建立一个整合各家公司信息系统沟通的平台,这个平台建设难度确实比较大,我们希望在这一两年过程中解决。

宋永乐:你们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有哪些?

张刚: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平台的建设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是技术并不是最主要的瓶颈问题,从我和其他医院的沟通来看,能感觉到医院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它百分之七十的难度是来源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包括医院和公司里面的,医院和病人之间的,和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这些沟通如果真正顺畅,百分之七十难度就可以降低,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问题是来自于技术。

宋永乐:所以做好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沟通的能力是极高的。

张刚:现在我看到的很多医院的信息系统早年都是搞IT的,搞软件的工程师,现在已经更换成有管理能力的人员。信息中心在医院里面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沟通各部门,协同各部门,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

宋永乐:口腔医院院长是不是看中了你的背景。

张刚:我以前是口腔放射的医生,也带了几年的研究生,我非常喜欢我这个专业。医院需要把信息化建设往前推进一步的时候,我就负责组织。到现在我每周都有一天回到放射科。

宋永乐:刚才我们聊了信息中心可以为门诊病人提供哪些方便,还有一大部分是住院病人。

张刚:不太熟悉口腔的群众们不太理解,口腔不就是看牙的吗?怎么还住院。我们口腔医院主要看的是创伤、肿瘤和面部发育异常和炎症。这几年随着交通越来越改善,大家开车越来越多,车祸比较多,面部异常也很多了。在住院系统的信息化里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病人的住院登记,住院费用的预交,到病床的分配,病房护士干的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说接受医生的医嘱,输入药品的药单,还有换药等等工作,用到信息系统。医生开医嘱全部是在电脑上开,还有手术申请,告诉你这个手术排在什么时间,需要准备什么器件,手术之中产生哪些费用,比如说麻醉的情况等等一系列的过程,医生开出医嘱,需要对各个部门产生作用,信息系统就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一组一组发出以后,关于检验的,检验知道,关于放射的,放射科知道,关于药房的,药房知道。
对于病人来说,如果说住院的话,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以往病人住院发生的费用没有人能说清楚,必须得经过会计部门算帐,然后出来敲算盘,最后告诉你要多少。会计部门要结算的时候要等好几天。现在每天都要有治疗清单,每天你可以到我们的信息系统去查询产生的费用。

宋永乐:是病人自己去查询吗?

张刚:有两种,一个是自己去网上查询,一个是去医院打印。

宋永乐:在治疗过程中,信息系统对住院病人价值是什么?

张刚:没上信息系统之前,病人住院开始检查,再做放射,至少好几天的时间,现在基本上你做了放射检查以后,如果你用的数字化设备,第二天这个报告已经在网上了。
医院还有一些快速检查,可以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以前平均住院率20多天,现在减少到11天左右,这个平均率在各大医院是很好的。

宋永乐:病床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张刚:对。

宋永乐:医院信息系统除了对病人有价值之外,对医生诊断的价值在哪儿?

张刚:以往病人住院,医生要开医嘱,一开好几十条,写完了以后,送给护士,护士再抄一遍,在医生写的时候可能有笔误,也没有人查询,在治疗过程中难免有疏忽。上了信息系统以后,医生的医嘱是在电脑上开的,电脑上有常规的医嘱,医生可以在清单里面选择,要哪个,不要哪个,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就少了。

宋永乐:对一些医生来说可以参照老医生的处方。

张刚:对,不需要护士再抄一遍,减少很多错误。

宋永乐:还有很多医生写医嘱像天书一样。

张刚:这样的问题一下子减少了。

宋永乐:医院信息系统里面集成了很多的HIS系统和CIS系统功能。

张刚:在医院内部搞IT的人员有一个共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就是HIS,这个系统是以财务为中心的,偏重管理。作为CIS系统,是偏重于病人信息的,这个更加倾向于医疗相关的信息。人们常常把关于病人化验信息、放射的信息,和病人临床检查信息,划为临床信息系统。关于临床信息系统在国外目前是比较热的,国内基本上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当然大家更倾向于先把客观的关于病人的信息搜集好、管理好。就是说关于检验的,放射的,麻醉的,手术的,输血的,这些信息来自设备、机器的数据,先整合到一起然后提供给医生,比较可靠。但是关于主观的信息,比如说住宿、病史等信息,现在进行的还有待提高。

宋永乐:对于中国大部分人来说,医疗费用很高成为人们重要的分担,如何降低我们的治疗费用,看病的费用,就成为了一个社会各阶热门的话题。这引起很多专家的注意,比如说通过信息系统降低收费,其中一个就是让化验处跟各个科室共享,让医生清楚的了解到化验的结果和信息,也能够减少病人治疗的支出。因为看病的时候,在这个地方化验了,那个地方还要化验。

张刚:现在这方面国外做的比较成熟,它有一个非常标准的信息通讯,互相沟通的平台。

宋永乐:医院信息共享的平台。

张刚:它有一个协议,达成这个协议以后,形成的文件就可以跨平台去读取。国外的医疗,各家医院的信息都要传到保险公司,可以通用。我们医保里面慢慢开始把费用信息统一起来,我们向医保传输的平台已经建立了,但是临床信息整合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很多医院都上了HIS、CIS,这些数据只要能够共享起来,将来会带来非常大的效益。同时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比如说某一个病人在这个医院检查完了,到另外一个医院又要做检查,有了这个共享平台,马上就可以把那个医院检查的信息传过来。

宋永乐:刚才张主任讲了很多,网友也提很多问题,比如说我在北京上了医疗保险,我回到家以后生病家里面不能报销,这个怎么解决?

张刚:这个问题从信息化方面来讲,不是太大的问题,最主要就是需要一个管理层出面协调,把各个省医保部门信息实现共享,通过医保信息系统之间的共享,实现病人信息共享就容易了。因为我们可以想像各个银行的银行卡不互通的,出现银联系统以后,大家方便了很多。我相信在医疗信息上共享的问题,最主要的障碍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

宋永乐:北京市现在有什么医保数据共享的措施?

张刚:北京市一直把医保和信息系统往前推进,目前北京市医保系统也在优化升级信息系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各家医院的信息系统实时与医保的信息系统相关联,现在不是实时的,我们数据定期向医保系统去传,有滞后的问题。实时以后,这个病人到了药店,我刷一个卡,马上这个信息立即到了医保中心获得验证,允许你按照什么样的医保政策报销,马上有反馈,哪些药能用,哪些药不能用,马上反馈,这就减少了病人往返跑的时间。

宋永乐:那样由医院和医保中心信息共享,对病人来说减少了当时的现金支出,对医院来说也是更方便了。对双方来说都提高了效率,对一般老百姓来说也有好处,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张刚:这个事情如果做成了,可以几方共赢。病人可以减少现金支出,对医院来说,可以先看病人是不是医保病人,因为某些病人现在不是医保病人,但还按医保政策去做,甚至还有些人已经进入医保黑名单了。对于医保中心来说,它也希望实时获得病人实际情况,实时核准,减少他们不必要的开销。这个事是可以达到共赢的。

宋永乐:目前来说就是看病的费用不是一个环节解决,而是需要制度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来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也让医院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来真正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医院给病人看病的治疗成本。
你作为信息中心的主任,有哪些手段可以降低医院的治疗成本,从根本上降低医院的成本,只要把医院给病人看病的成本降下来了,病人看病的费用才可以逐渐降下来。

张刚:我们医院上了信息系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医院医用耗材和器械方面管理,有些方面类似于企业物流、物料的管理。这些方面在上信息系统之前,库存、库房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然后库存量越大,对于资金的积压也越大。上了信息系统以后,对于库管员来说,劳动强度降低了,但是他管的范围扩大了,精准度也提高了。牙科器械比较精致的,细小的,对牙科器械的管理,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话,是无法想象的。
每个人牙齿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看的都很白,但白的程度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口腔医院镶牙的时候,每一颗假牙从白到黑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它有不同的颜色。这个医生镶牙之前是配色的,比照你这的牙。如果你灰色的牙齿上镶一个雪白的牙齿是很难看的。所以耗材规格型号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如果要想用人管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上了信息系统以后,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明显的降低了库存。现在特别是SARS以后,对于院内感染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了。按照国家规定,每个病人要用一次性的医用材料非常多。现在要求每个病人用的盘都是一次性的。这中间环节浪费也是很大的。上了医院信息系统以后,确实给医院带来非常好的效益。

宋永乐:很多企业为了降低库存成本,都在追求零库存,对于医院来说,这种药品的库存也是医院一个非常大的库存支出,有没有办法实现零库存的目标?

张刚:据我所知还没有哪家医院敢提零库存,医院随时准备迎接应急状态。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个突发事件,大批病人突然进来了。所以医院零库存还不太敢提,但是医院库存降低到合适的水平还是有共识的。到目前为止,我感觉各家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和药品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和器械供应商的信息系统对接起来,能够信息共享,无论对于哪些供应商,还是对于医院来说,都会明显的提高效率,供应商可以根据我消耗的速率提高供货的速率,我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我到底应该买哪个厂家的产品,我个人觉得如果有一个部门或者机构建一个平台,把医院和供应商整合起来,那就非常棒了。

宋永乐:可以选择一个统一的物流配送公司,定期配送过去,就可以大大降低库存量。

张刚:对,供应商的运输成本也减少很多,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给A医院、B医院一起送过去了,但是现在还是各家送各家的。

宋永乐:库存对医院来说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而且它的库存要求跟其他企业的库存要求又不一样,有它的特殊性。

张刚:对。

宋永乐:刚才提到如何降低网友看病的费用,很多地方出了医保,医院降低成本,紧紧围绕降低成本方面,除了降低医院的库存,还会有很多的方法值得信息中心主任去考虑。这里面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医院的业务需求是五花八门的,但是我们信息系统是要相对稳定的。作为一个信息中心主任,你如何以相对稳定的信息系统满足业务不断变化的需求,保证病人的需求,保证医生的需求?

张刚:目前从五年到十年角度上去看,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各种类型新信息系统不断产生,各种各样新的需求不断产生。这个需求的产生和技术快速发展,医院运营需要基本的稳定,我的IT系统要有一个基本稳定,这个造成一个不平衡。这个过程中如何用一个相对稳定的信息系统去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医院、医生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自己觉得能够满足这个挑战,医院是将来的赢家,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挑战,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探讨,我们觉得迎接这个挑战的思路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有必要对医院里面的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梳理,这个梳理是什么呢?分析出来哪些数据是相对稳定的,变化不大的,哪些数据是不断变化的,然后需要动态处理的。我个人把医院数据分成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搁在一个稳定的信息系统里面,做标准化,动态数据搁在一个非常利用扩展的信息系统里面,这个信息系统可以不断的扩张,扩张模式可以是本系统的扩张,也可以是其他信息系统不断整合进来的扩张。
第二个,我们最好能够搭建一个有一定能力适应不同信息系统的平台,把现有的信息系统和这个平台对接好。对接以后,用这个平台适应新增长的需求,和新增长的其他厂家各种各样的软件,这样能够在不干扰或者说不用重做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又不断的适应了需求。所以目前我们跟某一个软件厂商签了一个重要的合同,里面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求制作一个软件数据沟通的平台。这个平台实时进行。在这之前口腔信息系统平台没人做过。

宋永乐:要实现相对稳定的信息系统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第一步是要把我们的数据、流程进行梳理,软件和硬件的分离。第二步是把数据库从软件剥离出来,第三步是把流程从软件剥离出来。接下来根据千变万化的业务需求调整你的流程。

张刚:我们把流程分离出来之后,还需要再做一个分离,在流程之中把稳定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再分离。因为在流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对医院来说,一个医院机构相对是稳定的,业务是不断发展的,人还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把静态的东西不但剥离出来以后,就可以用一个相对的系统稳定这部分。把动态的业务信息系统做成可扩展性强一点,等于是把我们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可扩展性整合在一起。

宋永乐:可能还有一方面就是IT基础设施的问题,要建立一个灵活的IT基础设施来满足不断创新的产品需求。

张刚:这方面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特别成功的,比较圆满的IT设施平台,这个平台适应性很强,又很强壮,不容易崩溃,确实是很难。

宋永乐:对于这样一个基础平台来讲,很难由一家提供商提供的,而是整合提供的。

张刚:对,医院信息系统在其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平台我相信是搭不起来的。

宋永乐:这代表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靠自己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创新的建设来完成的,而不是采用了某个单位的。因为目前在一个单位是买不到核心竞争力的。
张刚:对,医院的信息系统慢慢成为医院的核心。

宋永乐:而且将来起到的作用更大,会成为医院操作基本的平台,就像现在很多一流的企业,IT系统就是生命线,因为把很多核心业务移植到这个平台上,这是一个产品创新的基础,一切都有凭借这个平台。将来医院的信息化也逐渐实现这种核心作用。

张刚: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医院自己信息系统不断发展,而且社会上整合各家信息系统到一个平台上也越来越多。

宋永乐:对。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看到您上了北大的CIO班,您当时为什么上这个班?

张刚:在我搞IT过程中,当时非常苦恼的是我是一个医生,医生能够把网络建设起来面临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是非常大的。但是苦于我们单独的去学一些IT技术,根本不能够解决医院现在的问题,所以当时听到北京大学办了一个CIO班,所以我自费报了名。在这个班上一年我收获非常大,它确实是一些高端的讲师高屋建瓴,在很宽泛的领域里面很深入的讲了一些关于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作为一个信息的内容,它到底应该起到什么样的角色,到底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有个非常好的梳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很多其他的企业,互相之间沟通、讨论,确实有很大的启发。我越来越体会到,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是医院,而且各家企业,会形成一个群体的IT信息管理。以前IT技术人员是工程师,但是以后是IT信息管理。

宋永乐:IT技术人员不仅仅经营IT技术,还要经营信息,医院也要通过经营信息,降低成本,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张刚:希望有一天实现,医院信息人员从一个单纯的IT实施者,慢慢转换成一个参与决策,参与分析,参与看到医院发展前景,参与整个医院发展规划的管理角色,在里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宋永乐:我们相信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IT信息系统不断的需求,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感谢张主任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为我们分享了口腔医院门诊系统,住院系统,重要的是分享了如何通过信息系统降低我们看病的费用。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5:01 , Processed in 0.018771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