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5|回复: 3

对ERP“成功”的几点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0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用ERP来梳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旨在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然而,还有一些企业仍在为“ERP成功率不高”而纠结着,甚至被“等死,找死”论所困惑,不敢选择ERP,生怕遭遇失败的命运。其实,业内对ERP是否成功以及成功率的判断一直存有争论,这里也尝试着对ERP“成功”做几点分析。
一、 成功标准的西化
谈到ERP的成功,就不能不涉及到判断成功的标准问题,虽然专家们也给出了很多判定的建议,但好像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通常人们都是选择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MRPA级标准来衡量“成功”。在很多ERP应用的资料中,也会应用一些数字来证实ERP的效益,比如降低库存30%、交货周期缩短15%、资金利润率提高10%等等。好像不达到这样成果,ERP就不能算是成功。其实这样的判断并不科学。
首先我们并不否认ERP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绝不会是普遍成功,只不过失败的案例很少被人引用而已。其次,任何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环境,当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后,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方法难以适应了。国外ERP的成功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数百年工业革命的经历,规范的市场经济运作,数十年ERP的实践,为ERP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如果没有这个大环境,丰田汽车的准时生产不可能成功。反观国内企业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给ERP的实施带来不少的难题。再次,别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失败,就像我们不能说因为微软的巨大成功,就认为联想是失败的一样,只不过是成功的程度不同罢了,说明我们还有差距,还有提升的空间。
二、 成功数据的真实性
在某知名管理杂志中为ERP设定了如下目标:库存下降30%50%,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减少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降低12%,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生产效率提高25%40%,加班减少50%90%······,好像ERP的功能很神奇。其实我们冷静的分析一下,这些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这些指标的真实性可靠吗?
我们都知道管理是很难量化的判断其效益的,它总是通过其他业务的提升来体现其价值的。况且ERP只是一个管理工具,能否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还取决于诸多的因素。上述指标的提升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虽然我们不能否定ERP的实施对管理的提升作用,但是如果将这些指标的提升全部归结于ERP的应用就显得不那么可信了。某个企业上ERP的初期产值只有几千万元,ERP运行几年后,产值达到了十几亿元,ERP好像发挥了神乎其神的作用。实际探索产值提升的原因,是在ERP上线的同期,企业开发研制了一种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产值的飙升。这样看来将产值的提升都说成是ERP的功劳就有些勉为其难了。那ERP发挥了什么作用?企业运用ERPPDM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加快了研发速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出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了促进作用,仅此而已。所以我们对所谓ERP效益指标的取得应该有个客观、科学的态度,不能被ERP销售人员的宣传所忽悠。某企业号称上ERP库存减低了20%,实际上是因为企业产量增加,减少了库存积压,这个效益很难说就是单纯由实施ERP带来的。如果说上ERP之前,企业对市场、对生产过程缺乏清晰的了解,只能靠加大库存来保证市场需求;而实施ERP之后对市场、对生产过程有了较清晰的管控,只需较少的库存即可保证需求,因而主动地降低了库存,减少了资金的占用,这样的结果应该更能令人信服。
三、 成功的自我判断
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ERP是否成功呢?简单的说,判断的标准是与企业实施ERP的目标相呼应的。如果企业上ERP 的目标实现了,想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就是成功。某企业为了解决生产过程的追踪和控制,将“生产过程管控”作为ERP实施第一阶段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该企业的ERP实现了对每个产品、每张工单、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个操作者的管控,企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通过系统网络即可实时了解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进度,这样的效果能说它不成功吗?当然这只是阶段性的成功,是第一阶段的成功。随着后续阶段的陆续开展,ERP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企业ERP系统的成功,要取决于它所设定的目标值,取决于它所选择的软件是否适用,取决于它选择了哪些功能模块,取决于它是否规范地进行操作,取决于它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ERP仅仅是一个管理工具,只有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管理流程、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应该结合ERP软件,合理地设定实施的目标,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ERP的实施,并不断拓展ERP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使ERP融入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当ERP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平台,从企业领导到职工都切身感到离不开ERP时,你还要顾及别人说你成功不成功吗?还是那句话,能用、好用、管用,那就是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成功的标志
在中国现有的大环境下,如何判断企业实施ERP是否成功呢?综合业内专家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信息是否共享?
信息共享是ERP乃至信息化最显而易见的效果。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前企业的各种信息都存在各部门或个人手里,由于各种原因,其他部门或人员要想获得这些信息,恐非易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甚至威胁着企业的经营安全。ERP的实施将各类企业经营信息归纳在系统中,不仅消除了“信息孤岛”,为企业经营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平台,便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查询和使用,同时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使得企业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工作效率也会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果能够将ERP与PDM、OA等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化应用,将会获得更大的成效。
2.业务管理流程是否规范?
ERP系统是内涵了现代管理思想的应用软件,依据软件功能的设定,对企业经营管理流程有着良好的完善作用。通过ERP的实施,将ERP中的管理思想与企业业务流程相融合,使得企业业务流程更趋于合理化、规范化,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基本上是“各自为主、各取所需”,局部优化制约了整体的优化。通过ERP的实施,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建立在ERP这个统一的平台上,从企业整体的角度上对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和规范,使得各项业务的操作更加合理、更加顺畅、更加有效。
3.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的改善?
企业上ERP不是单纯为了上ERP,而是要通过ERP的实施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虽然ERP不是万能的,不是企业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ERP的实施得到解决的,但是ERP的实施确实能够带来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关键要看企业是否真正的、脚踏实地进行规范性的实施。库存准确率的提高、资金占用的减少、业务流程的透视化、业务数据的追溯性、具体业务的管控、产品成本的自动核算、经营数据的归集分析等等,这些都能够通过ERP的实施来实现。当ERP系统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时,当企业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管控时,当企业的领导和职工普遍感到离不开ERP时,ERP的成效也就显而易见了。企业实施ERP应该确定明确的目标,不能奢望一口吃个胖子,而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分阶段的设定实施的步骤,着眼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实施的不断深化,逐步提高应用ERP的效果。
ERP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变革,是用现代管理工具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控。凡是想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企业都可以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得到实现,大可不必为“成功率”而纠结不休。只要踏踏实实的下真功夫,严格按照ERP实施的规则办事,ERP的成功就不会只是一种奢望。


发表于 2013/1/11 17: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今晚回去慢慢拜读!
发表于 2013/1/23 16: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不错,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的标准来判定,估计中国的ERP没几家是成功的,而现在应该是按企业自己的需求来评价成功的标准更切合实际些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1:43 , Processed in 0.013291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