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直以来我都在想:多年以后,当我坐在蔓藤下,摇晃着此生最后的思绪,在慢慢燃起的烟云里咀嚼人生那些值得碎片时,有哪些片段会让我自豪地拿出来跟自己的子孙炫耀?是如沈从文说过的那样“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好年龄的人”,把我如何另类的爱过一个女孩讲述一下,还是卑劣的拿出一本拙著让他默默崇拜,还是用某些“XX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例子告诉他如何如老子那般奋斗? 暂且抛开这个问题先不说,先去谈一部下午看地电影——《燃情岁月》。霍普金斯饰演的鲁上校,正直刚毅,放荡不羁,却不失优雅柔情,而这也在布拉德皮特饰演的二儿子身上得到了更完美的体现,并且最后也暗示了这种东西在孙子小萨缪尔身上有了许多期待,这种性格的感染也许是在一个人去见马克思前的最好的遗产。而对于我们,似乎却失去了它的功效。归其原因,也许是深受古文化的影响,被父权压抑的神经总想在年长时改变;也许是祖辈、父辈的思想落后,让我们在不断进步转变中,不自觉的忽视了一些仍可被我们所采纳的价值观;也许是我们所谓的放荡不羁根本就是走形的清狂。所以我们的文化传承也罢,性格精神的延续也好,都在时代的变迁中失去了她愉悦或者刚毅的节拍,通往了不明未来的若干小径。 我们以自由的名义,实则是在一种无知的情势下,扭曲了自我的灵魂认同,而这也让我们总觉得要求的不多,却总也无法停留在一个港口,留下一些美妙的回忆。终在生命终结之时,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活过。 我总喜欢沉浸在欧洲文艺片或者发人深省的经典大师之作当中,不经意被《老男孩》震惊,抑或在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找寻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偶尔被《铁拳男人》激起胸中烈火,有时又被一些国产电影,诸如《盲山》、《盲井》闹几分失眠,还有那些像《布拉格之恋》的经典深深印在我心底。也许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这些片子让我获得的不再全是精神上的满足,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地状态。这些东西也许就像是我灵魂的寄托,有时候把它停留在山顶,为了在夜晚群星照耀******验风吹过的清醒,有时让它停驻在半山腰,渴望日出时到底,有时也会把它遗落在山脚下,毕竟我是个丢三落四的人。 当我的灵魂在不断流落时,最终不过只是在为若干年后可以安稳的躺下。此刻,我让它跟着风筝不断飘摇,只是想要有所期待。 当我们总期待一些东西触动心弦时,它不会轻易地再出现。期待一场舞会,让自己穿越到十九世纪的午夜巴黎,体会流动的圣洁;期待一场艳遇,让自己背上背包飞到丽江;期待一场演讲,像罗永浩那样的淡定吹着牛逼;期待一次转折,成就自己的“乔布斯”梦。可是这些并不都是我灵魂的梦。拿破仑评价康德时,说他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灵魂永远是飘荡的,有归属的人成为了传奇,而没有归属的人成了疯子,前者像卢梭,后者像尼采。正如电影开头的那段独白所说:有些人能清楚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说。 也许我们不是疯子,也不会成为传说,可是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听见自己的心灵。即使心灵的静谧让我们无法靠近,我们还是应该平躺下内心的欲望,去慢慢祈祷。有人曾说,爱思考的人会少很多快乐,逐渐我变得趋向认同。虽让如王小波那样,在思维中会获得乐趣,但是那需要知音,一个即使无人知晓,仍旧有李银河陪在身边的知音。因此我们孤独的内心在无法强大到可以自我安慰一切时,那一份或者一丝灵魂的认同会让我们得到不少颤动。所以去王小波墓地拜访的人都会抽中南海,因为那是一种认同,一种身份的认同,也是灵魂的认同。我们在这个世上,不管是灵魂还是肉体,其实都在寻求着一种认同,而这种认同最终使我们走向了不同的分支和殿堂,有的是******,有的是金钱,也有的人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 属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可避免都要走向一个现实的境地,在面包都无法满足时,遑论那遥不可及的虚无梦想,而找到灵魂的认同并走向归宿也许是我们看到明天自我的最好方式。 明天的我们,看到曾经的所爱也许会莞尔一笑,遇到曾经的敌人也许会宽恕,听到曾经至交的音讯也许会惊讶,可是这些该百年,都源自我们今天的认同,都自己灵魂的认同,最终引导我们走向的不同的未来。 不时停下脚步,让自己的灵魂跟上,让它朝着那份认同前进,就像山姆护卫着要摧毁魔戒的佛罗多一样,勇敢的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