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wckira 于 2013/8/2 16:04 编辑
本期先讲一下医药行业中现有的采购模式 采购计划及采购方式: 对于生产型采购计划:由计划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物资库存情况、战略需求填写请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审批结果确定采购计划; 对于非生产型采购计划:由各需求部门提出采购计划,经部门领导审批后交由采购职能部门。 当生产型采购计划、非生产型采购计划确定后,采购部门分配下达采购计划; 采购方式主要由:招标采购、比价采购、限价采购。 若需要进行招标采购,则走招标流程,采购员签订合同后通知供应商发货; 若需要进行比价采购,采购员填写比价信息,审批通过后传至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确认最终单价后传回至采购员,采购员根据最终单价确定供应商并填写订货单通知供应商发货;
若需要进行限价采购,即采购员直接下订货单,通知供应商。 若按照采购的对象来分,采购对于不同类型的医药行业企业来说有细微的区别 药品制造:原辅料采购、包材采购 药品分销:成品采购 共同的部分:资产类采购、费用类采购
常见的是根据高级供应链计划(ASCP)计算的结果生成采购计划,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若原材料价格变动比较频繁,则每次采购均需要向供应商进行询价。 对于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且无规律的原材料,企业会根据当前的库存现有量,并综合考虑当前原材料价格水平,手工制作额外的采购计划。 当某个原材料为生产制造的核心原料,无替代品,该材料的短缺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时,该原材料便上升到了战略物资的高度,比较典型的有驴皮,对于生产阿胶的企业来说,驴皮便是其战略性物资。对于战略性物资一般会与供应商按照固定的价格签订长期的采购合同。 统一招标,一般按月进行采购。包材价格每一年或者每半年与供应商签订一次价格协议。在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购价格按照此价格执行。 针对分销企业来说,一般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采购计划制定需综合考虑各营销职能部门每月汇总的销售计划,二级及三级流向(药品零售门店/医院中的销量数据),同时结合仓库现有量、在途订购情况、市场情况、采购和销售业务历史数据、部分药品的季节性供应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医药分销行业来说,RX(处方药)及部分OTC(非处方)药的供应商相对较为强势,一般不采用赊销的方式,故采购计划同时需考虑企业实际的资金计划,避免因资金紧张导致采购计划无法准确执行。 医药行业的资产采购一般涉及生产设备、仓储运输设备、IT设备、价值较高的行政用品等。 对于大型生产(流水线)、仓储等需要建设、安装、调试的,且价值较高的设备一般采用项目管理制度,成立专门部门采取招标采购的模式。 对于其他固定资产,应综合其单位价值、固定资产是否专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决定其采购模式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采用招标采购、比价采购还是采购模式 主要指非资产采购且不做库存管理的采购。 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经部门领导审批后交由分管的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进行统计并汇总需求信息。采购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价采购、比价采购或招标采购等实际采购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