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根据近几个月对该公司的观察和理解,该公司在“销售推广、品牌意识、新产品开发”等环节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在“生产管理、仓库管理、现场管理、采购管理、成本控制、人员职责和业绩考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需进行提升,解决企业管理的短板,方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ERP是个很好管理工具,它实现企业透明化管理,并能促进企业各方面的规范和提升,对“降低库存、控制成本、各类订单(销售、生产、采购)的执行与监控、财务集成”等方面有明显的管控作用。要想打造百年企业,至少未来制造型企业面对ERP软件,不是上不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上,如何使用的问题。换句话说,使用ERP软件来进行企业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但ERP用得好不好,关键还是在于企业的管理基础,根据作者ERP使用和从业经验,确实存在ERP软件有些功能不支持企业管理的特殊要求,以及ERP实施方的经验与售后支持力度也与企业能否使用好ERP有很大的关系。但绝大部分ERP上线效果不理想或使用不成功的原因在于:
一、企业一把手的信息化意识与决心
应用好ERP系统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最难应是在于管理人员的意识和决心。近期作者到宁波一些已上ERP软件的企业学习参观,总体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主要在于他们的领导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坚定的改革决心。
例如:奥克斯郑坚江董事长在上ERP的过程中,下达了总裁令:不换思想就换人。联想柳传志说过:上不好ERP,他本人就辞职。
二、企业管理基础
ERP系统不是万能的,若本来企业管理基础差,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太高(例如连电脑都不会使用),想通过ERP系统来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这是不太实现的。ERP软件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所以,企业管理基础比较好,应用ERP软件后,就像宝马开上了高速路。否则就像宝马在市区开,体现不了它比捷达的优势,甚至是一种浪费。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ERP系统不得不上,也不得不去想法应用好,这些都考验着决策者的眼光和变革的意识。
跟踪该公司几个月,发现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默视企业问题的存在。
存在事情不去做,不做好,也没有关系的现象;做好了,也没有激励;还不如不做的局面,这叫管理不作为;
2.存在推诿扯皮,抱怨的情况(例如:销售抱怨生产,生产抱怨采购,采购抱怨技术等,请不要对号入座,举例而已),最终压力传递给了企业,或者老板。
3.遇到问题,首先想的不是解决方法,而是理由和借口,缺少主人翁意识。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这不是哪个人的问题,根本在于企业的管理机制。
公司目前应加大企业的变革,把市场的压力传递给企业内部,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也是十分残酷的。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没有传递到危机意识,压力意识,那这种危机就会发生在企业身上。
所以,企业内部应建立以“绩效考核(KPI)”、“制度管理”去替代“人情管理”和“随意管理”,做到管理人员“有权利、有责任、有利益”。
以下为具体的建议,具体情况应进行讨论与调整。
(一)建立关键岗位(如部门经理及以上)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所谓关键指标,一定是要易于统计考核,要与经济利益(钱)挂钩的重要指标。开始时不要全员建立考核指标,这样增加实施难度和统计难度(作者在与该公司高层沟通时,有意推行KPI,但KPI指标定得过细,过多,而且实施范围太大,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纳入了KPI考核范围)。
如生产部门的指标有:1.销售订单及时入库率;2.生产计划及时完成率;3.车间库存周转天数等。
如采购部门的指标有:1.采购订单及时完成率;2.采购降本金额;3.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
如研发部门的指标有:1.新品销售收入占比;2.新品开发及时率;3.研发设计降本金额等。
如销售部门的指标有: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销售毛利润率;3.销售收入增长率。
建立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好处,管理人员有“目标、有动力、有职责、有压力”,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能考量管理人员到底称不称职。
另外,要定期召开关键指标(KPI)评审经营会议,对于指标完成的好的经验介绍;对于指标完成不好的进行原因分析,措施改进和效果验证跟踪。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通过KPI的提高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不是为KPI而KPI。
(二)制度建设与执行
相应职能部门需要制订各类管理制度,总经理办公室归档管理。制度定期更新但不要太频繁,避免朝令夕改。制度的执行比制度的制订要困难多,也重要得多。 所以,高层管理者要经常去检查相关制度,检查关键考核指标,去解决落实制度没有考虑到的事,去完善制度等等,但也要注意不应越权管理、越位管理,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去评价管理者。
考虑到公司的管理基础与ERP建设的紧密关系,提出以下具体目标,这些事情做好了,ERP才能有用好的基础。
第一阶段:进销存管理
1.基础数据管理
目标:由研发或技术部门建立一物一码的编码工作;建立完整的产品用料明细表; 建立产品变更完整流程。
以上基础工作应知会相关使用部门,在后续工作中,如发现错误将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例如出现一物多码,或者有物无码;或者用料错误;产品变更时,没有考虑现有库存,供应商备料等。
基础数据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为ERP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是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该贴已经同步到 A_NIU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