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内容
| 浪潮
| 用友
| SAP
|
是否有针对快销品行业的全面解决方案和产品
| 有针对快销品行业的全面解决方案和产品,包括:食品、酒类、乳制品、保健品、烟草、日化制品等。针对性强,尤其是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和分销管理的行业针对性强,在业务处理上比较细致。
| 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和分销管理的快销品行业特色不强,属于通用产品。
| 方案全面,但在某些业务细节的处理上,和国内业务处理存在偏差。财务不能满足目前国内企业实际成本核算的要求。
|
是否有应用全面的实施案例
| 在国内拥有数量众多的行业客户,食品包括:华龙面、日清,酒类包括:张裕、泸州老窖、大富豪等等典型客户。快销品行业应用全面,涵盖财务、采购、库存、销售、生产、质量、设备、人力资源管理、分销管理、OA、决策支持,实施效果比较好。
| 缺少应用全面的典型案例。主要的应用是在集团财务、物流方面。食品行业分销有蒙牛、伊利等客户,但生产经营业务应用不够全面。
| 在中国快销品企业应用其全部模块的客户几乎没有,多数是局部应用。
|
软件适用性
| 功能强大,与快销品管理规范(HACCP)结合的比较紧密,体现在各个业务模块中,充分考虑了快销品企业的行业特点;
比如车间管理系统提供了批生产记录、清场记录、生产检查记录、生产过程控制、中转站台帐等快销品企业特有的业务处理,适合快销品企业的管理要求。
| 在生产管理和分销管理方面,针对快销品企业的适用性不强;
软件不能全面体现快销品管理规范的管理要求。
| SAP软件功能强大而全面,但是就目前国内企业的条件,能真正利用的功能却很有限,并且系统操作复杂。给使用和维护带来麻烦和不必要的成本。
SAP名词术语上翻译上不贴近国内说法,在一些企业的特殊业务处理上,比如退货、退票、回款处理上与国内实际业务有差别;报表格式不太符合国内用户习惯。
|
二次开发
| 提供二次开发平台,方便企业系统管理员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二次开发维护。
提供一年免费服务;在同一版本内,提供免费的升级服务;
| 以通用产品实施为主,一般不提供二次开发。
| 国内没有开发人员,二次开发困难,如果需要二次开发,费用比较高;在系统实施的时候,碰到软件与企业流程有任何冲突的时候,一般要求根据SAP的标准流程与设置展开,受底层技术架构的限制,一般不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企业如果另外组织开发,难以与SAP无缝集成;系统投入运行后用户每年还要花费不小的维护升级费用。
|
操作方便性
| 提供了在线帮助,过滤、模糊查找、右键帮助、智能提示、软件界面自定义、复制、参照等多种辅助手段,系统内部高度集成,方便业务人员操作。
|
| 模块功能复杂,操作不方便,太繁琐。起点高,操作难度大,帮助文件生硬难懂。
|
对硬件的要求
| 对硬件要求相对较低,可适合UNIX、WINDOWS等平台,支持各大流行数据库。对于分销系统,客户端零安装,对客户端配置要求较低,能够节省企业投资。
|
| 对硬件平台要求高,导致硬件投资过大而增加企业负担
|
实施复杂性
|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调整的需要,在实施后对业务流程也能方便调整,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可提供个性化的二次开发。
具有丰富的快销品行业实施和开发经验,大大降低实施的复杂性。
| 采用通用性产品,跟企业业务流程会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由于产品在快销品行业没有得到深入应用,所以在行业实施经验上不强,会增加实施复杂性。
| SAP项目实施过程十分昂贵和复杂。 而且由于其软件的复杂性和封闭式集成,一旦实施后很难改变。如果企业的业务需要调整,就会涉及非常多的底层数据设置,参数和规则的调整,甚至可能影响已有业务数据。
另外,SAP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期望客户改变商业运做模式以适应其软件, 但有时候,一味迁就软件流程的做法很可能会给客户带来负面结果。尤其是对于中等规模的企业,复杂的项目实施,往往会将客户拖入无休止的泥潭。
国内一汽大众的SAP ERP的累计实施投资已经过亿圆,但实施效果其实并不理想。之后一汽又选用了与SAP的ERP “配套” 的CRM供应商SIEBEL软件, 其CRM系统实施了几年, 至今没有上线。
|
其他
| 对企业人员可提供针对中高层、关键用户、最终用户、系统管理员不同层次的培训,重视知识转移。快销品行业是浪潮重点开发和投入的行业。
|
| 由于软件操作复杂,对人员基础要求高,培训费用投资大,并且一般是要求企业方人员自己培训最终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