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onelygo

项目管理实战——基于真实项目案例的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3 17: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lonelygo在项目中最牛的就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这方面经验值颇高,希望lonelygo有时间专门整理一下项目经理如何跟甲方相关负责人打交道的策略分析。
总之,好帖子,确实值得一读,值得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篇

从8月1日答应“雪上情人”写一个原创的项目管理帖子,写写停停到今天总算完成了领导安排的任务。回头看看确实像ACAN兄弟说的不够“言简意赅”。但是好歹也是个MAXIMO 6的项目,写简单咱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文笔,就这么地吧。
       下面从个人感受总结下这个项目。
       项目存在问题:
1、PM不懂项目管理和EAM项目的实施方法,项目实施工作混乱;
2、混乱导致客户抱怨严重,配合情绪低落,同时公司内部项目情绪同样低落;
3、起初项目3个成员,也做过小软件项目,MRO这种规模的没做过,没有经验,也属于MRO的菜鸟实施人员,又缺乏PM的带领,自然泥牛入海;
4、项目没有任何可操作的规划,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甚至,连怎么走都不知道(否则不会上物资请一个顾问,上工单又请一个顾问);
5、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集团项目实施的困难:不同的厂总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如何在EAM中进行统一规划;
6、基础数据整理没有当作重点工作处理;
7、缺乏系统切换的经验和方法,跟着用户的思路走牛角;
        我的项目管理策略:
1、PM不行就直接废了她,我来替她管项目;
2、和用户充分沟通,让他们该骂人骂人,该发泄发泄。骂完了,发泄完了心情舒畅了,跟着我的方法和计划来实施项目;
3、菜鸟很好学也能吃苦,我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长处(人都有长处,看怎么用人了)给他们分配、安排好工作,先让他们去完成,然后有机会再给他们讲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就是了;
4、排一个兼顾进度和全集团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进度出来;
5、用我的经验和嘴巴去说服用户派重兵来补上基础数据的功课;
6、整个实施将用户的作用放大,让他们明白:实施是他们的事情,H公司不过是技术专家,来帮他们解决使用的技术问题,而具体的业务必需靠用户自己解决。
         整个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1、摸清用户心理,寻找项目实施过程改善的方法;
2、召开大会,用制度调度大家对项目的积极性;给用户挖几个坑,为绕开合同条款收款做铺垫;
3、合理调度了手头资源;
4、准确的识别了项目干系人和干系人在项目中的心态;
5、持续的做好沟通工作,保证项目实施过程所有信息(进度、问题……)都是透明的、公开的;
       个人体会:
       这个项目,从进入项目组后可以说很失望的,真的没想到一个项目可以做成这样样子。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局面虽然可怕,但是不是没有挽救的机会。于是接手了这个项目,试试看自己面对困难项目局面有没有很好的方法去生存。最后结果证明我的工作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项目在最后只剩两个工程师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点压力,因为在我眼里他们就是菜鸟,2个人负责集团加三个厂也就是4个项目点的工作,我很不放心。但是,他们用他们的勤劳和耐心给了我很多惊喜,虽然我重话也说了不少(这是我严重的臭毛病,LK的人都知道,在这里顺便向两位道歉了,毕竟我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让你们早日结束项目。),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工作确实比我要出色,没有他们计划、运作什么都是空谈。在项目过程中我多次向他们公司PM和总经理提出要给他们奖金多考虑点,也不知道兑现了没有,关于这一点,很遗憾(顺便说一句,如果那个公司想找做MRO的人完全可以找他们两个,或者那天他们两个出来找工作了,提到这个项目,请你们相信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以个人名义为他们作证)。
        好了,是时候结束这个帖子了,最后感谢所有耐心看完这个帖子的和帮我顶帖子的圈内朋友,也感谢雪上情人最后帮我整理这个帖子。
       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lonelygo 于 2007-8-13 21:27 编辑 ]
发表于 2007/8/13 2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ceberg 于 2007-8-13 17:28 发表
lonelygo在项目中最牛的就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这方面经验值颇高,希望lonelygo有时间专门整理一下项目经理如何跟甲方相关负责人打交道的策略分析。
总之,好帖子,确实值得一读,值得学习。


必需认识到这点:人都是不同的,从性格到工作方法到生活哲学,这些的不同,注定了我们和每个人打交道的时候都要灵活处理,并无定势。
不是不想说什么经验,事实上,我做的这些项目中,没有那两个项目中和用户的打交道的方式是相同的。关于这个东西,个人觉得通过组织沙龙之类的东西坐下来聊天可能效果更好。
发表于 2007/8/13 21: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写得不错,向邸总学习
发表于 2007/8/13 2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40多天的高强度项目工作 

体会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Wang 于 2007-8-13 22:00 发表
体会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鉴于发生你这个项目的事情,对你的工作成绩表示致敬!
发表于 2007/8/14 07: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s:13] 某人在经历了失业的挫折后,在这里再一次找到了被崇拜的感觉,8月底就要到了,你的钱快进帐了吧
发表于 2007/8/14 0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获益良多啊

文中许多的策略值得推而广之,许多认识也让人产生共鸣。老D,牛人呀!
发表于 2007/8/14 1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s:2] 写这么鬼长,花了我20分钟时间才看完。不过你的结尾还是让人有少少的感动[s:2] 什么时候用你的卑贱的人格为我推荐一份工作?
发表于 2007/8/14 12: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又一个牺牲品。这样的实施公司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倒闭。
发表于 2007/8/14 12: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nelygo 于 2007-8-13 21:33 发表


必需认识到这点:人都是不同的,从性格到工作方法到生活哲学,这些的不同,注定了我们和每个人打交道的时候都要灵活处理,并无定势。
不是不想说什么经验,事实上,我做的这些项目中,没有那两个项目中和用 ...


这就是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发表于 2007/8/14 12: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人际关系处理得方式

在这儿 我强调项目经理与甲方相关负责人关系处理问题,是因为我在近期项目工作中,这个方面受到了严重挑战,直接导致我在项目工作中出现严重工作情绪失调,所以近期对这个方面很是关注。
组织沙龙也是很好的想法,希望有机会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8: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an 于 2007-8-14 07:47 发表
[s:13] 某人在经历了失业的挫折后,在这里再一次找到了被崇拜的感觉,8月底就要到了,你的钱快进帐了吧


[s:7] 我自己选择失业,否则怎么能有钱进帐呢?
我知道你一直是崇拜我的[s:1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8: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ozc 于 2007-8-14 09:48 发表
文中许多的策略值得推而广之,许多认识也让人产生共鸣。老D,牛人呀!


郭经理也来捧场了啊,谢谢咯。
你觉得值得推广的,就拿到LK的项目去试试看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8: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can 于 2007-8-14 10:01 发表
[s:2] 写这么鬼长,花了我20分钟时间才看完。不过你的结尾还是让人有少少的感动[s:2] 什么时候用你的卑贱的人格为我推荐一份工作?

你现在的薪水决定了,你辞职就是失业,哈哈[s: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目的性很强啊

原帖由 iceberg 于 2007-8-14 12:26 发表
在这儿 我强调项目经理与甲方相关负责人关系处理问题,是因为我在近期项目工作中,这个方面受到了严重挑战,直接导致我在项目工作中出现严重工作情绪失调,所以近期对这个方面很是关注。
组织沙龙也是很好的想 ...


赫赫,原来你给我的命题是针对性很强的啊?
有时候你越关注客户关系的处理反而越麻烦,人家总觉得你有什么目地,反而会时刻提防你的任何“好意”。
试试看,当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来处理处理你面对的和客户关系问题。
或者,学BOB每天在qq上找我聊聊
发表于 2007/8/15 0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内,应该可以形成一个项目管理模式

这个模式是国外的科学管理不好解释的,
老外看不懂的,
在中国最管用的,
说到底就是——有中国特色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成为模式很困难的

原帖由 koala 于 2007-8-15 09:52 发表
这个模式是国外的科学管理不好解释的,
老外看不懂的,
在中国最管用的,
说到底就是——有中国特色的!!!


在LK的时候,老板N多次要求拿出来标准化的实施模式,编制每个模块的标准实施方案等等,反正就是想实现“复制”。做为一个自主开发的软件企业只有实现“复制”了,才能开始最大的盈利阶段。
可惜本人不才,发现很多东西只能去找一些普遍规律,而无法成为直接套用普遍标准,“复制”更难做到。
个人觉得:一个好的PM+标准的实施套路+不算太夸张的用户=快速、各方满意的项目
发表于 2007/8/16 08: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候新一个主题的发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2:27 , Processed in 0.02143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