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88|回复: 3

证券行业IT规划:选对技术道路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23: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最复杂的行业之一,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业务联动非常紧密,说信息化是当今证券行业的“命脉”一点也不为过。因此,对于证券行业来说,如何做好IT规划,保障IT系统安全有序的运行,是摆在CIO面前一道不小的难题。
对于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信息技术董事总经理宋群力来说,十几年的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使他具备了高瞻远瞩的全局观,说起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宋群力自信满满,娓娓道来。
近日,宋群力先生接受CIOAge的独家专访,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证券行业“IT经”。
085716518.jpg
  中信建投IT规划:“五层一个体系”
宋群力坦言,证券行业的IT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大家都不太重视IT规划, 2000年左右才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走”,直到最近几年,IT发展道路、架构才比较清晰。
目前中信建投所使用的IT体系是2005年左右开始做的规划,几年下来,这套体系一直运行的很好。也证实了当初规划的正确性。
谈及当初的IT规划思路,宋群力称,“我们把信息系统抽象成纯技术视角来看,先不考虑是不是证券公司”,他说,“可以建立一个“五层一个体系”的模型。五层分别是:基础环境,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一个体系:贯穿五层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体系”。
按照“五层一个体系”的模型抽象出来之后,将包括数据库在内的以下四层实现全面标准化,包括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而应用层只做标准化管理,建设情况则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来做。“标准层规划完之后基本上就是实施、实现持续管理、优化,在一两年的建设之后就会进入一个稳定状态,而应用层的建设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针对应用层,中信建投又设计了一个业务模型:“是一个以数据中心/数据仓库模块为核心,还包括企业管理模块(如:人力资源,知识管理,财务,OA等),业务管理模块(如:产品管理、业务管理、核算、CRM商务智能、风险监控等),买方业务模块(如:投资管理、估值、TA等),卖方业务模块(如:集中交易、清算交收、投行管理等),电子商务模块(如:网站、呼叫中心、网上交易、网上行情、资讯服务等),信息技术管理模块(如:行为管理、监控、运维等)的完整架构。
目前,中信建投下属一百多个子系统都是遵循当初规划做的统一部署。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23: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对技术道路很重要

谈及证券行业IT规划最重要的是什么,宋群力说“走对技术道路很重要” 。他举了中信建投数据中心建设的例子:中信建投的数据中心始建于2006年,当时公司刚刚重组完成,宋群力梳理了一下公司目前的IT建设情况,发现几乎所有系统都要重新规划。彼时其IT部门总共也就50多个人,任务量非常大,但经过仔细考量,宋群力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做数据中心,并且要随着集中交易系统开发同步完成。

五年半来,无论工作再忙,中信建投信息技术部都坚持在数据中心开发上持续投入人力,一路走下来,总共累计投入四个人,相当于22个人年。在这五年半里,他们完成了“数据中心、风险监控、稽核审计、反洗钱、CRM、业务管理、数据报送、佣金管理、经纪人管理”9个系统,累计IT硬件投入不超过400万。“这些东西我去市场买都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宋群力说。

省钱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外部购买的系统不一定适用于企业的应用。“我们不是为了数据中心而做数据中心,我们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风险监控做了;但是又没有为了做风险监控而做风险监控,我们硬把它切成了数据中心和风险监控两大模块。”正是这种一切从全局出发的视野,使得IT系统的每个部分的作用都非常明晰:“我哪天我要换CRM,会很容易,比如我CRM不愿意做了,或者现在公司完全可以应用世界级的大平台的时候,我很容易接入。因为我们的需求全是我们控制,全是我们设计,我很明确让他做成什么样。”

IT部门最适合做信息化建设主导

选对合适的技术道路,意味着IT规划者要非常明确公司的信息化需求。宋群力说其实IT部门是最适合做信息化建设主导的。

他说,“虽然IT不是做业务的,但是IT是最适合做这种事情的(主导业务信息化)。所以公司还是要把IT人员的作用发挥出来。所有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由IT部门主导,哪怕我一开始是个外行,你的业务我不是那么懂,我必须勇于去主导,我去学,学懂了我比他强。因为业务部门往往是一些离散的需求,他也没精力没时间把它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谁来填这个空?开发商也肯定做不到,好多靠开发商的例子都是失败的例子。实际上往往需要证券公司自己的人。但业务部门没有精力,必须有一个部门来承担这个责任,我们公司就是IT部门来承担这个责任。我们也让我们的同事去努力做到不但要是个IT专家,也必须是个业务专家。当然你不一定是个业务的行家”。宋群力解释说,“行家是我真能去做这个业务。专家,是我了解你所有内行里的规矩路数,实现起来很快”。

宋群力举了一个例子,几年前行业内某公司,花几千万买了一个系统,由于道路没走对,几千万就打水漂了。在分析其失败原因时,宋群力说:“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主导。不管是外包还是自我开发,必须要有人去主导需求,主导系统的开发,主导系统的设计,主导系统的建设。现在往往很多公司,我去买的时候反正我是甲方,乙方给我拿来东西我就用。丧失了主导力,这样可能一个东西看着挺好,行,两个东西也还凑合,三个东西能用,四个东西就完了,就昏了。最后是一锅粥,没有主导力。你做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东西,你是做了一个信息系统,非常庞大,但他没有灵魂。”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2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BI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不仅是一个系统

在宋群力看来,证券行业信息化过程可分为流程电子化,企业信息化和商业智能化3个阶段。其中商业智能化是企业自动化的最高境界,它是跨流程,跨业务,跨产品,跨管理的体系:“商业智能化不简单是一个技术问题,实际上和企业的管理,企业的行为习惯都很有关系”宋群力说。也因此,他认为商业智能化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跟企业发展和市场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IT抛砖引玉,业务紧随其后。

目前,整个证券行业的商业智能化道路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有很多BI厂商声称能够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宋群力对此表示质疑:“第一你能挖出什么东西来,值得质疑,第二你挖出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吗?第三你挖出的东西你敢用吗,你敢给客户推荐吗,你敢保证客户挣钱吗?或者说挖出东西你敢让管理决策跟着这东西走吗?敢让市场行为跟着这个走吗?”宋群力说,商业智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在是一个探索,不要盲进,盲进一定要吃药。他说,商业智能的技术难题很容易攻破,主要在于商业模式。“商业智能是一种商业模式,但这种商业模式内涵是什么,需要大家共同的探讨,需要时间。可能很多人把商业智能归结为一个系统,归结为一个简单的行为,很多人理解错了”。

  对新技术不能盲从也不能惧怕

对商业智能有如此的观点并不能证明宋群力是一个技术上保守的人。他只是觉得对新技术要进行深入理解,统筹的考虑,并选对引入的时机。比如,2008年左右,宋群力曾感到PC机到了瓶颈了,似乎快要不能支撑企业的业务,一度曾打算换小型机。但是坐下来深入分析过以后,他发现是应用系统的问题,于是就督促系统开发商做改进。“我不想换平台,你别跟我说小型机行让我用小型机,你PC没用到极致”。开发商听从他的建议对系统做了改进,性能有了很大提升,结果PC机一直用到现在。这无形中又把用小型机的时间推后了几年,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23: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IT成本控制:做任何一个东西都要考虑值不值

说起成本,由于企业IT部门一直以来总被冠以“成本中心”的帽子,这令很多CIO和IT主管感觉压力很大。宋群力表示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压力:“我们特别讲成本管理,所以反而没压力。因为我们选的任何一个东西都会选的物有所值,都会测算,值不值。它要对业务或管理有推动作用或者支撑作用我们才会去做。”宋群力同时表示,IT成本和IT灵活性及可扩展性之间并没有矛盾,关键是要选对技术道路,“找对了技术道路实际上是最灵活,性价比最好的。走错了花一分钱也是白花,走对了花100万也是挣的。这需要一个把握,一个全面的思考。”

而对于内部开发和外包的分配,中信建投是这样安排的:“所有通用产品都是走外包。比如财务,人力资源系统,交易系统等这些通用通道型的,全部都外包。企业个性化的东西自己来做:我们认为这点会给我们带来业务个性化、特色、或有利于形成我们核心竞争力的,我们主要是自己开发”,宋群力表示,“具体来说,企业的业务管理系统,外包也是外包一些工作量。个性化内容,比如数据中心衍生的各种应用,CRM,业务管理,风险监控等都是自己开发”。而在外包的部分,标准系统尽量选国外的 ,比如财务系统和防病毒系统等,因为它们在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上更好。而像集中交易系统,网上交易系统等,国外没有成熟产品的则选择国内厂商的产品。

风险管控要遵循木桶原理

谈到证券行业IT建设,风险管控是不得不提的话题。宋群力表示证券行业IT风险管理要遵循几个原则:“一个是要全面,首先想到木桶原理。风险水平最差的地就是你的短板。第二是风险意识。第三,要适度。不能为了防风险不计成本,经常拿一个大概率错误去扑一个小概率事件”。宋群力说,信息系统是非常讲究和谐的,不能偏激。灾难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风险意识要分是什么、值不值,还有做成之后是不是把风险概率扑成零了,不能盲目投入。“每个企业能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到最好”,既要有重点,又要考虑全面,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做详细分析。

清晰的思路,讲究和谐的全局观,对新技术关注但不盲从,每项决策都有的放矢,这是中信建投信息技术董事总经理宋群力给我的印象,我想,这也是每个CIO应该具备的素质。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7:07 , Processed in 0.018362 second(s), 2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