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7|回复: 0

[动态文库] 地老天荒,也是一种残忍的淡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8 14: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在时间长廊中等候,却一次次得到幻灭的谜底。你认为地道的止境总会有光明,但料不到这也会是无底的深渊,因为你发现,昨天和前天没有区别,今天又和昨天没有变更,而来日仍旧处于这种静止的轮回。转角碰到爱,只是说出了事物一半,爱情的萌生是偶尔而不经意的,但你也许基本遇不上所谓的转角。——题记

【我潜伏在这个夏日里,放空自己。】
“一个人能记住另一个人多久?她以为会带着对他的悼念过一生,却忘了,地老天荒,也是一种残忍的淡忘。”
我在回忆里等过你,只是,这回想竟会连续毕生。近乎残暴的淡忘,一个人的盛开与凋敝,在今生。无悔亦无憾。
习惯了凌晨起床后,推开窗子的一半,让风吹进来,调换一下屋里屋外的空气。昨天是破秋,今夏京都的桑拿天连续得时光太久了,真是胡作非为、热得一点都不蕴藉。所以早秋便来得特殊的早,近多少日竟有了初秋的清新之感。煞是清朗。
这里荒凉了才不到两个月的光景,却感到像过了一个夏天似的,七月的骄阳,天像一口倒扣的大锅,把有性命的事物都烘烤得蔫蔫的,抬不开端来。暂把这里“搁浅”了,当是一个借口吧!
其实,是把自己放空了,不思考、只成长,近乎麻木着地成长。空的时间很长,从初夏竟然空到了初秋。
那个人,那段故事,就像是一道封印,烙在你的心头,自此,便误了一生。就像某个故事里讲述的一样,恋情的出发点太高,遇见你之后,生命里再呈现任何人,也无奈再与你企及了。
我深知,今生,再也不会遇见第二个你,更不会“遭受”那个叫做爱情的东西。只是,此生,再也不会动想要再见你的凡心。
我要多少书才干将你遗忘啊!

【情怡字画。画里画外总关情。】
我蛰伏于这个夏日里,邂逅两本好书:钱红丽的《读画记》与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两种风格完整不一样的书籍。

《插画作品》——中岛洁
活过终生,我们或者一直不晓得,风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天是空的,风从更远的处所来!中岛洁一生的主题,放佛都是在告知我们——风从哪里来......。一篇篇读来,一个画家一个画家的作品看来,最让我心灵为之一颤的居然是中岛洁的画,明快、温暖、俏皮。真不愧是“童画家”。

《我和我的村庄》——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落》——夏加尔。一个经常在生涯里心碎的人,每每看见夏加尔那些温暖的画,也会单独快乐起来。在某种层面上,她的画就是一种快活的宗教,让灵魂有了皈依感。即便内心如何苦楚,即使拖着哭腔,也要把赞歌颂完。用夏加尔的话说:“在这样的晚上......还有谁不会意碎?”

《金色的秋天》——伊萨克.列维坦
列维坦的画里,始终有一种光,让人面前一亮,暖和而圣洁,像习惯了黑暗的眼睛被忽然投入到满目阳光中,但,又不确实——那种光,远比阳光柔跟,带着一些宗教颜色,覆盖着你,让人心一下子安宁下来。对,是宁和之光。去过教堂的人应当有这种教训,像灵魂找到了皈依的光辉。

《菰蒲远眺图》——虚谷。

《仕女图》——林风眠

《菊石图》——石涛
很多时候,对于我们最最钟情的事物,老是理屈词穷。找不到一个字、一个词、甚至连一句拖拉冗余的话,都抒发不出来。读它,欣赏它,便够了。
读到“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心莫名的被触动了。这一篇写的是石涛。一个躲过家族的追杀,东莞ERP,4岁时候便遁入佛门。
石涛在画论里强调,山水画必需有人,才算逸品。这个情理,实在老子早就教给我们了。只不外,我们生性迟钝,不知道举一反三。人与天然的协调无处不在,天地之理都在一个字上,这个字就是——心。
然而,一个悟得透的人,未必放得下,未必不抵触,不挣扎。看到这段话,我顿了顿,像是纠缠了许久的混乱心绪,就这样因了找到一个线头,我的怀念、我的不甘、我的痛苦悲伤、我的执念、我的幽怨便找到了归宿。
当然,有些牵强,有些恍惚。对人生、对感情、对生命中阅历过的诸遭的人或者事,其实,能够悟透的人何其多,但可以放下的人,又有多少呢?
就像,Q师傅对我的评估,看得透,却放不下。这是我跟他的差别。而他真的放得下吗?我想,他之所以以为自己能够放下,是因为他素来不去尝试拿起来。
比起放下,可能端起一份情感、在心里托起一个人,更须要一种孤勇的气魄。近乎那种给自己断了后路的飞蛾扑火之势。
佛说,痛了,天然会放下。是啊,但何谓痛?当沸水溅到你的手上,你手里拿的东西,做作就会被你放下。因为,痛了,所以,你放了。
是不是也会有人,就算被这水烫得皮肤开裂,也还牢牢握着手里的物件?这叫执。换句话说:叫自虐。
恩,良多时候,咱们本性里都有一种埋伏的自虐偏向。在这样的“自虐”里有痛感,也有存在感。
诗、书、画,向来是文人心里一直不废弃的精力皈依,可清心,可精心。
“谁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后坟”。这是老年的石涛不经意写下的一句诗。他的寂寞是深的,也瘦、瘦比黄山。

钱红丽在书里说,始终爱好工笔画,用色寥落寡淡,像一个人的性格。一直排挤山水长卷,弄得跟真的似的,一点点描摹,白费了一腔热血,到头来,仍是逝世的,飞不起来。恩,爱好这样的描绘作风,寥寥几笔,便彰显了性情与志趣。她在写虚谷,生产管理软件,谈虚谷的画。画中有骨,画中有禅。此境界乃独成一格。
一颗心,既能容得下日常的琐碎平淡,也能装得下云朵清风,就可称得上圆满了吧!这样的境界许多时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而心性这个货色吗?不是人人能够修炼的来的。比拟于今人的无穷,更喜欢古人的有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境界,我差得切实太远了。而人生的圆满也不过是绝对这一瓢的美满罢了!
对人生也该寄托这样的盼望吧——“在长柄煎锅的反光中同样能看到虹彩,从烟灰缸的水晶内部的一缕烟雾回忆起薄暮天空中的一抹云霞,或其余美妙的事物”。任何一门艺术情势,底本就是超出名利的,它,不过是一种心灵的修炼。从齐白石的画里,有了心领神会——宛如栀子树下歇着两只白猫,那么让人感怀。


【用一根针挖井。读李海鹏。】
《佛祖在一号线》,读罢掩卷而思,思维却几近停止。“争你们个人的自在,便是为国度争自由”。这是胡适先生的一句话,也是李海鹏在这本书里论述的所有主题的“中心理想”。看到这句话,我的神经抽搐了一下。在阅读整本书的进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审视着这个时期,审视着自己,自愧不如。
当然,不仅仅是由于观赏李的思维与文字,也不仅仅是一种盲目标崇敬与叹服,艳羡之余,是对本人这已经走过的1/3多人生之路的回忆与审阅,包含所思所言及所行,我觉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是对自己心坎深处曾经那些所谓的保持的破灭感。
昨晚入睡前,脑海中酝酿出了一段对于这本书给我的顿悟感,遗憾当时不用笔记载下来,早上醒来,便遗忘了。当前必定要实时记载下自己脑海里冒出的精髓思考。免得霎时丧失。
有太多太多想要表白的思惟,有太多太多不约而同的思想,而这一刻,我却陷入了词穷语顿。我还有一生的时间用来浏览与书写,幸哉。
我越来越发明最好的时间便是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0:31 , Processed in 0.011584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