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就以上的问题,发觉各位积极同道,都挺关心的。尤以咱们倡导《管控一体化理念》,推动团队的众多热心同道:Adam、Amy、Bernard、Joseph、Kevin、Victor等为最。而我本人,却从来都没有这种担忧。由于感到上述几位,如此的担忧,相信有普遍的心态和现象存在。为了释除大家在这方面的疑虑。则由本人整理并集中了以上各人,在以下所展示的不同理由,所产生的担忧,加上本人的解释,合并在一起,看是否能达到释疑的目的? 由于上多位热心而又属精英的同道,所发布示如下,多则的相关帖子,对以上议题所反映的关切之心,颇值得大家参阅、分享和关注。同时希望各位尊敬的同道或其他关心有关“理念”的朋友,继续踊跃发言为盼! 版主:Kong(A-A)谨释于2012年,5月,18日。 Amy发表于2011/7/31 14:08:04《我对Kong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初探——Amy,姜丽》的专文中,对Kong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作为通讯的互联问题,提出有这样的疑虑:『可见,若将理念实施成功,定会依赖于网络,而网络定会有IP地址,先生可否想过IP地址的不够用的可能?有IP 也会有DNS 。先生可否想过,中国是没有DNS根服务器的,整个亚洲的根服务器是被安置在日本的。如果有一天DNS根服务器被关或被损坏,是不是也意味着某些资源的遗失』。 Adam作为回应Amy以上的帖子,于 2011/8/1 19:53:40发表了这样的跟帖留言:『Amy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并统一管理,而我国并没有多少自主权限,这是一个很严重、也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Adam/08-01-2011/ 19:53。 Adam, 阁下跟Amy均对互联网的IP地址,由设在美国方面的单一机构,作为独一总统筹机构,有所担心。但该机构的服务对象,面向全世界。亦有国际公约所订定的国际规限。该机构虽设在美国,却是个国际性的组织。犹如联合国组织一样,选址虽在美国。则非由美国所独自控制。由于我提及的超级《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平台,只是个民用、通用而非军事上的资讯、咨询以及顾问专用平台,非军事或政府用途的专用平台。而且用户均是咱们中国普通人民群众。说不定有一天,会走向国际化。想不到会有什么理由,会招惹到美国或任何国家,可进行封杀或干扰的可能性。何况有需要的话,该平台可通过让每个会员,被授权有一独立,属中国自己特色而属专用的密码。甚而可采用移动电话通讯技术,给予一专用电话号码。通讯或联网,就非一定必须透过,现在的互联网,才可与其作出无缝的连结。放心,将来当技术标准被国家订定时,自会有所安排的两手准备,可取得直接而无缝而稳妥连结的解决方案无疑。Kong/08-01-2011/23:26。 Adam,就你所提出的IP地址不够用,此问题已于前几年由美国提出IPV6的解决方案进行解决,毕竟要定立出国际化的标准,此必须由具有国际性领域的组织而提出。另关于DNS的问题,Amy在文中也有提出类似疑问,若域名根服务器宕机或关掉,必定会导致部分资源的丢失,而我国,相信在不久的时间内,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发展成国际性具有“话话力”的国家。与此同时,更多非美国主导的国际化组织,也会相继出现。例如金砖五国(5 Brics)等,谢谢!Victor/08-03-2011/23:49。 Victor, IP增加位数的问题我也了解过,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国际化的东西,也未必安全,如同联合国。当然,我们不讨论政治,但是,必要的防范措施还是应该考虑的。Adam/08-02-2011/23:20。 Victor(kobe310431), IPV6我也曾听说过,据说能让地球上的每粒沙子有一个IP地址。虽然就数字上而言,ipv6是比ipv4的所拥用的IP地址容量大了很多,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问题。但是,IP地址的配置,局域网所使用的子网前缀必须等于64,有哪一个局域网能容纳那么多的终端?再怎么样,IPV6的地址分配,也会遵循类聚的原则,那么地址浪费也就无法避免了。 Amy/2011/8/4/11:50:45。 Adam, 像您说的,国际化的东西也未必安全,如同联合国。联合国是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来维护国际和平的。那么现今的世界,为什么还有战争的存在呢?所以,防范措施不止应该考虑,而是必须要有!Amy/ 2011/8/4 12:06:21。 Amy, 的确,每个成熟的系统或体系,都需要您说的这样机制的。 Adam/2011/8/4 13:04:38。 Adam, 欢迎你回到“管控一体化”的团队,希望阁下能为团队的推动工作继续努力,加强联系为盼! 就你在回复中所提及的IP地址欠缺的问题,的确仍未进到新的国际化局面上,但是,中国工信会也自会有在考虑这个老大难问题,并会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Victor/05/08/2011/12:54。 Amy, IPV6较大可能性,是以后IP的主体解决方案,但就目前国际上的运用而言,普及程度还十分有限,当然,在子内的浪费问题,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然而,其得失之差异。我想,是否应该站在广域范围上的应用程度去综合衡量。您认为呢?Victor/05/08/2011/13:02。 Victor, 站在广域网范围上的应用程度去综合衡量?恩,不错的提议,给我一段时间,我想我应该考虑、考虑。Amy/ 2011/8/5 13:03:15。 Victor, 我也相信,咱们中国自会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无疑! Adam/2011/8/5 20:30:08。 Adam, 我想,除了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提出更符合国际化的方案以外。我们在此,是否也要以个人之所识,去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呢? Victor/08/08/2011 22:48。 Victor,你说的很对,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一些对国人有利的事情! Adam/08-09-2011/08:30:34。 victor , 不错,按照现今的网络发展趋势来看,IPV6确实将在未来成为主体解决方案。就应用程度而言,ipv6增加了IP地址,增加了无线上网手段,增加了安全保密算法。。。是比IPV4要好得多,综合应用加强了不少。据说在那里面是没有国度,没有地理,有商业什么的我也不是怎么太了解。但是,现如今的IPV6,在我眼中是堪忧的。ipv6是为ipv4解决IP的地址问题,但是长度增加流量处理变慢,算法麻烦。可用性和安全性不高,效率低。。。但是无论体现怎样,也不能阻挡ipv6在未来成为主体,然现ipv6有待加强! Amy/08-09-2011/17:22:09。 Kevin, 你的观点也不错,酒没有几年的沉淀,不可能芳香扑鼻!凡事是有它的演变过程,但是如何演变呢?"管控一体化“只是一个理念,而要让世人接受就该保证它的可实行性,不是吗?如果连可实行性都保证不了,那么如何让世人接受呢?即使接受了又能怎样?你认为ipv6离我们很遥远吗?其实已经不是了。现在ipv6已经开始使用了i,它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它已经存在在ipv4网域中,而且有条件的大学也开始研究它并使用它。只是它还不够成熟而已! Amy/08-16-2011/12:36:11。 Amy, 由Kong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暂时只是一个“理念”,而要让世人接受,就该保证它的可实行性,不是吗?Amy小姐,就您上面所说的安全的理解,想述说几句:一:管理一体化当中,包含管控一体化理念,我们现在所说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并非说它只能是一个理念。二:管控一体化其实在当前IT行业中,有关“理念”已经开始主导了运作(作为一种行动的思维主导),这就说这一“理念”不仅已经被世人,尤其是西方国家所普遍接受、运用当中。而且已经有大部分企业,借助这一“理念”作为主导,开始加速发展了。三:关于可行性,管控一体化本身没有问题。而理念,纯属概念性的思维。而您所说的IP解决方案,我想就像victor所说的一样,国家终会去完善的。Kevin/08-16-2011//12:36。 Kevin,首先要对阁下应我的请求,则于回应Amy于以上,就阁下的跟帖与她互动,所作出颇贴切的答复。且证明阁下对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理解,渐入佳境,有所深入。为此,谨表达了我的感激!
阁下对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解释为:确实只属一个“理念”,非一种思想,更非一套理论。皆因有关“理念”所涵盖的基本元素,都完全引进自国外,尤其是美国。只要咱们作第二次开发、发展、增加更多的附加值。然后被整合为一体化、标准化。甚而成为超级服务平台,等阶段性的工作就成。
为何国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等方面。没人如我一样,傻到逝要在我国把“管”与“控”,被打造或被推动为“一体化”?其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传统、环境及习惯思维之中,令他们从幼就早有这种潜意识存在。这皆因管理的概念,都早已植根在他们每个人的脑子及行动里。当后来人类最伟大发明之—的电脑面世,便立即明白,只要通过电脑及其衍生物的辅助,一定会令其奉作神明一样的“管理”,更显得绝无人为的错误或偏差。更使他们的管理,变为越有成效。这早已是他们,属常态的精神概貌。所以每当他们,去设想或计划任何项目或实施任何事和物时,再管控上均会循着整体化、统一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思维去考虑和规划。 恰恰相反,咱们国人就没有这种思维,曾生根发芽过。由于有关“理念”所涵盖的基本元素,都安全借镜或引自美国,是现成存在的。其忍受性与可行性,早得到充分的验证。不止属现成还很现实!是实实在在被摆在那里,只是咱们如何纯以理念方式作引进。还是觉得需要坐第二次开发和整合,成为国家标准。包括要组建比现时的Yahoo或Google能量高上几十上百倍的超智慧、超能量而对民间开放的服务中心,这个超级平台而已。
请大家且要明白,现时的通讯,非得要借助互联网才成吗?难道移动通讯,不可以?当大家理解,有一天当iPhone、iPack完全代替手提电脑时,移动通讯不是占主导地位吗?电话号码,不就是可取代大家所说的什么IP地址了吗?何况需要的话,难道咱们国家不可以有自己中国特色,所设定识别与寻址方法吗? 这一切的一切,当大家参阅完我最新所撰写的《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Kong》一篇专文后,当自有分晓。Kong/08-28-2011/11:04。 Amy,搞科学研究或进行与科学有关的行业,如您正开始从事与此有关的行业,要把事情被弄清楚、搞明白、寻根究底。甚而钻点牛角尖,那是本份应做之事。
不过当时通过现时早已逝去,我在美国的顾问联号:综合性顾问公司:N&A,其总裁亦是仕丹福大学,SRI的Committee,Stan的特意安排,于三十多年前参加了他们仕丹福大学,SRI所举办的首届国际就“顾问可对世界发挥怎样的影响”这一议题,进行为期六个多月的研究工作时。当时参加的除了我属最年轻,仅可叨陪末席之外。其余60多人,每个都是国际上,响当当的顾问精英。其中有位大师曾说过:「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最终的真理与结论」。这好像,有点辩证唯物论的味道。对这个说法,我是认同的。
反正我在仕丹福,SRI这段日子,学了不少可享用一生,却从未如此想过或可能从没想到过的事和物。而自此之后,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就是这样,才显得如此谦卑!经历多些、经验丰富些。对事和物,知道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的不足、眼界越扩得阔些,越感到自己越无知、越渺小。人本来就是吃那几粒米、几块面包、几根面条生存嘛。不少人追逐金钱、色、物欲、权力、名誉、所谓的镜花水月,爱的激情。而另外亦有不多的人,穷一生却去追求在许多人眼里,不切实际,傻乎乎的“求知”;探索自己仍未知的无穷事和物;为人类仅仅想奉献些微不足道,有点建设性的小事。为此而可乐其终生,也大有人在。我是否属其中一人,让大家评价嘛。未知以上所述,能解脱您的心结,还是被当作一番废话?Kong/09-03-2011/22:00。 Victor,正如我于今天早上,在我所入住的广州,大荣酒店房内,跟阁下所讲的一样。千言万语,其实只有一句:一切试图通过计算机为基础,及其衍生技术及事物,进行自动化项目之时。就有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所涉及的空间。因为“管理”在每种设计人的活动得事物之中,实在太重要了!Kong/10-17-2011/19:44。 Joseph,阁下对Amy在以上一篇专文及相关跟帖之中,就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所组成的元素中,较为关键与重要的“互联通讯”。之间的无缝连接问题的高度关注,所流露的深切疑虑和关切之情,确乎值得同道的关注。只不过她对什么IP地址等相关问题,过于担忧与执着而已。在整个咱们所倡导中的"Idea of MANATROL",关乎对一切范围、领域、应用等必须的有针对性地可贴身应对所需的实际可行,卓越管理模式的配对选用;有关“互联通讯”之间与不同用途的软件之间,关于互相无缝连接以及彼此作无缝兼容的融合为一体化的命题,确乎是至关重要的三个,重要到属关键的大问题。
正如我曾多次表达过,其他所涉及和涵盖的元素,相连的关键技术,基本可从外国,尤其是从美国随时可拿来借用。唯独以上三个命题,就是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之中,在打造及制定属咱们国家的独有技术和标准,必须要面对及需解决的三大难题。以我个人的愚见,却并非不可以解决的至高,不可攀的什么难题。以咱们国家今天的综合国力、财力、人才、组织能力、科技水平,绝对有能力解决无疑!我对这方面,有绝对的信心!
阁下虽然在以上,以什么简单的两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服务器又怎么可能成为阻碍呢。』对同道Amy做出回应。简阖而明确,很对!相当同意!唯独是只回应的内容,稍见简略点而已。且没有述及任何,有力的论据!
阁下又在续后另一帖子中,这样表达:『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它的软实力,并不是简单资产累加形成的数字决定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你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时,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不具备的条件,我们可以去创造,主动权在人的手里,而不是服务器呀』。对的,人与人才,才是最可宝贵的资产呀!当咱们所推动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要达成的最后目标——《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这个超级平台,被真正建立起来之时,在这个平台的支撑之下,届时就可模拟出,大量咱们最顶尖、最优秀和最杰出的人才无疑!Kong/10-18-2011/15:12。 资深同道,Joseph(feet112), 有关阁下以上的跟帖所述,列示如下的内容及结论:『( 管控一体化理念 【Idea 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任何事物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我们的管控一体化也不例外,《MANARTOL》的“理念”核心本身就是非常包容和客观的,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去将其理念更加具体化、明确化。ERP的好坏我不想妄加评论,作为工具,正确的有效使用才是体现其价值所在的关键;成败、优劣真的很难归咎于软件本身。MANARTOL的理念欲将管理的精华思想融入工具当中,软硬结合变成一个百宝箱似的东西,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该这样说呢?』。阁下基本评述得没错,不过阁下若然真的有好好地研读完,我最近才化了不小时间及心力,才撰述与编写完。并已发布的两篇,作为总结系列篇中,先发布的两篇专文:《什么因由强烈驱使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吴江》、《咱们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进展中的重要点滴——Kong》的话,阁下就断不会有「【Ideaof MANATROL】 首先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是一个非常雏形化的理念」。有这样。轻率的说法。因为我已在以上所述的两篇专文中,有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有关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有较为清晰、概括性、轮廓性的细致描述。其基本蓝图,亦已有一大纲性的展示。若有深入研读该两篇专文,有关“理念”却绝非只处于「非常雏形化的理念」阶段,连还处于较「雏形化的理念」,也不是。而有关“理念”已属清晰化、具轮廓化、概念化。且已具方向性、可被实际运用性和已被界定得异常清晰的蓝图化了。 一如既往,我一贯都认为,ERP这种属于办公室自动化所用的套装辅助软工具。对实现管理层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进行自动化管理,确实是个良好的软工具。其未来的更大效益及出路,要进入《管控一体化理念》体系,才显得更为有效益,更有生命力、更会如虎添翼地显现其特性! 要把上述理念,变成“一个百宝箱似的东西”,则要待有关“理念”,将被打造而成为有咱们中国特色的超前、最先进软技术及“国家标准”。并从而一起孪生所衍生而出的《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这个能量极为浩大的超级平台的出现。那才是个天下无敌的“百宝箱”平台无疑!Kong/10-18-2011/19:50。 Joseph发表于10-19-2011/09:20: 吴江先生这么一说,我也就多说几句,把想法补充完整。 首先的确因为没有过多,关注IP、DNS地址解析问题。而忽视了互联通讯这个关键环节,见谅。 于我对《管控一体化理念》的理解和认知,我们需要以数据信息为基础,形成一个业务信息单元,配合卓越管理模式,形成为我国的企业、事业、各个行业部门服务集散式的信息平台。这是要符合我们国家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所以在网络互联通讯方面,首先是立足国内,然后在走向国际的发展模式。关于IP地址资源的问题,我想这个很国际化的问题,自然有国际组织会去重新谋划解决IP资源的问题。中国是没有DNS根服务器的,整个亚洲的根服务器,是被安置在日本的。亦只是眼前的现状,谁又能担保将来中国不会有一个DNS的根服务器呢。确立正确的目标,把握好《管控一体化理念》的价值核心,使其放出异彩,这是我们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管控一体化理念》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 关于先生提到的三个命题,我想另外花些时间诉诸笔墨,说说个人的想法,也希望各位同道能就引用内容谈谈各自的看法和见解,可好? Joseph, 我以上给阁下的回帖,所草拟的篇幅较长。目的就是要引蛇出洞,逼使阁下不好意思,作为一个资深的积极同道,无法再继续保持沉默,不得不浮出来。到本板块多发议论。显出一个同道老大的风范!
其实阁下是唸自动化系出身的,该明白互联网,还未面世时,原来的IP地址,主要被制定及颁发(Assigned)给每个Acnet-Card和Ethernet-Card在出厂时,作为彼此识别之用。后来因互联网的出现,IP地址才另行颁发给每个伺服器、域名或互联网用户使用。其目的也完全为了互相识别之用,毫无不同。而颁发(Assignment)IP地址的组织,是个国际性的组织,非美国的私营机构。该机构被设立在美国、日本、英国。甚而在中国,没有什么区别。根本不存在,敌对国家之间的禁止使用的问题。事实也从未有,同类的事件发生过。 为了安全计,是否要作预防的措施,完全可以由咱们国家,自行搞一套属咱们自己国家标准,国内运行的独立区域网,也未尝不可。在技术上及能力上及可行性,均是完全可行的。根本就无需为此事担忧!这也可说明,而是几年前,咱们不具备条件。不仅仅属技术问题而关键在于综合国力,连同市场的份额问题。现在不止具备一切得条件。更重要的事,便是咱们国家具备了世界最大的市场。在互联网的世界市场,咱们中国人,所占的用户最多。咱们搞中国已逃得标准时,外国厂商,也不得不要遵守咱们得标准。这就是本事项,最大的关键!所以“根域名服務器”(root-servers.org)或是“互聯網域名解析系統”(DNS),设在那里,根本不是一个问题的问题。大家是否有点忌人忧天呢? 另外,照我所知,我国早已自主研发有,无线局域网的标准:“WAPI”。再研发一个新的,又有何难处? 藉此机会,再次向各位同道说明一下:就是我对各方面的推动工作上的思路,就是凡任何同道的专文被发布后。因在同道大家的多加跟帖的促进之下,令其专文经常能在板块之首几位位置上。因曝光率高,便会使其点击率会更高。一经其点击率已超过1000人次的话。咱们同道就不用,再锐意去促进其点击率加速增长。而可让其点击率,自然增长。应转而到其他,其点击率仍未达到1000人次点击率的专文之后,继续做点促进的工作。未知阁下等人明白了没有?Kong/10-19-2011/11:44。 互联网的连通,应不受一个国家或者利益集团的控制。但是却受到,非盈利机构的监管和维护。因此我下面的回复仅仅是站在技术角度发言,希望博主能理解,我的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开发者、一个架构师。因此发言,不是为了和任何人产生口舌之争。 从理论上看到博主在上文的发言,似乎非常在理。但真正站在技术角度去看,那么则完全错了。作为曾经担任过电信级的通讯架构人员,我要表示的是:互联网的确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是技术的结晶。没有中央控制,不代表没有一个核心源。假设说全球唯一的根域名服务器瘫痪掉,那么很遗憾,我们都无法正常使用互联网了。因为我们访问的互联网,已经不能称之为互联网了。而是一个大型或者,有局限性的局域网。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博主第一段中有些看法是不对的。 以下内容部分来自百科: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The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 目前全球共有13台域名根服务器。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由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 任何域名解析都要经过这13台根服务器获得顶级索引,并不是说您访问 .com 会经过这些服务器,访问 .cn 就不经过这些服务器。 而每一个顶级域,不管是gTLD(通用顶级域),还是ccTLD(国别顶级域),它们都有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即该顶级域的NS记录) 美国掌握了全球共13台根域名服务器的控制权。而域名系统,是整个互联网的基础,美国掌握了根域名服务器的控制权,实际上就等于掌握了全球互联网的最终控制权。如果美国不想让人访问某些域名,就可以屏蔽掉这些域名,使它们的IP地址无法解析出来,那么这些域名所指向的网站就相当于从互联网世界中消失了。如果某一天美国决心放弃互联网,它只需轻轻掐断根服务器,全球互联网将即刻瘫痪。 虽然在1998年,美国政府把互联网的管理权,授予了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但是ICANN关于域名管理权的任何决定始终必须报由美国商务部批准,而且美国有权随时终止ICANN的域名管理权。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在美国政府压力之下,ICANN就终止了对伊拉克国家顶级域名.iq的解析。 引用部分内容结束 世界上多数大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包括中国也有两台,但这些只是国家级顶级根域名服务器,并不是最上层的主根,因此我们访问的互联网也是需要经过主根的。曾在几年前大陆的DNS污染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只是很多人不知内幕不懂是何故而已。由于当时中国大陆两台根域名服务器,为了顺应大陆法律法规于是屏蔽了一些国外网站,然后挟持强制定位到114网站。但也正是这样后来被美国拒签,于是我们的根域名服务器成了摆设。造成此事的缘故很简单,中国根域名服务器采用了思科提供的技术对dns做了挟持,而亚洲一些小国家是没有根域名服务器的,为了提高访问速度他们的dsn解析被定位到中国的根域名服务器上,而中国的服务器则拦截了部分网站的访问于是被强制挟持定位到114。 综合上述描述我想说的是:如果主根域名服务器关机或者将其他十二台停止工作,那么试问 您的互联网还能正常工作了?我承认互联网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央控制,那么在上述的前提条件下,你还觉得它完全没有可控制的中央核心吗?这个中央控制系统虽然不能终止你网络的互联,但是却将你所谓的全球性的互联网变成了若干个局域网,全球性不存在了,博主的“概述”这一段描述专文如何成立??Bernard(另又名为:Blue Gene)/本帖由 Zhi-gang Lee帖于 2012-3-19/13:09。 从ipv6的规格来分析,似乎解决了ipv4的缺陷,但缺陷是解决了,但并不代表不需要这些主根了,虽然ipv6时代里我们每台终端设备都可作为服务器,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主根服务器来将这些IP分配并告知另外一个要访问链接到这个设备的设备。假设一个ipv6的PC机可以直接访问另一台ipv6的计算机,但遗憾的是这中间还是需要一个中间层,这就是IP地址分配和管理以及解析的服务器,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根域名服务器。假设这个服务器停止,那么我们又变成局域网了。因为虽然ipv6足够给每个设备分配永久地址,但是你需要一个中间层来与这些设备沟通,告诉你另一台设备的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解决办法,因为每个ipv6的设备都是一台服务器,这些设备之间可以不需要任何其他服务器解析就可以链接,但我们不可能把局域网的线迁到美国去。同时我也同意这样做确实让互联网变得更开放了,但这样的开放不代表更不可控了,实际上是更可控了。因为每个设备都是唯一的IP地址,那么任何一个ipv6设备发布的信息都会被定位到这台机器上,而这台机器的主人我想可能变得更不自由了。尤其是在大陆,假设你那天发布了一篇大陆认为违法的文章,那么你上午发布,下午你就可以到看守所里喝午茶了?如果把这种可控性理解为不可控制,那么我的确无话可说。。。此回复针对博主的第四段。 我的回复不带有任何偏见或者人身攻击,一切从技术的源头谈起,一切从技术可行性和可控性谈起,如果我的回复侵犯了谁的权利,那么我非常抱歉,因为我不希望因为阐述一个事实而与人起口舌之争,希望大家理解,谢谢!!!本帖由Bernard(另又名为:Blue Gene)/Zhi-gang Lee帖于 2012-3-19/12:41。 Kong, 我用以上的两则帖子,作为回复同道:Tim,陈襄工程师作编述的《互联网概述》这篇专文。对他的一些非技术性的东西,发表了一个个人意见。如果发觉任何歪理的部分,欢迎指正!!本帖由Bernard(另又名为:BlueGene)/Zhi-gang Lee帖于2012-3-19/11:51。 Bernard,Zhi-Gang Lee,你好,在erp100上曾经和Amy提到过一次互联网的根域名服务器的事。说实话,对于互联网这一块,只懂些皮毛上的皮毛,不甚明了,Tim关于互联网的帖子我没认真看过。倒是Bernard,你在Tim专文后面的留言让我看得甚觉过瘾,一是性格使然,另外读起来感觉问题变得相对简单明了许多。
深受启发,学习了。谢谢!Joseph/03-18-2012/16:03。 Bernard,虽然与阁下在壹佰网上神交,有好大段日子。终于让咱们二人以及同道:Victor有机会于本周一,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大堂的咖啡廊见了第一次面。阁下还是为了想要在特殊应用软件方面,作出多番尝试,想有所突破。仍在努力不懈。实在使人敬佩不已。 就许多同道,担忧将来由我于多年前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将被推广到遍地开花,显出极大的社会成效。继而由国家的直接参与下,变成国家的标准。相继自会衍生而出属咱们国家所独有,为世界最大能量、最具智能化的超级《数据、资讯、讯息、答疑、顾问、方案解决、智库服务中心》独一无二的平台,造福万民。并令国民的质素和智力,有大幅度的提升时。西方国家,尤其是日、美两国,届时会酸溜溜地产生嫉妒怀恨的妒忌心态。让些掌权的日、美右派,狠下心肠,把互联网属我国部分的运作,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被瞿然删掉。而我本人,却从没有过这份担心。一,上述平台,是个由政府支持,由民间组织运作,不牟利属全作民所用的平台;二,更绝无干犯任何国际公约;三,服务对象,完全针对咱们自己人民;四,无涉及任何军事上的用途;五,上述平台的服务,也不一定不会,延伸到国际去。既然只属国内自己的用户,难道咱们国家,不可以打造一个只局限于国内用户所用,属一国之内,属闭环式的庞大区域网而全由自己定义,自己所用的一套IP系统吗?Kong/04-12-2012/16:12。 Kong, 您的想法完全可行,在此我首先对八号的冒昧表示歉意,其次请原谅我无法即时回复您的帖子,我目前的处境希望您能理解。待闲时我会联系您,因为在推广别的东西之前我的团队必须先存活,我要对我的产品负责同时也要对这些跟着我的人负责。希望您谅解。Bernard/04-17-2012/10:52. Bernard, 有时候,人的际遇及得失,没有天意和天机,又不跟自己命格有关的话,我个人怎都不相信。要是阁下刚从美国回到香港,向盈科(PCCW)辞职返回国内发展自己认为可以的事业。当时能听从我的提议,让我在香港跟阁下,起码见过一次面的话。而阁下又能把我当时的话,听得进去的话。阁下的历史,可能大大不一样。事已逝去矣却不能复回,枉然!唉!
假如阁下有点相信,我具有超感能力的话。阁下目前事,顺意机会不大。姑且听之,不一定要信之。有一点我想说的,阁下从没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地用好阁下最专长的天才。却去吃力地处理,阁下不大善于的经营、市场和管理。那多可惜?王佐断臂的事例,要好好记取!并好自为之!有时所谓无谓的负责与担待,是害人害己,属书呆子才会说的门面而不真实的话!
感谢阁下对我以上帖子中,所提到就互联网封杀问题的看法。谢谢!
Kong/04-17-2012/14:57。 《陈兴佩个人简历》 陈兴佩,英文名为:Adam;男性;汉族;22岁;籍贯:河南省,邓州市; 2004-2007年,河南省邓州市一高中毕业; 2007-2011年,河南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毕业; 2011年,4月,7日至今,担任湖北省襄阳市中航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维护的职务; 自与吴江先生神交及接触了ERP100网上,有关《管控一体化》之后,便参与了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团队,成为同道中算是一个,较为积极分子。往后还被任命为推动团队,临时秘书小组的组员之一。盼能今后在推动《管控一体化》的活动中,能发挥一点积极的作用。 《姜丽简历》 姓名:姜丽,英文名字:Amy;性别:女,汉族;未婚;出生日期:1991年2月6日;出生地点:江苏省,苏州,现居地:南京; 2009年,9 月至2011年10月,南京交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应届毕业生;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南京艾瑞进行软件深造;毕业后,参与一家南京ERP顾问公司,进行在职实践深造。 谨盼以上一文,作为我其中一篇阶段性的论文看待,若能被发布在《管控一体化》,这专区板块上,算是对我就参与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团队的推动工作,一种肯定。而且愿意继续跟随其他资深的同道为其中一位新加入的同道之一。对继续推动咱们团队所倡导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推动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李智輝個人簡介》 李智輝,英文名叫:Bernard,原来名叫:Blue Gene;男、1988年出生於河南省,唐生;現暫居香港,九龍;大學計算機專業;任職於香港,電訊盈科(PCCW),為IT工程師;剛在美國的微軟(M.S.)、高谷(Google)等公司,進行過,較長時間的培訓與學習。開發了一套,有自己特色,並有自己知識產權的ERP系統;ERP技術專家;正從美國,返回國内,計劃進行,在IT行業創業。 为A-A智库专栏,以《對吳先生倡議之《管控一體化》我的淺見》为题,撰写了一专文,已被发帖到上述专栏,管控一体化,这栏目内。 電郵地址:micrsosft@live.com; 《乾沣个人简历》 中文名字:乾沣;英文名叫:Joseph;男,汉族;
1980年生于辽宁省,锦州市;现在沈阳市居住及工作;
于2004年本科毕业,自动化专业学士;
主要职务为:大型装备制造业,ERP内部实施顾问;
熟悉Oracle的EBS商务套件;
在工作六年中,积累了丰富的ERP管理实施经验;
试图步上《管控一体化》理念之路。并愿作为推动《管控一体化的》的精英同道及作为推动团队中的积极分子,贡献一己之力。经已被团队的众多精英同道,推举为团队中,技术专家组的成员之一。 《沈青松个人简历》 姓名:沈青松, 英文名:Kevin;男;汉族;已婚; 出生于1981年,8月,11日;籍贯: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
现工作及现住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2004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得JAVA高级工程师职称;
2004年至2006年,其间,就职上海乔客网络;
2006年至2009年,任职于杭州江南布衣开发部,为主管;
现任浙江宏扬集团,信息部经理一职; 为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推动团队的同道及精英组成员之一。并希望为这一惠国、惠民的神圣任务,能献出一己,力所能逮的无可卸责的力量。 《包锦章简历》 姓名:包锦章,英文名字:Victory,出生日期:1984年,11月19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现居住于广州市,白云区; 从2003年,9月份,至2005年,6月份,肆业并毕业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IT管理顾问: 2005年,10月至2005年,11月,曾任职于:广东绿色世纪保健品连锁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制药及生物工程部,负责公司的业务拓展; 2006年,1月至2006年,3月,曾任职于:广州市天际创意广告有限公司,管理部为总监;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曾任职于:广州市泽远贸易有限公司,行政部,为网络工程师。 2007年12月至今:一直任职于:厦门正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500人以上),目前年薪与奖金:5至6万元人民币。 2011年8月至今:被任命为香港偉煌集團有限公司(GREAT KING GROUP LIMITED),作为中国国内范围内的首席秘书; 2011年11月至今:兼职为广州市睿盟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助理暨总工办主任。 学历及经历:于2004年,7月,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2004年,10月,获得办公自动化证书;2005年,9月,获得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BTEC Busi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证书;2005年,10月,通过“高级局域网管理”考核;2007年,11月,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技术资格与水平考试”; 2008年,12月,获得成人为:正航ERP实施工程师的资格;感到要有神一般的成就,就得有牛一般的工作态度!同时对网络、企业和个人管理咨询、ERP业务技巧、ERP售前、ERP实施、工业自动化、DIGI产品销售、RFID解决方案、条码设备等,较为精通。 此外,极为高兴及荣幸,能参与吴江先生,所一直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推动团队为其中的一分子及积极的同道。并被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的团队,推举为团队辖下的秘书小组,任命为首席秘书暨推动小组,为常任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