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IT工作发展变化非常快,新的工作需求对IT运维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考验。试验在IT运维管理模式上着重对5个方面:职能、设备、网络、系统、应用的管理。学习并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根本,精益化管理,构建智慧性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IT工作将更加安全稳定,为明达公司提供可靠的保障性服务,为IT工作的发展铺平道路。 一、作用 公司的日常工作对IT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IT基础设施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日渐提高。IT运维管理工作不再等同于简单的系统维修、系统故障排除,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公司实现精益化管理,为公司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几年来随着公司对IT工作逐渐重视和不断开展,IT运维管理工作在各部门中发展的也比较快。IT部总结以往经验,继承和发扬HK的先进理念,学习新的技术,改善管理模式,相比过去简单的管理方法有了巨大的飞跃。 IT工作发展变化非常快,新的工作需求对IT运维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考验。在IT运维管理模式上着重对职能、设备、网络、系统、应用的管理。学习并建立了新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根本,精益化管理,构建智慧性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这五部分目前组成了IT运维系统的整体架构。它们之间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稳定运行的设备和网络是基础,之上才能有系统、应用的发展,职能发挥是根本性保障。应用这种管理模式,IT工作将更加安全稳定,为公司提供可靠的保障性服务,为IT工作的发展铺平道路。 以下,对管理模式包含的内容和相互关系做一详细介绍。 二、管理模式的内容 1、职能管理 IT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能管理突出IT维护人员及工作的作用,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具体依据。 1、职能管理 包括IT运维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考核,对公司员工进行IT的专业培训和自我提高,对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的调控分配,对取得成效的IT工作进行宣传推广,主动式的定期IT运维巡检工作。 1.1、制度考核 为了规范IT管理工作,IT部相继制订了各项管理制度,并且不断加以完善。以往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执行的不彻底,很多成果并没有得以实施贯彻下去,给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经过这一年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执行力的提高,IT部管理上严格也严谨了很多,许多工作目标依靠制度考核得以实现,并且取得了逐步的成效,极大提高了员工的IT工作意识。 1.2、专业培训 这里包括对公司员工的培训,也包括对IT工作者自身提高的培训。 以往,在公司员工IT知识这块培训为零,随着公司的发展,工作实际需要,IT部对各工厂进行季度的IT培训、计算机基础的培训和办公自动化OFFICE的培训工作。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了。基础知识是一方面,更着重于应用。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需求进行培训,听取员工反馈的意见,改进培训方案。同时配合培训签到表来确认,以及后续的业务流程、操作手册的形成来加强并完善这一块! 作为一名合格的IT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接受每一项挑战。 IT培训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公司的整体IT水平,信息化水平。 1.3、资源调配 资源调配是其他管理模块中的设备调控、网络调控、升级优化、权限调整的统一名称。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各种IT设备,软件资源包括系统及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的权限等等。IT部对资源调配的管理比起以往更加严格,每一项都建立了相关的流程。例如,设备申请、升级的流程、应用系统权限的申请、变更的流程等等。通过资源的合理化调配,精益化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1.4、宣传推广 IT工作的宣传不仅能把工作的进度和成果进行通报,而且为开展工作做一良好的铺垫。让员工看到IT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IT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已经取得成绩的工作加以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1.5、定期巡检 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统计维护记录的类型、处理方法,实施定期的巡检工作。这里巡检的工作包括其他管理模块中的设备维护、网络维护、系统维护和应用维护。使得维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计划安排下,执行统一性操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降低故障发生率。IT部自本月开展巡检工作以来,发现了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做到以预防为主,各类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也为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节约出了宝贵时间, 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IT系统运行的基础,是对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掌握。为随时发生的需求提供资源,为重要系统提供可靠地后备保障。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统一采购、库存的管理、设备资源的调控、设备的性能优化与定期保养、定期维护。 2.1、采购管理 采购主要包括服务器、计算机、软件等。日常IT配件及耗材由采购部采购,计算机统一型号,统一品牌,统一服务,采取正版策略,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2.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对象包括新购设备、维修的设备、备品备件、借用设备及退运设备。 2.2.1新购设备做好出入库记录,设备明细登入台帐。 2.2.2维修的设备做好标记和维护记录,需更换更新时提交采购申请。 2.2.3备品备件经过测试,定期检查,随时接替运行设备工作。 2.2.4借用设备主要是不能够按需分配的,不经常使用的重要设备。借用时做好相关记录,借用借出人员要求签字。 2.2.5退运设备做好登记,统一保管统一处理。 2.3、设备调控 设备调控是在设备变更申请被批准的情况下,由IT部门根据用户的申报需求和工作需要进行统一调配。体现了IT设备的归档管理。同时,也包含IT部门根据IT发展变化统一计划调配设备。 2.4、优化保养 优化保养也是定期巡检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更新配件而优化设备的整体性能,关注运行中设备的健康状况,主动做好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工作。例如,上半年IT部对全工厂的打印机设备进行了全面的保养工作,极大地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宣传打印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 2.5、设备维护 做好设备维护关键在于对设备维护记录的数据积累,避免故障重复发生。 3、网络管理 网络是IT传递的载体,网络的高效管理,使网络中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并且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网络管理包括网络系统的建立、网络的监视和控制、网络调控、入侵检测和网络维护。 3.1、网络建立 网络是建立在对运行环境、工作需求、安全性等综合指标要求的基础之上的。需要一个完整的布线系统,可控的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和相应的网络资源规划。 3.2、网络监控 监视网络中的异常情况,并加以数据分析,可提早预防重大网络故障的发生。对出现的故障加以控制,防止事态的蔓延并恢复正常。 3.3、网络调控 对可控的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策略定义,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保障网络终端使用的唯一性,灵活性,防止内网外联和非管理范围设备接入网络。 3.4、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对网络入侵行为的检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和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IT,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手段,为IT安全提供保障。 3.5、网络维护 对网络故障及时处理,分析故障原因。 4、系统管理 系统运行的重点在于稳定地、高性能地运行多种应用。它包括系统的安装维护、升级优化性能、安全加固,以及推行桌面标准化。 4.1、系统安装 对于新购置的计算机设备,安装系统相关的软件及应用软件。 4.2、安全加固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包括补丁升级、安全设置。 4.3、升级优化 定期对系统进行整理和调整系统参数以优化性能。 4.4、标准化 桌面管理标准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问题,涉及管理计算机本身、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操作者、计算机使用单位规范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性因素。从终端状态、行为、事件三个方面来进行防御。强化了对网络计算机终端状态、行为以及事件的处理。 4.5、系统维护 系统的安装、升级优化都属于维护范畴,还包括一般性的故障处理,操作问题。 5、应用管理 包括应用系统的自行开发,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系统权限的调整,数据备份保护和应用系统维护。 5.1、应用开发 随着工作量、标准化、流程化需求的增加,需依靠IT系统来解决。IT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开发能力,体现职能管理,通过对业务部门的需求调研、分析,来建立IT平台为解决方案。 5.2、数据共享 人员不断变化,数据资源不断积累,建立文件服务器为公司员工提供一个数据资源交流的空间。并且对资源进行权限控制,加强保密性。 5.3、权限调整 通过建立申请流程,对各应用系统的权限,根据变更进行调整。 5.4、数据保护 建立备份方案,对重要的数据资源进行24小时备份,同时对数据的导出加以控制,遵守数据保密协议。 5.5、应用维护 协助各部门为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三、管理模式的应用 运用这种新的IT管理模式,将公司、工厂从以往被动的、繁琐的、纯维护的管理方法中解脱出来,着重于以人为本、严谨实用的管理应用上来。为公司IT管理增添了活力,形成一个整体。体现IT职能部门服务于公司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