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说下:从应付下模块到资产模块,oracle学习文档我记得是这么说的,有3个条件可以进入资产模块 1. 资产结算科目,也就是下图中的,3601080000
2、费用性科目,这一个与第一个区别,资产结算科目,进入的资产化的资产类型 费用性科目,进入的是费用性资产类型,也就是易耗品。 3、勾选按资产跟踪,见下图
后面还要2个步骤 1、应付模块传送总账 2、创建成批增加,完成后就可以在资产模块接口表里面看到,也是常说的,“准备成批增加”。 以上接触过的,说的都是大概,详细的可以找网络上的文档,上面比我说的详细。下面2点个人体会。 第一:一般上EBS 企业都是集团性质,所以在资产账簿上,往往会设置几个子公司的资产账簿,比如云南省_账簿或者又按照摊销的类型分,固定资产账簿,无形资产账簿等等。所以上图“按照资产跟踪”界面可能会被改造如:
通过弹性域的方式,由用户选择资产账簿,在修改“创建成批增加”,里面逻辑进行实现到对应的资产账簿中,当然也有直接修改逻辑的。根据结算科目组合的平衡段,自动去找对应的资产账簿。
这里不得不佩服ORACLE EBS 客户化的强大。基本上没有客户不要求要客户化,也没有发现说没有哪里是不可以改的。(包括传说中的oracle 用c写的派生程序,当然提前得问oracle 拿到原代码)。 第二:关于这个结算科目
1、 标准中没有规定,资产类别只能设置一个资产中转科目,比如资产类别A 对应的结算科目为 123,资产类别B 对应的结算科目为 321 。对于发票中无论123或321都可以进到资产过账队列中,如下图
“类别”中结算科目为123,也可以去选择资产类型A或者B,EBS在此没有严格的校验。 有人认为可能这是BUG,在我看来其实也不算,因为从资产结算科目,可以说是个暂记科目,在某段时间后,自然要清为零,对于账务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当然有公司有规定,那就用各种客户化进行校验,比如form上。这也体现出oracle客户化的强大。 说这件事的原因,主要是上述事情,基本上在实施阶段,客户都没有发现,到了上线用了几年后,才被客户发现。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实施阶段,顾问有意识的不提这个问题,还是另有其他。这点可以互相在探讨下。 第三.某些公司规定的结算科目,当月必须清理零这项规定,否则月结不允许关账。我对此一直比较耿耿于怀,虽然本人不是财务,不用做帐,但每到月结要清理这个结算科目为零的时候,深感疲惫。因为导致不为零的原因太多。 先说分录: 采购接收分录: 借:固定资产结算科目(采购应计科目) 贷:暂估应付 应付发票分录: 借:暂估应付 贷:应付账款 固定资产增加分录: 借:固定资产原值科目 贷:固定资产结算科目 导致不为零的原因,简直是五花八门,比如采购分录没传总账,传了总账未过账,人工新增了资产。手工做总账分录,用错了科目。总之原因非常多。只能从过账的,未过账的,未传送的,多个地方检查。 有一种原因,是不得不说的,就是当月实际采购已经接收,但由于发票未到,不能从发票上新增资产导致。严格上这种业务,是经常会发生的,按照应计制原则,这种情况下,应当允许结算科目不为零。但实际中,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直接做采购退货,什么时候发票到了,什么时候接收。我个人认为,这点跟会计原则是违背的。但如果不一刀切的话,长期累积下来,成为历史账务也很难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