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ERP系统的广泛实施和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载体与核心,但大多数企业实施ERP系统后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尤其是在成本核算方面。从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会计模块流程分析入手,通过对ERP环境下成本核算模式优劣势及其实施后不利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ERP实施环境下成本核算优势,避免不利因素影响,深化成本管控的对策,旨在对企业在实施ERP成本模块时有所裨益。 一、以ERP为核心,实现成本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ERP系统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自动化,它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ERP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会计信息的方式,并扩展了其获取信息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从ERP系统中获取及时、全面和集成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规范和优化整个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数据,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具体的业务处理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提升基层业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ERP系统的实施可以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与核算方法,除了少量间接费用由会计人员归集并分配计入成本中心外,其余大部分成本核算基础数据均由业务人员从业务端输入并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数据的形成与分配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人为差错的可能性。由于成本核算不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成本信息的客观性大大增强。另外,直接费用的投入数量均来自产品物料清单,降低了投料差错发生的概率,成本信息的科学性大大提高。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人员从事成本分析与管控腾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二、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模式 为了更加具体地描述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核算流程,这里以离散型装备制造企业的ERP成本会计模块为典型,详细说明ERP实施环境下的产品成本核算过程。 在ERP实施环境下,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以生产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生产订单可以按照产品批次、产品品种、产品加工步骤、零部件、或者合同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生产订单涉及的产品、零件或加工步骤数量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确定。 企业根据生产组织形式可以设立若干个成本中心,用以归集为组织生产而消耗的各类间接成本和费用。譬如以非独立核算的生产分厂、车间或相对独立的工段、工区,类似于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下单独归集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部门或组织。成本中心主要是用于归集与生产订单有归属关系的相关部门或组织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生产订单的间接成本费用,如折旧、维修费、人工费、动力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按照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费用在月末时需要按照ERP系统确定的分摊标准分摊进入生产订单。间接费用的归集一般由会计人员手工录入完成。 对于可以直接归集到生产订单的材料费、外部加工费等直接费用,由业务人员根据生产跟单及产品物料清单确定的物料及数量直接投料到具体的生产订单上,由于ERP实施后,材料成本可以实现系统的实际成本管理,相关物料的实际直接成本即归集到相应的生产订单上。 对于连续加工的离散型制造企业来说,每个大的生产步骤所形成的半成品将作为下道工序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继续进行加工或组装,由于ERP系统对于半成品的成本信息采用标准成本进行流转,所以在月度中间,产品的实际成本信息是无法提供的,可参考的成本信息主要依赖于半成品的标准成本,且连续加工环节越多,生产工序链条越长,成本的准确性越差。 月末,业务人员按照当月完成产品的工时、重量等统计指标,分别生产订单进行报工,即确定每个生产订单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会计人员将当月归集的各个成本中心发生的间接费用转入相应成本中心的生产订单组,由系统按照报工情况将间接费用分配至相应成本中心的对应生产订单中。 所有当月发生的成本费用分配完毕后,由会计人员操作ERP系统进行物料账的结算。一是将每个生产订单中归集或分配的标准成本还原成实际成本,二是将实际成本在完工产品、半成品与在制品(即生产订单)中再进行成本分割,计算出产品或生产订单的实际成本,从而为产品成本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