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回复: 1

中小企业普及ERP的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22: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05年1月20日,2005亚洲ERP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几十家中、日、韩ERP软件企业及咨询公司在北京聚集一堂,共商发展亚洲ERP软件大计,为2005年中国乃至亚洲软件产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大会上,用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表示,中国中低端ERP市场上,中国本土品牌已经具有明显优势,政府和相关的社会机构也在积极的推动企业信息化,这些加速了ERP的应用和普及。
    企业信息化与ERP实施的结缘天经地义,但真正说到ERP在中国的普及,很大因素则取决与中小企业信息化。在中国,ERP普及这个概念对于ERP厂商来讲是一个理想,而谈到真正的普及过程,各家厂商无疑会想到中小企业。
    "普及"的困惑
    的确,中小企业队伍在中国的企业中日益庞大。其很多优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IT采购需求日益旺盛,企业管理也逐渐规范,中小企业呼唤着ERP普及时代的到来。这对于IT厂商来讲,是好个好趋势。但是,市场是把双刃剑,真正实现ERP的普及又谈何容易?
    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在中国的市场上,具有灵活性往往伴随着很多瓶颈,在实施ERP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资金,人才,时间以及更多的因素在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型企业预算低、利润少、对于亏损与盈利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大企业,而目前国内ERP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主要还是高端产品,这些产品高昂的初始投入成本费用以及后继的二次开发、运行中的系统维护、更新和管理费用,令许多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
    人才方面,实施ERP一方面需要具备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ERP系统的人才,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需要有兼具计算机技术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二次开发,而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这两类、尤其是第二类人才。
    时间方面,ERP的实施周期对于管理思路经常发生变化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导致最终建成的ERP系统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管理者的预期结果往往相差甚远。
    总体说来,中小型企业更注重短期的利益,重视的是看得见的回报,而实施ERP不仅具有高风险,而且投资不能立竿见影,这就使ERP的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远见。这也就是中小企业最终体现的管理问题所在。
    "鸡肋"的吃法
    在美国,中小型企业是ERP厂商眼中的“香饽饽”。而在中国,中小企业在ERP厂商眼中用另一个词形容比较合适:鸡肋。当然,这个形容并不带任何贬义。中小企业的确存在很多瓶颈,但解决问题始终要看要什么样的方法。
    如今,中小企业用户在ERP选型时很慎重,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厂商品牌、产品价格、功能模块是否全面等表象的因素,而更加关注ERP产品的可用性,ERP产品是否真正适合企业业务和发展,是否真正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和未来的潜在需求,是否可以真正降低自己的整体拥有成本(TCO),给企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和销售业绩的提升。这对于厂商来讲,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共存!企业实施ERP最终能否成功不只是看ERP能否成功上线,更应该看ERP能否适应企业不断的发展。
    当然,ERP真正的成功实施甚至于普及,往往是双方面的,作为中小企业用户,更应该对自己的ERP项目充满信心。企业内部ERP专门人才在系统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成长,才是中小型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标准和重要保障。
发表于 2008/12/31 14: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城市孤星 于 2008-12-31 14:33 编辑

2005年的东西还拿出来?莫非LZ还活在解放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6:55 , Processed in 0.012324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