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4|回复: 2

用友致远遭遇“绑架门” 行业规范机制亟待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软件资讯网消息  日前,一位搜狐网友在其博客中发布一篇题为“用友,你绑架侮辱了谁?”的文章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称,作者李先生曾供职的一家连锁超市在实施用友致远的OA系统时遭遇挫折——后者曾一度单方面修改合同,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向用户提出增加服务费用的要求。

      为了彻底了解本次事件背后的真相,中国软件资讯网进行了多方了解和求证。

      此次事件涉及的合同甲方是一家中型连锁超市,为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从2004年开始购买了国内最大的协同OA软件企业用友致远的OA系统软件。

      李先生这样描述当时的打算:使用OA这一通用的软件,当然想选择一个信誉好、有实力的软件企业,这样以后也比较有保障。

      据介绍,2004年,该超市实施的用友致远OA系统上线,对方签订合同,规定设置许可并发数为150个(即最多允许150个用户同时在线),合同注明:“乙方(即用友致远)负责对甲方购买产品进行技术处理,以保证甲方企业内部使用不受并发数限制”。不过,随着该超市规模的扩大,到2005年,150个用户数已经远远不够,导致员工经常无法上线,进而影响到日常工作。当作者作为超市负责人联系到用友致远时,后者先是不承认增加点数的条款,在出示合同之后又不同意执行。

      “由于OA的点数不够用,导致员工经常无法上线,已经影响到了日常工作。最麻烦的是各位总经理有时出去办事,回到办公室就无法上线、无法处理各种申请。最后只好用了一个可笑的办法:先在系统中注册了几个虚的用户名,让信息部每天早晨先用这几个用户名登录、占个地儿。然后各位总经理需要上线时,就让信息部退下一个,他们再赶快上线。这个可悲又可笑的措施持续了二年多。”李先生想起当时的情况无奈的控诉说。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长达两年之久,而经过近两年的谈判,直到2006年下半年,用友致远一位总监终于给出一份明确答复,在其给李先生发送的邮件中赫然列着如下要求:

     “1. 删掉原合同中不限并发数的条款。

      2. 如果需要再增加并发数的话,每个点800元,打五折。这样再加100个点就是4万元(而原来整个产品的合同价格才3万9千5百元)

      3.以后每年的服务费是1.6万元,“照顾”到我们是老客户,打六折。
      ……”

      在与中国软件资讯网的整个沟通过程中,李先生一直处于愤慨和无奈的情绪中。他拿出自己在超市购物的例子说,超市购物都是明码标价,买卖双方都是在确定商品价格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而用友致远的这种行为就好象是在卖出商品后又要求加价一样,竟然无视本已标明的价格。“如果我的超市这么干,早就被消费者的投诉埋了。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一向自我标榜为中国ERP软件的楷模的用友,竟然用如此卑鄙的手段绑架用户,让人愤怒,为其悲哀,为其耻辱”,李先生不惜采用这样的词汇来表达当时的心情。

      据业内人士分析,与超市买卖商品不同的是,管理软件的特殊属性使这种“绑架”事件成为可能。管理软件上线之后,后续的很多工作诸如产品升级,故障处理,更换服务器后重新安装,储存空间不足时的数据迁移等都要依赖软件开发商。软件开发商倚仗着充分的话语权,就有可能有机会向用户提出另行付费的种种无理要求。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协同OA厂商,用友致远至今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官方的回应,也拒绝接受采访。

      联系近期频频爆出的“画皮事件”,管理软件厂商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行业反思自己,进而致力于确立一个更加严格完善的行业机制和规范,这一问题似乎应该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用友“绑架用户”的事件,也通过博客做了一些真实的报道。这个事件也被媒体和记者广泛关注,同时,也见识了用友的公关能力。进而想提出一个问题:当企业发生客户信任危机时,到底应该如何公关?

让我们回放一下用友公关的过程:

2009年12月24日早8点:
计世网的记者首发了一篇采访报道:“用友真相中国erp软件楷模的光环背后”,文章揭露了用友是如何与北京一家知名的连锁超市获得订单;当发生业务问题后,是如何通过增加霸王条款来获取利润;最终客户无奈放弃用友产品,并重新自己开发了更易用的系统;最终这位开发系统的cio,创建网站http://www.fuwushe.org/ ,号召更多受害用户都免费使用它们开发的产品,以抵制用友的霸王行为。事实详细,证据确凿!
文章最后写到:短期来看,用友这类公司的做法确实为销售业绩添砖加瓦,当这些软件商找不到足够的新客户(毕竟开发新客户不容易)、又有业绩压力时,勒索老客户也就不足为奇了。从长远看,他们的光环也正在一点点随着用户对其信心的流失而退去,也许用友和其他此类ERP软件商该重新审视行业,反思自己,如何确立一个严格的机制和行业规范,毕竟,确保了用户的利益,就是确保了自己。

显然,这篇文章是对用友的品牌,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场长达10个小时的公关大战打响:

2009年12月24日上午10点:
这篇文章被各大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人民网等广泛转载:


2009年12月24日中午2点:
用友公关部2个负责人,来到这家超市,直接找到了文章中提到的cio老李,希望老李能够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再公开讨论此事。老李要求:你们在媒体公开道歉,这事就算结束。用友公关部负责人未作任何答复。后老李又重要会议,两人离去。

2009年12月24日下午6点:
计世网首页头版文章撤销;天极、腾讯等媒体文章被撤销;其他媒体文章也相继撤销。。。
用百度和google搜索【用友 真相】,仅存一下1篇
http://soft.chinabyte.com/169/11079169.shtml
在10个小时里,用友出动10人,并将危机公关“漂亮”的收场!!!

但我认为,这非但不是一个成功的IT公关,反而是一个可怕的失败案例,也很希望借此来探讨:到底什么样的公关是成功的公关?

1、我们看到,用友经过公关后,并没有获得受害客户的认可,也没有达成任何让客户可以接受的方案。

2、“铲稿子”、“删帖子”到底是不是it公关的核心?删了稿子,就能删掉事实吗?三鹿牛奶从封锁媒体到最终破产,这个案例难道还不够悲剧吗?

3、向用户承认错误并道歉,就这么难吗?一个企业的成长,本来就是在坎坎坷坷中发展的,嘴里喊着要为客户着想,而行动却欲盖弥彰,是想欺骗消费者,还是想蒙骗老板?

真诚的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观点,一起来分析这个案例。
发表于 2010/1/14 23: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友致远遭遇“绑架门” 行业规范机制亟待完善
中国软件资讯网消息  日前,一位搜狐网友在其博客中发布一篇题为“用友,你绑架侮辱了谁?”的文章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称,作者李先生曾供职的一家连锁超市在实施用友致远的OA系统时遭遇挫折——后者曾一度单方面修改合同,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次向用户提出增加服务费用的要求。

      为了彻底了解本次事件背后的真相,中国软件资讯网进行了多方了解和求证。

      此次事件涉及的合同甲方是一家中型连锁超市,为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从2004年开始购买了国内最大的协同OA软件企业用友致远的OA系统软件。

      李先生这样描述当时的打算:使用OA这一通用的软件,当然想选择一个信誉好、有实力的软件企业,这样以后也比较有保障。

      据介绍,2004年,该超市实施的用友致远OA系统上线,对方签订合同,规定设置许可并发数为150个(即最多允许150个用户同时在线),合同注明:“乙方(即用友致远)负责对甲方购买产品进行技术处理,以保证甲方企业内部使用不受并发数限制”。不过,随着该超市规模的扩大,到2005年,150个用户数已经远远不够,导致员工经常无法上线,进而影响到日常工作。当作者作为超市负责人联系到用友致远时,后者先是不承认增加点数的条款,在出示合同之后又不同意执行。

      “由于OA的点数不够用,导致员工经常无法上线,已经影响到了日常工作。最麻烦的是各位总经理有时出去办事,回到办公室就无法上线、无法处理各种申请。最后只好用了一个可笑的办法:先在系统中注册了几个虚的用户名,让信息部每天早晨先用这几个用户名登录、占个地儿。然后各位总经理需要上线时,就让信息部退下一个,他们再赶快上线。这个可悲又可笑的措施持续了二年多。”李先生想起当时的情况无奈的控诉说。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长达两年之久,而经过近两年的谈判,直到2006年下半年,用友致远一位总监终于给出一份明确答复,在其给李先生发送的邮件中赫然列着如下要求:

     “1. 删掉原合同中不限并发数的条款。

      2. 如果需要再增加并发数的话,每个点800元,打五折。这样再加100个点就是4万元(而原来整个产品的合同价格才3万9千5百元)

      3.以后每年的服务费是1.6万元,“照顾”到我们是老客户,打六折。
      ……”

      在与中国软件资讯网的整个沟通过程中,李先生一直处于愤慨和无奈的情绪中。他拿出自己在超市购物的例子说,超市购物都是明码标价,买卖双方都是在确定商品价格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而用友致远的这种行为就好象是在卖出商品后又要求加价一样,竟然无视本已标明的价格。“如果我的超市这么干,早就被消费者的投诉埋了。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一向自我标榜为中国ERP软件的楷模的用友,竟然用如此卑鄙的手段绑架用户,让人愤怒,为其悲哀,为其耻辱”,李先生不惜采用这样的词汇来表达当时的心情。

      据业内人士分析,与超市买卖商品不同的是,管理软件的特殊属性使这种“绑架”事件成为可能。管理软件上线之后,后续的很多工作诸如产品升级,故障处理,更换服务器后重新安装,储存空间不足时的数据迁移等都要依赖软件开发商。软件开发商倚仗着充分的话语权,就有可能有机会向用户提出另行付费的种种无理要求。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协同OA厂商,用友致远至今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官方的回应,也拒绝接受采访。

      联系近期频频爆出的“画皮事件”,管理软件厂商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行业反思自己,进而致力于确立一个更加严格完善的行业机制和规范,这一问题似乎应该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用友“绑架用户”的事件,也通过博客做了一些真实的报道。这个事件也被媒体和记者广泛关注,同时,也见识了用友的公关能力。进而想提出一个问题:当企业发生客户信任危机时,到底应该如何公关?

让我们回放一下用友公关的过程:

2009年12月24日早8点:
计世网的记者首发了一篇采访报道:“用友真相中国erp软件楷模的光环背后”,文章揭露了用友是如何与北京一家知名的连锁超市获得订单;当发生业务问题后,是如何通过增加霸王条款来获取利润;最终客户无奈放弃用友产品,并重新自己开发了更易用的系统;最终这位开发系统的cio,创建网站http://www.fuwushe.org/ ,号召更多受害用户都免费使用它们开发的产品,以抵制用友的霸王行为。事实详细,证据确凿!
文章最后写到:短期来看,用友这类公司的做法确实为销售业绩添砖加瓦,当这些软件商找不到足够的新客户(毕竟开发新客户不容易)、又有业绩压力时,勒索老客户也就不足为奇了。从长远看,他们的光环也正在一点点随着用户对其信心的流失而退去,也许用友和其他此类ERP软件商该重新审视行业,反思自己,如何确立一个严格的机制和行业规范,毕竟,确保了用户的利益,就是确保了自己。

显然,这篇文章是对用友的品牌,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场长达10个小时的公关大战打响:

2009年12月24日上午10点:
这篇文章被各大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人民网等广泛转载:


2009年12月24日中午2点:
用友公关部2个负责人,来到这家超市,直接找到了文章中提到的cio老李,希望老李能够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再公开讨论此事。老李要求:你们在媒体公开道歉,这事就算结束。用友公关部负责人未作任何答复。后老李又重要会议,两人离去。

2009年12月24日下午6点:
计世网首页头版文章撤销;天极、腾讯等媒体文章被撤销;其他媒体文章也相继撤销。。。
用百度和google搜索【用友 真相】,仅存一下1篇
http://soft.chinabyte.com/169/11079169.shtml
在10个小时里,用友出动10人,并将危机公关“漂亮”的收场!!!

但我认为,这非但不是一个成功的IT公关,反而是一个可怕的失败案例,也很希望借此来探讨:到底什么样的公关是成功的公关?

1、我们看到,用友经过公关后,并没有获得受害客户的认可,也没有达成任何让客户可以接受的方案。

2、“铲稿子”、“删帖子”到底是不是it公关的核心?删了稿子,就能删掉事实吗?三鹿牛奶从封锁媒体到最终破产,这个案例难道还不够悲剧吗?

3、向用户承认错误并道歉,就这么难吗?一个企业的成长,本来就是在坎坎坷坷中发展的,嘴里喊着要为客户着想,而行动却欲盖弥彰,是想欺骗消费者,还是想蒙骗老板?

真诚的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观点,一起来分析这个案例。
发表于 2010/1/14 23: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情同情同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5:29 , Processed in 0.016797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