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8|回复: 4

[心魔] 禪宗平常心養生又與心魔扯上什麼關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9 10: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禪宗平常心養生又與心魔扯上什麼關係

由於近日有不少,接受過盈尺居士(吳江),指點迷津的有緣人或好朋友。因他們大都正面臨,一些個人或與別人,人際上的關係;人生問題。包括愛情、工作、事業、與別人相處或對自己的前程,有關等問題。大家都差不多,一致盈尺居士諸多討教。尤以問及,什麼叫作平常心的議題為多。因所問的議題,均帶有普遍性。所以促使筆者:盈尺居士,特意化了點時間與精力,作了些探討、研究、歸納和總結之後。就什麼叫作平常心,又與禪宗、養生及心魔。又扯上什麼關係的議題,編擬了以下的內容。以讓對這方面,饒有興趣,要深究和需要的朋友,作為閱讀及作參考之用。

其實現在,在國內流行。尤其是在香港;台灣及海外,特別風行的禪宗。都是佛教其中,一個極為重要及主要宗派。而且佛教,在其發源地的尼泊爾及印度兩地,都早已式微。而佛教被傳到中土之後,深受華夏文化和儒家精神的影響和融合。早已變為,具有華夏文化和儒家精神,磨合在其中。成為有中國自己特色的佛教。因而倒是在華人的社會,被發展得相當蓬勃及火熱。差不多代替了原屬土生土長,比較早出現在中土的道教。算是華人社會,非常流行,主要的宗教信仰。差不多算是,全世界華人社會,屬主流的宗教信仰。如在中南半島的泰國;緬甸;柬浦寨;寮國及越南。佛教也相當盛行。尤以泰國為甚。有關佛教和道家的簡單情況。包括平常心與佛教的禪宗,有什麼關係。道佛二教,在養生等方面又如何。於隨後的内容,另有專門段落,為此作出解釋和說明。

佛教可以說,是現存世界上,所有宗教之中。其中心思想,屬最深奧;理論最繁複的宗教。光以一個字、字或,這三個字中,任何一個字。其中就有,無窮的義蘊和相當不同的解釋。解說也不大能,說明得透徹;準繩和清楚,就更難。亦難於讓人,好好地徹底領會。

就原來被傳入中土的佛教。後來續漸,被當時眾多的士大夫。大量地溶入了,原來屬於炎黃子孫自己;華夏文化。其中還包括,不少的儒道精神和華夏哲學的涵義。尤其是中庸之道。這樣,變成為佛教中的禪宗,核心思想。而禪宗,則屬佛教之中。被看來,好像思想最直接;理解最簡單。然而在徹底領會方面,屬最不容易,被理解的宗派。

禪宗講求其最關鍵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修為到透徹了解,不要走極端的中庸之道。也就是經常被卦在,人的唇邊兩句話,就是:「首先就做到人,要豁達、放得下」;「退一步,海闊天空」,為最有代表性的《平常心》,這類語詞。這就表示:對一切,夢想、富貴、貧窮、物慾、喜樂、困擾、苦惱、哀傷,都能處諸於泰然。亦能坦然以對。這就表示該人,到了這個時刻和境界。就已修為到,對平常心的含意,進入一定的意境了。反之就是筆者:盈尺居士為有緣人。作指點迷津時,杜撰而經常所採用的術語:「心魔」的作祟、牽引、迷惑和擺弄等。這樣就給平常心一詞,賦予更豐富的特殊涵意。也就是在西方世界,被廣流傳。所謂的魔鬼撒旦的作祟與迷惑。用現代語來解說,這就是人類,雙面性或多重性格的表現等。所以結論就是:上天的天命,賜給每人所預定的命格,是一件事。而自己如何,因應自己的命格,不信而對自己的命運,作出自己的抉擇和擺佈,則又是另一件事。這就完全,要看自己。被存藏於自己,心田裏的心魔,誤導或引誘到那一方向,那一地步。端視如何走自己,未來的路。修禪的結果:人就要修為到,可以平服、克服、擺平和駕馭,自己的心魔。以平常心,按自己從修為所得,正常的認知,順應每人,命格所規。自己應該做的事;走自己應該走的路向。這就是回歸,原來自己,命格所預定的軌跡走向。

假若對平常心,用比較通俗的演繹,作出比較淺白的説明:「就是在每人,自己的心態上,要拿得起;也可要放得下。不要太固執;更不要太執著;也不用太堅持。凡事要頓一頓退一步;再想一想。亦要站在對方或中立的立場,想想。要是不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能排除固執的念頭;無法不執著;凡事都會,無原質地要堅持;不想退一步,想一想明白:退一步,極大可能,會進兩步。亦無法,站在對方的立場,多想想的話。那就會造成自己的思緒,變成困局;走向極端。情緒上,就會為自己,造成一個心結;會出現失落;痛苦及悲傷的愁思。心理亦會處於,極不平衡的痛苦狀態之中

筆者:盈尺居士,特別採用「心魔」這個
詞,作為描述和勾劃出,人的內心世界和情緒,如何老有,伴隨著負面和劣根性情況的特殊術語。主要因為,筆者覺得「心魔」這個
詞語。頗能貼切及形象化地,表達和描述了潛伏在,人類靈魂深處,作為左右人類,用作思維和運作的DNA之中。而無法被分離。因為從靈長類動物,具有靈性開始。並具有意識的時候,直到演變為,更具高度智慧的人類至今。而心魔就一直以來,伴隨著人類的同步發展及進化。所漸次衍生;潛伏及存在於,人類心靈的DNA之中。一切屬人類,伴隨著潛意識的劣根性。筆者都認為:「心魔」這一詞,能非常鮮明和清晰地,作為代表解釋和說明,這方面的情況。而就是這些心魔意識,所包涵著的劣根性,會經常蒙蔽;誤導而導致人類自己。迷失了原來,正面醒覺的本性和心性。被所謂心魔的劣根性,蒙蔽;引誘和誤導。而導致,少則會走彎路;錯誤之路。大則將步向,窮途末路。甚而或會,將是死路一條,無法翻身,也說不定。所以這裡所指的「心魔」,對人的現在和未來,會無時無刻,造成那麼大的影響,不好好地,防範的話。那實在,太可怕了。

常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所形容的情況,就是人類,長期經受了,社會道德的規範,正反兩面的累積、教育和影響,所起到的衝突。因而所培養而成,存在於人DNA意識中的正面,即良知因素。往往因人類自己的弱點,也包括「心魔」所涵蓋,反面的劣根性。而往往導致意志不夠堅定。大多數人類,會敵不過,人類本身心魔所誘惑,也就是人自己,心中的「劣根性」,佔了上風。輕則,會犯錯。重則會走上死路一條。有一屬典範的例子,可清晰和準確地,說明這方面的疑竇:聖經裡,有描述阿當(Adam)及阿娃(Ava)的事跡。當日上帝創造了人類的始祖:阿當及阿娃,男女二人。均居住在,非常快樂的伊甸園內。他們二人,本來生活得,無憂無慮,極為快樂如神仙。上帝曾對阿當告誡過,只要他能抵受得了誘惑,不偷吃禁果。他們二人,就會永遠,在伊甸園內。繼續可以,雙雙為伴。生活得,無憂無慮,極為快樂。想不到有一天,阿當自己的「心魔作祟,抵受不過阿娃的引誘,偷吃了禁果。因此,上帝就把他們二人,被罰到了凡間,可以生兒育女,永遠做個,()人。相信這個故事,對「心魔所代表的意義,就比較挑明得清楚了吧?

大家普遍對所謂「禪宗」,有關的平常心,所
認知的內涵。其基本的理念和宗旨,就是勸告大家。對一切身外事物,不要那麼計較和執著;不用那麼緊張;更不應老為,一時的得失或意氣,那麼在意而生氣;那麼放不開及看得那麼重。都應以平靜、平和、常態看待。對一些身外物,都應相對地,不要那麼緊張;都能處諸泰然;不要太認真;太武斷。要是自己失了常性,就會自然而然,令自己不那麼易於,保持清醒和冷靜。而會失去,原有的理智。讓自己不會,那麼能保持常態而容易衝動及失控。而更會墮入,心理不平衡的苦困和煩惱的困境之中。

對這種認知和修為的過程,就是一般,所稱之為:佛家中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禪宗流派的“禪修”,也就是一般所謂的“禪坐”。照筆者(盈尺居士)的實踐經驗,認為可通過,總結而深刻的認知,作出意念的自我修為。不過這類的意念與修為,其中還應包括有,道家的修為在內,較為實際與可行。但實情,也有不少有識之士和筆者本人,都認為這種信念與修為。包括所衍生的所謂,沒有原則和並無什麼,特定大前題的平常心。被有識之士,批評其為:可能會讓人,尤其是對原來,有為而有朝氣的年青人。可能還會同時,滋生比較負面、消極、無大志。將無法積極地,面對人生的困苦和不大積極的生活態度,這就要不得了。

為此之故,所以許多有識之士,尤其是筆者。均主張做人及己立萬,就應該採取,比較積極和進取的態度。同時還要,時時要處於,爭取及向上的心理質素。所以也有些人,認為在沒有特定的原則和併無大前題的情況下老在無條件地標榜與提倡,禪宗的「平常心」,就不大可取和恰當。尤其是對年青這一輩人而言,不應讓他們,太涉獵這方面的議題、觀念、思想和思維較妥。因為這畢竟足以,令沒有什麼定力和經驗差,沒有足夠生活體驗,惰性較大的年青人。使其會失去了蓬勃的朝氣和使得年青人,看世界比較灰;負面居多。因而會令年青人,沒有旺盛而積極的鬥志,面向未來。同時還會,使人容易頹廢而不能自拔。

以筆者個人,在這方面的觀點和見解:正如愛恩斯坦,所創立的《雙對論》中,其中心思想就是:一切事物,都具兩面性。而毛主席所創議的《二分法》,内中的一分為二。差不多都具有,類似一樣的意思。都認為所有事物,都具有正負兩面性;陰陽、錯對之分。假如認同在這茫茫的宇宙中,存有一個,萬能的神。冥冥中主宰著,人類的命運。贊同有天命及命格存在的話。那麼天命所安排每人的命格,都有其基本的軌跡和路向可循。但上天也同時,讓每人無時無刻。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抉擇空間,去選擇自己,要怎樣走自己路向和前途的空間和餘地。這裡頭就涉及,本身如何,正確而恰當,正視自己內在的「心魔」。所存在負面的劣根性。其所起的引誘、誤導及迷惑,而產生一連串的負面影響。

若要正確處理及能正視,對待這方面的人生,自身一直所存在的問題。就無論誰,都應該要從懂性時
開始,要嚴格授予正確的庭訓。繼而在初階的教育中,培養成“想”,該想之事;“做”,應該做的事。對一切應做的事。包括一切可能掌握到的機會,都不應放過。都要努力循正途去積極爭取;養成從不鬆懈,放棄任何一個機會的漏習。無論好或壞之事,都要積極地,勇於面對。但對一切成敗與得失,任何正或負的結果,則要淡然處之。而非無原則地,對一切事物,都以平常心對待。照盈尺居士的愚見:此乃真正,合符天道和實際的平常心態,面對人生的一切。因為已盡了一己之心力,也就完全對得起,做人之道;對得起自己的良知、父母與人格。千萬不要,成功時就感到異常興奮莫名;失敗時就垂頭喪氣,沒有鬥志。因而就會令己感到,有極為失落及無奈的下場。正如寫三國誌,吳成恩說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惟筆者則抱著,更積極的心態認為:應被改為:「盡其在我,成事在天」。比較合乎天和實際的情理。

所指一直潛藏,在每個人,靈魂深處及心底裡的「心魔」。用比較學術性的話去解釋:就是儲多存在,人類的記憶及操作基因(DNA)裡。屬獸性、凶狠、殘忍、好殺、貪念、慾望、好色、縱慾、自我、自私、狂妄、自大、主觀、固執、極端、霸佔、邪惡、歹毒、下流、卑鄙、欺詐、妒忌、仇恨、急躁、衝動、憤怒、激動、惡毒、歹念、邪念、放任、淫慾、享樂、惡勞、惰性、悲觀、懦弱、自悲、等等,一系列用「心魔」一詞,所演述的人類,潛在意識中的劣根性。這些先天性,亦既有後天性所屬原有;後又被養成惡習的潛意識,應該是歷經自靈長動物開始。經人類始祖,經過長的時間及年代。而到目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超個幾萬個寒暑,人類在潛意識的DNA中,自我續步積累的結果。而演變和變易而成的劣根性基因。差不多屬,比較定性的潛意識。也就是筆者,以「心魔」一詞為代表,一直在人類的思維與心田中作祟。這基本與西方各國,所流行的說法:就是上帝的大敵:魔鬼撒旦,為了要戰勝上帝唯一的辦法,就是要不時,迷惑和引誘上帝所愛的子民,屢屢犯錯。因此老在人類的心靈上,對由上帝所賜予,每個人的良知,分辨的智慧和分辨能力。一直展開爭奪及鬥爭。無時無刻,不試圖在引誘、鼓動、蠱惑及蒙蔽人類,選擇做壞事之途。目的就是要促使每個人,違反天條;偏離上帝的意旨。而被迷惑犯上天罪。令上帝失敗。

有理由相信,這種人類本身的定性,屬先天性為大部分的潛意識。加上後天性,所習染的惡習。當然得加上後天,自幼的庭訓;周遭環境的影響。但絕不大會,因一時;某一人;某一地或某些事。而上述所謂「心魔」,會輕易地被改變或被端正過來。只有根據每人;於不同的時期;自己不覺。而突發出現的不同,不可操控,突發的情緒。其所顯現出的強度,會因人而異及因當時,環境的不同,其結果就會被爆發出,究竟有多大的結果。這樣或許,能明示其受「心魔」的影響有多巨。甚或會突然,被爆發出,無可操控的結果。這純屬筆者自己,通過對心魔,以實際的經歷和科學方法。用術語的方式,所勾劃出有關的概念。希望上述的說明,盡可能解釋了「心魔」。事實埋藏及儲存,在人類自身的記憶及運作基因(DNA)裡的慨況。屬原始及後天添加,人類體內,與潛意識有關的劣根性。

照筆者:盈尺居士個人認為:每人的命格。是好是壞,基本早由命生成。但上天,都賜予每人些空間。讓每人有一定程度,免於被規限的尺度,對自己任何事物,有所選擇和定奪的空間。當然天命賦予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命格。因而會對任何事物,有自我定奪和選擇,不同程度的智根和能力。所以不同命格的人,在選擇自己前途及路向時,對自己心魔的抵禦、抗拒、駕馭和洞識能力。因天命所予不同的人,其命格,所受到的天賦,肯定就有所不同。因此,富有不同命格的人,就往往會自行決斷出,如何撇開「心魔」的影響、左右、蒙蔽及誤導。而能吻合,自己命格所原定的方向。而能免除,「心魔」令個人意識偏向,所起到的負面作用。無論如何,亦都要視乎,其人受「心魔」影響的程度,究有多少;看個人平時的定力、做人的心態和修為如何。也起到不少的作用。

相信經過筆者在以上,多番而耐心地對人生、天命、個人修為及有關心魔,尤其是對心魔等方面,比較詳細的闡述。切盼大家能在這方面,有所深入的理解、感受、體會、領悟和有所得益。才可基本,對所需的個人修為,有了初部的認知。同時需要對這方面,有實踐經驗和體會的專人,輔導之下。續步加深認知和領會,才可有成。要不然,所謂要作個人修為,若憑一己沒法度之力。連踏進個人修為的門檻,也說不上。除非自己願意遁入禪宗,在他們的師傅,督導之下,進行坐禪的修為。究竟何日,才能有所頓悟和領會。就沒法可知了。假若真的有幸,得成正果。有所著而明白,什麼叫做禪宗的平常心。惟畢竟這與筆者,所倡議帶有積極性人生的平常心,就有所區別了。

其實在筆者的理念當中,對任何人,作出勸告也好;指導也好。甚或為別人,指點迷津亦好。都是本著,以人為善,造福別人而為。完全在沒有,任何居心的情況下只是純粹把筆者盈尺居士,所知而總結的實踐心得和所感應而得的情況和結果。原原本本,如實相告;相授而已。並無加上,筆者個人之己意。只作直說而讓對方本人,自己作出理解、決斷、裁決、和覺悟而已。絕沒有意圖,要把筆者所知及所感應而得的實踐結果,有強加於別人之意。因為事情,每人都有其自己的天命及命格所依。基本路向早定。除非其一定執意,要與天命和自己的命格,爭拗、對抗和相違背,那就另當別論。

只是有時,接受筆者指點迷津的人,未能即時領會筆者隱晦的指點。不過為了盡人意,卻又不想自己折福。就盡所能,重複再重複地,試圖作出,多次的解說。最後對方,究竟名不明白;又作了怎樣的抉擇。那就非筆者,所應該,再操心事了。因為首先,盈尺居士,絕非以私利為目的,為別人作指點迷津而討生活其次,皆因感到,與對分有。而筆者又有,這方面實踐的經驗和心得。不妨給對方,稍為指點一下。順便以筆者,豐富的人生經歷,給對方順勢,指導一番而已。完全為別人造福和為己積點福吧了。另外,既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又讓每人,有選擇自己未來及路向的空間。其結果已有天意所定。偶為別人,作些不違天意的指點。又無需洩漏天機,讓自己自找麻煩而減壽緣,何樂而不為呢?亦何需冒犯天條之理?

於盈尺居士本人的靈魂深處。使筆者明白和意識到:因天意及本身命格的關係,人生往往就變幻無常;沒法拿捏得準;有時卻是十分無奈;多變和不能自己;要每事能從心如願,天命和自己的命格給嗎?而偶然感到如此無奈,又那麼悲涼和失望。要奮力對抗嘛,不一定如願。總結一句,就是天意弄人。這就完全應驗了,大部分人的命運,都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之謂也。只能以感嘆,抒發之!

一世夠運之人,在世上當然有。但有凡幾?又有幾人?所以每人,都應該珍惜和慶幸自己,得到現時,所擁有的一切。其實人生,本如一場戲。反正好歹,得參加演出。不管是編劇、導演、提場、主角、配角、跑龍套或幕後人員。戲都得要演下去,到落幕為止。那又何必,計較其結果或那麼多呢?不管佛教的禪宗或道教的教義裡,都含有相類似的哲理:假若為人,能看得透或較為平實一點。要是上天能賜以機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愛自己喜歡愛的人;能與不厭惡的人為伴;與同道的人共事;能在較好的環境居住。為能得到,這些事為什麼不讓自己,積極地想辦法,去努力爭取?果敢地去嘗試?而其最後的結果,人本身能真正管得了?

至此有必要,化一點筆墨,就道\|、教、平常心、心魔、修心、養性等相關的事宜。不妨提出來,討論一下:在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派禪宗。雖以禪悟為宗,給信眾提示了,坐禪頓悟的法門。但不少信眾,卻一直,窮畢生之力。卻不一定能找到,悟入頓悟的門徑。然而學,當以禪悟為宗旨。在禪宗來講:禪是功夫方法。而卻是最終的目的。禪悟在禪宗裡,就等同於,最後成佛。因修禪而得成正果

在禪宗裡,”.只一念之差而已。一念,就萬念俱灰、淒淒慘慘、苦海無涯;一念悟,就海闊天空、歡歡樂樂、歡天自在。禪門的大智慧,就是入門了知:令世間的愛與恨、苦與樂、得與失、是與非、正與邪、好與壞、煩惱與菩提、地獄與天堂、凡夫與聖賢。正反兩面,在禪宗修為上,都屬一念之間的事兒而已

一念迷,貪心起。被世間的名、利、美色等所左右。為身外物所累,終日為之奔波;永無休止,從此煩惱不斷。而一念,就了知,世間的萬物,緣生緣滅,絕非永恆。一念悟的話,就由此領悟到佛陀,空的智慧。屆時就能看透。而得以放下的心態,就自悠然而升起。這時對身外物,就不會那麼,過於執著。卻又可以,善加利用。能造福人群。因此,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由此可見,禪宗修為的精髓和關鍵所在,就是轉迷為悟。在禪宗迷與悟,轉化的方法,則是禪修。轉迷為悟的過程及其結果:就是轉苦為樂:轉恨成愛;轉惡為善;轉煩惱為菩提;轉凡為聖。因此,前念迷為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臨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所以在人世間,要愛還是恨,竟僅全是一念之差而已。以上所述,基本是禪宗,對人生修為的梗概。

道教在修為方面,指的是:道家的修為,修養練功的主旨。主要在於道教的信仰方面。大概可被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崇拜仙家,希望驅神役鬼,征服自然。這以符篆道派爲主。而另一方面,則希望通過煉養修為,達到羽化登仙的目的。這以丹鼎煉養道派爲主。而煉養修為的主要方法,就是以氣功的靜養,以意運氣而達到養生,修心而養性。

「氣功」一詞,實源出道教。原來專指,從調息呼吸入門的所謂「服氣」,一類的煉氣方法。後來也指內丹煉化精氣的「命功」。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氣功養生術,就已經有文字的記載。並廣為流傳於道、儒、醫等諸家之中。道教興起後,氣功養生及修為術。一直是道士和信眾,作為修為及修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核心。

後來,當道教將氣功,被罩上宗教和神秘的外衣和色彩。從此氣功與宗教戒律、宗教倫理、攝生之道、符篆方術。被融爲一體,形成了非常龐雜。而又別具一格的「煉養及修為學」。其學是以人天合一、性命雙修、內外並重、形神共煉爲特徵,以修煉成仙爲宗旨,以氣功爲其精髓”。其中煉神、守竅、存思、服氣、內丹等。則屬於氣功的靜功;辟轂、攝養、叩咽、導引、按摩、服餌、房中等。完全屬於氣功的輔助功而已。

道教徒煉養和修為的目的,原來無非是想:自主宗教的生命、長生不老而成仙。但客觀和事實上,則積累了許多修為及養生的經驗。道家養生術,其主軸體認:精神有不可思議的潛能。比身體所表現的體能,要強要奇妙,不可想像得多。修煉應從養神及培養心法入手。而養神的功法,則有「守神」、「守一」等。因此道教在修為方面,往往與其以意運氣,修煉氣功,屬共同體。

宋元以來的一些內丹典籍。把逕自煉神還虛。而專門煉化精氣的道功,稱之爲內丹中的「上品丹法」或「最上一乘頓法」。這種內丹,是融合了漢魏以來的「守神」、「坐忘」一類的靜功修為,實際是反佛教的禪宗傳統的坐禪而成

道教的「內丹」學說,意指人體內煉成的丹。與身外的藥物,所煉成的「外丹」。相對而言,煉「內丹」,必須收攝身心,心不外馳,情不逐物。煉到三華聚頂,五氣朝元,才算功成。而道家煉養學及修為學的內容,十分廣泛。但都與氣功有關。如果不是,光從宗教的角度,來審視道教的氣功和其修為,那它便是,現代所謂的人體生命科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以筆者個人,就道家煉養學及修為學,膚淺的認知:的看法,應屬的範疇之事。所謂取得內丹,相信是與得氣,是一而二,屬共同體的不同說法而已。撇除道家的迷信部分,其實道教的許多思想,倒還是頗科學;頗入世的

盈尺居士完稿於2007年,7月,23日。

《本文材料由A-A智庫提供,可被傳閱。請勿複印,版權所有

发表于 2010/5/21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許多時候,人嘴邊總挂著:<平常心>與<心魔>,好像這樣說,會顯示自己,在説挺時髦的潮語之中。究竟其真正代表,什麼樣的含義。相信皆都屬,一知半解較多。請仔細好好地,閲讀上文,便知分曉。謝謝!Kong/05-21-2010/19:17。
发表于 2010/6/5 17: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有抱著,深研的態度,細閱以上一文。閱後,肯定有所得著!因最少對“心魔”這一回事,有不同於以前與坊間的説法。誰能擺平與平伏,自己心魔的作祟。那麽該人,將會屬於,自己生命的主宰。吳江(Kong)/06-05-2010/17:31。
发表于 2011/5/20 13: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A 的帖子

人若能战胜并能驾驭自己的“心魔”,那其人肯定会走上正道无疑。
吴江(Kong)/05-20-2011/14:40。
发表于 2011/5/22 16: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A-A 发表于 2011/5/20 13:44
回复 A-A 的帖子

人若能战胜并能驾驭自己的“心魔”,那其人肯定会走上正道无疑。

我个人认为,有关心魔的以上一篇专文,颇值得大家参阅及深究一番。可能令自己对人上及命运,揭开不一样,新的一页属不同见解与想法,也说不一定。
吴江(Kong)/05-22-2011/16: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7:52 , Processed in 0.020088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