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年初之际,在信息化战略指导下,多数企业已经把ERP的实施提上了工作日程。那么,面临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甲方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ERP的成功实施?这无疑是企业CEO以及CIO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了。
结合专业经验,本期期刊将为CEO和CIO们提供eBrain的专业总结。
我们把企业ERP成功实施需要做的工作分为三类:实施前准备工作、实施中项目管理、实施后管控提升。
一、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 ERP实施需求分析
A. 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哪些无效或低效的环节?
B. 上ERP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和达到哪些目标?
C. 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实施需要的文档资料是否齐全?
D. 人员素质和认识是否达到了实施要求?
E. 在业务类型和业务流程上有哪些特殊性需求?
2. ERP实施目标规划
A. 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多少时间,做哪些工作?
B. 明确ERP实施目标:明确企业在哪些方面得到改进、提高和创新?
3. ERP项目工作组筹建
A. 高层领导重视:如何让决策领导对项目工作有更积极的支持?
B. 关键部门参加:出现跨部门协调问题,项目小组如何解决?
C. 挑选Key User:如何挑选具备相关素质和能力关键操作人员?
4. 关键业务流程优化
A. 哪些主要业务流程将通过ERP系统来实现?是否有规范的流程文件?
B. 哪些特殊业务流程将会影响到ERP系统的运行?如何使之标准化?
C. 哪些跨部门流程环节容易出现协调问题?如何在实施ERP后规避?
5. ERP知识培训和宣贯
A. 高层管理人员对ERP是否有合理的期望和绝对的重视?
B. 中层管理人员对部门间的有机协作是否有强烈的观念和认识?
C. ERP关键用户对ERP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如何才能符合要求?
6. ERP软件选型招标
A. 选择ERP软件科学的方法和流程是什么?
B. 有多少基于实际业务需求的评分标准?(全模块通常需要10大类100个左右评分标准)
C. 如何才能保证招标过程的科学、客观、公正?
D. 在商务谈判中如何有效控制ERP实施的质量、风险、成本?
二、实施中的项目管理
1. 质量控制
A. ERP软件本身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B. ERP实施团队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C. 企业基础数据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D. 关键用户培训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2. 进度控制
A. 如何控制项目进度不会严重超期?
B. 项目严重超期责任如何界定?问题如何解决?
3. 投资控制
A. 如何对二次开发的必要性、范围和成本进行科学评估?
B. 如何有效控制软性投资的增加,如培训、License、维护费等?
4. 变更控制
A. 来自业务部门的ERP系统需求频繁变更是否合理?
B. 如何通过管理和制度的手段,从而更好辅助ERP系统满足这些需求?
5. 合同管理
A. 如何通过合同约束来充分保障项目质量?
B. 如何运用合同条款来降低ERP实施风险?
6. 安全管理
A. 如何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来避免项目过程中商业机密的外泄?
B. 如何制定安全管理流程来处理突发事件,降低损失?
7. 文控管理
A. 如何管理好ERP项目过程产生的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
B. 如何使需要的人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的得到文档支持?
8. 数据转移
A. 企业的基础业务数据如何高质量的转化为ERP系统数据?
B. 企业的财务类数据哪些需要转移?如何转移?
C. 客户和供应商的数据如何取得?如何高效的进行转移?
9. 知识转移
A. 通过ERP项目实施,如何把行业最佳实践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知识?
B. 通过ERP项目实施,如何把软件背后先进管理逻辑转为化自身知识?
C. 通过ERP项目实施,如何把软件应用知识转化为的用户的个人知识?
10. 多方协调
A. 如何有效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软件商、实施商之间关系?
三、实施后的管控提升
1. 运行诊断及问题解决
A. 对于上线后频繁出现的各类问题如何处理?
B. 这些问题中哪些是需要软件商调整软件的,哪些需要二次开发?
C. 哪些问题通过流程的内控和制度完善即可解决等?
2. ERP标准流程体系建设
A. ERP上线后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是否明确新的业务流程?
B. 流程文件是否有规范的管理体系?
C. 流程是否有更新和补充机制?
D. 对流程的使用是否有科学的文控机制?
E. 流程中是否有流程图及明确的关键控制点警示?
F. 对于特殊业务与ERP系统运行冲突之处,是否有完善的解决流程?
3. ERP岗位考核体系
A. ERP上线后,相应的操作问题是否反复出现而难以杜绝?
B. ERP上线后,操作岗位是否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认识?
C. ERP上线后,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是否有相应调整和完善的制度?
4. ERP运行保障提升
A. ERP运行中,企业是否有定期培训机制和内部讲师体系?
B. ERP运行中,企业是否考虑了人才储备来避免关键岗位空缺的风险?
C. ERP运行中,企业是否建立了知识管理机制来实现知识沉淀和分享?
四、企业如何做好以上工作?
从eBrain的经验来看,做好以上工作,不同企业的情况不尽相同,通常有以下三种模式:
1. 企业拥有强大的IT部门。IT部门人员数量充足;部门内部同时有懂管理、业务和懂技术的人才;部门地位较高,调动企业相关资源的能力较强等。
这类企业只要按照科学的ERP实施和项目管理体系来执行,能够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2. 企业IT部门较弱,在项目实施前加强力量。在上ERP系统前,由于工作相对简单,企业IT部门一般只有CIO、网管、文员/助理等人。决定实施ERP项目前进行力量扩充,招聘拥有管理经验,实施经验的人员加入企业。
这类企业如果IT部门招聘到合适的、高质量的人员,同时,按照科学的ERP实施和项目管理体系来执行,同样可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3. 企业IT部门较弱,借助第三方咨询公司力量。企业IT部门较弱,短时间内仓促招聘人员有一定的弊端,比如:管理和技术兼有的人才难以寻找,新人对业务无法快速熟悉,增加岗位受到较多限制(如上市公司和一些集团企业的子公司),会造成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等等。
这类企业一般聘请第三方公司以咨询和监理的角色介入,通过第三方的专业力量,弥补自身不足,获得客观、公正的服务,降低ERP项目的风险和成本。这种模式一般比较受外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的欢迎
联系作者: 毕睿信息 eBrain
EMAIL:emily.zhu@ebrain.cn
电话:021-6131 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