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欲往世界之都——香港闖天下所需知的重要訊息 除了從中國大陸,欲來港移居、謀生或營商,有所謀的人之外。若從別的國家或地區,打算來香港居留或開設自己公司,又非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其基本需要的條件,與中國大陸,來的人民,基本相差不是太遠。不過於此,就不再贅述及作出,詳細的説明。現先行集中的議題,只是針對從中國大陸,計劃有意來港,移居、謀生、營商或創業。意圖有所作為的人士,為主要説明對象。 究竟如何可正式,比較容易地,成為香港臨時居民,然後才正式地,可成爲香港的永久居民。辦法基本有三個途徑:第一,可以以投資移民的方式,用一百萬美元左右的資金,即相當七百五十萬港元。被用作資本,作為在港以開辦公司,進行營商;投資房地產或投資股票。向投資推廣署申請,然後再由移民局核准;第二,可通過優才計劃,向香港移民局申請。申請的資格,需要香港所缺乏的專業人才,如:博士、教授或香港所缺乏的特殊專業人才,才能有機會獲准。現在每年的配額,是一千名左右。但合乎資格的申請人,到目前爲止才僅僅只有,一百名多一點。可見以此法申請,也不容易;第三,照筆者:盈尺居士(即吳江)的愚見,假若透過香港一間,政府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代為向香港公司註冊署,成立一間,自己所獨資擁有或為大股東的公司。而將來所開辦的公司,經歷有合理的業務量。同時經營,又通過比較活躍的程序。謀求申請,以工作簽證的方式,想法在港,作臨時的居留。然後為己創造條件,再過渡到臨時居民。過了滿七年,就自動變為,香港的正式居民。這樣比較可取與可行性,比較高。 當然,與香港正式居民結婚。是合法成為香港人,屬另一可供選擇的途徑。而非,正常與合適的做法。任何外地人,都可來港。登記成立,無限(Sole Proprietary)公司或有限(Limited)公司。雖然在港,成立無限公司,比成立有限公司。登記手續及運作,較為簡單及費用相對為較小。但要考慮的是:由於無限公司的東主,要承擔的責任,也屬無限。潛在或破產後,還得承擔一切,相關的責任及債務。而有限公司,不止登記成立的費用較多,登記手續及營運時,也較為複雜及正規些。但責任,是有限度的。譬如公司欠債額,超過繳足股本(Paid up Capital) 。而導致,公司欠債關門或破產。而超過的欠債額,就不需股東負責與承擔。所以絕大部分,在香港成立公司的人。都選擇成立,有限(Limited)公司,這一途徑。 以前在香港成立有限公司,需要兩名股東、加上兩名董事(股東亦可同時當董事)及一名秘書。而且其中一名股東及董事,要由最少一位正式香港居民擔任。由於香港特區政府,要銳意爭取更多人,來香港投資和開公司做生意。就精簡為:有限公司,只需一名股東、一名董事(無需香港合法居民)及一名屬港人當秘書,就可以了。成立一間,香港有限公司。要通過香港一間,合法的會計師事務所,登記成立。費用約為:六到七千塊,港元左右。公司成立後,暫時沒營業的話。免報稅、免繳交稅金或任何費用。只需每年向稅局,提交一份年報。年報的說明內容,只要申報:有關公司的業務狀況;股東與董事名冊、秘書與公司地址。是否有任何變動。第一次,則要由合法的會計師事務所申報。以後,可由自己申報。要是有營業的話,則一定要通過,合法的會計師事務所,正式報稅。假如公司,暫時還沒有辦公地址,亦沒打算立即開始營業。公司可暫時採用,會計師事務所的地址。亦可暫由會計師事務所,其中一位職員,暫代秘書。而每月的費用,則不多。在港的業務,除了可借助香港所具備的各種優異及特出的條件、人才、思路、觀念和優勢。面向國內,放眼國際。亦同時,可透過【工業貿易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投資推廣署】、【知識產權署】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入境事務處】、【公司註冊署】、【科技創新署】、【投資推廣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等機構。而這些機構,可為來港營商;謀取發展的人,提供協助,找尋更多的不同商機。 相對來説,近年香港特區政府,比較歡迎那些,帶有高科技、科技創新、極為有創意含量的業務或項目的公司,來港創業。【科技創新署】,網站:www.itc.gov.hk。電話:(0852)2829-3800。而有關的【創新科技基金】,電話:(0852)2737-2229。【香港政府一站網通】: www.directory.gov.hk,【香港貿易發展局網站】(連香港商會): www.hktdc.com。這網站幾乎可找到,全港各種機構等訊息的《黃頁》,其網站:www.yp.com.hk。其中比較重要的機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其負責的範圍,相當廣泛。其所包括的範圍,可用六個“C”來概括:第一個C(Commerce and Tourism),是工商及旅遊業;第二個C(Competition Policy),是競爭政策;第三個C(Creative Industries),是創意產業;第四個C(Consumer Protection),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第五個C(Communications),是通訊;第六個C(Conditions of Atmosphere),是大氣與環境情況監測。局長:劉吳惠蘭女士。網站:www.cedb.gov.hk。 本年6月10日,照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公佈:本港移民局接獲緬甸駐港領事館,正式通知。由本年6月10日起,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前往緬甸旅遊。在抵達緬甸仰光或曼德勒,國際機場時。可即時獲得落地,逗留28天的簽証。香港居民,已有140個國家或地區,給予香港護照持有人,免簽證或落地簽証的優待。詳情可瀏覽香港移民局的網站:www.immd.gov.hk。 以通過香港的秘書公司或會計公司。代國内或海外人員,打算在香港營商或謀發展,成立公司。其有關情況、過程和收費等情況(其實最終以香港法例規定,一定還是要,通過會計公司,辦理登記手續才成),作出詳細説明,玆列如下: 假如註冊資本,為 HK$10,000.00的話。有關費用列如下: 開辦公司費用 HK$7,200.00(一次過的全部費用); 註冊地址費用 HK$2,000.00(暫借會計師樓或秘書公司地址,作為新登記公司的地址,一年費用); 公司秘書費用 HK$2,000.00(代處理收發信件及接聼電話等服務的一年費用);
開辦時的費用,合共
為 HK$11,200.00。
有關基本收費,詳列如下:
1. 假如註冊資本,只為HK$10, 000.00的話。代辦公司的費用,基本為:HK$7,200.00 (內包括,首年商業登記費;公司章程;股東及股票名冊;公司會議紀錄冊;公司所需印章、等有關文件及資本名冊。當然上述費用,還包括代辦,有關公司登記成立,一切的手續和協助辦理,在香港銀行,開立帳戶的手續費用。如註冊資本超過10,000。00元的話。則需按照香港政府之額外收費辦法。即每1,000.00元的登記股本,要加收一元計算。到政府就公司,註冊資本,所收的釐印費用,到達三萬港元,這額度時。不管登記股本的總額,有多巨大。例如十億港元,仍只收三萬港元,費用就不會再增加)。
2. 一般秘書公司,提供公司秘書服務,費用每年為: HK$2, 000.00。 3. 一般秘書公司,提供公司註冊及通訊地址服務,費用每年為: HK$2, 000.00 國內人員,要在香港成立公司。則需要提供的必須資料如下: 1. 註冊(即登記)和實收資本額各多少? 2. 股東的中、英文名字。包括中、英文住址和股權分配的百分比。 3. 董事的中、英文名字和中、英文地址。 4. 公司秘書的中、英文名字和中、英文地址。 如有任何問題及查詢時,可先行凴上網,所找到的相關公司的資料。隨時可直接致電或通過電郵,給該公司查詢無誤。 附註:假如在香港,申請公司登記成立的申請人,本身自備,有一香港人,作為其祕書。則不用把,每年祕書費用: HK$2, 000.00,支付給有關公司。要是公司,登記成立的申請人,本身在香港。其將登記成立的新公司,有自己的註冊,登記地址和通訊地址。也可以每年節省,公司註冊及通訊地址服務費用:HK$2, 000.00。要支付給有關公司。 所選好的公司名字,從香港政府,公司註冊署。查冊公司名字,沒有雷同。並可以被登記採用時開始。辦理公司註冊登記,到正式成立的週期,最快不能少於兩周時間的工作日。 假如申請人,在中國大陸。不大容易,隨時可以到香港。簽署所有,就公司登記成立,所需的一切文件的話。有關公司的人員,可以特別,作出安排。到深圳一趟,讓申請人,不一定要來香港。就可以當面簽署完成,所有一切,公司登記成立,所需的一切手續。 按香港最新的法例,不管是香港正式居民或是外地居民。現在都只需單獨一名股東及一名董事,就可以在香港,成立有限公司。但公司的祕書,則必須,是香港人。 要就公司,在香港的銀行。如香港匯豐銀行等,開立公司的帳戶。有關公司的人員,當然會協助辦理和作為介紹人。但公司其中,最少要有一名董事,親自到香港銀行,才能開立戶口。假如還需其他,董事要加進簽名,支票及文件才有效的話。其他股東,則可以在中國大陸,補辦開戶的手續。 公司繳足資本,即真正投資股本。基本沒有什麼限制。既然在香港登記成立公司,最少的登記費用,都已經是HK$7,200.00了。因此,按邏輯推理來說:最低限度,也總要一萬元港幣以上。上限跟登記股本一樣,是沒有什麼特定的限制。 亦可考慮把自己的孩子,想辦法安排在香港求學。假如孩子能在香港,比較著名的大學畢業。在香港不愁,找不到好的高薪工作。那移居香港,就更不在話下。照國際權威機構,選出今年(2010)的大學排名:第一,香港的《香港大學》、第二,香港的《科技大學》、第三,新加坡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第四的香港《中文大學》、第五,日本的東京大學、第六,韓國的首爾國立大學、第七,日本的大阪大學、第八,日本的京都大學、第九,日本的日本東北大學、第十,日本的名古屋大學。國内的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連十五名之内,也不入。 上述資訊,資料由A-A智庫提供。經吳江重新整理於06-12-2010。 《以上專文所需材料,由A-A智庫所提供,乃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