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将于2012年或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吴江 (副题为:中国GDP后年超美国?) 根据今天(2010年11月12日),香港大公报,第A11页的“国际版”内。综合外电的报导: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本周三发布报告称:按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折算的汇率计算,中国可能只需要两年,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报告说: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当可凭藉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明年就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在最新发表《2010全球展望报告》中称,中国可能只需两年,就至少可以在一个经济指标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在今年扩张10%后,中国2011年,可能增长9.6%。相比之下,美国经济2010年增长2.6%后,明年可能放缓在1.2%。报告中说,虽然按照GDP衡量,中国目前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与美国近15万亿美元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即使中国经济,能够实现年均10%的高增长率,经济规模要追平美国,也需十年的时间。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计算,中国经济规模,目前与美国相比,几乎已经旗鼓相当。 “购买力平价因素,考虑了一种货币对本地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更能准确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实际规模。报告中预计,按照按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折算的汇率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到2012年,就将超过美国。 报告认为,2020年,中国可能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四分之一的份额,美国届时占15%。西欧,即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欧盟15国,占13%。同事,10年后,印度料将在全球经济中占8%。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和企业会员制的组织,总部设立于美国纽约。是目前世界上,负责提供有关管理及经济资讯,最具权威性的非官方机构。』 以上同一张报纸,在其B1页的“经济版”内,也有类似,就是“究竟中国的GDP,将于后年能否超越美国”的补充报导: 『根据经济规模大少,最常用的比较方法,已于今年跃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现时经济规模,大约为5万亿美元和美国接近15万亿美元总产值,仍有很大的距离。中国在保证高增长率的前提下,需要大概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美国的水平。不过以经济学界,广泛都认同的计算方式,以购买一个麦当奴巨无霸为例。在考虑到汇率和通胀率之后,购买一个麦当奴巨无霸的价钱,美国为3.73美元,中国为1.95美元。根据这一指数测算,中国居民的购买力,接近美国人的一倍。而根据这一理论,中国的经济实力,亦被严重低估。』 在以上的报道当中,在许多重点方面,有被严重忽略与无视的现象。例如像一个扫街工人,在中国的工资,平均只为1,000.00元人民币左右。但在美国,却有三到四千美元之多。更不说一名工程人师、大学教授、企业的经理或总裁等的薪水,做出相比较了。 另外好像,许多生活水平方面。因中国,仍奉行有咱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采取更多的宏观调控。故中国政府对人民,便提供不少的各类的补助等。如:粮食、住房、救济、教育、交通费用、水、电煤费用等等。何况在美国的经济含量,其比重当中。占其总成份,以《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为主体。而中国却以《实体经济》(Factual Economy)为主。假如上述的评估,同时引入以上的背景因素,作为评估的话。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确实异常严重的被贬低! 就购买力平价(PPP),这多国人,较为新鲜的一词,究竟其所代表是什么含意。兹把有关材料,被总结后,列示如下供参考: 購買力平價(英語: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又稱相對購買力指標,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使我們能夠在經濟學上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各國PPP係數,以美國為100計算。 該理論指出,在對外貿易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於靠攏購買力平價。一般來講,這個指標要根據相對於經濟的重要性考察許多貨物價格才能得出。 購買力平價匯率對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較精準。現行的貨幣匯率對於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生誤導。例如,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對於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可是,這並不表明墨西哥人變窮了。如果以比索為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重要(因為這樣進口貨物的價格將會翻倍),那麼貨幣貶值並不會帶來墨西哥人的生活品質的惡化。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一個測量購買力平價的簡單例子就是由《經濟學人》雜誌所創的大麥克指數。該指標將各國的麥當勞分店的麥香堡漢堡(麥香堡)銷售價格進行了比較:如果一個麥香堡在美國的價格是4美元,而在英國是3英鎊,那麼美元與英鎊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3英鎊=4美元。假如在這個例子中美元和英鎊的匯率是1:1,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以後的真實匯率將會向購買力平價匯率靠攏。 吴江(Kong)引述及编写于2010年,11月,15日。 *本份材料由A-A智库提供,属版权所有,请勿翻印或被复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