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网|ERP100 - 企业信息化知识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43|回复: 26

试探究ERP需否走管控一体化之路——Cisy、Dante、Joseph合著【吴江先生作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3 1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如果您注册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QQ: 83569622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试探究ERP需否走管控一体化之路——CisyDanteJoseph合著
《版主前言》
    由于感到以下所列述的三篇,与《管控一体化》有关,颇有深意和精彩的专文,所撰述的内容,虽然作者各自不同,然而内容和取意,却相对地颇为接近。故特意把这三篇专文,被整合及拼凑而为一。让参阅者阅读时,易于做出比较和分析。是个颇佳并属可遇不可求的组合式,好的文集范例。在本专区板块内,从没有以什么人气的高或低作评估,用为排名先后的考虑。今次专文的排列次序,以作者的英文名字的字母为先后次序。谨盼有关作者,请千万不要介意为荷!
    吴江编撰及完稿于2011年3月28日;
    电邮地址:aangkong@netvigator.com;
    在ERP100网的个人空间:http://hi.erp100.com/?175566
略谈ERP在实施中成败率的问题——段德智
    首先感谢大家在我本人,所撰述与管控一体化,有关的专文,热烈跟贴,就A-A兄(版主注:指吴江或Kong)提到的ERP在管控一体化中的作用,我多年来工作在一线,实在是深有同感,兹再试述如下:
    一、首先,大家都知道ERP的实施成功率,大约只有二到三成。而实施成功与否,大家都清楚有什么因素在制约着,我就不多说了。就拿实施成功来说,如果不能形成“会呼吸;会成长的”体系ERP系统,那实施完了,过不了半年一年的,就又出现各种问题了。还有一点要解决的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会发生变化,如果ERP不能连同同步改变,那也将会不适应。所以说:一个企业,特别是在今天,讲工信一休化的年代,有一个专属于企业自身的信息部门或中心,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软件公司的高级顾问,为了项目而做项目,没有注重辅助企业,成立自身的信息团队建设,导致项目验收成功了,而再过一年去看企业,又出现问题了。有多少项目实施就是因为企业方的项目经理(信息化牵头人)的频繁变动。而出现,反反复复。
    二、ERP只是一个工具,如果按比例来说,我个人认为:它只值1文钱。工具要会使用,不同的人使用的效果,就不同,特别是那种复杂度很高的工具。ERP项目只有成功了,才可以为企业助力创效,如果不成功,什么不得了的工具,也就没有用了,还会占用人力成本去看护他。ERP的有效实施,才是最值钱的。所以选型中,把握住这一核心思想,企业方和软件方,就真的不会为项目而去做项目了。
    三、没有ERP一样可以管控一体化,主因工具有很多,用EXCEL都可以做出小型ERP来,所以不是每个企业都要上ERP的。特别是小企业,管理上不来,你买了ERP也是无用的。就像一未成年的小男孩,你帮他找了个老婆回来。又有何用?
    四、真正的还是《管控一体化》,在管理中,要有《管控一体化》的思路去做事。作项目当中,要有战略、人力团队、企业文化建设,这三要素。并具让它不断发展与同步完善,才是最重要的。而其它的任何工具,只不过是一个补充而不必要的条件。
    段德智发表于2011年,2月,18日早上08:51;
    电邮:ddz100@163.com;
    在ERP100网的个人空间:http://hi.erp100.com/?107404
《段德智个人简历》
    原名叫段德智、笔名:断开、英文名叫:DANTE。汉族、现居住在江西省,九江市。在九江市,庐山区工业园的《九江财兴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任职首席资讯长(CIO)、总监兼信息中心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本科。ERP技术专家;曾著有一篇,在ERP100网的网上,异常轰动及火红,标题为:《九江财兴实施EPICOR 9.05进程——【陆续会上传42份作业指南,敬请期待!】》,与ERP技术相关的专文。发布在ERP100网上,引起不少网友的热烈跟贴留言,点击率极高。推动《管控一体化》,新加入的积极分子及同道。
试图分析ERP在实践中所出现尚待解决的问题——乾沣

     Joseph对Dante的跟帖留言,回应于 2011/2/21 10:22(feet112于2011/2/21 10:24)。与Dante作出示如下的互动阐述:
    同道Dante 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很多ERP从业者的心声,对于ERP的实施和后续完善、优化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企业管控方式变化后的一种不适应与无奈。
    ERP软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融合了优秀的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信息架构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并为信息的存储和分析提供了支持。可是为什么失败了呢,实施之后出了很多问题呢?如Dante所言,管理上不来。而我们提到的管控一体化
1.jpg
*六幅图解显示ERP为企业实现管理目标时出现预想不到的诸多问题*
2.jpg
    思想也正是要寻求这方面的突破,形成标准,形成丰富的管理层次和体系结构。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国家决策分析的需要。兼顾数据的相对透明和保密。完善了管控的紧密结合,企业文化也就自然形成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上来了。
    积极互动,求进步,互通有无,学知识。
    乾沣对Dante的跟帖留言,回应于 2011年,2月,21日早上10:24;
    电邮地址:qianfengfeet@yahoo.co.cn
    在ERP100网个人空间:http://hi.erp100.com/?92629

《乾沣个人简历》
    笔名:乾沣英文名叫:Joseph;1980年生于辽宁锦州,现在沈阳居住及工作; 汉族,男;于2004年本科毕业,自动化专业学士;装备制造业,ERP内部实施顾问;
      使用的是ORACLE公司的EBS商务套件产品。在工作六年中,掌握了ERP年管理实施经验;试图步上《管控一体化》之路。并愿作为推动《管控一体化的》的同道及作为推动团队中的积极分子,贡献一己之力。
也谈ERP的道路艰辛——舒畅
      ERP行业是到了,真的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了。任何行业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生存。
      ERP实施顾问,一直是软件方的人,他要做的事情,要么就是告诉企业,软件怎么用,要么就是听从企业的要求,考虑如何用系统来实现客户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间,实施顾问的思维,还是一直停留在软件的思路上,其实很多时候,很多的问题,客户的个性化现状和需求,是需要先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引导和修正,并在实际运用中改善,最终才能体现到软件上面。实施顾问缺乏“管理”经验,是这个行业的一大短板!
      其次,现在在企业能用起来,并能用得比较好的模块,一是财务,其次是仓库和人事,还有可能就是订单管理。但是现在的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已经是越来越迫切了,而生产过程的“管理”,在目前软件市场看来,是个性化最强,变化最大的,没有“管理”经验的软件公司,很难涉足其间。还有一些有工厂ERP系统管理经验的人或者公司,做出来的系统,行业性很强。生产“管
3.jpg
        *三幅图解所示,行之有效的卓越管理与管控一体化应是ERP未来的出路*
理”模块的需求,是多样和多变的,不同的企业不一样。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候,“管理”甚至都会有变化。所以软件公司要想生存并发展,就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开发生产“管理”软件,同时,需要从销售模式上,做彻底的变革。因为这种开发,闭门造车是不行的,需要和企业的“管理”紧密连接。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软件行业要再次走上康庄大道,必须做到一下3点:
      1、管理 +  IT,将软件实施和“管理”流程的改善结合起来;
      2、做好生产模块软件;
      3、建立与企业息息相连的供、求关系;
      写到这里,让我悠然想起,吴先生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
    舒畅编撰于2011年,3月,24日早上11:49
    电邮地址:cisyshu@126.com
    在ERP100网的个人空间:http://cisyshu.erp100.com
      《舒畅简历》
      原名:舒畅、英文名叫:CISY;女性;汉族;出生地:湖北,咸宁;现时居住在广东省,深圳市;作为企业管理,高级咨询师;进行工业生产过程,咨询工作。
      现任:3A企管(合众资源·3A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顾问师;

      历任:理光 (深圳) 工业发展有限公司(12年)仓储中心主任、PMC部门首席主管、生产管理室经理;亿俐达(深圳)有限公司生产工程师。
       专著及研究成果,列如下:
       1、民营企业滚动生产计划研究;
       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计划研究;
       3、仓储管理;
       4、ERP系统实现。
       5、做中国最好的工厂管理顾问。
      职业经验,列示如下:
      有著名跨国企业,12年的生产管理和ERP实践经验。从仓储物流管理到生产计划管理、再到进出口管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生产营运系统。精通现代仓库物流管理模式;熟悉以JIT为导向的供货系统,数据的建立和维护管理。从库房的先进先出、账务核查、仓库利用率、资金占压比率等业务管理,到仓库人员的培育、高效率工作的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8年的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练就了生产系统计划运作的管理思维;熟悉如何根据生产能力,进行排单流程、生产进度控制、采购进度管理、生产BOM表的维护及管理。熟悉年度生产预测、新制品生产信息管理工作。2年的进出口,管理部门的工作。充分了解,从海关的角度联系公司的ERP系统结合。熟悉并掌握了,进行零部件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备案、进出口申报管理、预防公司库存和海关账册之间差及异矛盾,处理方法。



发表于 2011/4/3 18: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本板的板主:Bob把以上一篇属组合式的专文:《试探究ERP需否走管控一体化之路——Cisy、Dante、Joseph合著【吴江先生作序】》,发布如上之后,立即惠下以下电邮给我,兹复制示如下:
From: bob
Sent: Sunday, April 03, 2011 2:09 PM
To: Kong
Cc: huwanjun ; xiangzhao
Subject: 回复:于下月中旬在广州召开的推动团队第一次正式会议前首次临时筹备会议等事宜
你好,吴兄:
     非常感谢积极推动,专文已经发布至管控一体化专版,内容写得非常精彩。.............将争取两天都能参加,无论能否全程参加,均将积极推动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普及。
     节日快乐!
     bob
     2011-04-03。
从他字行间里,显示他对以上集成而一的一篇专文,夸赞及肯定。而我本人则异常感激上述三位,作为推动管控一体化的精英级同道,他们为干嘛要锐意推动《管控一体化》的动机,作了好到不能最好的注脚工作。感谢!
吴江(Kong)/04-03-2011/18:05。
发表于 2011/4/3 2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A 的帖子

务必请以上三篇专文的三位资深ERP,业中人及专家作者。赶快来上文之后,各再一次,就以上所提出的议论,发表新的一番,作为补充的高论。好吗?于此有请!谢谢!Kong/04-03-2011/22:42。
发表于 2011/4/4 20: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个人认识,我再谈谈管理和控制之间的关系,ERP软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各种管理信息统计、业务分析、战略规划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如果用闭环的控制理论简单描述,就好比一个锅炉需要把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我们的ERP软件就好比是一块锅炉温度监控的仪表,时刻提醒你当前的锅炉温度状况。而如何去调整温度是需要人和设备来实现。那么,我们就不能脱离我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来独立的考量ERP的意义和所用。我们很多ERP项目失败的实例大家都是了解和清楚的。大家可以去分析和研究,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失败原因是ERP与企业制度的结合、优化调整做的不好造成的。回到锅炉的比喻上来,要想闭环控制,那么我们还缺乏一些手段。同样的ERP要想成功或者发展就必须与管控手段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闭环控制,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
在两位前辈及同行面前,实感不足与知识的有限,文字与认识不当之处,望大家斧正、批评。
发表于 2011/4/5 19: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A 的帖子

仓库存卡管理规范
主讲:段德智
存卡的基础管理:
•
存卡的审核,仓库主管对本仓库的所有存卡应该进行签章审核,以避免以下问题:
1、仓管员没有日复一日的坚持登录存卡
2、仓管员没有按规范进行存卡登记
3、仓管员随意更换存卡
存卡的建立:
•
一个物料其良品和不良品应该分立存卡
•
存卡建立时,应该填写以下信息:
1、材料编号,这是ERP系统与仓库之间的唯一认可的联系代码。
2、物品描述:要对材料名称、规格进行填写清楚,以ERP为准,有差错的要反应到技术部对物品描述进行修正。
3、仓库主管签章,注明建卡时间,以备查帐。
4、有的材料还有安全库存的要求:最高库存、最低库存。
5、存卡的第一行注明是转卡还是新建卡
应发数小于实发数:
•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材料有最小包装、不可分割,造成发料时出现实发数多于应发数
•
仓管员如何记帐,才能管好物料的仓库实际存量、仓库帐面存量、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欠款数量
•
结存数中分开ABA表示物料实存于仓库的数量,B表示物料实存于车间的数量。A+B是仓管员实际存货数量。
•
应发数量假定为C,实际发料数量为D
•
那么在存卡中发出数中记录为C
•
B=B+D-C
•
A=A-D
•
例如:最小包装为40KG,存卡记录如下
应发数大于实发数:
•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二个原因造成:一是欠料不够,计划部要求强行上线,边做边等;一是物料体积大,生产线上放不下,需要分批发料上线。
•
仓管员如何做好存卡管理、如何做好补料工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统计员与仓管之间的对帐
•
仓管重点负责卡、物是否相符;并对所有的进单和出单进行存卡的登记;准时、准确的将进单和出单与统计做好交接。
•
统计重点负责帐、卡是否相符;每天对仓管的存卡与ERP帐进行核对,将有问题的数据及时进行纠正。
•
仓管和统计之间要形成互相核对,互相核查,界定帐、卡、物不符的责任在哪一方,仓库主管应该对责任的判定标准进行规定。
仓库数据的重要性
•
仓库的数据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影响着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和运作成本。
•
帐比物多,会造成订单延误,并且这种延误会拖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仓管员和统计的责任非常重大。
•
帐比物少,会造成计划重复订料进料,会严重浪费公司的资源,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人力管理成本

存卡管理是仓库管理的重点:
•
存卡管理是库存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个仓库的数据到底准与不准,首先去查存卡,存卡上灰尘满布、填写不完整、该记录的没记或是不急时记,都说明这个数据不可能会百分之百准。
•
只有做好了存卡管理,才有可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管好每一天的第一笔进单和出单,只要保证了每一笔进单和出单,那你的库存一定会准确并及时。
•
只有做好了存卡管理,才可以在仓库实行日盘点制度:也就是由仓库主管为主导,以统计员为核心有目地的对仓库物料进行日盘,保证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仓库所有存卡进行一次全面的核查。
•
仓库在现阶段要抓紧时间实行日盘点,否则难以实现公司的数据检讨从周检讨改为日检讨的目标。

仓库的进出单据:
•
进单:采购入库单、加工入库、自制入库、调拔入库、盘盈入库、其它入库
•
出单:领用出库、销售出库、加工出库、调拔出库、盘亏出库、其它出库
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单据,仓库管理时,心中要牢记:“我的收货、发货有没有ERP相对应的单,没单的就一定会错!
仓库没单可以应急发料吗?
•
为了不影响生产效率当然可以先发料,但仓管员要保证以下几点:
1、没单不会发错料
2、不会把其它的重要料私自挪用
3、一个工作日内一定可以把ERP的单据追到手,追不到手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不追究人责任就在仓管,追究了人责任小一半。
发表于 2011/4/6 15: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1/4/6 23: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yzhang_2008bj 的帖子

张先生,    既然阁下表现得极为虚心,又愿意学习。年轻人,态度非常好!但在以上的跟帖留言,字数却极少。可惜!不过还是感谢阁下浏览以上专文,可见阁下对咱们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颇感兴趣。是不?吴江(Kong)/04-06-2011/04-06-2011/23:58。
发表于 2011/4/29 10: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思路好像又管控又erp,又集约化;好像是一个典型应用
发表于 2011/4/29 2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iperson 的帖子

对于国家电网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可否能请您略作介绍。探讨一下。

发表于 2011/4/30 0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iperson 的帖子

Be Person or Big Person,                 阁下所举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亦相当好!何不用文字详述阁下原创的意念呢?阁下的专文完稿后,再加上阁下的简历,请通过我的电邮地址:qqngkong@netvigator.com,用电邮及附件,一齐发给我。然后我让同道:Bob,发布在本专区板块上。好吗?
吴江(Kong)/04-30-2011/00:18。
发表于 2011/4/30 0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eet112 的帖子

Joseph,    因Dante及Cisy二人较忙,阁下能及时对以上朋友的跟帖留言,反应如此神速。值得嘉许!感谢!
Kong/04-30-2011/00:25。
发表于 2011/6/11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feet112 发表于 2011/4/29 23:20
回复 biperson 的帖子

对于国家电网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可否能请您略作介绍。探讨一下。

Joseph,      阁下近日好像从管控一体化,这专区板块之中,失了踪似的,厂里有重大项目正在上马当中?忙得一塌糊涂?何时可抽空回来,显出阁下的活跃的身影?对此,有点关心!
Kong/06-11-2011/22:54。
发表于 2011/12/22 1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加油啊!!
发表于 2011/12/22 1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timsky22 发表于 2011/12/22 10:43
Joseph,加油啊!!

Tim,   阁下与Joseph同为推动团队的“五虎将”,互相鼓励及促进,是应有之举。不过阁下的跟帖留言,不管与同道或网友作互动。内容略嫌单薄和简短一点。是否乃惜字如金?无论如何,感谢阁下正开始,在本版块上,积极起来。谢谢!
Kong/12-22-2011/11:27。
发表于 2012/1/24 13: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A-A 发表于 2011/12/22 11:16
Tim,   阁下与Joseph同为推动团队的“五虎将”,互相鼓励及促进,是应有之举。不过阁下的跟帖留言,不管 ...

各位亲爱的同道、浏览而来的网友以及朋友,     藉此壬辰年的龙年大年初一,谨祝各位以及阁下阖家及全体亲友,龙年好运龙马精神龙凤呈祥龙凤和谐龙精虎猛瑞龙祥和龙飞凤舞龙凤安康
吴江(Kong)/01-24-2012/13:22。

发表于 2012/4/1 09: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控一体化概念很好。ERP这平台软件就是个工具,如果能帮助企业实现管控,那这家ERP可以说应用成功了!ERP的失败好定义,成功很难定义,很多企业把 实施上线=成功?我个人认为企业ERP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对一个实施完工的平台,基础信息框架结构,总账与供应链、中间连接层(如,应收应付系统等)的发生数据的定义要正确,也就是你搭建好ERP的DNA要健康;不然你的ERP后续是很难完善,就像盖房子基础出问题了,迟早要出问题的!erp除了管控还要注意ERP各大系统内部的数据管理,数据不管理ERP一段时间后会成为“垃圾站”,BI的数据分析是建立在一个干净、有效数据前提下的。我见过很多公司帮着企业上BI,不注意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发生的有效机制,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企业有用吗?
发表于 2012/4/1 17: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历一族 发表于 2012/4/1 09:22
管控一体化概念很好。ERP这平台软件就是个工具,如果能帮助企业实现管控,那这家ERP可以说应用成功了!ERP的 ...

福建高龙集团副总裁:林建先生,         非常感谢阁下一成[壹佰网]的新会员不到几天,就到咱们所倡导中的《管控一体化理念》,推动团队,精英组的同道所合写的以上一篇专文之后,跟帖留言。非常感谢!
我作为有关“理念”的首先倡议人。就凭阁下留言的精辟独到的内容,假如阁下能把内容稍作伸延的话,就一定会变成一篇,与咱们“理念”相关,极佳的专文。阁下愿接受我的诚意邀请,尽快成文吗?愿意的话,文写好后,请通过我的电邮地址:aangkong2netvigator.com发给我。我自会安排该文,不止被发布在本网,我的《管空一体化》板块上,亦会被发布在[管控网](www.guan-kong.com)上无误。
此外,阁下有否愿意,把阁下曾发布于[福建电脑],2010年,第5期,一篇名为:《非标准制造业ERP开立的探索》专文,通过以上电邮地址发给我。以便能让我安排,稍作润色一下发布吗?敬请速复。谢谢!
吴江(Kong)/04-01-2012/17:53。
发表于 2012/4/2 08: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吴先生热忱及观念的认同。我在本集团负责信息化,企业的内部管控工作。我从事IT工作有近30年了,原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多年从事金融、证券的结算和支付方面的信息化工作,对企业信息化也就是到高龙集团后开始接触,我也喜欢上了ERP,要真正架构好一家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它需要柔和IT,企业管理,财务,审计等多方面知识,这是我一个真正能发挥我所长的地方,兴趣所在。
这几年写了几篇论文,其中有一篇“企业ERP的数据管理”也就是我为集团内部控制,通过ERP平台实现落地的一点心得。另外,现代农业已越来越受国家及各界的重视,现代农业企业ERP的应用也应成为ERP应用家族中的一员。“非标准制造业ERP开立的探索”一文的立处来源于此。通过电邮两篇论文奉上,军发表于“福建电脑”刊物。希望也能听到你的观点及意见。
发表于 2012/4/2 09: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先生,你好!现将去年在一次福建金蝶交流会上上,我作的“企业ERP的数据管理”的PPT附上,希望大家共同关注企业内控,及管控一体化的落地问题。

企业ERP中的业务数据管理_林建.ppt

4.18 MB, 下载次数: 40, 下载积分: 努力值 -5 点

发表于 2012/4/2 2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历一族 发表于 2012/4/2 08:58
谢谢吴先生热忱及观念的认同。我在本集团负责信息化,企业的内部管控工作。我从事IT工作有近30年了,原在人 ...

福建高龙集团副总裁:林建先生,      实在不用客气表达任何谢意,只要任何人意欲加进咱们推动我所倡议的《管控一体化理念》的推动团队。我肯定以万二分热忱,表示热烈欢迎阁下。而且阁下是这方面的高手?更况对阁下与咱们,相类似观点的认同?那肯定,就一拍即合无疑。
而阁下在高龙集团负责信息化要位(CIO),当然就已透然明白:如何通过计算机及其所有衍生物的辅助,取得足够和准确可用数据的重要性。若然本身企业的管理系统,还没上路:仍未能与时俱进而被变得符合实际的需要,得到更为优化水平的话。数据被弄得越好、越周全、越妥善。就越会自暴其丑、其弱点就越会被更加揭露?就越把丑陋及乌龙之处被放得更大?所以先安排好有针对性而为己所专用的卓越管理模式,就抑显得极为重要。这是我倡议《管控一体化理念》中,最核心的关键“理念”。
同一道理,项目没有做好事前的周密、详细的调研准备;被规划得不大实际和可行;又不逻辑时。就凭长官或老板意志拍板上马,即是项目的管理上,仍没有针对性地被策划得妥当周全时,仍颇滞后甚而落后于应有良好管理标准之上时。就贸然快马加鞭上马。项目不砸窝的话,就就几稀矣!这种现象,不是在国内属通病?
既然阁下在管控工作。从事IT工作有近30年经验了,原在银行系统,从事结算和支付方面的信息化工作多年。而对企业信息化也就是到高龙集团后开始接触。这之间,应有所不同。阁下喜欢上了ERP,要真正架构好一家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它需要柔和IT,企业管理,财务,审计等多方面知识。我认为这样,还是远远不够。当阁下对咱们所倡导中的《控管一体化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届时想法,可能又有所不一样。
要是阁下真想发挥阁下以上所述之长。若能加进咱们的队伍——《管控一体化理念》大家庭,成为咱们的同道。阁下将来的裨益,肯定将会大不一样!余事将于邮件中,做出回应。谢谢!
Kong/04-02-2012/23: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壹佰网 ERP100 ( 京ICP备19053597号-2 )

Copyright © 2005-2012 北京海之大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器托管由互联互通
手机:13911575376
网站技术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83569622   广告&合作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7675401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634043306   咨询及人才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38011526

GMT+8, 2025/11/29 00:59 , Processed in 0.029197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